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商代王國大聯盟:商王與他的快樂夥伴

寒波_96
・2017/02/05 ・339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34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澐教授任教於吉林大學,是研究甲骨文等神秘古文字的上古神獸,也是華北、歐亞草原地區考古的專家。1939 年出生,現在已經是老爺爺的他,親身見證與參與了整個中國上古史研究的發展過程 [1]。中研院史語所 2016 年的「傅斯年講座」,特別請到林澐教授講授商史。本文為此次講座的整理紀錄。

商在建國以後歷經多次遷都,約 3400 年前起,殷成為商代後期的長期首都,也就是現在的安陽殷墟;多數甲骨文都是在此處出土,加上豐富的考古資料,使得殷墟成為後人認識商王國,最重要的考古遺址。

林教授由古文字學與考古學建構出的「商」,是個怎樣的「國家」呢?

本體加諸侯,商的大平台

總之,商完全不是現代認知中的那種「國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商,本身是一個國家「商王國」,卻跟我們習慣的現代國家形式,或是古代中國的朝代,以及大多數定義下的帝國,不是同一種東西。在商王國的時代(之後簡稱為「商代」),東亞存在為數眾多的「方國」(商王國本身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方國),某些關係緊密的方國間形成「方國聯盟」;商代時有許多方國聯盟同時存在,「商方國聯盟」是其中最強大的,而商王國是這個聯盟的領導。

紅色指標是商的核心位置。圖/取自 ref 2

商方國聯盟是由核心的商王國,與周圍眾多諸侯共同組成。商王國的諸侯大致上有三種:侯、田、任(男)。「侯」是諸侯的主體,有些是本來就存在,後來投靠或臣服於商王國,有的是後來由商王國獨立出去,發展而成的方國。侯與商王的關係親密,是參與聯合作戰、獨立接案出征、納貢、替商王辦事等具體事務的主要運作單位。

「田」開始時是商王派到外地開墾,負責農牧生產的手下,隨著任務複雜化,有些田後來發展為獨立的方國,在商代晚期地位提高。像是西周時的晉國,原本就是「甸侯」。

「任」也作「男」,本意是「任事專一」,也就是被商王派去執行特定任務,後來獨立的諸侯。林教授舉了一個考古上的例子:位於現在山西的夏縣有個遺址,當時可能是專門供應安陽的產鹽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林教授特別討論了「衛」。《尚書.酒誥》《尚書.康誥》都有提到衛。衛在卜辭中看似是「巡邏」之意,沒有固定的區域;衛是否跟田一樣後來發展為方國,林教授認為證據不足,難以判斷。

諸侯不聽話怎麼辦?辦徵文比賽!

跟其他史前考古研究相比,商與周代擁有許多文字記錄,但身為古文字專家的林教授特別強調,文獻與卜辭記載不可全信。商王國內部直轄的稱為「內服」,以外則是「外服」,多數周代文獻對外服的描述卻「整齊化」又「擴大化」,失去真實的原貌。

比方《尚書.禹貢》提到:「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

作為「麥塊(當個創世神)」玩家,虛擬世界可以任你規劃,但在現實世界中,五百、四百、三百、二百、一百里,比用圓規畫地圖還整齊,有事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實世界不是在玩遊戲啊。圖/取自 ptt

卜辭是商代第一手的文字材料,上頭留下不少商王如何對付不聽話諸侯的做法:逮捕、征討、抓來打,好不威風。然而稍有思考能力的人都知道,新聞報導不但會失真,還常受到立場影響,長自己志氣,滅他人威風。商王留下的卜辭,當然多少會有誇大不實的成分,要是研究古代時,人家寫什麼就信什麼,鑽牛角尖說文解字,這腦袋的判斷力簡直比西瓜還不如。

林教授認為商代實際的狀況,應該比較接近《國語.周語上》,不小心講出的真話:「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修名,有不王則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注意這裡講的是周王,還不是更早以前的商王)

無責任超譯:「我們對諸侯的控制力,由內而外,愈來愈弱。比較近的『請給我黃金』、『請給我木材』、『請給我食物』,可以常常壓榨;比較遠的不能強求他們做牛做馬、送錢送糧,心意有到,肯來定期服務就好;至於更遙遠的,只能送上遙遠的祝福,在外頭不搗蛋,偶爾肯來見大王一面就該滿足。萬一諸侯不聽話該怎麼辦?周圍的不聽話,罵他幾句;比較遠的就辦徵文比賽,寫文章譴責;太遠的反正做什麼都沒用,不如修身養性,求自己身體健康,對方爽到中風比較實在。去打人家?大王別傻了,別把國立編譯館寫的當真。」

徵文捍衛國土!圖/取自 ptt

「倭戎不聽話,說釣烏龜台是他們的,本騜……不是,本商王震怒,趕快舉行捍衛主權徵文比賽,表達我方堅定的立場!」大概類似這種狀況?「那個收過我們一堆好處,結果還跟中山國建交的河邊國王腦殘開刀?哈哈哈哈哈,還好早就跟他握過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化、方國、聯盟

假如把商代當作是鐵板一塊的「商朝」,再對照考古記錄,自然會產生許多無解的問題。為什麼商朝時,有商風格,卻好像不屬於商統治範圍的商城到處存在,甚至連長江以南都有 [2][3]?「商」到底範圍多大?

圖/By The original uploader was Kallgan at Chinese Wikipedia - Transferred from zh.wikipedia to Commons by Shizhao using CommonsHelper.,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1015283
圖/By Kallgan,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用方國聯盟的概念來想,才能問出比較恰當的問題。商王國本身是一個面積不太大的方國,由其領導的商方國聯盟,範圍相較之下當然大得多。商的文化影響力傳到四周,但各地仍保留部分本土文化。因此,考古上的一種文化,並不能直接等同於一個方國,更不等於一個方國聯盟。

也就是說,沒有辦法用商文化的分佈,直接確認商國土的範圍;不要把地圖上幾個商文化的點連起來,就說圈起來的都是商的領土(林教授以前做過這種事,後來後悔了)。

若有實無的國界線。圖/取自 YouTube 截圖

另外林教授也指出,現在的國家有國境線,但由商代的外敵常常自自冉冉進進出出看來,商代應該不能維持明顯的國界,缺乏固定的疆域。不管怎麼看,上古時代的商,都不能直接用現在的狀況去想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傳世溫拿與被遺忘的魯蛇們

商代的狀態是如何形成?當然是由更早以前發展而成。新石器時代的東亞,各地自然生成許多相差不大的「邑」,新石器晚期邑逐漸分化,後來邑合體為「都邑群」,都邑群就是構成方國的基本細胞。

林教授認為,「方國」比起其他稱呼更有包容性。以人類學的四階段組織概念「遊群、部落、酋邦、國家」來看,商代的方國聯盟,有些聯盟中的成員其實沒有達到國家的等級,卻仍屬於方國聯盟的大平台,受其影響。林教授自認他「方國聯盟」的概念,跟其他人提出的「複合制國家」並無實質性區別。

林教授認為,在多層次的都邑群集合體中,為首的方國,最終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國家。商相當程度地繼承了更早之前,由夏領導的方國聯盟;商方國聯盟是以商王國為首,由大大小小方國以「星團-網絡型」組合而成。

留下大量器物,又有文字記載的商方國聯盟,儘管已經滅亡很久,仍被現在的人熟知。然而與商同時,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方國聯盟存在,只是在選擇性的歷史記載,以及殘缺不全的考古證據中,這些曾經存在過的魯蛇,大多數都被後世遺忘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文獻

  1. 我的学术道路(林澐)
  2. 天外來客?──神祕的三星堆文化
  3. 盤龍城:消失在歷史浪濤中的商代都市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82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從「衛生紙」開始的環保行動:一起愛地球,從 i 開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03 ・159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是否也曾在抽衛生紙的瞬間,心頭閃過「這會不會讓更多森林消失」的擔憂?當最後一張衛生紙用完,內心的愧疚感也油然而生……但先別急著責怪自己,事實上,使用木製品和紙張也能很永續!只要我們選對來源、支持永續木材,你的每一個購物決策,都能將對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

二氧化碳是「植物的食物」:碳的循環旅程

樹木的主食是水與二氧化碳,它們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利用這些碳元素形成枝葉與樹幹。最終這些樹木會被砍伐,切成木材或搗成紙漿,用於各種紙張與木製品的製造。

木製品在到達其使用年限後,無論是被燃燒還是自然分解,都會重新釋放出二氧化碳。不過在碳循環中,這些釋出的二氧化碳,來自於原本被樹木「吸收」的那些二氧化碳,因此並不會增加大氣中的碳總量。

只要我們持續種植新樹,碳循環就能不斷延續,二氧化碳在不同型態間流轉,而不會大量增加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總量。因為具備循環再生的特性,讓木材成為相對環保的資源。

但,為了木製品而砍伐森林,真的沒問題嗎?當然會有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吸碳到固碳的循環

砍對樹,很重要

實際上,有不少木材來自於樹木豐富的熱帶雨林。然而,熱帶雨林是無數動植物的棲息地,它們承載著地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當這些森林被非法砍伐,不僅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黃碳,也就是那些大量儲存在落葉與土壤有機質中的碳,會因為上方森林的消失重新將碳釋放進大氣之中。這些原本是森林的土地,將從固碳變成排碳大戶。

不論是黃碳問題,還是要確保雨林珍貴的生物多樣性不被影響,經營得當的人工永續林,能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是紙漿和木材的理想來源。永續林的經營者通常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木材反覆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成,因此不用再砍伐更多的原始林。在這樣的循環經營下,我們才能不必冒著破壞原始林的風險,繼續享用木製品。

人工永續林的經營者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

如何確保你手中的紙張來自永續林?

如果你擔心自己無意中購買了對環境不友善的商品,而不敢下手,只要認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 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並且從森林到工廠、再到產品,流程都能被追蹤,為你把關每一張紙的生產過程合乎永續。

只要認明 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 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

家樂福「從 i 開始」:環境友善購物新選擇

不僅是紙張,家樂福自有品牌的產品都已經通過了環保認證,幫助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實踐環保。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這代表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已經符合多項國際認證永續發展標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 i 開始」涵蓋十大環保行動,從營養飲食、無添加物、有機產品,到生態農業、動物福利、永續漁業、減少塑料與森林保育,讓你每一項購物選擇都能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無論是買菜、買肉,還是日常生活用品,都能透過簡單的選擇,為地球盡一份力。

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4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甲骨文有好幾種顏色?用拉曼光譜分析來告訴你!
史語所藏甲骨塗色現象研究團隊
・2023/10/16 ・10178字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林百尉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柯維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劉致慧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陳光宇 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
  • 黃銘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28 至 1937 年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於河南安陽小屯村周圍進行 15 次發掘,發現晚商時期的大量遺存,包括宮殿宗廟區的大型建築基址、西北崗的大型王陵、墓葬、祭祀坑等遺跡,以及青銅、陶、玉、骨等遺物,首次在考古學上證實以安陽小屯為中心的區域,是晚商的都城殷墟。除此之外,更發現了兩萬多片甲骨,包括 1936 年發現大量未經擾動的甲骨層、備受學者矚目的 YH127 坑,[1]目前皆收藏於史語所。

過去學者對甲骨塗色現象多有關注,然而,由於缺乏科學儀器及技術,長期限於肉眼辨識顏色種類,以及推測顏料成分。近年,我們系統性整理史語所藏殷墟甲骨上的塗色現象,並採用拉曼光譜分析其顏料成分,首次揭開甲骨色彩與顏料的神秘面紗。

甲骨塗色現象的肉眼辨識記錄及其限制

甲骨塗色的記錄,始於 1910 年羅振玉《殷商貞卜文字考》記錄甲骨文字塗朱、墨;其後,王襄(1925)、容庚(1933)等著錄皆有提及塗朱、墨的現象。[2]對史語所發掘甲骨文字所塗顏色的觀察,始於 1929 年董作賓〈新獲卜辭寫本後記〉,將所見塗色分為朱、墨兩種。屈萬里在《殷虛文字甲編考釋》中,更將顏色分為朱、墨、赭、淡紅、黃、紫等色。張秉權對 YH127 坑甲骨進行復原、綴合和考釋,出版《殷墟文字丙編》,以單版甲骨為單位,逐版記錄甲骨文字的塗色與褪色狀況,分成硃、褐、墨三種顏色,並直言其顏料成分有待定性分析。[3]

YH127 甲骨坑全貌。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除了史語所 1928 至 1937 年發掘的甲骨之外,1950 年後殷墟的考古發掘繼續進行,陸續出土許多甲骨。其中,最有名的兩次發現為 1973 年於小屯南地發現五千餘片甲骨、1991 年於花園莊東地 H3 坑出土 659 件龜腹甲、25 件背甲和 5 件卜骨,分別著錄於《小屯南地甲骨》與《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並有塗朱、塗黑等現象的記錄。[4]

2014 年,林宏明在檢視大量甲骨彩照之後,認為過去學者所判斷的顏色,可能受到埋藏環境及時間的影響,且無法確定是否為商人所塗原色,因此主張僅以塗朱、塗墨區分即可;而其學生林雅雯則認為褐色與朱、墨有顯著差異,提出甲骨塗色應有朱、墨、褐三色。[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上對甲骨塗色現象的記錄,皆為肉眼辨識,並未透過科學技術和方法進行顏料成分的定性分析。肉眼辨識的缺點,除了在人對顏色的感知和判斷標準不同之外,甲骨所塗顏料經過多年地下埋藏,可能導致嚴重的褪色,進一步使得今日學者肉眼辨識的顏色,不見得是晚商製作甲骨時所施用的顏色。除此之外,肉眼辨識僅能推測顏料材質,無法予以證實。因此,透過當代科學技術和方法進行顏料成分的定性分析,成為進一步討論甲骨塗色現象及其可能意義的突破點。 

拉曼光譜用於分析甲骨所塗顏料的可行性與突破性

過去使用科學方法檢驗顏料性質的研究,僅有 Benedetti-Pichler 透過傳統濕化學分析法,刮下普林斯頓大學所藏甲骨上的紅色顏料,推測其為硫化汞,存於自然界的硃砂。[6] 然而,這種侵入式方法不僅方法繁複、造成文物耗損,且僅能測出顏料可能的成分元素,而非分子結構。

硃砂。圖/wikimedia

目前學界常見的其他分析方法,包括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法(GC-MS)、傅里葉轉換紅外光譜分析法(FTIR)、核磁共振法(NMR)以及 X 射線螢光光譜法(XRF);然而,如學者所指出,這些方法或需進行化學預先處理、或易受不同因素干擾、或無法進行物相分析等。因此,非侵入式、高效的拉曼光譜(Raman Spectra),成為受到重視的分析方法。[7]

1928 年,印度科學家拉曼(Chandrasekhara Raman)發現,光線穿透透明液體時有散射現象,散射光的波長與原入射光不同,此一現象被稱為拉曼效應。波長改變的數值,反應分子內部的化學鍵振動(包括轉動)與不同能階的間距。因此,入射光與散射光的頻率移動差距,與分子的化學鍵與構成元素,有一定的密切關係。換言之,透過某一特定化合物入射光與拉曼光頻率之差所得光譜,等於該化合物的分子指紋(molecular fingerprint)。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拉曼散射強度僅為入射光的千萬分之一,直到雷射器問世,能提供優質、高強度的單色光,方推進其研究與應用。拉曼光譜儀結合共聚焦顯微鏡及雷射器,形成精準微量取得分子指紋的理想組合,可迅速辨識樣品中的各種化合物。自 2000 年代技術成熟之後,拉曼光譜已被學界大量用於分析考古所出土無機質類(包括陶瓷、玻璃等)、有機質類(包括竹木漆器、紡織品、紙質等)以及複合類(包括壁畫、彩陶等)文物,進行顏料成分鑑定、膠料及有機殘留物鑑定、胎體分析,以及真偽鑑別;其中,顏料成分鑑定被廣泛用於壁畫、紙本手稿、漆器、陶器,以及青銅器等,為學者提供關於古代文物所塗顏料種類、來源、製作方法,以及彩繪復原的重要材料。[8]

過去學者對甲骨塗色現象多有關注,然而,由於缺乏科學儀器及技術,長期限於肉眼辨識顏色種類,以及推測顏料成分。使用拉曼光譜分析甲骨所塗顏料,不僅具有技術上的可行性,更在相關研究上具有突破性。近年,我們系統性整理史語所藏殷墟甲骨上的塗色現象,由本所文物維護實驗室採用拉曼光譜進行分析。

拉曼光譜儀的架設。圖/wikimedia

實驗採用美國 Horiba Jobin Yvon 所出產 iHR320 拉曼光譜儀,採用共焦型—夾縫空間率波法,搭配 Olympus LMPLFLN 50x/0.50 物鏡或 PLL 80x/0.80 物鏡及 CCD 感光元件(1024×256 pixels)偵測儀,搭配 632.8nm 雷射光源約 17mW,物鏡下有效雷射能量約在 1.29-0.11mW 之間,將甲骨直接置於物鏡下進行顯微拉曼分析。此種無損分析方法,不須取樣或事前制樣作業,可針對甲骨刻辭塗色殘留區域進行分析。每件樣本分析前,須以單矽晶片校正光譜。進入分析過程後,先以 10x 物鏡觀察顏料殘留集中區域、避開纖維或汙染物干擾,再以 50x 或 80x 物鏡獲取圖譜分析位置,至少採集 1-5 次拉曼圖譜。條件設定如下:夾縫寬度(front entrance)約 100-400μm、光柵(grating)設定值為 1800 grooves/mm、曝光時間(Exposition)為 2-20 秒(sec)、掃描(Accumulation)次數皆為 1 次,可偵測波長範圍(wavenumber)為 100-4000cm-1。

綜上所述,透過非侵入式的拉曼光譜對甲骨所塗顏料進行成分鑑定,不但不必對甲骨進行任何化學前置處理作業,對甲骨刻槽中大小僅數微米的顏料顆粒,亦能借助顯微鏡,精準、迅速地獲得散射光譜。截至 2021 年,我們已檢測了史語所藏甲骨 48 片,並將所得結果與數據庫對照,確認甲骨所塗顏料的化學成分。[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史語所藏甲骨上的色彩與顏料

本文精選史語所藏甲骨中,肉眼辨識色彩鮮明、具代表性,且經拉曼光譜分析證實,含括硃砂、赤鐵礦、碳黑、針鐵礦等不同顏料成分的 4 片甲骨,針對其形制、塗色分布、塗色刻辭內容,以及實驗分析顏料所得成果,逐片進行介紹。

由於下文將介紹甲骨上的塗色分布,在此先介紹龜腹甲的部位,以便讀者對照文字敘述與甲骨彩照,找到拉曼分析的刻辭位置。我們採用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所繪龜腹甲線圖,[10] 並於其上標示不同部位名稱(圖 1)。以下,針對本文所選 4 片甲骨,逐一進行介紹。

圖 1 龜腹甲部位名稱示意圖

一、R041287(碳黑)

此版為一龜腹甲殘片,左右甲橋、下半部皆殘泐,表面有多處剝蝕,下端有一裂縫;全版長 13.7 公分、寬 12.2 公分。刻辭塗色部分,正面明顯塗黑;背面除左側占辭明顯塗黑,而首甲、中甲卜辭則呈現深褐色。甲骨正面及背面塗黑的刻辭均屬於生育事類,卜問商王武丁的三后之一——婦好分娩的時間和嬰兒性別,而武丁親自觀兆,並於占辭慎重推測丁日或庚日生男,而壬戌日則生女。然而,正問的驗辭「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惟女。」一段,記錄婦好是在 31 天後的甲寅日生出女嬰,生女不嘉,可見商人對於生男有所期待。[11] 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本段驗辭中,位於正面左首甲和中甲交界處「甲」字(圖 2-1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1365.8、1585.3 cm-1(圖 2-1),為含碳黑顏料的特徵(圖 2-2),故判斷此處塗黑為碳黑。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1287\Data_11_56_3685-R041287-圖譜.jpg
圖 2-1 R041287 碳黑拉曼分析圖譜。
    A. R041287 正面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1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C.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358\碳黑\Data_16_05_6267-C-47710kermer-633-462-484-1800-50x-1-50-1-1-ed.jpg
圖 2-2 碳黑顏料樣品拉曼圖譜,拉曼特徵峰值為 1329.7、1581.1cm-1
    參考標準樣為 Kremer47710-碳黑色粉。

二、R044327(硃砂)

此版為一龜腹甲殘片,甲橋及下半部多有殘泐,長 23.8 公分、寬 20.7 公分。刻辭塗色部分,正面從中甲以降,前甲與後甲部位皆塗紅;正面首甲兆序和背面首甲刻辭同為塗黑,應是同組。塗紅之刻辭皆屬於建築事類,記錄貞人「爭」於壬子日及次日癸丑,卜問上帝是否順祐興築城邑一事,占卜次數高達 35 次;癸丑日亦卜問上帝是否順祐商人遷入此邑,高達 20 次;可見商人對此次「作邑」、「宅邑」之重視。「癸丑卜,爭貞:帝弗若?」一段屬於「宅邑」正反對貞的反問,位於左前、後甲交界,左後甲殘泐之處。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其中橫跨齒紋的「貞」字(圖 3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200.6、252.8、342.5cm-1,為硃砂(硫化汞)的特徵峰,故判斷此處塗朱為硃砂(圖 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327\R044327-分析結果.jpg
圖3 R044327硃砂拉曼分析圖譜。比對樣本為Kremer-10620硃砂色粉。
   A. R044327拉曼分析位置。B. 紅點區10x物鏡下顯微照片。C. 紅點區50x物鏡下顯微照片。

三、R044358(硃砂、碳黑)

此版為一龜腹甲殘片,下半部殘泐,長 17.5 公分、寬 13.4 公分。刻辭塗色部分,首甲正面、自右向左的刻辭,與位於首甲、中甲背面的驗辭,皆為塗紅;位於左前甲正面邊緣的命辭,與位於左前甲背面邊緣的驗辭,皆為黑色;甲骨背面,中甲下方的卜辭為黑褐色;左右甲橋正面皆為黑褐色。刻辭屬於祭祀、氣象事類;正面塗朱大字的部分,卜問乙巳日酒祭下乙(祖乙),商王判斷該祭恐有禍害,應鑿牲祭祖以避禍。驗辭「乙巳酒,明雨,伐;既雨,咸伐,亦雨。●=它卯鳥星」一段,講述乙巳日天亮時正在下雨,進行酒祭、伐牲一人;酒祭進行時,雨停,酒祭結束後,繼續下雨。當天亦兼用●=它、卯兩種殺牲法祭拜鳥星。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位於正面中甲左半部的「既」字(圖 4-1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200.8、254.3、343.4cm-1,為硃砂(硫化汞)的特徵峰,故判斷此處塗朱為硃砂。位於背面中甲左半部的「戠」字塗朱,亦有相同的特徵峰(圖 4-1 C),顯示此版甲骨正背面大字塗紅均為硃砂(圖 4-1)。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358\R044358-硃砂圖譜.jpg
圖 4-1 R044358 硃砂拉曼分析圖譜。比對樣本為 kermer-10620 硃砂色粉。
    A. R044358 正面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C. R044358 背面分析位置。D. 圖 C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另外,我們亦分析位於背面左首甲、左前甲的刻辭「九日,甲寅,不酒,雨」,此段驗辭為正面命辭「丙午卜,爭貞:來甲寅,酒大甲」的驗辭,講述於丙午日貞問後九天,即甲寅日,並未酒祭大甲,當天即下了大雨。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其中位於左首甲的「酒」字(圖 4-2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1376.7、1580.9 cm-1,屬於含碳物質的頻帶,故判斷此處塗黑為碳黑(圖 4-2)。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358\碳黑\Data_11_32_3737-R044358-PB圖.jpg
圖4-2 R044358 碳黑拉曼光譜分析。
    A. R044358 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1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C.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四、R044852(針鐵礦、碳黑、赤鐵礦)

此版為一完整龜腹甲,長 20.3 公分、寬 11.7 公分。刻辭塗色部分,正面首甲和左右甲橋上半部以塗黑為主,僅有卜辭「貞」等個別字塗紅;前後甲所刻卜辭以褐色為主,僅卜辭末「年」字塗黃;背面左右前甲到後甲的卜辭和占辭,以及左右尾甲的卜辭,皆塗黑,有些呈現黑褐色。整版刻辭有官吏和農業等事類,而褐色為主,部分塗黃之卜辭屬農業事類。我們分析位於正面左前甲的「丙子卜,韋貞:我不其受年?」,貞人「韋」於丙子日卜問今年是否豐收,此段為該正反對貞的反問。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年」字黃色筆畫處(圖 5-1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300.6、387.3、471.3、547.2、1086.6,與針鐵礦(Goethite,α-FeOOH)的拉曼特徵峰值(299.3、355.1、386.5、551.8、1303.0 cm-1)相近,故判斷此處塗黃為黃色針鐵礦,主要成分為氧化鐵,是常見的天然礦物顏料之一,又稱土黃(Yellow ochre)(圖5-1)。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852\黃色\Data_16_23_3437-R044852-針鐵礦-圖譜.jpg
圖5-1 R044852 針鐵礦拉曼分析圖譜。
    A. R044852 拉曼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1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C.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另外,我們亦分析了位於正面左尾甲的刻辭「貞:王其有曰多尹,若?」,此段貞問:商王說過多位尹官,是否吉利順若?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若」字(圖 5-2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227.4、297.9、411.7、1322.4 cm-1,與赤鐵礦(Hematite,α-Fe 2O3)的拉曼特徵峰值(228.25、294.75、299.5、 413.5、1318.37 cm-1)相近,故判斷此處塗朱為赤鐵礦(圖 5-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852\赤鐵礦\赤鐵礦比對.jpg
圖5-2 R044852 赤鐵礦拉曼分析圖譜。
    A. R044852 塗珠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C. 圖 A 紅點區 8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最後,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位於背面左前後甲交界、近千里路處的刻字「𡧊」(圖 5-3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1369.6、1587.4 cm-1,與碳黑的拉曼特徵峰值相近(圖 2-2),故判斷此處塗黑應屬於碳黑(圖 5-3)。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852\Data_16_15_3469-R044852-碳黑圖譜.jpg
圖5-3 R044852 碳黑拉曼分析圖譜。
    A. R044852 背面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結語與討論

綜上所述,我們以拉曼光譜分析塗色甲骨所得成果及其價值,主要有三點:

第一,顏料成分的鑑定。過去對甲骨所塗顏料成分的討論,長期停留在透過肉眼辨識進行推測,無法予以證實;以科學方法進行分析者僅有一例,但該分析技術不僅為侵入式,且缺乏效率及準確度。我們團隊透過精準且非侵入式的拉曼光譜,分析不同顏色的顏料成分,得出以下成果:紅色顏料成分為硃砂或赤鐵礦、黑色為碳黑,黃色則為針鐵礦 (見表一),從而解決學界長期懸而未決的顏料定性分析問題。

第二,顏色種類的確定。過去學者對塗色甲骨進行肉眼辨識,所提出的顏色種類,主要為紅色、黑色和褐色。然而,肉眼辨識受限於個人對顏色感知和判斷標準的不同,且甲骨經多年地下埋藏,常有嚴重褪色現象,故肉眼辨識建立的顏色分類,缺乏客觀、準確的科學基礎。透過拉曼光譜分析所得顏料材質,我們得以證實在紅、黑、褐三色之外,必須加上黃色。關於褐色的來源,過去學者多認為其為紅色顏料褪色的結果;然而,經拉曼光譜檢測,我們發現其為黑色顏料褪色的例子更多。除此之外,我們亦發現部分褐色有其獨立的顏料來源,但仍無法確定其成分為何。儘管如此,透過拉曼光譜分析,我們得以建立具有科學分析基礎的顏色分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三,提供進一步研究甲骨塗色功能及意義的科學基礎及可能性。過去學者基於肉眼辨識建立的顏色分類,認為甲骨塗色的功能及意義,可能有美觀、區分和宗教等。然而,該顏色分類缺乏客觀性及準確性。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成果建立的顏色分類,不僅為學者提供客觀且準確的科學基礎,更增加了新的顏色種類,提供進一步研究塗色功能及其意義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選四片甲骨中,內容相同的正反對貞或選貞卜辭(前辭、命辭、占辭及驗辭),即同組卜辭,所塗顏色大抵相同。R041287 正面卜辭與背面占辭,同為卜問婦好生育之事,且皆塗黑。R044327 正面大字卜辭,卜問興建、遷入城邑之事,左右正反對貞,且皆塗紅。R044358 的刻辭皆為祭祀、氣象事類,正、背面的同組卜辭,皆塗同色,分別為塗紅、黑。R044852 所刻對貞卜辭皆塗同色;其中,正面大字卜辭,卜問當年豐收與否之事,左右正反對貞,皆為褐色、僅尾字為黃色,且兆序多塗有黃色。同組卜辭塗色一致的現象,原因值得學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透過拉曼光譜分析甲骨塗色現象,我們得以鑑定顏料成分、確定顏色種類,從而解決學界長期懸而未決的顏料定性分析問題,並建立客觀、準確的顏色分類,提供學者進一步討論甲骨塗色之功能及意義的可能性。本文透過精選具代表性的 4 片塗色甲骨,介紹其形制、塗色分布、刻辭內容,以及拉曼光譜對顏料成分的分析結果,將史語所具代表性的藏品,以及相關最新研究成果呈現於本文,以饗讀者。期能拋磚引玉,未來繼續開展對殷墟甲骨塗色現象及其功能與意義的研究。

表一 本文所選甲骨之拉曼光譜儀檢測結果* 筆者製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史語所典藏編號檢測位置檢測刻辭甲骨文字拉曼光譜波數cm-1顏料
1R041287正面,左首甲和中甲交界處三旬又一日,寅娩;不嘉,惟女。&43.F5F7;1365.8、1585.3碳黑
2R044327正面,左前、後甲交界處癸丑卜,爭:帝弗若?&41.F331;254.0、342.5硃砂
3R044358正面,中甲左半部乙巳酒,明雨,伐;雨,咸伐,亦雨。●=它卯鳥星。200.8、254.3、343.4硃砂
背面,中甲左半部乙巳夕,有于西。200.3、254.5、343.9硃砂
背面,左首甲九日,甲寅,不,雨?&44.E15A;1376.7、1580.9碳黑
4R044852正面,左前甲丙子卜,韋貞:我不其受&42.F0F2;300.6、387.3、471.3、547.2、1086.6針鐵礦
正面,左尾甲貞:王其有曰多尹,&41.E2C9;227.4、297.9、411.7、1322.4赤鐵礦
背面,左前後甲交界、近千里路處庚戌卜,𡧊1369.6、1587.4碳黑

* 每版均檢測多個刻字,本表僅舉數例,並使用粗體、畫底線標明被檢測字。

附錄:本文所引各版甲骨之彩照

附圖 1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正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R041287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2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背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R041287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3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正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327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4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背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327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5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正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358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6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背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358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7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正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852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8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背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852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註腳

  • [1] Chi Li, Anyang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7), 3-157.
  • [2] 羅振玉,《殷商貞卜文字考》(玉簡齋石印本,1910),頁 31;王襄,《簠室殷契徵文.考釋.第一編》(天津:天津博物院石印本,1925),頁 2;容庚、瞿潤緡,《殷契卜辭》(1933 年),收入氏著《容庚學術著作全集.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 171、245-246。
  • [3] 董作賓,〈新獲卜辭寫本後記〉,收入《安陽發掘報告(第一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29;1996 年景印一版),頁 212;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張秉權,〈序〉,收入氏編著《殷虛文字丙編.上輯(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7),頁 3-4。
  •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小屯南地甲骨》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0、198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頁 1575、1683。
  • [5] 林宏明,《甲骨文中的塗朱卜辭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102-2410-H-004-172,未出版,2014 年 10 月 30 日),頁 4;林雅雯,〈甲骨塗辭研究:以塗朱甲骨為核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頁 83。
  • [6] Anton Alexander Benedetti-Pichler, “Microchemical Analysis of Pigments Used in the Fossae of Incisions of Chinese Oracle Bones,”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9, no. 3 (March 1937): 149-152. 同年,白瑞華(Roswell S. Britton)發表文章介紹前者的研究成果,並據此認為甲骨塗朱的顏料即為硃砂。見 Roswell S. Britton, “Oracle-Bone Color Pigment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 no. 1 (March 1937): 1-3.
  • [7] 郭瑞、楊麗琴、楊璐,〈拉曼光譜法在彩繪文物分析中的應用進展〉,《光散射學報》,第 25 卷第 3 期(2013 年),頁 235-242。
  • [8] 馮澤陽、張衛紅、鄭穎、朱鐵權、陳建,〈2000 年以來拉曼光譜在考古中的應用〉,《光散射學報》,第 28 卷第 1 期(2016 年),頁 27-41。
  • [9] 柯維盈、林百尉、劉致慧、黃銘崇、陳光宇,〈甲骨刻辭之塗色及其意義——以 YH127 坑為例〉,收入《第二十一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逢甲大學中文系,2019 年),頁 1-48;陳光宇、劉致慧、柯維盈、林百尉、黃銘崇,〈甲骨刻辭塗色的拉曼光譜分析〉,收入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頁 458-474;陳光宇、劉致慧、何毓靈、柯維盈、黃銘崇,〈殷墟出土甲骨、文物、棺土的拉曼光譜分析〉,《古今論衡》,37 期 (2021.12),頁 73-89;Jhih-huei Liu, Weiying Ke, Ming-chorng Hwang, Kuang Yu Chen,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of Shang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37 (2021), doi:102910.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com: https://doi.org/10.1016/j.jasrep.2021.102910. Jhih-huei Liu, Yuling He, Weiying Ke, Ming-chorng Hwang, Kuang Yu Chen, “Cinnabar Use in Anyang of Bronze Age China: Study with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and X-ray Fluorescenc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43 (2022), doi:103460.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com: https://doi.org/10.1016/j.jasrep.2022.103460.
  • [10]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8),插圖一。
  • [11] 本文釋文參考張秉權,《殷虛文字丙編考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朱岐祥,《殷虛文字丙編選讀》(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2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來趟歷史尋寶之旅!——必訪 3 間中研院博物館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2/06/17 ・7223字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撰文/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打開地圖,開始尋寶!

你對中央研究院的印象是什麼?這裡可不是戒備森嚴的地方喔!實際走入中研院會發現,多間研究所設有對外開放的博物館,正以實體或線上展覽,展出無數珍貴文物,當中富含研究人員歷年的研究成果,背後隱藏許多展示設計巧思、精彩動人的故事 !研之有物邀你穿越古今,來趟歷史尋寶之旅吧!

打開中研院地圖,在人文大道與適之路一帶,有三間必訪的歷史類博物館——歷史文物陳列館、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胡適紀念館。三館在一週內會有三天對外開放,如想一次逛個夠,建議在週三或週六共同開館時間造訪。近期有什麼精彩的展覽等著我們呢?據說珍貴國寶即將現身,事不宜遲,一起出發尋寶吧!

博物館裡有動物園?歷史文物陳列館帶你探索甲骨文的秘密

歷史文物陳列館展出河南殷墟出土文物,多數具有動物形體,有些甚至融合多種動物形象,顯示商人在生活與信仰上與動物的關係密切。
圖/研之有物

博物館裡住著 3 千年前誕生的動物?這樣的新奇事就發生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歷史文物陳列館的前身為 1958 年成立的考古館陳列室,典藏為數眾多的臺灣與中國大陸考古發掘、歷史文書檔案、民族學標本等重要文物,當中有 22 組件被指定為國寶。其中絕不能錯過的,非「甲骨文」莫屬!

史語所於 1928 至 1937 年,在河南安陽殷墟進行 15 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工作,其中 1936 年在小屯村北的張家七畝地中,發掘關鍵的 YH127 坑,出土 17,096 片記載殷商王室檔案的甲骨。目前史語所共典藏 2 萬 5 千多片甲骨,是世界上藏有殷墟甲骨個別單位中,精品最多者。

YH127 甲骨坑的工作情形,考古學家正在為甲骨裝箱。圖/王湘(典藏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甲骨文是商朝王室執行占卜儀式後,留下的文字紀錄,多刻在龜甲或牛、鹿等獸骨上。首先,用於占卜的牲口需經過祭祀、除肉、鋸削、刮磨等程序,並在甲骨背面鑽鑿數個凹穴。

接著,由商王或貞人(占卜師)提出占卜問題,再由貞人以燒紅的木條末端燋灼甲骨背面鑽鑿的凹穴。受熱後的甲骨會在正面出現類似「卜」字的裂紋,也就是商王判斷未來吉凶的「卜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占卜儀式完成後,卜官會在卜兆旁或甲骨背面,刻上占卜時間、問卜人物、所問問題,有時也會刻上應驗的結果,而這些「卜辭」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甲骨文」。

帶卜辭龜腹甲《丙》0086、0087,左為正面、右為反面,標紅處為以動物形體構形的字。上有詢問祖先應該用多少犬、羊、人獻祭的紀錄,是商代人祭之證。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許多甲骨文還留有動物的形象,而且與人類生活越密切的動物,其文字的形態變化越多。以「豬」為例,公豬、母豬、閹割的豬、小豬、野豬皆有專屬的用字。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我們也能從甲骨文中看到一些今日已在中國絕跡的動物,例如在 3 千年前河南與山東一帶曾經有「象」的存在。殷墟曾出土玉象、象牙器、象骨器等陪葬品,還有兩座以象獻祭所遺留的象坑。考古學家推測,象群從北方絕跡可能源於西周時代的環境劣化,導致象群逐漸從華北往南遷徙。

玉象。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甲骨文中也有「象」的身影,除了出現在卜辭中,也曾出現在「習刻」(或稱「戲刻」)中。習刻是為了練字而留下的習作,通常字體生疏歪斜,但也可見刻畫細膩的作品。考古學家就在一塊獸骨上發現一處懷孕母象習刻,翹著長鼻子的母象肚裡還有一隻小象,下方跟著一匹鬃毛直豎的馬、一隻張著血盆大口的老虎,形象生動有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版習刻由上而下可見:懷孕母象、馬、老虎圖畫。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走進歷史文物陳列館彷彿走進沉睡 3 千年的墓室,館方盡量保持文物出土時的原貌與擺設方式,殘破的青銅器、只剩利刃的大量兵器,均是為了讓文物回歸歷史脈絡,彰顯其歷史價值。

此外,展櫃的設計也藏有巧思,商王墓室出土的文物會以墓室特有的「亞」字形格局擺設。其中一件「鹿方鼎」展櫃還設有階梯,可讓你從高處觀察器底的鹿形銘文,感受考古學家在墓坑內俯視國寶的驚奇!

鹿方鼎(右前)、牛方鼎(左後)同出於西北岡 1004 號大墓,鹿方鼎上頭可見鹿首、猛禽類鳥紋、夔龍紋。一旁設有階梯,可登高俯視器底的鹿形銘文,也是史語所的所徽。圖/研之有物

【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開館時間:每週三、六、日,9:30 至 16:30 免費參觀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期展覽推薦:

更多資訊:官方網站官方臉書開放博物館線上展

開箱新展區!民族所博物館帶你反思當代原民議題

民族所博物館 2021 年起開始逐步更新「臺灣原住民文化展」展區,結合當代議題、展現新研究成果。展覽入口可見 2012 年指定為國寶的佳平舊社Zingrur頭目家屋祖靈柱(左前方)。圖/研之有物

走進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大廳,目光瞬間被牆上一張老照片吸引。這是 1955 年民族所創所所長凌純聲率研究同仁前往屏東來義鄉進行排灣族研究時,與排灣族頭目家留下的珍貴合影。這趟研究之旅不僅蒐集許多民族誌資料,入藏大批文物,也成為民族所博物館的典藏之始。

民族所大廳可見創所所長凌純聲(右 3)率研究同仁(左起)李亦園、李卉、任先民,與排灣族頭目 Chalas 家 Gllegilao(中)、Tarigi 家 Danubak(右 2)的珍貴合影。圖/研之有物

今日的民族所博物館有 8 千餘件典藏,包含臺灣原住民族文物、漢人民俗及宗教文物,以及中國、東南亞、太平洋地區的民族學物件。當中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就有 3 千多件,多是 1950 年代起人類學家進行田調所入藏,近年也有族人捐贈物件供研究及教育之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館方自 2021 年起陸續更新臺灣原住民文化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以全族語呈現的「泰雅人的部落與智慧」展區。由助研究員黃約伯(Yobu Losing)諮詢烏來劉立雲長老後,以母語「Squliq 泰雅語」書寫展覽介紹,展出做工精緻的貝珠衣盛裝、三民主義紋樣的當代織布、以泰雅族北勢群的傳統圖紋設計的國小制服等文物。此外,展區也介紹兩檔與野桐工作室、宜蘭縣武塔國小和宜蘭縣史館合作的泰雅族部落共作展,呈現從早期典藏研究到近期與部落合作策展、復振文化的歷程。

「泰雅人的部落與智慧」展區以「Squliq 泰雅語」呈現,慣用中文的觀眾可借助中文解說板對照族語閱讀。圖/研之有物

以族語敘事的展示概念也出現在達悟族文物展區,策展人臺大人類學系助理教授黃郁茜以「蘭嶼達悟人的美感世界」為主題,介紹當地的古謠文化。走進展區耳邊響起族人吟唱古謠的歌聲,達悟族是世界上極少數不製造樂器的民族,卻流傳著書籍角色般的古謠,記錄下歷代族人的生活點滴。族人以「yato mapei kaviyaviyasen」(吟唱者詩歌由耳朵貫穿聆聽者全身)描述歌聲的優美,展現其獨特聲腔共鳴所營造的美感世界。

「蘭嶼達悟人的美感世界」展區以古謠文化、儀式飾物、生活用品等,展現達悟人的儀式與生活美感。展區背板模擬傳統家屋背山面海的環境。
圖/研之有物

民族所也關心正名運動等時事議題,副研究員劉璧榛特別策劃「叫我原住民族!」展區,透過訪談原運前輩,並展出《高山青》雜誌、《原住民》會訊、新聞簡報與歷史照片等文獻,帶大家回顧 1980 年代以來原住民族爭取自治、文化與土地權的歷史。

此區也展出近 20 年來陸續正名的族群及相關文物,包含葛瑪蘭族的香蕉絲織布、撒奇萊雅族及拉阿魯哇族的祭儀服飾等,呈現族人以推動族語、歌舞展演、祭儀與技藝復振等方式獲取社會認同的軌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展區「叫我原住民族!」展出多件正名運動中具代表性的文物。圖/研之有物

展櫃玻璃上還隱藏小巧思,當我們在觀看擬真重現的臺南頭社西拉雅太上老君祭壇時,玻璃上若隱若現的族人身影形成一道人牆,讓我們彷彿站在族人身後觀看祭壇儀式。同時也提醒觀者尊重祭壇的神聖性。由此可知,宗教儀式的復振對西拉雅族人的重要性,如今族人仍持續藉此凝聚共識、爭取正名。

民族所博物館期許新的展示能具有當代性,凸顯人類學的研究過程、納入多元聲音、反思權力關係,也反映原住民族文化復振、話語權等議題,進而呈現當代研究型博物館的新樣貌。

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開館時間:每週三、五、六,9:30 至 16:30 免費參觀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 128 號民族學研究所內(胡適公園對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常設展:凌純聲先生紀念展臺灣原住民文化展臺灣漢人民間信仰三零年代中國南方邊疆民族典藏展

當期特展:「跟人類學家喝茶去」特展(展至 2022 年 10 月 29 日)

更多資訊:官方網站官方臉書開放博物館線上展共作展覽

民主硬漢熱血金句連發!胡適:愛自由比麵包、生命還重要

一走進胡適紀念館,即可見到胡適先生面帶微笑迎接訪客。建議先在陳列室了解胡適生平,再參觀故居遙想其晚年生活,最後前往胡適墓園憑弔先人。圖/研之有物

你可能不認識胡適,但你一定聽過下列這些經典語錄!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這些常出現在校園牆上的箴言、國文課讀的〈母親的教誨〉、歷史課念的德先生與賽先生,讓胡適陪伴我們度過青澀的求學時光。

但你是否會好奇,是什麼樣的時代背景與人生際遇造就今日的胡適?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特別在 2021 年 12 月 17 日,胡適 130 歲冥誕當天,開幕新特展「如果我是胡適:關於自由和民主的思考題」。由經典名言引路,精選大量時論文章,帶我們了解胡適一生追尋的「自由」與「民主」思想,如何萌芽、成熟,又遭逢什麼樣的轉折?

特展「如果我是胡適:關於自由和民主的思考題」,紀念胡適 130 歲冥誕,回顧其追尋自由與民主的一生。圖/研之有物

特展展間特別收錄「胡適談自由」演講原音,你可以在胡適鏗鏘有力的演講聲中,閱覽精心整理的文獻,體會胡適「愛自由比麵包還重要」的民主硬漢精神!

胡適(1891-1962)原名嗣穈,民初的知青多少受到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的影響,胡適也不例外,自行改名為「適」,可見西方思潮對胡適的深遠影響。

胡適的啟蒙導師是父親胡傳,他親筆為不滿三歲的兒子編寫一部四言韻文《學為人詩》,這是胡適念的第一部書,可見東方哲學與西方思潮同為塑造胡適思想的養分。圖/研之有物

胡適崇尚個人主義、獨立自主,而這正是自由、民主得以發展的基石。然而,出身東方社會的胡適卻須「容忍」某些習俗,其婚姻便是傳統的「父母之命」。14 歲時由母親為他訂下婚約,儘管心裡抗拒,但為了不讓寡母傷心、不忍未婚妻苦等,終究在 1917 年完成學業後與江冬秀女士完婚、相守偕老。

我們可從胡適留下的書信中,看到他嘗試在自由思想和親情壓力間尋找出口。1917 年 1 月 16 日,他在〈病中得冬秀書〉中轉換了心境,對何謂「自由」有了新的體悟:

豈不愛自由,此意無人曉;情願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容忍」不僅體現在家庭、婚姻等私領域,更是胡適提倡的自由主義中相當重要的理念,他認為在擁護民主的同時,也要容忍反對黨,保障少數人的自由權利。尤其在《自由中國》刊物活躍期間,一度掛名發行人的胡適更加強調「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希望政府能容忍知識份子對施政的評論。另一方面,胡適對於媒體的職責也有所提醒,今日朗朗上口的「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就是出自胡適對《自由中國》創刊十週年的勉勵。

可惜 1960 年 9 月雷震案爆發,《自由中國》負責人雷震以涉嫌判亂罪被捕,胡適為其求情未果,深感數十年來爭取言論自由的努力落空,不禁萌生無力與悲哀感,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只能寄望未來世代能實現自由民主理念。

特展呈現多則胡適對自由民主的經典發言,也設計了留言互動區,想想如果我是胡適,面對國家危急之際,該怎麼做?圖/研之有物

常設展的最後一個展櫃有一本胡適臥房裡的日曆,時間停留在 1962 年 2 月 24 日,這天剛好是中研院第五次院士會議,長年飽受心臟病之苦的胡適出院不久即勉力主持會務,不幸在下午舉行歡迎酒會時病情復發,一代哲人就此與世長辭。

來到中研院,漫步胡適紀念館、故居及墓園,如同閱讀一本前人為民主開路的血淚史。在胡適逝世 60 年後的今日,自由民主已成為臺灣根深柢固的價值,胡適天上有知,應會感到欣慰吧!

日曆停在 1962 年 2 月 24 日,胡適晚年身體欠佳,住處還設有多處警鈴,以防緊急狀況發生。圖/研之有物
胡適與夫人長眠於中研院旁的山丘,現為胡適公園。長子胡祖望之墓、次子胡思杜紀念碑陪伴在側,一旁還有楊英風塑造的胡適半身像、刻滿胡適墨寶的箴言牆。圖/研之有物

【胡適紀念館】

開館時間:每週三、五、六,9:00 至 17:00 免費參觀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當期展覽推薦:特展「如果我是胡適:關於自由和民主的思考題」

更多資訊:胡適紀念館官網官方臉書環景導覽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620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