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Raffi Budakian領導的研究人員業已發現HQVs於SRO中的證據。(如原文上圖)他們在一根懸臂上安置了一個微米大小的SRO環,並藉由觀察沿著該懸臂(Hx)微弱的振盪磁場如何影響該懸臂的諧振振盪(resonant oscillation),來監測此環的磁矩(magnetic moment)。如原文下圖,他們發現,該環正常的掃描Hz(scanning Hz)沒有額外的靜態Hx時,感應了屬於即將成為全量子渦旋之正確大小及位置的磁化階梯(magnetization steps)。
在我們日常生活裡,一個物體(例如地球)可以擁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角動量。第一種類型是由於物體的質心繞著某個固定(例如太陽)的外部點旋轉而引起的,這通常稱為軌道角動量。第二種類型是由於物體的內部運動引起的,這通常稱為自旋角動量。在量子物理學裡,粒子可以由於其在空間中的運動而擁有軌道角動量,也可以由於其內部運動而擁有自旋角動量。實際上,因為基本粒子都是無結構的點粒子,用我們日常物體的比喻並不完全準確1;因此在量子力學中,最好將自旋角動量視為是粒子所擁有的「內在性質」,並不是粒子真正在旋轉。實驗發現大部分的基本粒子都具有獨特的自旋角動量,就像擁有獨特的電荷和質量一樣:電子的自旋角動量為 ½ 2,光子的自旋角動量為 1。
一派是 1896 年,由德國物理學家維因(Wilhelm Carl Werner Otto Fritz Franz Wien),由熱力學出發推導出的黑體輻射公式,另一派,在 1900 與 1905 年,英國物理學家瑞立(John William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和金斯(James Jeans),則是藉由電磁學概念,也推導出了他們的黑體輻射公式,稱為瑞立-金斯定律。
你看,若是同時擺上這兩個推導公式,會發現他們都各自對了一半?
維因近似 Wien approximation 只在高頻率的波段才精確。而瑞立-金斯定律只對低頻率波段比較精確,更預測輻射的強度會隨著電磁波頻率的提升而趨近無限大,等等,無限大?――這顯然不合理,因為現實中的黑體並不會放出無限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