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0
0

文字

分享

9
0
0

為什麼Jeremy Lin(林書豪)總是跟其他紐約尼克隊隊員撞來撞去、抱來抱去?

鄭國威 Portnoy_96
・2012/02/16 ・1279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72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久沒有看NBA比賽了,這陣子因為看林書豪,才發現一件事:林書豪跟隊友之間的肢體互動非常多,感覺起來比我過去看過的比賽的球員間互動更多!這讓人感覺他跟球隊成員的關係很好,彼此之間都很信任,然而這跟他帶領紐約尼克隊持續連勝是否有關呢?

當然,一般在得分、助攻或是罰球時,籃球員通常會用肢體行為,像是擊掌、擊拳、拍背等等方式給隊友打氣,要是更激烈一點,像是今天這場比賽最後0.5秒一擊得手,就會看見像上圖這樣抱在一起緊緊相依的畫面…(好男人,不抱嗎?)。

身體接觸對於球隊來說是很重要的,能夠傳達出信任合作的訊息,這在心理學文獻中早就明確指出 (例如 Kurzban, 2001; Wieselquist, Rusbult, Foster, & Agnew, 1999)。有些人說,職業球員打球為的是球衣後面的名字(自己的名字),而在學球員打球則是為了球衣前面的名字(隊名與校名),其實也道出一番道理。畢竟到了像NBA這種籃球最高殿堂,大家看得都是明星球員怎麼表現,隊友之間的合作跟信任感很容易消失。

UC-Berkeley 的心理學家Kraus等人就好奇地想知道籃球隊友之間的身體碰觸頻率、次數,跟球隊整個球季表現是否有關。他們針對2008-2009 NBA例行賽的前兩個月中,球員在球賽中與隊友的碰觸次數加以計算,然後再與之後各隊的例行賽表現做比較分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果他們發現,隊友之間互相碰觸愈多,球隊的表現就愈好!這些球隊得分多、失分少、傳球跟助攻都多,更有效率,贏得更多球賽。而即使研究者將其他變因移除,像是NBA專家的球季前預測、樂觀程度、球季初的表現、以及球隊薪資等,隊員間的碰觸次數依然可以用來預測球隊表現。

更神奇的是,在單一球員身上,碰觸行為也有影響。一個球員愈常碰觸他的隊友,他的個人表現就愈佳!重點在於碰觸行為跟比賽表現之間的連結–合作。球員間愈常有碰觸行為,他們在球賽中的溝通就愈多,能將球傳給未遭嚴密防守的隊友,幫助隊友取分,並且願意犧牲自己的個人表現機會而信賴隊友。換句話說,他們合作!而愈合作的球隊贏得愈多比賽!

當然,要強調的是,研究結果並非呈現因果,而是關聯,碰觸行為可以預測球隊成績,但到底之間的機制為何還不能百分百證實。依照研究設計,不太可能是球隊成績影響碰觸行為,畢竟碰觸行為是在賽季開始階段就調查了,而成績則是看整個例行賽的結果。而且研究者也儘量排除了其他干擾因素,避免偽關係

這幾場球賽看下來,也已經有不少球評或報導指出林書豪的角色就是將原本散沙般的尼克隊重新黏在一起,不過畢竟我沒有一個一個動作去登錄林書豪的碰觸次數,並與其他球隊、其他場次作比較,但這的確是個值得研究的題目喔,有人有興趣嗎?要是能做這個研究,就能光明正大拼命看球賽跟林書豪啦!XD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Basketball: It’s A Pretty ‘Touchy’ Subject.

論文:
Kraus MW, Huang C, & Keltner D (2010). Tactile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an ethological study of the NBA. Emotion, 10 (5), 745-9 PMID: 21038960

Kurzban, R. (2001). The social psychophysics of cooper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a public goods game.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5, 241-259

Wieselquist, J., Rusbult, C., Foster, C., & Agnew, C. (1999). Commitment, pro-relationship behavior, and trus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5), 942-966 DOI: 10.1037//0022-3514.77.5.94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他”Linsanity”相關文章:

從Jeremy Lin(林書豪)的逆轉秀看廣告效應
籃球場上想要有好表現?睡飽就對了
投籃 vs. 傳球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9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166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袖套上的籃球教練!
Scimage
・2013/08/28 ・330字 ・閱讀時間少於 1 分鐘 ・SR值 543 ・八年級

偷偷練習射籃應該是很多愛打籃球朋友的共同記憶,除了一次一次練習手感以外現在又有了新的工具-把投籃的教練裝戴手臂上!

影片中介紹一種特殊的袖套,內裡裝設加速裝置,可以偵測手臂與手腕的運動,所以投球的速度跟軌跡可以由袖套所收集的數據加以估計,然後即時用聲音或是光來給運動員回饋。雖然這樣的工具還未能全面幫助練習籃球上,不過以往的運動分析都是在運動資料以攝影機或是局部的感測器擷取後,再慢慢分析運動員的姿勢來改正。這樣的新工具開啟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假如配合上更多元完整的動作偵測分析與環境條件,或許將來有一天只要裝上特定的運動服裝,就可以自動學習,看見查克拉的流動,慢慢精通各種運動的竅門。

轉載自科學影像scimage

Scimage
113 篇文章 ・ 4 位粉絲
每日介紹科學新知, 科普知識與實際實驗影片-歡迎每一顆好奇的心 @_@!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認真問:若從科學上探討,這屆亞錦賽台灣籃球代表隊跟過去有哪些不同?
鄭國威 Portnoy_96
・2013/08/10 ・1526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62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中央社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8090071-1.aspx
圖片來源:中央社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8090071-1.aspx

恭喜台灣代表隊(如果你想稱中華台北代表隊,也行)在亞洲籃球錦標賽進入四強,而且是大逆轉擊敗超強對手中國隊(如果想稱大陸隊,也行)!

我是沒看比賽啦…一方面是在忙,另一方面,雖然不科學,但因為過往經驗顯示只要我有看球,台灣隊都會輸,所以也就養成了不看現場轉播的好習慣 XD  不過籃球真的是我從小到大唯一認真玩過,也唯一能持續的運動,林志傑、田壘、曾文鼎、蔡文誠、戴維斯(Quincy Davis)等名字跟人都還對得起來,所以比起職棒復興、高球、網球選手在國外發光發熱等消息,這場勝利真的讓我振奮不已。

回到主題,我想認真問各位,你認為這屆的的代表隊跟過去有哪些不同點?而這些不同點真的會影響成敗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球員不同、或心理素質不同、教練不同、或戰術不同…這些當然都是差異處,但我想要的答案是更科學、更量化一點的,我認為這樣的答案或許可以幫助台灣隊更清楚自己贏在哪裡。

舉例來說,比起之前,本屆代表台灣出賽的球員在練習過程以及在前幾場,彼此之間是否有更多友善的肢體碰觸?例如這篇提到

UC-Berkeley 的心理學家Kraus等人就好奇地想知道籃球隊友之間的身體碰觸頻率、次數,跟球隊整個球季表現是否有關。他們針對2008-2009 NBA例行賽的前兩個月中,球員在球賽中與隊友的碰觸次數加以計算,然後再與之後各隊的例行賽表現做比較分析。

結果他們發現,隊友之間互相碰觸愈多,球隊的表現就愈好!這些球隊得分多、失分少、傳球跟助攻都多,更有效率,贏得更多球賽。而即使研究者將其他變因移除,像是NBA專家的球季前預測、樂觀程度、球季初的表現、以及球隊薪資等,隊員間的碰觸次數依然可以用來預測球隊表現。

再者,球員們傳球是否比較多?例如這篇提到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的Brian Skinner利用簡單的機率模型預測最佳的投籃時間,並比對2006到2010年間,共4,720場NBA 賽事的非官方數據。

……………..

A隊加倍傳球速度的優勢,不是來自於相對加倍的投籃率,而是藉由增加最佳投籃的選擇機會來提升進攻效率。另外,Brian Skinner 也指出,NBA球員也不傾向在進攻時間內太早出手投籃。

球員睡得是否比較飽?這看單看比賽實在看不出來,但可能也是影響比賽的關鍵,例如這篇提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任職於史丹佛睡眠實驗室(Stanford Sleep Disorders Clinic and Research Laboratory)的Cheri Mah Mah與睡眠專家William Dement合作,他們的研究對象為11名無睡眠困擾的大學男籃球員,觀察在兩個球季間球員們睡眠時數增加對運動表現、反應時間和白日睏睡度的影響。一開始先讓球員維持平常的睡眠作息(每晚睡6到9小時)二到四周,接下來增加睡眠時間至每晚10小時並維持五到七周,期間也要求禁止攝取酒和咖啡因。結果發現:球員們在睡眠時數增加後短跑速度變快、投籃命中率提升9個百分點、疲勞程度下降,且球員們也都覺得自己在場上的表現變得更好。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很多可能影響的變因,若能全面地調查跟研究,應該可以找出有趣的結果。

如今被視為是大數據(Big Data)的時代,很多人也都會利用各式各樣的穿戴式運算來「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例如戴著可以偵測多樣體能狀態,並同時紀錄跟提醒配戴者的手環等。我並不知道台灣的SBL或籃球國手培訓是否已經用上大數據的概念(我猜是沒有啦),但我期待台灣隊大勝中國隊並進入四強帶起的這波籃球復興熱潮,可以激發研究者深入探究,提出解釋,為這次的好成績提供更多足以驗證的佐證資料,也為未來的勝利打下基礎。

當然,也希望有運動科學相關領域的專家夥伴加入討論,我很想知道還有哪些國內外的研究針對籃球運動,提出了有趣的科學解釋或發現。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魔球 (Moneyball) ,計算生物學家的第一本書
作息型態會影響球員表現
從Jeremy Lin(林書豪)的逆轉秀看廣告效應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166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

9

0
0

文字

分享

9
0
0
為什麼Jeremy Lin(林書豪)總是跟其他紐約尼克隊隊員撞來撞去、抱來抱去?
鄭國威 Portnoy_96
・2012/02/16 ・1279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72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久沒有看NBA比賽了,這陣子因為看林書豪,才發現一件事:林書豪跟隊友之間的肢體互動非常多,感覺起來比我過去看過的比賽的球員間互動更多!這讓人感覺他跟球隊成員的關係很好,彼此之間都很信任,然而這跟他帶領紐約尼克隊持續連勝是否有關呢?

當然,一般在得分、助攻或是罰球時,籃球員通常會用肢體行為,像是擊掌、擊拳、拍背等等方式給隊友打氣,要是更激烈一點,像是今天這場比賽最後0.5秒一擊得手,就會看見像上圖這樣抱在一起緊緊相依的畫面…(好男人,不抱嗎?)。

身體接觸對於球隊來說是很重要的,能夠傳達出信任合作的訊息,這在心理學文獻中早就明確指出 (例如 Kurzban, 2001; Wieselquist, Rusbult, Foster, & Agnew, 1999)。有些人說,職業球員打球為的是球衣後面的名字(自己的名字),而在學球員打球則是為了球衣前面的名字(隊名與校名),其實也道出一番道理。畢竟到了像NBA這種籃球最高殿堂,大家看得都是明星球員怎麼表現,隊友之間的合作跟信任感很容易消失。

UC-Berkeley 的心理學家Kraus等人就好奇地想知道籃球隊友之間的身體碰觸頻率、次數,跟球隊整個球季表現是否有關。他們針對2008-2009 NBA例行賽的前兩個月中,球員在球賽中與隊友的碰觸次數加以計算,然後再與之後各隊的例行賽表現做比較分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果他們發現,隊友之間互相碰觸愈多,球隊的表現就愈好!這些球隊得分多、失分少、傳球跟助攻都多,更有效率,贏得更多球賽。而即使研究者將其他變因移除,像是NBA專家的球季前預測、樂觀程度、球季初的表現、以及球隊薪資等,隊員間的碰觸次數依然可以用來預測球隊表現。

更神奇的是,在單一球員身上,碰觸行為也有影響。一個球員愈常碰觸他的隊友,他的個人表現就愈佳!重點在於碰觸行為跟比賽表現之間的連結–合作。球員間愈常有碰觸行為,他們在球賽中的溝通就愈多,能將球傳給未遭嚴密防守的隊友,幫助隊友取分,並且願意犧牲自己的個人表現機會而信賴隊友。換句話說,他們合作!而愈合作的球隊贏得愈多比賽!

當然,要強調的是,研究結果並非呈現因果,而是關聯,碰觸行為可以預測球隊成績,但到底之間的機制為何還不能百分百證實。依照研究設計,不太可能是球隊成績影響碰觸行為,畢竟碰觸行為是在賽季開始階段就調查了,而成績則是看整個例行賽的結果。而且研究者也儘量排除了其他干擾因素,避免偽關係

這幾場球賽看下來,也已經有不少球評或報導指出林書豪的角色就是將原本散沙般的尼克隊重新黏在一起,不過畢竟我沒有一個一個動作去登錄林書豪的碰觸次數,並與其他球隊、其他場次作比較,但這的確是個值得研究的題目喔,有人有興趣嗎?要是能做這個研究,就能光明正大拼命看球賽跟林書豪啦!XD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Basketball: It’s A Pretty ‘Touchy’ Subject.

論文:
Kraus MW, Huang C, & Keltner D (2010). Tactile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an ethological study of the NBA. Emotion, 10 (5), 745-9 PMID: 21038960

Kurzban, R. (2001). The social psychophysics of cooper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a public goods game.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5, 241-259

Wieselquist, J., Rusbult, C., Foster, C., & Agnew, C. (1999). Commitment, pro-relationship behavior, and trus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5), 942-966 DOI: 10.1037//0022-3514.77.5.94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他”Linsanity”相關文章:

從Jeremy Lin(林書豪)的逆轉秀看廣告效應
籃球場上想要有好表現?睡飽就對了
投籃 vs. 傳球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9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166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