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光學,葛利格里在數學上也率先提出許多創見。他在1670年,早於牛頓幾年發現內插法與二項式定理;1671年發現了44年後泰勒才發表的「泰勒級數」。他最早給出收斂級數的比較測試;也是最先證明 π 和 e 是超越數的人(雖然過程犯了小錯,但瑕不掩瑜)。他也根據多次方程式的根之總和與係數的關係,率先主張五次方程式沒有簡單公式解(150年後,阿貝爾才提出證明,完全斬斷數學家的妄想)。
有時候,按照原本的顏色疊合一組元素影像並不是那麼妥當,例如 H-alpha(氫原子)和 N II(氮離子)這兩條譜線,同樣都是波長 600 多奈米的紅色光,但如果按照它們原本的波長,在合成影像時都用紅色表示,就很難分辨氫和氮的分布狀態。這時候,天文學家們會按照各個元素之間的相對波長來配製顏色。
以底下的氣泡星雲(Bubble Nebula, NGC7635)為例,波長比較長的 N II 會被調成紅色,相對短一點的 H-alpha 就會調成綠色,而原本是綠色的 O III 氧離子則會被調成藍色。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相對輕鬆地在畫面中分辨各個元素出現的位置。缺點是,如果我們真的用肉眼觀測這些天體,看到的顏色就會跟圖中大不相同。
Wood, B. E., Hess, P., Lustig-Yaeger, J., Gallagher, B., Korwan, D., Rich, N., et al. (2021). Parker Solar Probe imaging of the night side of Venu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8, e2021GL096302. https://doi.org/10.1029/2021GL09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