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能用三分鐘讓我懂才代表你也懂!專訪生科懶人包推手陳示國

PanSci_96
・2017/04/12 ・3595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08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分鐘可以幹嘛?其實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像是上個廁所刷牙洗臉、或是做個 50 下伏地挺身(然後躺在地上喘)、或是刷個臉書……(哎呀!已經過了一小時!)

但就是有人腦洞大開,要逼人用三分鐘完整的邏輯、清楚的口條、生動的描繪來介紹一篇生科論文,還要用天下第一武道大會的方式來選出最強者!這看似不科學的設定,意圖用時間的壓力榨出知識的精華(也讓參加者叫苦連天),到底是誰那麼沒有人性只有理性呢?

陳示國老師的廬山真面目。

我們專訪了「生科懶人包:全國三分鐘生科論文演講口說競賽」的幕後推動人之一,台大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陳示國老師,先來展示用三分鐘回答完 18 個問題的絕技,請上場!計時開始!

動物生理時鐘研究

老師的研究主要以「動物生理時鐘」為主,請問這個領域近期有哪些比較特別或重大的研究進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我們的基因表現有 20~40% 被生理時鐘調控,其中調控的點超過 2 萬多個。凡是你想得到的都被生理時鐘調控。
2. 調控生理時鐘最主要的來源是視網膜內一群主要感受藍光的神經細胞。白天照藍光讚,晚上照藍光劣。

環境中影響生理時鐘最主要的因子是日光週期,請問如果將動物關在完全見不到日光的環境下,牠們的生理時鐘會有怎樣的變化?是會依個體紊亂呢還是因為種類不同受到別的因素影響呢?

生理時鐘厲害的就是不照光他依舊自動會跑,而且很準呢!人類的生理時鐘大約是 24 小時 11 分鐘,也就是沒有人叫你(也沒有光照),你每天會晚 11 分鐘起床,難怪我們每天早上都起不來。

每天都賴床原來是生理時鐘搞的鬼啊~圖/Lily Monster @Flickr

動物的生理時鐘是基因決定還是可以後天改變的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鐘由基因決定,時鐘告訴動物現在幾點,至於幾點要做什麼,我們還是可以自己決定。

「內生性感光視神經細胞」對大眾來說是個比較陌生的名詞,想請問它和一般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有什麼不同?又有那些特殊的功能?

一般感光細胞偵測光的改變量(對比),無法偵測現在有多亮,因此拿來形成視覺很好用。但是內生性感光視神經細胞可以偵測亮度,因此跟亮度有關的生理現象比如瞳孔大小,負趨光性,生理時鐘調控就由它們來負責。

老師實驗室近期的研究發表,使用的單一神經細胞標定方式,解析出眼球與大腦之間的神經細胞迴路,能否介紹一下這個方法的特殊之處,以及它在科學上幫助我們了解了什麼以前無法解答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大家都想知道腦裡面上億個神經細胞如何連結成神經網路,神經系統就像是樂高,一個神經細胞可以想像成一塊樂高積木,藉由不同的組合就能拼出不同功能。但是我們之前只能看到一群上百個或是上千個細胞的連結,就好像給你一盒 1000 個元件的樂高,但是沒有組裝說明書,標定單一神經細胞等於告訴我們這一顆積木在整組樂高中的位置。等我們標定出全部的神經細胞,我們會更加了解神經系統到底是如何運作。

某些動物擁有強大的夜視能力,是因為其自主感光視神經細胞的感光能力強大嗎?

大部分的動物感光細胞的感光能力差別不大,我們的眼睛內感光細胞可是能對單一光子產生反應,單一光子是多微弱呢?我們手機發出的亮度大概是 1012 的光子亮度,所以理論上 1 千億分之 1 的手機亮度照到感光細胞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手機螢幕可以開超暗,說不定可以好幾個月不用充電!可惜我們的眼球結構無法有效率的讓這樣低亮度的光聚集到感光細胞上,這也是我們夜視能力不好的主要原因。

手機發出的亮度大概是 1012 的光子亮度,所以理論上 1 千億分之 1 的手機亮度照到感光細胞我們就可以看到。圖/GIPHY

三分鐘生科懶人包

生科懶人包需要在三分鐘之內講完一個研究結果,在資料闡述準備上有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簡單扼要,雖然數大便是美,但是懶人包比賽「要點太多便是不懂」。

生科懶人包活動希望藉由訓練生科研究人才的溝通能力,也能增進大眾對生命科學研究的題材的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生命科學的題材嗎?了解這些對一般大眾能有什麼幫助?對研究生來說,參加生科懶人包活動對他們有什麼幫助?

我們日常遇到的生科題材實在是太多了,例如濾藍光眼鏡到底好不好?晚上 11 點睡覺是不是保護肝?例子實在是太多。我們在實驗室的研究或許很專精,但是參加懶人包比賽可以讓學生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去看自己的實驗,每個實驗都由一個為什麼來的,而每一個生科的為什麼都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這一個為什麼可能需要有好多層級之後才會關聯到日常生活的事物,同學參加比賽可以藉此挑戰自己的邏輯以及聯想力

科普傳播中最困難的是要把研究內容簡化,如何能夠把研究講的簡單卻又不失嚴謹?這個減法是否有訣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中的定律並不是由一件單一實驗可以證明的,通常是累積很多實驗室,研究人員,多年努力才能下一個好的結論,我想科普困難的在於需要有強大的背景知識當做一個後盾,才能將內容簡化。嚴謹,就藏在參考文獻是否包含足夠的觀點。

嚴謹,就藏在參考文獻是否包含足夠的觀點。圖/pedro veneroso @Flickr

還有哪些科研領域也適合舉辦像生科懶人包這樣的活動?

我想大部份基礎研究領域都可以,畢竟所有的基礎研究都在問「為什麼」,而人類是充滿好奇心的動物,我們最喜歡聽別人說為什麼,然後因為得到答案而有恍然大悟的喜悅感。

生科懶人包是生科系限定的活動,如果有其他科系的學生,但研究領與屬於生科範圍是否也考慮納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擴大為生命科學相關研究領域都可以加入,歡迎各界好漢一同來挑戰!

各種成為生科人的領悟

老師怎麼看待「一日生科,終生科科」這句話?生科系的出路真的很差嗎?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無法達到就科科了。我想有些人的目標是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那麼這個人進到每天都在挑戰未知的生科領域,就會終生科科。如果追求的是數鈔票數到手抽筋,那麼當個商人最有機會。如果想要安安穩穩的數鈔票,找個富爸媽才不會科科。生命科學是探討生物界的未知,探討人體的未知,探討疾病的未知,為人類未來的健康打基礎,很可惜現在社會對於著眼未來並不是很友善,不過還是歡迎心臟強大的有志青年加入生科領域。

研究生物科學後,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宗教信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宗教的主旨是希望人能向善,科學是追求真理,本質上沒有衝突。

生物科學跟生物科技之間是競爭關係還是合作關係?學生要怎麼選擇研究方向比較合適?

我自己認為,生物科學跟生物科技是時間前後關係,當我們藉由生物科學的研究了解一個生理現象後,就可以利用生物科技來解決這個生理現象出問題所造成的疾病,實際實驗操作上可能不會差太多,所以學生如果比較想問「為什麼」之類的問題可能比較適合生物科學,如果比較想問「怎麼辦」之類的問題可能比較適合生物科技。

您怎麼看同性婚姻?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怎麼理解同性戀呢?

以下言論完全是自我感覺,不涉及「科學」立場。

我自己是做神經系統的研究,對我而言,性取向就好像日夜行動物的取向一樣,應該是由腦中某些神經迴路所決定,而腦中迴路很多是天生的,就好像日行性動物天生就在白天活動,夜行性動物天生就在夜間活動。然而雖然人類是日行性動物,有些人天生就是夜貓子,可能是他 / 她生理時鐘的腦部核區連結比較接近夜行性動物,當然這樣的言論完全沒有實際實驗證據。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才會需要對於腦有更多的基礎研究,也因為對於生理機制的不了解,我們更應該以開放的心態來面對同性婚姻。

未來人類會否放棄葷食,演變成全素食的物種?

圖/David Stanley @Flickr

吃素食的動物擁有較複雜的消化系統,例如相對下較大的盲腸,人類的盲腸幾乎退化,因此我們並不是適合完全吃葉菜類食物。但是如果今天地球被我們破壞到只剩下葉菜可以吃,那麼演化或許會讓人類改變。至於植物性蛋白這方面,就需要下次另外三分鐘來介紹了。


 

2017 生科懶人包:全國三分鐘生科論文演講口說競賽

詳情請見:3MTLS 三分鐘生科論文口說競賽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16 篇文章 ・ 212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5 篇文章 ・ 299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3

文字

分享

0
2
3
吃宵夜、晚進食=變胖凶手!想瘦身就早點吃飯吧!
Peggy Sha
・2022/11/16 ・156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減肥的黃金守則之一就是:不要吃宵夜!但如果嘴饞該怎麼辦?只要沒有超過一天的熱量額度,應該沒關係……吧?

如果你也是這麼想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最近一項由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團隊發布在《Cell Metabolism》期刊上的研究就發現:吃飯不只要吃得好、吃得巧,抓對 timing 更重要!

接下來,就讓我們有請師爺(誤)研究團隊來為您解釋解釋:什麼叫 timing?

飯!是一定要吃的,不吃不行!但是吃的「Timing」很重要。 圖/IMDb

想減肥只要少吃多動就可以了?情況沒有你想得那麼簡單!

一般說到減肥,大家腦袋中浮現的不外乎「管住嘴、邁開腿」這六個字,不過,其實少吃多動等改變只能產生暫時的效果,因為在飲食之外,還有一系列非常複雜的因素會影響能量平衡、增加肥胖風險,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我們身上的晝夜節律系統 aka 生理時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已經有不少研究發現,較晚吃飯會增加肥胖風險、增加體脂、降低減肥成功率,不過,背後的原因的到底是啥卻沒人清楚。

於是,布萊根醫院「晝夜節律和睡眠障礙部門」中的成員們決定迎接挑戰,來解開這個神祕的難題。他們找來了 16 位 BMI(身體質量指數)落在過重和肥胖範圍中的患者,在實驗開始前,所有人都要嚴格遵守固定的作息表和用餐內容,而後前往實驗室分別進行兩套飲食方案。

你習慣每天早餐嗎? 圖/Pexels

方案一:愛吃早餐組,每天 9 點乖乖吃早飯,一天三餐、餐餐不落,六點前吃晚餐。

方案二:晚點吃飯組,跟另一組吃同樣的東西,但跳過早餐,改吃午餐、晚餐和宵夜,宵夜會在 9 點~10 點間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晚吃飯真的母湯!更容易餓還不易消耗

不管早吃飯還是晚吃飯,所有參與者到了 12 點都得乖乖上床睡覺,隔天早上 8 點起床,這樣持續六天,每天都要定期匯報自己飢餓程度和嘴饞程度,然後三不五時讓研究者們量個體溫、確認下能量消耗、抽點血……。

結果發現呢,較晚吃飯會讓人們更容易餓,想吃東西的慾望和想吃的量都會增加,還會想吃澱粉類和肉類食物。

較晚吃飯會增加想吃澱粉類和肉類的慾望。圖/GIPHY

除了這些主觀的回饋外,我們體內的激素也會隨著吃飯的時間而改變:比如說,一種叫做「瘦素」(Leptin)的激素會下降,而當這種激素的濃度下降,我們就比較容易覺得餓。更慘的是,晚吃飯還會降低我們的核心體溫,並讓我們燃燒的卡路里的速度變慢、總數變少,平均每天會少消耗約 5.03% 左右的熱量。

此外,晚吃飯也會影響讓我們體內脂肪組織的代謝,比如說,它會讓 PLD6、DECR1、ASAH1 幾個負責分解脂質的基因表現量下降,反之,負責脂質合成的 GPAM、ACLY、AACS、CERK 等基因表現則會增加。根據過去的相關研究,可以推斷這樣的變化會讓身體減少脂肪分解、增加脂肪生成,也就是說:你的身體會更容易自己囤油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對的時間點吃飯!圖/GIPHY

綜合這種種觀察結果,晚吃飯不僅會增加食慾、增加攝取量,還會減少熱量消耗、容易累積脂肪,總而言之,就是讓整體肥胖風險 Up Up 啊!所以說你愛吃宵夜的各位啊,還是快快將手上那罪惡的食物收起來吧!如果真的很想吃,那就早點吃飯吧!

參考資料

  1.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2/10/221004121928.htm
  2.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2)00397-7
Peggy Sha
69 篇文章 ・ 390 位粉絲
曾經是泛科的 S 編,來自可愛的教育系,是一位正努力成為科青的女子,永遠都想要知道更多新的事情,好奇心怎樣都不嫌多。

1

3
1

文字

分享

1
3
1
窺探時間的萬花筒──談談《解剖時間》這本真正的「時間簡史」
臉譜出版_96
・2022/02/13 ・273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時間是什麼?」圖/envato elements

三十多年前,知名的物理學家霍金(Stephan Hawking)寫了一本暢銷的科普書《時間簡史》,以「時間」為核心介紹宇宙論的演變。雖然《時間簡史》顯示出「時間」是個物理學和宇宙論中無所不在的變量,卻不是一本真正的「時間簡史」,因為它沒有針對「時間是什麼?」這個問題來回答,也沒有涉及物理理論之外的「時間」概念。

嚴格說來,目前世界上可能沒有一本真正的「時間簡史」──《解剖時間》(The Clock Mirage: Our Myth of Measured Time)也許是我所知範圍內的第一本。

《解剖時間》是數學家兼科普作家馬祖爾(Joseph Mazur)在 2020 年出版的科普著作,光看作者背景或英文標題會讓人以為這本書只是在談人類如何測量時間,或把時間量化和數學化的故事。但其實本書的內容就如中文書名所示,馬祖爾介紹的是人類如何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思索「時間」這個概念,不限於數學和物理學。

圖/envato elements

這裡的「人類」包括歷來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生物學家和普通人,正因如此,本書與先前一些的標榜「時間」的著作有所不同。《解剖時間》企圖告訴我們:「時間是什麼?」以及探討時間的奧祕並不是物理學家的專利。然而,除了物理學之外,我們還有什麼管道或方法能回答這個大哉問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公元第四世紀的基督教哲學家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明確地提出「時間是什麼」這個問題,接著回答:「如果沒有人問我的話,我還滿清楚時間是什麼;但如果有人問我,而我試著解釋的話,我就搞不清楚了。」奧古斯丁的妙答敏銳精準地捕捉了絕大多數人在面對這個提問時的心理反應,也因此馬祖爾在本書中多次引述他。

然而,大多數人要不是在繁忙的「時間壓力」下放棄思索「時間」,就是沒有適當的管道和引導來認識「時間」,又或是只能找到介紹物理時間的著作。對於後兩種情況,本書無疑捎來福音。

基督教哲學家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圖/Philippe de Champaigne,公有領域

《解剖時間》全書分成五個部分,分別是「測量」、「理論家、思想家與觀點」、「物理學」、「認知的感官」以及「生命的韻律」;這五個部分可以粗略地對應到「測量時間的工具所定義的時間」、「從古代到近代哲學理論的時間」、「當代物理理論的時間」、「人們心理內省時感知的時間」、「生物生理循環的時間」。每一部分之下又有 3~5 章不等,每一章探討一個不同的主題或現象。

例如,第 1 章「水滴、移影」介紹歷史上的計時工具是如何出現,又如何報時。第 2 章「搖鈴、擊鼓」介紹機械鐘如何被發明以及幾具歷史上有名的機械鐘。第 4 章「芝諾的箭袋」介紹哲學史上有名的「芝諾悖論」,這個悖論爭論運動是不可能的,只是個假象,馬祖爾隨後討論亞里斯多德如何駁斥此論證。第 13 章「它跑哪去了」介紹人老化後的心理時間感覺是否會比年輕時更慢或更快。第 16 章「內在的節拍」介紹生物活細胞內部的體內時鐘現象──生物不像人一樣能夠製造機械鐘並認知時間,但是它們照樣活得十分有規律,能在固定的時刻從事固定的行為,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生理機制導致這樣的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書19章構成一個「時間的萬花筒」。至於其它各章的內容,相信讀者在看了筆者對上述幾章的精簡摘要後,能夠產生自行翻閱本書的動機。

自然界的動物們如何感知時間?圖/envato elements

作為一本科普讀物,馬祖爾盡力地介紹科學家對於各種時間現象的研究,展現他們如何透過精巧的理論和實驗來解釋「時間」這個概念。然而,這並不表示馬祖爾只著眼於當代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事實上,馬祖爾頗具歷史感地寫作每一部分,他會回溯歷史上的哲學家對於相關的時間議題或現象的思考,再逐漸導向當代科學的成果。

例如第四部分針對我們心理感知的時間,在開場的第 12 章中,馬祖爾討論了十九世紀的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內在時間經驗」和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意識流」(雖然馬祖爾把詹姆斯稱為「心理學家」);第五部分則從十七世紀哲學家笛卡兒(Rene Descartes)的視覺研究開場。這也是為什麼筆者會把這本書視為一本「真正的時間簡史」。

除了哲學家的觀點在本書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外,普通人(或常民)的聲音也沒有缺席。馬祖爾在很多章節之後的「楔子」,報導他訪談一些普通人的時間觀。在本書中登場的普通人有奧運選手、鐘表工匠、在監獄中受刑的因犯、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初學相對論的學生、到中國組裝 iPhone 工廠體驗工人作業的研究生、股票交易員、長途卡車司機、飛機機師等。這些不同職業常民的時間觀,迥異於思想家和科學家的觀點,為本書注入生動的人間百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物理、哲學等專家外,大中又是怎麼看待時間的呢?圖/envato elements

在「後記」(即「結論」)中,馬祖爾說:

試圖回答時間大哉問的這些嘗試,古怪地彼此強化、複雜化也互相對立。這當中沒有一個嘗試能給出真正具說服力的答案;然而所有嘗試的總和卻提供了一個無明確解的辯證。這個大哉問彷若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沒有盡頭但卻相當豐富的大迷宮裡⋯⋯

結果,

我們有形形色色的時間:康德的時間、心理的時間、物質的時間、數學的時間、相對的時間和它的謬論與膨脹、宇宙的時間和它的好奇心、時鐘的時間和它的同時性,以及人類的時間和人類急於完成各種事物的匆忙。

馬祖爾覺得我們無法針對「時間」概念提供一個系統性的答案,而只能提出一些片片段段的觀點和故事嗎?如果是,我想,馬祖爾可能有點悲觀。畢竟,本書不是已經提供了一個方向了嗎?至少從計時工具、哲學思辨、物理理論、心理感知、生物生理韻律、常民觀點這六個面向來切入「時間」,也因此形成一本真正的「人類時間概念簡史」。

雖然本書的「歷史感」還可以再加強,而且在本書中沒有討論卻滲透在各個人文社會領域中的「歷史」──重要的「人文時間」──也必須是「時間萬花筒」中一個必要的面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臉譜出版_96
84 篇文章 ・ 254 位粉絲
臉譜出版有著多種樣貌—商業。文學。人文。科普。藝術。生活。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要的書,每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讀書可以僅是一種樂趣,甚或一個最尋常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