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高是什麼?
有了音高,我們就能區分「樂音」和「噪音」。接下來我會用更多篇幅加以說明,這裡我們先用一段簡短介紹起個頭。
在哼唱任一曲調時,你需要為每一個音選擇時值、響度和音高。一首曲子的響度(音量)和時值(音長)的細微變化,可傳遞許多情緒上的訊息——不過由於我們等會只需哼唱〈黑綿羊咩咩叫〉這首歌的前四個音,所以暫且不必太在意這個部分。若你現在試著以同樣的音量和音長哼唱這首歌的前四個音,剩下的,就只需選擇音高了。這首歌前兩個音的音高是一樣的,而第三個音的音高要提高,第四個音的音高則又跟第三個音相同。
每個音都是由空氣間規律、重複的振動所產生,你剛才所哼唱的每一個音,都是由聲帶間高頻率的規律振動所發出。當哼唱頭兩個音的時候,我們的聲帶每秒約振動一百次;而唱到第三個音時,由於我們必須把音高向上拉,因此聲帶每秒的振動次數也跟著增加。所以,無論一個音是由振動的弦、還是由你振動的聲帶所產生的——較高的音每秒需振動的次數也較多。而每一首曲調都是由一連串音高不同的音所組成的。
為這些音命名
鋼琴或其他樂器上的音乃是以前七個英文字母來命名,即 A、B、C、D、E、F、G。在這些音之間還另外穿插有幾個音,即鋼琴上的黑色琴鍵,例如在 A 和 B 之間穿插了一個音,我們可叫它「升 A」,意即比 A 高一個音級;或「降B」,意即比 B 低一個音級。這套看來有點兩光的音符命名系統,已傳承了數個世紀,這部分我會在第九章詳加說明。目前各位只需知道音符是以英文字母命名,且有時前面還會跟著「升」或「降」等字眼。在左頁圖片中,因頁面限制,我無法將「升」或「降」等字加上去,只能以傳統符號「♭」來表示「降」;並以「#」來表示「升」。
全世界所有的鋼琴,都被調成一樣的音,亦即你在赫爾辛基按下鋼琴上的一個琴鍵,並將此鍵的音高記錄下來,然後與在紐約的某架鋼琴上的同一個琴鍵的音高相比較,就會發現兩個音是一模一樣的。同樣地,全世界由單簧管或是薩克斯風所發出的音,也都是一樣的。你也許覺得理所當然,但其實才在不久前,世界各國、甚至各城市間同一個音的音高原本都是不一樣的。而今日全球統一採行的音符,是後來經過謹慎挑選的產物。但問題是,當初是由誰來挑選的?又為什麼是這些音?
大家為何使用一樣的音?
假如你會演奏弦樂器像是小提琴或吉他的話,就能以扭緊或鬆開琴弦的方式來調整音高。在一開始學琴的時候,就需學習如何利用這種收緊或放鬆弦的方式來為你的琴調音,也就是讓弦以正確的音高差距來發出每個音。舉例來說,任兩根相鄰的小提琴弦之間的音高差,就跟〈小星星〉這首兒歌裡的頭兩個音(第一組「一閃」),以及第三、四個音(第二組「一閃」),之間的差距是相同的。
那麼就拿為小提琴調音來舉例吧!第一步是將最粗的那根弦調成正確的 G 音,接著再利用該曲第一句中兩組「一閃」音高間的音差,將其餘的弦,以兩兩對照的方式互相調音。這第一個做為基準的 G 音,可使用音叉進行校準,或利用調好音的鋼琴來對照調音。但倘若你手邊既無音叉亦無鋼琴時,該怎麼辦呢?
當你獨自演奏弦樂器時,可從最粗的那根琴弦上挑選一個原始音,然後根據這根弦來調其餘的弦。務必確認任兩根弦之間的音差,與兩組「一閃」間的音高差一致。在選擇原始音高時,只需確保該弦已繃得夠緊以便發出清楚的音,但又不會太緊以致琴弦斷裂。你一開始所挑選的音高並非 G 音(除非你擁有絕對音高,這部分我留待之後的章節說明),其實,這個音可能是介於鋼琴上兩個相鄰琴鍵間的音,像是「較 A 高一點」或「比 F 低一些」的音。
只要你任兩根琴弦間的音高差,與兩組「一閃」間的音高差一致,所奏出的音便不會偏到哪去,接著其他的弦樂手就能跟著調成一樣的音了。不過,要是其中有吹奏長笛的樂手,便無法一起演奏了。這是因為長笛或任何管樂器上的音都是固定的,沒辦法讓你自行選用之前的那些原始音。例如,長笛手可吹奏「E」或「F」音,卻無法吹出「比 E 高一點」的音。
你和其他弦樂手可同時演奏一段「比 E 高一點─比 F 高一點─比 C 高一點」的旋律,且聽起來就跟長笛手吹奏「E——F——C」的旋律一樣悅耳。但當兩組人馬同時演奏時,恐怕就很難聽了。只有下列兩種方式可容許大家作伙一起演奏:
- 當有人看到長笛手的樂器多出了幾公釐時,小提琴手得先制止長笛手演奏,然後就必須在長度較短的新長笛上,就正確的指位把所有的洞鑽出來,或是
- 將所有的小提琴都調成跟長笛一樣的音,這樣做的話,其他樂器就可加入了,因為大家都統一以標準音來演奏。
這些標準音並沒有比其他的音更優美動聽,只是「比較正確」而已,因為有人必須決定長笛或其他管樂器的長度。過去比較麻煩的是,不同國家所製造的長笛長短不大一致,意即德國的長笛手除非用的是英國製的長笛,否則便無法跟英國的長笛手一起演奏。
在歷經許多何者才是最佳長度的爭論後,便決定由一群不太講究穿著的專家組成委員會,來統一制訂大家今後使用的標準音。在經過相當多的專業討論(聽起來比較像爭吵)後,這群人便於 1939 年在倫敦舉行的一場會議中,決定我們今日所使用的音有哪些。這也就是現在通行全世界,不論是長笛還是所有其他的西洋樂器如小提琴、單簧管、吉他、鋼琴和木琴等,所共同採用的一套標準音。
如今,當你聽到有人說「我擁有絕對音感」時,即表示這些標準音的音高已深深烙印在他們的腦海裡,而此一特殊能力,將會是下一章的主題。
你知道最早被記錄下來的完整樂曲竟然是古希臘的搖滾樂嗎?為什麼身為亞洲人的我們,比較容易擁有「絕對音感」?從科學的角度書寫音樂的故事。 《好音樂的科學:破解基礎樂理和美妙旋律的音階秘密》,大雁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