
最近網上有一篇常被轉貼的照片,是一張由Doug Perrine所拍攝的印度洋島嶼的海岸,夜晚的天空繁星點點,沙灘上也佈滿了發光的小顆粒,像是鑽石般地閃爍著,其實他們是被潮水沖上岸的微生物。這是一項非常古早就存在的「生物發光現象」(Bioluminescence),有些生物因為體內的酵素作用產生光,而大家所最熟悉的例子就是螢火蟲吧!

經過數億年的演變下來,生物還具有這樣的能力,表示它一定有些功能,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和歸類,主要有分兩大類:防禦型和攻擊型。
「防禦型」包括用光線刺激獵食者的視覺,讓他害怕並退卻,或是利用障眼法的原理,將光照往一個方向引誘獵食者,並快速往另一個方向逃之夭夭。例子像是一些水母和烏賊等等,都具備這樣的能力。
「攻擊型」是利用光線來使獵物暈眩並失去方向感,再趁機捕捉。也有的生物會利用微弱的光來引誘獵物靠近再張開血盆大口,大快朵頤一番,像是鮟鱇魚。
當然,對於大多數生活於現代文明社會的我們,關心的不是他在進化史上所扮演的角色,而是它帶給我們視覺上的美感與震撼!




(資料來源:The Bioluminescence Web Page, Wikipedia, Ann. Rev. Mar. Sci. 2:293-343 (2010) )
轉載自 :: dr. i :: 新發現 | 新科技 | 新生活 | 新藝術 欲轉貼請註明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