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老師說:「我們現在來看課本第58頁的第二段。」但你沒辦法馬上翻頁,因為你還在抄前面的重點。「抱歉不是第58頁,應該是第85頁才對。」老師又說。於此同時,前面同學遞來一張紙條,你看了一眼發現是要傳給某某,想了一下某某應該是坐在你的左手邊第三排,於是你把紙條傳給左邊的同學之後接著抄你沒抄完的重點。終於抄完了,再來應該要趕快把課本翻到第85頁······。
在上述的例子中大腦同時做了好幾件事,一邊記著要抄寫的重點的內容、一邊記著老師說要翻到第幾頁,而且當老師改口時還要即時更新自己的記憶,免得等等翻錯頁,然後還要回想某某同學的座位在哪。所幸我們擁有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能幫助我們順利完成這些任務。
我們的日常生活十分仰賴健全的工作記憶,所以不意外的有蠻多研究者都致力於工作記憶的訓練方式的開發,這之中又有人把希望寄託在跨顱直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簡稱 tDCS)上。
跨顱直流電刺激(tDCS)是什麼東西?就像它字面上的意思一樣,是一種可以把直流電通到腦袋裡的儀器,不過當然是非常微弱的電流(1或2 mA)。
是腦袋大補丸,或言過其實的銷售手法?
過往即有不少關於 tDCS 的研究;而在近年,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密西根大學的一群研究者,
效果可以持續那麼久好像蠻不可思議的,不知道其他實驗室能不能成功複製這個結果呢?
這幾年,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大家都可以買回家自己玩的 tDCS儀器。買這個回家做什麼?就像前面提到的,不少研究者試圖以 tDCS作為訓練認知功能的工具(不只是工作記憶,還有其他功能),或是以 tDCS作為治療用儀器(針對憂鬱、焦慮等等)。
另外,還有不少研究者雖然並非以治療或訓練為目的,但在利用 tDCS驗證一些理論的同時也發現到施打 tDCS會改變人們某些認知功能表現。這些研究結果被簡化再簡化之後,就變成了廠商的宣傳口號:「經實驗證實,施打 tDCS可以讓你的大腦變聰明!」一台價錢約100美金,你買不買?
神經學家表示:tDCS有好有壞,請務必三思
其實在2015年,已經有荷蘭與德國研究者針對 tDCS 聯合出了一篇打臉文,表示他們的實驗參與者在根據市售某牌
不過結果怎麼會差這麼多呢?前面不是說有的實驗做出來有正面效果嗎?事實上不是所有的實驗做出來都有效果的。明明參數設定都一樣,電極片貼的位置都一樣,不同的實驗還是有可能出現不同的結果。為什麼?原因或許很複雜,頭殼厚度、導電性、年齡、原本的能力好壞、動機······,大概列也列不完。所以,廠商宣稱的效果,大家聽聽就好。再說,恐怕也還沒有人知道你經常使用、用個三年五載之後會發生什麼事。這樣子你真的想要買回家自己玩嗎?
2016年7月,《神經學年刊》(Annals of Neurology)刊載了一篇神經學家們給民眾的公開信,呼籲民眾若打算自行在家使用 tDCS,請務必三思。除了提醒民眾,大家所憧憬的效果可能不像廠商保證的那麼美好之外,也警告大家,不論是好的效果或壞的效果,都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且你藉由 tDCS提升某項能力的同時很難說你會不會有其他項能力會因此而變差喔。
參考文獻
- Au, J., Katz, B., Buschkuehl, M., Bunarjo, K., Senger, T., Zabel, C., … Jonides, J. (2016). Enhancing Working Memory Training with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8(9), 1419–1432.
- Katz, B., Au, J., Buschkuehl, M., Abagis, T., Zabel, C., Jaeggi, S. M., & Jonides, J. (2017).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tDCS-augmented Cognitive Training.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11.
- Steenbergen, L., Sellaro, R., Hommel, B., Lindenberger, U., Kühn, S., & Colzato, L. S. (2016). ‘Unfocus’ on foc.us: commercial tDCS headset impairs working memory.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34(3), 637–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