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
1

文字

分享

4
2
1

分開再愛

海苔熊
・2012/03/03 ・8932字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SR值 536 ・七年級

終於,他答應在「百忙」的期中考週跟我見面談談。

「還是我們先分開一陣子?之後,我是說…等你論文那邊比較不忙,再一起好好地溝通我們的問題…我保證在這段時間內我努力讓自己會變得更好…」我試過各種方法退讓、協調,做各種不同的保證,搞得自己像是在殺價一樣。

「妳還不懂嗎?我對妳已經沒有愛的感覺了。老實說,這幾天你不在身邊,我反而覺得鬆了一口氣,可是見到你,壓力又來了…」
他接著就說他鋒面圖還沒弄完,要趕回去先掃描,作ppt。我無力反抗,只能眼睜睜看他捲起天氣圖放進海報桶,在我面前將研討室的門關上。

是阿,
我不懂,真的不懂。
我不懂,為什麼感覺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我也不懂,那時的她不久前才說好要一起努力、一起改變、說好一起走遍台灣的大街小巷、說好有什麼難關一起克服、說好一起存夠錢結婚、一起看七彩湖、一起吃麻糬吃到噎著的他,竟然轉眼成了愛情劊子手,如此殘忍又沉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甚至無法想像他會怎麼面對自己的家人。

我想到他的家人,想到自己是多麼辛苦地經營,逐漸變成他家的一份子。

當然,也捨不得,捨不得他的爺爺奶奶還有他的父母姊妹。

「阿青咧?伊那謀嘎哩作夥回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青,阿妳吃飽了沒有?來來來,阿嬤特別準備你最愛吃得冬瓜排骨喔。妳這麼瘦要多吃一點,以後生的小孩才會像阿沛一樣肥肥胖胖的。」

 「沛,你要跟小青說,她沒事就到我們家來。她很乖,你要疼惜喔。」

「青姐,我跟妳說喔,下周我要去日本,妳有沒有缺什麼,我再幫你帶回來!」

一直以來他們對我這麼好,從他們身上找到了我殘缺的依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卻因為他的一句不愛了,像是大水沖過了龍王廟,將我從這群可愛的人身邊沖走…

一切來得太快太突然,我來不及站穩就被擊潰,
只能在心裡重覆地吶喊,
只能無力地讓好多個為什麼,像溫泉地熱一般不停湧現

太多的疑問在我心裡糾結纏繞,
太多沉重的後果超乎我的想像
太多回憶夾雜太多的困擾,讓我完全無法冷靜下來思考

這中間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又要怎麼改變,才能挽回他失去的感覺?

 [失落的親密]

「他好像變了一個人,變成我從未認識的人,變得好陌生」

「我問她說,我可不可以再追她一次。她搖搖頭,說:這樣好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他明確地要我死心,我可能還會走得比較容易。可是,最後我發現,就算是他把話說得再狠再明白,我還是無法放下他,也無法放過我自己。」

這麼多年來,許多的朋友重複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卻無從幫起。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著挽回的可能性,
我也在想挽回是否真的可能,還是只是苟延殘喘的開端。

如果可以像電腦備份一般切割一個時間點,該在哪裡建立鏡面?

或許你會問,都分開了,要怎麼愛?
或許你會說,就算我想愛,對方也不願意再重來。
也或許妳跟我身邊許多身經百戰的朋友一樣,
早就看透「暫時分開」只是藉口,「已經不愛」才是真正的理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不可否認的,分手後複合的也大有人在(Dailey, Jin, Pfiester, & Beck, 2011),

甚至還有一群人,在分手與複合的兩端,像溜溜球一般持續的擺盪
(Dailey, Pfiester, Jin, Beck, & Clark, 2009; Dailey, Rossetto, Pfiester, & Surra, 2009)。

問題是,要怎麼知道,對方是否還值得挽回?或者,兩人是否還有機會?

正所謂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間沒有不苦的別離,人生沒有心理學無法解釋的問題,頂多是解決不了而已。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René M. Dailey花了很長的時間收集大家的戀愛經驗與故事,逐字逐句的編碼分類,試圖從這些字字珠璣與句句血淚的經驗裡,告訴我們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正片開始之前,一樣進行一個無獎徵答(被踢飛):

你覺得,分手之後又能重新在一起的機率是多少?

(A) 5% (B) 10% (C) 15% (D)20%

為了避免你「不小心」看到答案,先給一個提示好了,以大學生為例,六個月基礎分手率大約是40%~50%,也就是說,你假日時在士林夜市或是淡水老街看到的年輕情侶雙雙對對閃閃光光,裡面大約有一半會在半年內分手(Cheng, Kuo, Lin, Wang, & Lin, 2010; Dailey, Pfiester, et al., 2009; Dailey, Rossetto, et al., 2009)。

準備好了嗎?要公佈答案了喔。

答案是:以上皆非(飛更遠)

跟所有社會心理學的問題一樣,簡單的問題通常會有複雜的答案。

早期一些研究發現,40%的人的現任情人,也是前任情人(e.g., Cupach & Metts, 2002; Langhinrichsen-Rohling, Palarea, Cohen, & Rohling, 2000)。用白話的方式說,就是他們曾經分手又復合過。

近期的一些研究則發現,復合率更高達60%~75%(Dailey, Pfiester, et al., 2009; Dailey, Rossetto, et al., 2009)。

你或許會納悶:「真的有這麼高嗎?」

的確,這些曾經經歷過「復合式戀愛」(Relationship Renewal )的人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修成正果,在幾經波折之後仍然有一半的人會走向永遠的分手(Dailey, et al., 2011)。

不過,比起分手的機率,更讓Dailey感到好奇的是:

如果這個人曾經讓你那麼委屈那麼痛苦,如果你已經無法忍受繼續和她相處,究竟是什麼,讓你們又決定要再試試看?又是什麼,讓原先已經死心的他,又重燃對你的希望?

一般來說,有五大因素主導你們最是否還有機會複合:

(1)揮之不去的感情(Lingering Feelings,40.7%)

在諸多因素之中,他是否依然愛你,是複合的主要原因。
完畢,請稍息。

媽媽樂咧!我跟你一樣,看到這一條差點沒把電腦砸了。
我當然也知道愛與不愛是最終的理由,這說跟沒說不是一樣嗎?

不過,在你砸電腦之前,可以先砸室友的,嗯…我是說,可以先稍安勿躁靜下心來想一件事情:我怎麼知道,他還愛不愛我?

分手之後我們總是以為要多做點什麼,讓對方看見自己的改變、發現自己的努力,急於將對方追回,試圖用各種方法留住對方,卻發現越是用力抱緊,他越會離你而去。

為什麼會這樣呢?

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稀飯,腦殘不要喝友露安(?),因為在選擇伴侶的時候,我們只對一種人有興趣,就是「別人得不到,但自己稍微努力一點就可以得到」的那種人,心理學上稱做「最適挑戰」(Optimal Challenge)(Matthews, Rosenfield, & Stephan, 1979; Walster, Walster, & Berschei.E, 1971; Walster, Walster, Piliavin, & Schmidt, 1973)。

人類是少數犯賤的動物之一(噢,主阿,請原諒我用這個字),太難獲得的不願意爭取,太容易到手的又不削撿取,拼死拼活地放下身段迎合對方,並不能重新獲得寵幸,只會降低自己的格調與價值,讓對方覺得厭煩難耐,快步離開。

雪上加霜,霧裡看花(?)的是,歷經情傷讓我們更脆弱,對自己更沒信心,變得更醜更低落(Chung et al., 2002; 何冠瑩, 2003; 羅子琦 & 賴念華, 2010),這時候的你不論貼上任何人,對方都會逃之夭夭[1]。

另一方面,甩掉你的那一方也需要時間,去「體會」沒有你的日子裡,究竟是會更加珍惜自己,還是會變得寂寞、不愉快、討厭自己?關係的結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人總是習慣了擁有而不懂珍惜,失去才明白擁抱的美麗。

「分手之後,我才發現我愛他的程度比想像中還多。我幾乎每個夜裡都會想起她,想起她的笑容,她的陪伴,還有我等她等到快要起火,她從後面衝過來抱住我肥肥的肚子,我立刻就沒辦法生氣的那些時候。沒錯,有時候她很黏,甚至黏到我幾乎無法忍耐,可是,如今她不在,我又有些不習慣…」

當原先的親密變得疏離,我們會重新開始思考、並檢視這段關係,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對方,還是只是需要一個人陪伴(Baumeister & Bratslavsky, 1999; Sbarra & Hazan, 2008) [2]?

以上這些都需要同樣的一樣東西:時間。

他需要時間去感受妳不在身邊的不方便,了解你對他有多重要(Dailey, Pfiester, et al., 2009; Dailey, Rossetto, et al., 2009),發現自己有多需要你,甚至發現小三不如你一般善解人意(Dailey, et al., 2011)[3]。

你需要時間去沉澱,去昇華,擦乾眼淚,走出哀傷,讓自己變更好,讓他知道妳就算沒有他也能快樂的笑[4],這樣他才有可能再次看見你,再抱著你一起重拾甜蜜。

所以,不論你是甩人或是被甩,第一項建議是:給彼此多一點空間和時間。

(2)覺得關係改善了(Relationship Improvement)

「可是,我已經改變了很多,我不再一天到晚打給他,克制自己的思念,也不再疑神疑鬼,說服自己要相信他,要好好愛他,我變得很不一樣,他說的所有缺點我都『改盡』了,為什麼他還是不回頭?」

一件需要被澄清的事情是,你當然可以變得更好,但他「不一定要看到」

 --而且,你也不必然要「只做給他看」。

當你的生死存亡,喜怒哀樂都緊緊也僅僅繫於一個人身上的時候,你就會像吳宗憲一樣,為愛變得患得患失
(Horberg & Chen, 2010; Knee, Bush, & Cook, 2008; Sanchez, Moss-Racusin, Phelan, & Crocker, 2011; Spielmann, MacDonald, & Wilson, 2009),

可是當你的改變是單純為了你自己,不計較他是否會回來愛你的時候,就給自己,也給對方更多的彈性與可能。

你可以問問你自己,如果有一個人因為你愛得活來死去,沒有你就活不下去,你會重新喜歡這個人嗎[5]?

一段關係裡本來就得失相隨(Impett, Gable, & Peplau, 2005),犧牲奉獻有很多種形式,如果妳是發自內心,像光良一樣心甘情願,就算是最後他仍然矇起眼,假裝聽不到、看不見,也無愧於心。相反地,如果你在乎的是犧牲的多少究竟換來多少成效,那麼很遺憾的是,在乎的越多,最後得到的越少(Whitton, Stanley, & Markman, 2007; 卓紋君, 2004)。

愛情的所有效果幾乎都得透過彼此的眼鏡(Boon & McLeod, 2001; Canevello & Crocker, 2010; Etcheverry, Le, & Charania, 2008),是否能挽回的重點永遠不在你做了多少,而在對方感受到了多少。

「在分開的那兩年裡,我學會如何感恩。他變得上進努力,為未來打拚,不僅僅是為了我,為了我們的關係,也為了他自己。我很高興有這樣的一個人陪伴我,也謝謝他始終沒有放棄。」

如果對方發現這段關係的確跟以前有所不同,她的離開的確讓你更懂事,他的抗議的確讓你更重視問題,就能替一切開啟契機。但如果你用盡其極,千方百計,他都無動於衷,又何苦強迫一個心不在的人和你繼續再一起?

所以,第二項建議是:

如果你是甩人的那個,請多花一點心思去觀察與比較,相對於其他身邊的鶯鶯燕燕花花草草,這個人是不是真得能有所成長,而且是長期而穩定的成長,畢竟你的一生中,很少人願意為你做強大而劇烈地改變;

如果你是被甩的那一個,記得時時提醒自己,緊緊相逼的心只能Say Good Bye。

(3)不清楚分手的理由,不確定彼此的關係(Uncertainty Indicated Reason)

為了避免看到這邊的你眼花心煩,這邊再開放一題無獎徵答,不過這次答案保證在選項裡,而且是猜中機率高得嚇嚇叫的迫選題:

 下列哪一種情形,比較可能復合?

(A)對方語帶保留,說我可能不會再愛你,為這段關係套上模糊的陰影

(B)對方意願堅決地告訴你,這次分手後不會再跟你在一起。

準備好了嗎?

雖然寫社會心理學考卷的時候,大家都會聰明地猜直覺以外的答案,因為與直覺相反的答案才能放上課本或好的期刊,可是這題的答案是(B)。當對方明確地跟你說不想再繼續的時候,你的勝算的確就小了許多
--如果他是「第一次」這麼說的話。

正所謂自古英雄多寂寞,向來紅顏總命薄,縱使是厲害如Dailey,也有預測錯誤的時候。

Dailey發現雖然第一次分手絕口不提再愛你的人,真的比較可能斬斷情絲,但是如果你們曾經有一次以上的複合經驗,不管他說什麼,或許都只能當參考。因為手心手背都是肉做的,相處了如此長的時間,如果離開你,他必須重新去適應,去忍耐,去教導下一個不知道是比你聰明還是愚昧(?)的人,光想就覺得累,於是,有6%左右的人回頭選擇不甚完美卻是自己熟悉(Familiar)的原配

--在沒有更好的選擇的時候。

(4)沒有新對象(Alternative)

時序更迭,季節交替,物競天擇,魂歸來兮(再亂寫嘛你),演化論主張,不論是在一起或分手,我們都在跟別人競爭(Braun & Bryan, 2006; Buss & Shackelford, 2008; Carmalt, Cawley, Joyner, & Sobal, 2008; Confer, Perilloux, & Buss, 2010; DeWall, Maner, Deckman, & Rouby, 2011; Dutton & Winstead, 2006; Kim, Griskevicius, & Simpson, 2011),當然,復合也是一樣(Busboom, Collins, Givertz, & Levin, 2002)。

如同你早就猜到的,如果她交了新的男/女朋友,你的希望就變得相當渺茫了。

我們都相信愛上一個人要看緣分(Chang, 1991; Goodwin & Findlay, 1997),卻常不知曲終人散是否該了,得看其他人在你生命裡的戲份。
第三者或新對象的出現,並不一定會宣告愛情走到終點,因為這些「替代對象」(Alternative)只提供一種功能:比較(Comparison)

對方會比較自己在那一個人的身邊獲得比較多的愛,那一個人比較愛自己,又是哪一個人比較能提供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論是關心,呵護,面子,或是心靈相通(Broemer & Diehl, 2003; Lackenbauer, Campbell, Rubin, Fletcher, & Troister, 2010; Normand, 1999)。

遺憾的是,我們都懂愛情不能做比較。

比較的後果,就是我們可能做出錯誤的決定。

「後來我才明白,真正愛我的是她。雖然,在他身上我看到很多可能的未來,他也承諾我許多我未曾想過的事情,可是其實,他還是不懂我的心,不懂我在想什麼,不懂我真正要的是什麼。他一直要我別將這樣的結果歸罪於性別,可是我只是想說,我愛的不是男生或女生,而是那個人本身。」

Benjamin Franklin曾說,激情消退後便是後悔的開始,一時的熱戀的確可能使他鬼遮眼、色迷心,但畢竟過了這村就沒了這店,下了這輛車就沒法子回從前,如果他當初真的錯過了你,或許你還可以安慰自己,錯過的大雨才有資格被拍成電影。

當然,並不是壞人才有另結新歡的權利,你也可以選擇自己的路,重新找另一個愛你的人。所以這裡的第三個建議是:再找一個人好好愛你,可以讓你早日走出那些傷痛的回憶(Spielmann, et al., 2009) [6]。

(5)復合的要求究竟是誰提的(Mutual Initiations of Breakups)

憨人都明白在一起需要兩個人同意,分手卻是一方點頭就行;

類似的邏輯是,如果兩人是協議分開,那彼此也沒有什麼好談的了;

可是如果其中有一方還依戀著這段愛,這場戲就比較有可能藕斷絲連地演下去。

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雖然我們對外總是說彼此個性不合(劉惠琴, 1995),可是事實上我們很少協議分手,

大部分的分手都是由某一方提出的(Sprecher, Felmlee, Metts, Fehr, & Vanni, 1998),也就是說,必然會有一方比較傷心難過[7]。

[重新開始的利與失]

「從一次一次的跌倒和受傷之中,我學會不再隨意用分手來做為威脅,我變得比較懂得該如何愛人,又該如何被愛。雖然過去我們經歷了很多困難,未來也不知道有多少把握和勇氣,可能會走得更艱難,也可能會充滿不確定性,但不論如何,我們都學會了如何調整自己讓關係延續。」

總而言之,我們之所以會選擇重新開始,再嘗試,再努力,再給彼此機會,都是相信這段關係會有所不同,或是發覺自己離不開對方。
正所謂人不風流枉少年,商不富奸不賺錢,沒有人會在悲慘的關係裡停留過久[8],我們會留下來一定有我們的理由,而這些理由,大多是對我們有好處的:

(1)對關係有新的認識 (Future relationship knowledge,23.8%)

「有時候,你不知道這段關係究竟帶給你什麼。分開一段時間並非浪費生命,而是讓彼此相處的圖象更為清晰,讓你重新認識他,認識自己,認識愛情。」

(2)用新的角度看待這段關係與伴侶(New perspective about relationship or partner,19.7%)

「我開始懂了。很多時候她悶著不說不是在默許,而是不願意破壞我們之間和氣,過去我總是太過自私,太過相信自己的想法和價值。可是她也是一個人,她也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我們可以在一起,但不必每項決定都綁在一起,因為沒有人喜歡被控制,不論是她或是我。」

(3)學會獨處(Learn about self or self-enrichment,16.7%)

「這幾天我開始習慣沒有你的生活,可是我會一直想念你。寶貝我會乖,我會慢慢地等待你回來做麵包給我吃,只要你不要再說那些讓人難過傷心的話。你沒出現在我生命之前,我是一個人過;如今你不在我身邊,我其實也可以勇敢地活,只要你支持我。我知道你在裡面很辛苦,我不會再隨便地生氣或哭了。」

(4)學會如何改善關係(Learn about/improve current relationship,16.7%)

「當你撐過最困難的時間點,你會發現沒有什麼事情是無法克服的。如果兩個人都有心,如果彼此還願意出力,就可以將狀況擺平。當你看見原來一起努力就可能改變關係,你會發現你比原先更信任自己,也更信任對方。」

一邊讀著這些實驗參與者的自白,我們很容易就相信,儘管愛裡面歷經風風雨雨,還是有屹立不搖的地方。

可是大家都知道每件事情都有它的代價,
出來混的遲早要還,風華絕代的殺手是這樣,無間道的韓琛是這樣,

異性純友誼是這樣(Bleske & Buss, 2000),
遠距離戀愛也是這樣(Sahlstein, 2004),
而復合式戀愛更是這樣(Dailey, et al., 2011)。

這種分分合合的感情,整體而言其實充滿各種壓力原 (Stressor),

而且,難過的時候總是比快樂的時候多(Dailey, Pfiester, et al., 2009; Dailey, Rossetto, et al., 2009):

(1)對關係或自己感到懷疑與失落 (Doubt/Disappointment,32.8%)

「每一次的分手都像是進行一次心理上的大開刀,書上都說你要學著去接受一個人變得不愛你,可是你知道那有多困難。在接受之前,我曾多次問自己這段感情是否孩該繼續,吵吵鬧鬧又是不是我期待的那種未來。每次都沒有答案,卻又每次都心軟…搞到最後,我連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都不知道了」

(2)情感挫折(emotional frustration,31.1%) 

「我變得完全無法專心做一件事情。吃飯的時候會想到他,睡覺的時候會想到他,甚至連上廁所的時候都會想到他。一個和曾經你這麼親密的人,曾用她的雙手和雙眼彌封過你每一吋的肌膚,叫人怎麼忘卻他們手掌心的溫度?」

(3)對於彼此的關係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 about relational status,30%) 

「後來,我甚至不知道我們是否還在一起。他動不動就提分手,每次都像是真的,後來卻又說那只是氣話。我被他搞到精神耗弱,他說他會被我逼瘋,我跟他說要他放心,因為在那之前,我會比她早一步踏進精神病院。」

光明的背面總是存在著黑暗,Dailey等人(2011)的研究發現,如果你們曾經分開,大都會經歷上面三種壓力原之一(或以上),當然也還有其它的壓力原,比方說對方的反反覆覆(Ambivalence),親友團或朋友的耳語八卦( Third Party or External Influences)(Klein & Milardo, 2000; Zhang & Kline, 2009), 或者彼此對於這段關係抱持著不對等的期待等等(Unbalanced Expectations)(Hanason, 2011)。

而且,也有13%左右的人,發現復合之後對方並沒有改變,雖然一開始還狂獻殷勤,數日後卻又故態復萌。那個懶散的木頭並沒有變成敏捷的香菇(?),腦袋裡裝的漿糊也依然保持著同樣的濃度。

所以,雖然每一次的分開,都必然會對彼此的關係造成影響與改變,這些改變卻不是每次都順著我們的想像,更有可能朝著相反的方向。就算好不容易調整好彼此的步伐,說服自己給彼此多一點機會,續航力還是有待時間得鑒核與磨練。

[最後的召喚獸]

如果,到頭來他還是不愛我怎麼辦?
放心,貼心的心理學家還幫妳準備了金手指之類的東西:去找耶穌或是佛祖。

就像麥克阿瑟可以為他兒子祈禱,

巴達潔夫斯卡可以叫少女幫垃圾車祈禱,

而費玉清和洪榮宏更是在25年前就為明天獻出虔誠的祈禱,

你也可以替你的伴侶祈禱(Fincham, Lambert, & Beach, 2010; Nathaniel M. Lambert & Dollahite, 2006; N. M. Lambert, Fincham, Braithwaite, Graham, & Beach, 2009),或是打坐讓自己明心見性,學會放下(Carson, Carson, Gil, & Baucom, 2007; Wachs & Cordova, 2007)。

雖然目前我們還不甚明白,為何禱告
可以打擊小三,降低劈腿(Fincham, et al., 2010),
化解衝突(Nathaniel M. Lambert & Dollahite, 2006),
學會感恩(N. M. Lambert, et al., 2009),

也還在探索,為什麼打坐
可以改變腦結構(Hölzel et al., 2011),
增加同理心(Block-Lerner, Adair, Plumb, Rhatigan, & Orsillo, 2007)
與改善戀愛關係(Barnes, Brown, Krusemark, Campbell, & Rogge, 2007; Carson, et al., 2007),

不過大部份的研究都主張,我們藉由這些宗教或靜心的活動,將自己的心量擴大,讓我們能包容更多的負面能量。

如果很悲哀的是你沒有宗教信仰,那麼還是有救,而且這個方法偶像劇常常上演

--出個車禍斷個腿,生場大病住個院,都能讓他重燃想照顧你的心(Epstein, 2010)。

這種怪力亂神的方法為什麼有用呢?

因為你曾經和他走在一起,曾經是他生命裡重要的一段過去,曾經是他的一部分,

他又如何忍心看著自己的身軀在淌血受苦?在一邊照顧妳的同時,

他會無意識地用柔軟的聲音,慢慢等待你的回應,這些都是平常的他做不到的。

於是,他發現原來他也是有能力可以照顧人的,
於是,妳看見自己是倍受寵愛的,便形成了一種正向迴圈。

可是我非常不建議這樣的方式。
試想,如果有一個人要在你旦夕命微,一元鎚鎚(?)的時候才願意覺悟,

才願意彎下身子來看你,親你,抱妳,才願意想起曾經,放下偷腥,

這樣的人究竟為什麼值得你等待?又何苦為他受盡折磨,日夜忍耐?

[再一起紀念]

「一個多月前,我坐在霞海城隍廟前替自己求新的姻緣
三週前,我幾乎是以郎嗆的步伐離開士林夜市,
嘴裡喃喃而重復地唸著,他不愛我了,怎麼辦…
分手後的第57天,他第一次主動打電話給我,
跟我說教授終於願意讓他口試了,而我是他第一個想分享喜悅的那個人。」

「我們再一起出去吃個飯吧?像以前一樣。」他說,裝得一派輕鬆,

但從他的聲音裡,我還是聽得出他的焦慮。十一月十六日,恰好是我們的在一起紀念日。

「如果天氣好的話就去阿。」我說。

我知道他已經去測站查好了當天的雲量和降雨機率,這麼說只是一種默契。

畢竟在一起這麼多年,我很慶幸這樣的默契我還能聽得見。

那天晚上我們又再一起,只是我們誰也沒有提,是否還有可能在一起。

我們沒有擁抱,甚至連牽手都沒有,兩隻手隔了約莫十五公分的距離。

沿路上他笑得很大聲,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樣的感覺。

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種微弱的火光正在點亮,可是我還暫時不想回去。我想再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得好一些。

「你知道嗎,前幾天跟你一起吃飯,是我這幾個月來最快樂的日子。」

他從MSN送訊息過來給我,在後面追加一個笑臉。

「我也是。」

「找一個最近的晴天,一起去看星空吧。」他說。

「如果天氣好的話就去阿。」我說。

或許他永遠不會明白,在我心裡下的那場雨是多麼的沉重,沉重到我需要儲存多一點力氣,將自己從水窪中撐起。

也或許,這場雨乾涸得太快,讓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拿捏和他之間的距離。

可是我知道我們,正在靠近,以一種難以形容的默契。

[註解]

[1]但自尊很穩定的人除外,他們很幸運的是,受到分手風波的衝擊比較小(Waller & MacDonald, 2010)
[2]關於親密感的效果,請參閱「友情限界」一文。
[3]關於第三者與劈腿的問題,或者你究竟該如何贏過第三者、正宮的問題,請參閱「走出出軌」一文。
[4]改寫自大陸節目《樂拍樂高》歌手Nova的歌詞<我忘了>。
[5]不可諱言的是Dailey的確也發現有些復合是始於同情。但我們都知道夢裡不能長久,相思不能回頭,同情畢竟不等同於愛情,當對方累了,一切又會崩解。
[6]雖然有另一派的心理學家反對這麼做,因為分手固然難挨,墊背的卻更悲哀。
[7]我本來期待Dailey能回答「第一次提分手的人,是否也比較可能再次提分手的人」,可是幾筆資料的結果並不一致,我們只能保留地說尚未發現這樣的趨勢。
[8]受家暴的婦女除外。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這是一個嚴重但短時間無法交代清楚的問題,請待下回,恩…我是說以後分曉。
[9]文中的她他為描寫方便故,可視為隨機編排。
[11]感謝一位朋友慷慨分享篇首末的故事,為行文故經些許改寫。
[12]所有實驗數據結果,均僅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4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1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賭博與愛情公式:用數學擬定你的擇偶策略——《數盲、詐騙與偽科學》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_96
・2024/01/06 ・248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理解期望值,有助於分析賭場裡的大部分賭局,以及美國中西部和英國的嘉年華會中,常有人玩、但一般人比較不熟悉的賭法:骰子擲好運(chuck-a-luck)。

招攬人來玩「骰子擲好運」的說詞極具說服力:你從 1 到 6 挑一個號碼,莊家一次擲三顆骰子,如果三個骰子都擲出你挑的號碼,莊家付你 3 美元。要是三個骰子裡出現兩個你挑的號碼,莊家付你 2 美元。

假如三個骰子裡只出現一個你挑的號碼,莊家付你 1 美元。如果你挑的號碼一個也沒有出現,那你要付莊家 1 美元。賽局用三個不同的骰子,你有三次機會贏,而且,有時候你還不只贏 1 美元,最多也不過輸 1 美元。

我們可以套用名主持人瓊安.李維絲(Joan Rivers)的名言(按:她的名言是:「我們能聊一聊嗎?」),問一句:「我們能算一算嗎?」(如果你寧願不算,可以跳過這一節。)不管你選哪個號碼,贏的機率顯然都一樣。不過,為了讓計算更明確易懂,假設你永遠都選 4。骰子是獨立的,三個骰子都出現 4 點的機率是 1/6×1/6×1/6=1/216,你約有 1/216 的機率會贏得 3 美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僅有兩個骰子出現 4 點的機率,會難算一點。但你可以使用第 1 章提到的二項機率分布,我會在這裡再導一遍。三個骰子中出現兩個 4,有三種彼此互斥的情況:X44、4X4 或 44X,其中 X 代表任何非 4 的點數。而第一種的機率是 5/6×1/6×1/6=5/216,第二種和第三種的結果也是這樣。三者相加,可得出三個骰子裡出現兩個 4 點的機率為 15/216,你有這樣的機率會贏得 2 美元。

圖/envato

同樣的,要算出三個骰子裡只出現一個 4 點的機率,也是要將事件分解成三種互斥的情況。得出 4XX 的機率為 1/6×5/6×5/6=25/216,得到 X4X 和 XX4 的機率亦同,三者相加,得出 75/216。這是三個骰子裡僅出現一個 4 點的機率,因此也是你贏得 1 美元的機率。

要計算擲三個骰子都沒有出現 4 點的機率,我們只要算出剩下的機率是多少即可。算法是用 1(或是100%)減去(1/216 +15/216 + 75/216),得出的答案是 125/216。所以,平均而言,你每玩 216 次骰子擲好運,就有 125 次要輸 1 美元。

這樣一來,就可以算出你贏的期望值($3×1/216)+($2×15/216)+($1×75/216)+(–$1×125/216)=$(–17/216)=–$0.08。平均來說,你每玩一次這個看起來很有吸引力的賭局,大概就要輸掉 8 美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尋找愛情,有公式?

面對愛情,有人從感性出發,有人以理性去愛。兩種單獨運作時顯然效果都不太好,但加起來⋯⋯也不是很妙。不過,如果善用兩者,成功的機率可能還是大一些。回想舊愛,憑感性去愛的人很可能悲嘆錯失的良緣,並認為自己以後再也不會這麼愛一個人了。而用比較冷靜的態度去愛的人,很可能會對以下的機率結果感興趣。

在我們的模型中,假設女主角——就叫她香桃吧(按:在希臘神話中,香桃木﹝Myrtle﹞是愛神阿芙蘿黛蒂﹝Aphrodite﹞的代表植物,象徵愛與美)有理由相信,在她的「約會生涯」中,會遇到 N 個可能成為配偶的人。對某些女性來說,N 可能等於 2;對另一些人來說,N 也許是 200。香桃思考的問題是:到了什麼時候我就應該接受X先生,不管在他之後可能有某些追求者比他「更好」?我們也假設她是一次遇見一個人,有能力判斷她遇到的人是否適合她,以及,一旦她拒絕了某個人之後,此人就永遠出局。

為了便於說明,假設香桃到目前為止已經見過 6 位男士,她對這些人的排序如下:3—5—1—6—2—4。這是指,在她約過會的這 6 人中,她對見到的第一人的喜歡程度排第 3 名,對第二人的喜歡程度排第 5 名,最喜歡第三個人,以此類推。如果她見了第七個人,她對此人的喜歡程度超過其他人,但第三人仍穩居寶座,那她的更新排序就會變成 4—6—1—7—3—5—2。每見過一個人,她就更新追求者的相對排序。她在想,到底要用什麼樣的規則擇偶,才能讓她最有機會從預估的 N 位追求者中,選出最好的。

圖/envato

要得出最好的策略,要善用條件機率(我們會在下一章介紹條件機率)和一點微積分,但策略本身講起來很簡單。如果有某個人比過去的對象都好,且讓我們把此人稱為真命天子。如果香桃打算和 N 個人碰面,她大概需要拒絕前面的 37%,之後真命天子出現時(如果有的話),就接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假設香桃不是太有魅力,她很可能只會遇見 4 個合格的追求者。我們進一步假設,這 4 個人與她相見的順序,是 24 種可能性中的任何一種(24=4×3×2×1)。

由於 N=4,37% 策略在這個例子中不夠清楚(無法對應到整數),而 37% 介於 25% 與 50% 之間,因此有兩套對應的最佳策略如下:

(A)拒絕第一個對象(4×25%=1),接受後來最佳的對象。

(B)拒絕前兩名追求者(4×50%=2),接受後來最好的求愛者。

如果採取A策略,香桃會在 24 種可能性中的 11 種,選到最好的追求者。採取 B 策略的話,會在 24 種可能性中的 10 種裡擇偶成功。

以下列出所有序列,如同前述,1 代表香桃最偏好的追求者,2 代表她的次佳選擇,以此類推。因此,3—2—1—4 代表她先遇見第三選擇,再來遇見第二選擇,第三次遇到最佳選擇,最後則遇到下下之選。序列後面標示的 A 或 B,代表在這些情況下,採取 A 策略或 B 策略能讓她選到真命天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234;1243;1324;1342;1423;1432;2134(A);2143(A);2314(A, B);2341(A, B);2413(A, B);2431(A, B);3124(A);3142(A);3214(B);3241(B);3412(A, B);3421;4123(A);4132(A);4213(B);4231(B);4312(B);4321

如果香桃很有魅力,預期可以遇見 25 位追求者,那她的策略是要拒絕前 9 位追求者(25 的 37% 約為 9),接受之後出現的最好對象。我們也可以用類似的表來驗證,但是這個表會變得很龐雜,因此,最好的策略就是接受通用證明。(不用多說,如果要找伴的人是男士而非女士,同樣的分析也成立。)如果 N 的數值很大,那麼,香桃遵循這套 37% 法則擇偶的成功率也約略是 37%。接下來的部分就比較難了:要如何和真命天子相伴相守。話說回來,這個 37% 法則數學模型也衍生出許多版本,其中加上了更合理的戀愛限制條件。

——本書摘自《數盲、詐騙與偽科學》,2023 年 11 月,大牌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討論功能關閉中。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_96
3 篇文章 ・ 0 位粉絲
閱讀的大牌不侷限於單一領域, 視野寬廣,知識豐富,思考獨立。

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如何增進夫妻感情?答案比你想像中簡單——《怪咖心理學之 59 秒的練習》
azothbooks_96
・2023/06/01 ・398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怎樣才能讓夫妻的感情加溫且長長久久?研究證實,只要夫妻一起玩障礙競賽就會大有幫助! 

實驗證明:墜入愛河可能比想像中簡單

一九八○年代末期,麻州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的詹姆斯‧萊爾德(James Laird)與同仁刊登廣告,招募自願者參與一項罕見的實驗,探討第六感有沒有可能存在。他們安排互不相識的男女同時抵達實驗室,經歷一段特別的流程。研究人員解釋,兩位受測者做心電感應測試以前,必須先做默契培養練習。研究人員請受測者花點時間凝視對方的眼睛,然後再把他們帶到不同的房間,讓其中一人看幾張簡單的照片,請另一人用感應的方式猜測那些照片的性質。

研究結束後,萊爾德觀察他的資料,發現沒有證據顯示心電感應力。他覺得失望嗎?一點也不。事實上,這個研究和心電感應無關,所謂的心電感應測試只是一個幌子,他們的目的是想做愛情心理研究。

心電感應測驗只是一個幌子,實際上是為了研究人們的「愛情心理」。 圖/envato

很多人認為墜入愛河是很複雜的事,視外表、個性、默契、機會等複雜的因素混合而定。不過,萊爾德有另一番看法,他懷疑這種獨特神祕的感覺可能很直接了當,或許有可能用幾個小心安排的時間點製造出來。他的假設很簡單,從日常生活即可明顯看出,相愛的人會花不少時間凝視彼此的雙眼。萊爾德想知道反過來是否也成立:讓兩人彼此凝視一會兒,是不是也有可能產生愛意?

一般而言,盯著陌生人瞧,頂多讓人覺得很怪或不禮貌,所以萊爾德必須編出可信的理由,讓人可以彼此凝視更久,所以他才會想出用心電感應測試做為幌子。受測者在不知情下凝視彼此的雙眼,那行為看起來就像他們覺得彼此有魅力一樣,萊爾德覺得這樣就足以激發愛意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假心電感應測試結束後,萊爾德請所有受測者評估他們對實驗伙伴有多少愛戀的感覺。驚人的是,資料證明萊爾德想得沒錯,受測者果然對新認識的伙伴有好感,覺得對方有吸引力。

這研究變成了解感情心理的一種創新方式。根據這種觀點, 不僅我們的想法與感覺會影響我們的行動,我們行動的方式也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想法與感覺。

萊爾德發現長時間凝視對方,也有機率增加彼此好感度。 圖/envato

增加新奇感,可以增加對彼此的吸引力

萊爾德不是唯一探索如何用這種方式幫助研究人員更了解人心運作的人,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艾隆與同仁做的另一個研究顯示,同樣的方法也可以讓夫妻變得更親近。感情的發展一開始通常充滿興奮,愛戀的雙方都很享受和新伙伴一起體驗生活的新鮮感。

但是快轉二十年後,往往會出現全然不同的情況,雙方都很熟悉彼此,生活變得平淡無奇。同樣的餐廳、同樣的度假地點、同樣的交談。雖然熟悉感令人放心,也讓人覺得無聊,不太可能讓人再像以往一樣怦然心動。

艾隆心想,如果凝視彼此的雙眼可以讓人產生愛意,讓老夫老妻這麼做,是不是也能讓他們感受到戀愛時期的興奮感,幫他們重燃愛火。也就是說,打破一成不變的婚姻生活,做點新奇好玩的事,也可以讓他們覺得彼此更有吸引嗎?在最初的實驗中,艾隆刊登報紙廣告,徵求夫妻參與實驗,探討「影響婚姻關係的因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何增加生活新奇感?一起玩障礙賽就好!

自願受測者到達實驗室時,他們就請每對夫妻做一份有關婚姻關係的問卷,並隨機把他們分成兩組。之後研究人員搬開所有桌椅,鋪上健身房用的墊子,開始做下一階段的研究。

研究人員給其中一半的夫妻一卷魔鬼氈,告訴他們即將參與一個比較奇怪的遊戲。如果那對夫妻一聽到說明就雙眼為之一亮,會心相視,研究人員就馬上拿走魔鬼氈,請他們離開。至於留下來的人,研究人員用魔鬼氈把一人的右手腕和配偶的左手腕綁在一起,也把他們的左右腳踝綁在一起。

研究人員忍住哼唱萊諾‧李奇〈Stuck On You〉(譯註:直譯是「黏上你」,亦即「戀上你」)一曲的衝動,在房間的中央放一個一米高的泡棉障礙,給每對夫妻一個大枕頭。每對夫妻都必須趴在地上,爬過障礙,到房間的另一端,再轉頭爬回障礙,再次跨過它,回到起點。

為了讓過程更有趣,他們必須隨時把枕頭夾在兩人身體之間(不准用手掌、手臂或牙齒),必須在六十秒內完成。為了不讓任一組失望,研究人員請受測者都拿下手錶(「我們不希望手錶在混亂中刮傷了」),假裝每個人都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叫另一組的夫妻做比較平常的事,給其中一人一顆球, 請他趴下來,把球滾到房間中央,讓他的配偶在房間的另一邊觀看。球滾到中央時,兩人再交換角色,由另一人把球滾回起點。

研究人員假設多數夫妻不會有很多機會一起爬過泡棉障礙, 所以那經驗應該滿新奇有趣的,那是給他們機會一起達成目標,並從罕見的新觀點觀看彼此。概念上來說,這就像他們初次見面時,比較令人興奮的經驗。相反的,另一組是對照組,他們做的事情比較平凡無奇,也沒有合作效果。

實驗結束後,他們請所有夫妻填寫幾份問卷(其中包括一份名稱很不浪漫的問卷〈浪漫愛情徵狀核對表〉),評估的項目包括配偶讓他們「心動」與「滿心歡喜」的程度。誠如預期,爬過大型泡棉障礙的夫妻對彼此的愛意比完成滾球任務的夫妻還深。只花幾分鐘一起做新奇有趣的活動,似乎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個新奇的體驗(障礙賽),就可以幫助夫妻加深感情。圖/envato

在上述結果的鼓勵下,艾隆與研究團隊又重複了一次實驗, 不過這次他們是以不同的方式衡量婚姻的滿意度。研究結束時, 研究人員拍下每對夫妻閒聊下次假期規畫或如何裝修家裡的影片,然後請另一組研究人員觀察影片,仔細計算影片裡夫妻任一人反對對方的次數。結果顯示,綁魔鬼氈的夫妻做出較多的正面評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艾隆的研究再次證明,我們的行為會大幅影響我們的思考與感覺。就像凝視陌生人可以讓雙方互相產生吸引力一樣,進行和熱戀時期有關的活動,也可以幫人重新點燃過去的熱情。

根據這個研究,想要常保感情的熱度,可能只要靠一卷魔鬼氈、一大塊泡棉障礙和開放的心胸就夠了。

同場加映:了解對方想要什麼

最近我做了一次大規模的網路調查,探討浪漫舉動的心理。我和作家瑞秋‧阿姆斯壯(Rachael Armstrong)合作設計一份問卷,裡面列了許多不同的浪漫敘述,例如「另一半辛苦工作一天後,幫他放滿一盆溫熱的洗澡水」、「對方感到冷時,脫下自己的外套幫他披上」、「突然帶另一半去某個刺激的地方共度週末」。

那份調查總共吸引一千五百多位來自英美的網友完成問卷,研究結果有助於透露浪漫背後不為人知的心理。女人常抱怨男人不夠浪漫,但調查結果也確認她們的懷疑嗎? 

我們請女性閱讀那份清單,指出他們的伴侶多常做那些浪漫舉動,結果頗令人失望。55% 的女性表示,她們辛苦工作一天回家後,另一半從來沒幫她們放過洗澡水。45% 表示她們覺得冷時,另一半從來沒脫下外套讓她們禦寒。53% 表示另一半從來沒有突然帶她們去度意外的週末。這些客觀的數據證實了長久以來女性覺得男性不夠浪漫的抱怨,但是這些失望數據可能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在另一部份的調查中,我們請男性受訪者閱讀浪漫清單,用一到十來評分他們做任一舉動時,女性覺得有多浪漫。我們也請女性受訪者用一到十評分,如果另一半做任一浪漫舉動時,她們覺得有多浪漫。結果顯示,連最簡單的舉動男性都會大幅低估它的浪漫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只有 11% 的男性覺得「告訴她,她是你見過最棒的女人」非常浪漫,但有 25% 的女性覺得那很浪漫。同樣的,只有 8% 的男性覺得「女人辛苦工作一天後,幫她放洗澡水」很浪漫,但有 22% 的女性覺得那很浪漫。幾乎每一項浪漫舉動都得出同樣的結果,這顯示男性不願做浪漫的舉動可能不是因為懶惰或不體貼,而是因為他們低估了女性對浪漫舉動的觀感。

那份調查的結果也透露了女性覺得最浪漫與最不浪漫的舉動,剛好可以為有心求愛的男性提供一點指南。以下列出十大浪漫舉動,以及認為那舉動非常浪漫(給十分)的女性比率: 

1. 蒙上她的眼,給她一個驚喜(40%)。
2. 突然帶她到某個地方共度意外週末(40%)。
3. 為她寫首歌或寫一首詩(28%)。
4. 告訴她,她是你遇過最棒的女人(25%)。
5. 她辛苦工作一天後,幫她放洗澡水(22%)。
6. 傳給她一則浪漫簡訊或電子郵件,或在家裡留一張浪漫的紙條(22%)。
7. 幫她準備床前早餐(22%)。
8. 她感到冷時,脫下外套幫她披上(18%)。
9. 送一大束花或一盒巧克力到她上班的地方(16%)。
10. 幫她把最愛的音樂編集在一起(12%)。

有趣的是,有逃離現實與意外驚喜的舉動最受女性青睞,之後是反映體貼的舉動,明顯偏物質享樂的舉動則殿後。科學證明,關於浪漫,最重要的或許是心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怪咖心理學之 59 秒的練習,靠表情、姿勢和小動作,輕鬆翻轉工作與人生!、社區裡的用藥悲劇與重生》,2023 年 4 月,漫遊者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所有討論 1
azothbooks_96
53 篇文章 ・ 21 位粉絲
漫遊也許有原因,卻沒有目的。 漫遊者的原因就是自由。文學、人文、藝術、商業、學習、生活雜學,以及問題解決的實用學,這些都是「漫遊者」的範疇,「漫遊者」希望在其中找到未來的閱讀形式,尋找新的面貌,為出版文化找尋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