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1

文字

分享

1
2
1

【直男專欄】很直=很 Man?超乎你想像的「直男」演化史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022/11/08 ・4638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夠 Man 嗎?

或者說,你認為 Man 是很重要的人格特質嗎?

這個關於「男子氣概」(masculinity)的大哉問,可以說是貫穿了父權社會數千年的歷史,甚至到現在都還是許多人(不限男女)用於評斷生理男性價值的衡量標準。

但有趣的是,如果你認真審視人類歷史上對「男子氣概」的定義,會發現它並不固定,而是個隨著時代流變的概念。

延伸閱讀:【直男專欄】直男與他們的產地——直男在直什麼?為什麼他們彎不起來?

Man 不 Man 是部分男性很在意在他人眼中的自己是否符合標準。圖/Pixabay

你說男而可貴,但此「男」真彼「男」嗎?

西蒙・波娃說性別是後天的建構,這點同時適用於男性與女性。確實,兩種生理性別在生理構造上有無法忽視的差異,但從中衍生的「能力」、「特質」等標籤,皆是在人際互動中才會浮現的面向。

當人們開始把「觀察到的普遍現象」視為「既定事實」,同時將這些特質用於定義特定族群時,所謂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隨之誕生。刻板印象不只是歧視行為的肇因,它還會反過來鞏固社會大眾既有的認知,造成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讓弱勢族群逐漸「被形塑」成符合社會期待(social expectations)的樣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社會期待,是與大眾內在需求綁在一起的。不同時空、不同文化,人們擁有的需求也不同。

有這個共識後,我們再回頭來看「男子氣概」的流變。推崇性別氣質,確實是深植在人類歷史之中的常態,但不同時期、甚至不同場域,人們對於性別的想像也會有所差異,進而形成有趣的多樣性。

從古希臘到古羅馬,不斷變化的男性框架

古希臘社會有兩大主流族群,各自有截然不同的文化,一邊是孕育出我們所熟知的各種思想精萃與藝術創作的雅典人,另一邊則是以喜歡大叫「this is Sparta」同時把人踹下無底洞聞名的斯巴達人。

「this is Sparta !」是斯巴達人的一種直男口號。圖/IMDB

斯巴達男性從小被要求成為能以一擋百的戰士,並以戰死沙場為人生至高追求。然而,在此框架下,由於男性一出生就得為了軍旅生活做準備,斯巴達社會所有的內政皆交由女性管理,形成有趣的母系社會(Pomeroy, 2002)。反而是不將戰爭視為日常的雅典男性,被期許成為家庭內至高無上的主人(kurios),對家內的所有財產(包括女性)有受法律保障的所有權(Allen, 200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當代對斯巴達男性有勇敢、果斷、無所畏懼等刻板印象,但這些追求普遍存在於整個社會中(Rubath, 2014)。即便是負責內政的女性也有權利受軍事訓練,並被期待在必要的時候能起身保衛家園,而非單純作為花瓶存在。

不如斯巴達那樣熱衷於戰爭的雅典,人們對性別的想像也隨著社會發展有顯著改變。男性理想型從「優秀的戰士」變成「優秀的辯士」,證明才幹的場域不再是戰場,而是法庭與辯論台。傳統男子氣概在新型態的社會期待中,淪為「粗鄙」、「無助於磨練才華」的阻礙,甚至連帶解放雅典人對於家庭的執念。古希臘劇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的作品中,便出現體態瘦弱、牙尖嘴利,同時沈溺於與已婚婦女不倫交媾的男性角色,反映出新社會風氣的影響(Rubath, 2014)

雅典則和斯巴達不同,男性理型從「優秀的戰士」變成「優秀的辯士」,證明才幹的場域不再是戰場,而是法庭與辯論台。圖/Pixabay

在希臘人被羅馬軍隊打爆後,剛脫離侵略者身份的羅馬人也追求了一段時間的傳統男子氣概,只是除了用拳頭講理,羅馬人還習慣用「性」來判定優劣。

由於羅馬社會採用一元性別框架,在他們眼裡,與男性特質對比的女性特質(不論生心理)皆是缺陷,因此男性特質突出者自然是較為優秀的「人」,理應被賦予更多權力與責任。這份社會期待,令羅馬男性對自身男子氣概有更強的危機感,需要隨時保護自己身體的主導性(Parker, 199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可不是什麼抽象的危機意識,而是確切存在於整個社會裡的物理威脅。無力保護身體的男性,等同於開放自己給更強勢的人發洩性慾。這種「督與被督」的真劍勝負,是當時很直觀的社會階級區分方式(Ivarsson, 2007),被「貫穿」(penetrate)的男性等同於被剝奪了社會地位,甚至有過低位階羅馬男性被女性督、抑或是低階男性反抗強暴成功進而翻身的案例。

羅馬的一元性別觀很直接,也很獨特。不過這種爭奪男性地位的鬥爭,在基督教系統裡得到新解:畢竟你再強勢,也強不過神與他的兒子。

在基督教系統裡得到新解:畢竟你再強勢,也強不過神與他的兒子。圖/Pixabay

從西元年走進中世紀,越來越矛盾的男子氣概

在基督教系統裡,傳統男子氣概的地位很尷尬。

根據新約與各本福音書的記載,使徒們皆是自願接受耶穌「孩子」、「僕人」、「羔羊」的稱謂,等同放棄傳統男子氣概最重要的主體性,接受更高位階的存在主宰自己(Conway, 2008)。然而有學者認為新約中「使徒服從耶穌,耶穌服從父神」的權力結構,仍是羅馬霸權男子氣概的展現(Thurman, 2003)。男性仍被視為家中支柱,負責提供資源與保護,但在外面,男性的主體性卻被更高統治者壓制,形成結構性的壓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要說像雅典人那樣翻轉、挑戰男子氣概的定義,得等到中世紀後,從封建體制中衍生出來的「騎士精神」(chivalry)。即便是現在,仍有很大一部份人把騎士精神代表的形象視為男性楷模,鼓勵對女性有禮貌,同時遵循高道德標準控制自己的言行。

不過在最一開始,騎士並非如此親切。

「騎士」身份就是男子氣概的展現,個人需有卓越武力與戰績才能被更高權力的授予榮譽。騎士最早在十字軍東征期是以軍隊建制行動,是代表教會意志而殺戮的士兵。基於戰爭需求,讓此時的騎士衍生出類武僧的形象(Braudy, 2010),鍛鍊武藝之餘也被期待具備超乎常人的自我克制,以及與信仰綁定的高標準道德觀。

中世紀後,從封建體制中衍生出來的「騎士精神」是一種男子氣概的展現,個人需有卓越武力與戰績才能獲得榮譽。圖/Pixabay

光看就覺得這些「門檻」很無趣嗎?別擔心,中世紀的貴族也是這麼想的。隨然形式有保存下來,但後世的騎士精神已鬆綁不少。如今我們在浪漫小說與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騎馬帥哥,是經中世紀求偶市場形塑後的理想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因也好理解,「溫柔」確實是騎士精神的誘人之處,在一群追求傳統男子氣概的大老粗中,突然出現注重儀表、彬彬有禮的紳士,誰不喜歡?

但要知道,騎士精神的「溫柔」,是男性擁有資源優勢後才有餘裕表演的求偶舞(Cohen, 2005)。這是由於現代騎士精神的本質與傳統男子氣概互斥,因此這些親切怡人的「改良」(refinements),只有在男性自覺不受威脅、無需捍衛男子氣概時才會展現。如莎士比亞的馴悍記,凱薩琳娜的自我與反抗終究要被「矯正」,過去忍讓都只是基於「希望他有天會想通」的通融。

說是包著糖衣的毒藥有點誇張,但至少是大棒加胡蘿蔔的組合。

所以對那些高喊「騎士精神已死」的人,我只想說:你不會希望騎士精神再次復甦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現代男子氣概,由你我定義

現代男子氣概,拜好萊塢與二戰所賜,特別是經由文化輸出進到亞洲社會的西方男子氣概,大多都是在反映美國文化。如果你好奇美國的傳統男子氣概有什麼特色⋯⋯想想西部牛仔、第二修正案、堡壘法案,或許會有個比較清楚的概念。

當然,作為性別平權運動的幾個先驅之一,美國並不是每個州都推崇傳統男子氣概,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自主地探索更多可能性。但有一說一,過去數十年來的文化輸出,仍對我們、甚至更年輕族群造成很難根除的影響。

性別研究最愛舉的例證之一,便是迪士尼在 20 世紀出品的動畫電影,尤其是經典的公主系列,可以說是近代性別教育的最大戰犯(認真)。當孩子們從小就對公主與王子產生憧憬,自然就不會再去思考其他人生的可能性,連帶著內化電影賦予這些角色的平面特質。公主美麗又嬌柔,永遠在等人拯救,有時還具備跟小動物溝通的超能力;王子英俊挺拔,為了一見鐘情(有時還有戀屍癖嫌疑)的公主可以戰勝惡龍、打敗邪惡女巫,更被允許在沒有積極同意的情況下親吻女性。

孩子們容易被兒童電影影響,例如對王子公主產生期待感,自然就不會再去思考其他人生的可能性,因此我們也需要透過兒童作品發揮正面影響力。圖/IMDB

——這些故事乍看很美好,但若仔細想想它們真正傳達的訊息,著實會讓人不寒而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人啊!請善待這班戲子伶人,不可怠慢,因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哈姆雷特》那句經典台詞的說得很好,站在現代立場去指責華特迪士尼父權沒有太大的意義。作為一間剛起步的動畫公司,當年迪士尼繪製的作品只是在反映社會需求與偏好,遠遠不如現在可以反過來影響觀眾、灌輸新思想的龐然巨物。近年如《魔髮奇緣》、《勇氣傳說》、《冰雪奇緣》等作品,正是迪士尼的新嘗試,透過兒童作品發揮正面影響力。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古希臘、中世紀或現代,人類社會對男子氣概的定義始終在變。即便是最根本的傳統男子氣概,也會在文化脈絡影響下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現,並不存在實質意義上的「傳統」。

即便是把時間軸固定在台灣過去百年的歷史,這麼滄海一粟的時空片段,幾代人理解的「男子氣概」肯定有所出入(別忘了大概 80 年前,台灣還有不少以武士精神為楷模的人)。這表示,我們始終握有再次定義男子氣概、甚至定義自己的力量,只是沒有意識到而已。

大概 80 年前,台灣還有不少以武士精神為楷模的人。圖/Pixabay

你可以選擇讓社會浪潮接手,看大勢會如何發展;或者你也可以帶著這份新知,去思考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

直男專欄系列:

參考文獻

  1. Allen, D. S. (2009). The world of Prometheus. In The World of Prometheu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 Barker-Benfield, G. J. (1992). The culture of sensibility: Sex and society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Braudy, L. (2010). From chivalry to terrorism: War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masculinity. Vintage.
  4. Cohen, M. (2005). “Manners” make the man: politeness, chival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asculinity, 1750–1830.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 44(2), 312-329.
  5. Conway, C. (2008). Behold the man: Jesus and Greco-Roman masculin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Ivarsson, F. (2008). A man has to do what a man has to do: protocols of masculine sexual behaviour and 1 Corinthians 5-7. Identity formation in the New Testament, 183-198.
  7. Parker, H. N. (1997). The teratogenic grid. Roman sexualities54.
  8. Pomeroy, S. B. (2002). Spartan wom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9. Rubarth, S. (2014). Competing constructions of masculinity in ancient Greece. Athens Journal of Humanities & Arts, 1(1), 21-32.
  10. Thurman, E. (2003). Looking for a few good men: Mark and masculinity. New Testament Masculinities, 137-161.
  11. West, C., & Zimmerman, D. H. (1987). Doing gender. Gender & society1(2), 125-15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9 篇文章 ・ 132 位粉絲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基於本人雜食屬性,最後什麼都寫、什麼都分享。歡迎至臉書搜尋「異吐司想」。

1

2
3

文字

分享

1
2
3
【直男專欄】不想再當直男了?先來一點心靈瑜伽吧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022/11/10 ・376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過三篇文章的洗禮(?),相信大家對於「直男」這個狀態來的根源與脈絡有基本的了解。那作為結尾的文章,我們來聊點比較有建設性的話題,例如:該如何擺脫直男思維。

該如何擺脫直男思維。圖/Pixabay

雖說社會大眾常用「直男癌」等負面標籤,但直男思維絕對不是什麼不治之症。如我在前面幾篇文章提到的,「直男」代表的行為與價值觀本身是中性的,之所以會受到反彈,最主要因為社會變遷後對人際互動的需求改變,使得原是主流的模式逐漸被淘汰。從演化的角度來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只是對身處陣痛期的人們來說很容易有「小時候學一套,長大變另一套」的挫折感。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活出自己最舒服的樣子;同樣的,每個人也有權利選擇要跟怎樣的人往來,決定自己喜不喜歡他人所謂的「自我」。

假如你很喜歡鋼鐵直男的調調,不覺得在人際關係上有觸礁的風險,自然也不會有迫切的改變動機。但若你是已經意識到自己不能繼續這樣「直」下去,卻苦無著手之處,那或許可以參考下面提到的練習方法,給「心」做點瑜珈、把筋伸展開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起來做心靈瑜珈吧!圖/Pixabay

別擔心,這不是要把你「掰彎」,只是賦予內心一點必要的彈性。

從「說」開始的情感暖身

鋼鐵直男最常被異性詬病的特點之一,是對於他人情感的不敏銳,以致於會在錯誤的時間講出錯誤的話,就算再有好感也會被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消磨光。但就如前面幾篇文章有提到的,這並不是單純的「外交」障礙,更多是源自於「內政」方面的不協調。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坊間的戀愛課程喜歡把人際互動簡化成各種「公式」,一方面是好教,另一方面則很現實——因為講多了,鋼鐵直男們不一定有辦法理解。

箇中道理不難理解,鋼鐵直男連自己的情感變化都無法掌握了,又該如何去與他人共鳴、覺察那些細微的波動呢?

因此,若想治本,我們還是得回到原點,從「自己」開始探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本該在小時候就完成的情感教育,但有鑒於台灣教育體制在此方面的各種不足,只能委屈各位想辦法在日常生活中抽時間出來補課了。

首先,是減少「你訊息」,改為練習「我訊息」。

就如字面上的意思,在人際互動時,人很容易略過「我」的角色,將訊息簡化成針對他人的評論。像是「你怎麼可以這樣」、「你這樣很討厭」、「你很XX」等句型,其背後其實都反映出你——也就是說話者——經驗到的情緒波動。也因為這些「你訊息」帶有情緒,自然會被接收方詮釋為攻擊或批評,激發防衛機制。結果本來能和平處理的小事,就因為這一來一往的「誤解」,演變成沒必要的激烈戰火。

減少「你訊息」,改為練習「我訊息」。圖/Pixabay

當然,我知道有時候,你就是覺得對方有錯,但請在開口前先想想:你是單純想傷害對方,還是在不造成更大傷害前,把問題好好處理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是前者,我會認真建議你思考一下自己在關係中尋求的東西,甚至去找專業心理師聊聊;若是後者,那我們就有共識了,請你嘗試在日常對話中多使用以「我」開頭的句型來闡述感受吧?

不過要注意的是,我訊息並不是祈使句。「我覺得你應該XX」的本質仍是「你訊息」,並不會因為在前面多個詞綴就突然改變性質,反而會強化對方感受到的壓迫。真正的我訊息,應是被動的結構,反映出你針對特定事件的感受與認知變化。

例如:

「發生這樣的事,我也覺得很受傷,因為⋯⋯」

「聽到你説XX,讓我感覺自己不被信任,這令我⋯⋯」

「在這件事之後,我發現自己沒有想像中堅強,反而⋯⋯」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句型怎麼看怎麼尷尬,放心,這是很正常的。自我探索,特別是深入情感面,本就不是一件讓人舒服的事情,但它卻是心理健康必要的前置作業。在最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卡卡,那是因為你的大腦仍不習慣用口語的方式表達情感,需要時間去校正與適應。如同尼歐在《駭客任務》中第一次「甦醒」後,需要長時間電療來刺激肌肉增生,眼睛一開始也因為不曾「真正看過」而被光線刺激得發痠,這些看來瑣碎的我訊息,正是情感調節系統需要的「暖身」。

除了暖身,我訊息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功效。由於人的情緒大多都是無意識在掌管,只有一小部分會像冰山尖端一樣浮至水面(意識),因此我們經常會處在「覺察到情緒存在,卻不清楚脈絡」的模糊狀態中。這時候,若把這些心理活動用口語的方式表達出來,在整理思緒、尋找適當用詞的同時,你也在向下挖掘,把深埋在意識深處的情感活動搬運到意識層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整理思緒的同時,你也在向下挖掘,把深埋在意識深處的情感活動搬運到意識層次。圖/Pixabay

有時候,都不用別人做什麼,你自己講著講著就想通了。

暫停不可恥,也很有用

經過我訊息的練習後,你開始對自己的內在情緒有基本的認識,也似乎能在人際互動中捕捉到一些很模糊的東西,卻又時靈時不靈,這讓你很是挫折。這也是幼年情感教育應當提供的刺激,讓我們能在壓力相對小許多的社交情境中,盡可能地去嘗試錯誤(trial & error),摸清楚人際關係的潛規則。

但很不幸地,鋼鐵直男的身份,代表你很可能錯過了這段黃金期,只能想辦法事後彌補。但就如前面所說,幼年情感教育的一大優勢是社交壓力比較低(包括長時間與主要照顧者或手足互動,以及社交失敗的負面後果有限等),身為成年人的我們,自然是沒有拿人際關係做實驗的餘裕。但反過來說,有些練習也是只在與成年同儕互動時才有辦法實現的。

例如:

喊暫停。

這裡的暫停,是指在你發現自己無法理解,或可能誤解某些關鍵資訊時,打斷逐漸走向激烈衝突的動力(dynamic),與互動者釐清當前發生爭執的癥結點,以及對方沒能傳達給你的需求。你或許會覺得是這在服軟(技術上來說也確實是),但這卻是必要的戰術性撤退、以空間換取時間,讓你能對當下的狀態有更清晰的視野,而非兩眼一抹黑,連在哪裡跌跤都分不清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勇敢地說「請等一下」、「我覺得我可能有哪裡搞錯了」吧!對方很可能會給你一個白眼(也確實該給),但至少你迴避了繼續鑄下大錯的世界線,同時表現出自己有想要好好處理事情的誠懇態度。這點在親密關係中特別重要,很多時候衝突的起點並不是行為本身,而是對方經由行為感受到的「訊息」,這也是許多鋼鐵直男沒意會過來的人際地雷。你自認沒有惡意的行為,在他人主觀詮釋下就是「不在乎」、「不關心」的表現,那真是只會越解釋越糟,還不如早點攤牌,讓對方能跟你達成一定的共識。

勇敢地說「請等一下」吧!圖/Pexels

不過,請記得,這個技術是為了讓你釐清狀況,以便後續處理衝突;請不要把它當作從棘手情境中脫身的煙霧彈,那只會提早讓你信用破產。畢竟比起遲鈍,主動欺瞞才是最可怕的關係殺手。

能搭配暫停戰術使用的,還有「主動反思」,特別是在發現自己在仰賴刻板印象思考時,更需要想辦法去確認這個結論的立基點,迴避思考慣性的陷阱。所謂的思考慣性,便是如「因為他是XX,所以會這樣」、「他一定是XX了,才會是這個反應」等理所當然的認知。這些結論很方便,有時根據人事時地物,很可能還有不低的正確率(甚至正是你建立起此刻板印象的原因),但刻板印象的潛在風險不一定體現在對與錯上,而是它限縮了你的視野。

當你在下結論時偷懶,思考也會停在刻板印象的邊界上,不再去摸索更多的可能性。這在平常或許沒什麼,但還記得嗎?你現在的目標是擺脫鋼鐵直男行為模式、改變人際互動健康度。換言之,你現有的慣性思維,便是鋼鐵直男時期培養出來的認知舒適圈,而「反思」正是破除這些框架的必要武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思考為什麼對方的反應不如預期,去剖析整個情境、以及涉入其中的種種人事物。

當你在下結論時偷懶,思考也會停在刻板印象的邊界上。圖/Pixabay

更重要的,是理解你的世界觀、你的常識,很可能是別人的「非常識」。你覺得理所當然的道理,別人不一定理解,更不會照著你認定的脈絡行動,因此你需要在社交情境中不斷問自己:「有沒有其他可能?」

人心確實複雜,但只要願意用科學精神(沒錯,就是科學精神)去探究,終究是有解的。

不然,怎麼會有心理學的誕生呢,你說是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直男專欄系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9 篇文章 ・ 132 位粉絲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基於本人雜食屬性,最後什麼都寫、什麼都分享。歡迎至臉書搜尋「異吐司想」。

0

4
2

文字

分享

0
4
2
【直男專欄】深藏在木頭表皮底下的柔軟——扒開直男的武裝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022/11/09 ・3613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了解何謂直男、也看過人類在各個時期衍生出來的男性觀後,讓我們把目光拉回來,剖析一下現代直男的內在。

直男很直,很木頭——這幾乎已經是當前社會的共識了。但要知道,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這是我們之所以為「人」的要件之一。

換言之,直男的直並不是「匱乏」的表現,事實上恰恰相反,他們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情感鍛鍊,在這方面的堅韌度很可能會比一般人要來得柔嫩,只是缺少適當的表達手段。

直男的「直」並不代表他們情感匱乏,而是缺少情感表達上的訓練。 圖/GIPHY

在失敗的情感教育裡埋下的未爆彈

上一篇文章,我們看了西方世界的男性觀如何演進。相較於在中世紀前主流思想更迭頻繁的歐美,亞洲的思想發展穩健不少。特別是與中國相鄰的東亞,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傳統男性觀上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性。如果你是年紀跟我差不多、或甚至再更大些的台灣男性,肯定也是「男兒有淚不輕彈」教育的受害者。這個價值觀在當時是再正常不過,不只家裡人這樣教你,連學校師長、同儕都在施加壓力。

補充閱讀之前的「直男」:【直男專欄】很直=很 Man?超乎你想像的「直男」演化史

而你,也不知不覺成為他人的壓力源。這正是「社會規範」(social norm)的可怕之處,身處其中的人都同時是加害者與被害者,甚至導致類似「團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的扭曲,讓本就偏差的認知變得更加失控。表現在男性觀上,就是像從「男兒有淚不輕彈」到「男生哭什麼哭」的演變,把男性視為不該有七情六慾的非人個體。但很明顯,我們本質上做不到這樣的事,只能從小學著壓抑自己,想辦法把所有情緒吞進肚子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表現在男性觀上,就是像從「男兒有淚不輕彈」到「男生哭什麼哭」的演變,把男性視為不該有七情六慾的非人個體。圖/Pixabay

大家玩過海盜桶這個玩具嗎?把它想像成直男的心,每次給予情感上的負面刺激便如同插進一把劍,或許當下看上去沒事,但你距離最終的爆發其實又更近了些。不過,這並非說稍有不愉快就發脾氣才是健康的狀態,情緒調節是種過猶不及的技術,我們都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至於該如何找到平衡?這是沒有捷徑的事,我們只能透過反覆的嘗試錯誤(trail and error)認識自己,不斷逼近那個理想的結論。別擔心,這個過程不會是徒勞,人的情感調節能力如同肌肉組織,使用越頻繁會成長得越快;反之,如果你平常都不使用它,久而久之情感調節能力將會萎縮,在關鍵時刻完全派不上用場。

所謂的「情感教育」,真的沒有那麼深奧,它只是讓孩子適時練習如何使用內建的情緒調節系統罷了。但也就是如此簡單的工作,卻成為現代許多人沒能做好的功課。

直男的防衛機轉

雖然我們直覺地把「情緒」視為天生具備的東西,但以現代心理學的觀點,情緒的調節、排解等後段處理,一路到最前端的識別,都是後天學習的成果。所謂的「情緒」,其實是不同生理變化組合而成的狀態,只有在與當下情境與需求搭配才會被賦予意義,成為被大腦記住的心理建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大家耳熟能詳的「吊橋效應」,其實就是大腦因情境誤判情緒的結果。明明就是因身處吊橋、受到高度刺激而產生的緊張生理反應,卻因為同時在與他人相處,而被大腦誤解成心動的感覺。類似的案例還有因為攝取咖啡因使得心跳加速、自律神經過度活躍,進而讓人產生「焦慮」、「興奮」等情緒。

大家耳熟能詳的「吊橋效應」,其實就是大腦因情境誤判情緒的結果。圖/Pixabay

上述「生理影響心理」的案例,告訴我們情緒是大腦對生理反應詮釋的結果,因此個人對於情緒的先備知識才如此重要。

如果你有照顧過幼童,或許曾看見他們在遇到突發狀況後,會先觀察大人行為再決定自己該如何反應。有些人會覺得這是孩子心機的表現,但那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相應經驗,必須借助外人來學習當下該表現何種情緒。

同理,當孩子遇到意料之外的反應,像是突然因為特定行為被大人喝斥、責罵(特別是他曾經做過,但卻沒被罵/沒被抓到的行為),會因為一時間無法處理衝突資訊而「當機」。有些孩子會像夜間被車燈照到的鹿,呆愣地看著你;有些則是會直接開大絕哭出來,試圖用過去屢試不爽的手段打斷當下被投放的負面情緒。這些看似迥異的行為,其實都可以視為孩子對情緒適應不良的反應,也是情感教育試圖改變的重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認識自己的情緒」,這句聽起來很像廢話的陳述,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你或許會好奇:我不曾有過「我現在是在生氣,還是害怕」的思考,自己就是知道「我生氣了」、「我很難過」呀?

「認識自己的情緒」,這句聽起來很像廢話的陳述,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圖/Pixabay

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掌管情緒辨識的認知功能並不隸屬於意識層次。這個領域,有些心理學派稱它為「潛意識」(subconscious),有的則以「無意識」(unconscious)為名,但在認知科學中,我們更傾向用「自動化思考」(automatic thinking)來稱呼它。你可以把自動化思考想成電腦的後台運算,是為了減少使用者負擔而內化的資訊處理機制。當我們遇到熟悉的刺激,自動化思考便會主動接管,用意識層次無法媲美的速度做出初步判斷,甚至是直接驅使身體做出反應。

但自動化思考並非萬能,沒有先輸入足夠的資訊作為運算基礎,大腦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同你沒背熟九九乘法表,就是得花時間去想 9*8 等於多少,所謂的情緒識別、情緒調節也是同樣道理,情緒經驗不足的直男得花更多時間去「摸索」人的情緒變化——不論是自己,或別人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在面對面的人際互動中,我們不一定有「慢慢想」的餘裕。因此,需要「立刻給出回應」的急迫感,將成為社交互動中極大的焦慮來源。在難以理解對方當下的情緒、或搞不清楚情緒脈絡的前提下,直男如同閉眼拆炸彈,無從預料自己的下一步會不會被炸得粉身碎骨。特別是在與試圖討好的對象互動時,這些在直男們眼裏隱晦不明的情緒刺激,很容易引發強烈的危機感,進而迫使沒受過良好訓練的他們動用最原始的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s)。

藉由否認(deny)、隔離(isolation)、解離(dissociation)等機轉,直男們得以將自己與內在的情緒活動區分開來,同時用貶低(devaluation)、投射(projection)處理自己在社交生活中遇到的困境(Zeigler-Hill, Pratt, 2007)。特別是以整個族群為單位的大規模貶低,讓直男得以將接收到的負面情緒反應歸咎給「情緒不穩定」、「反應過度」,甚至是「公主病」等標籤,完全迴避自己在這個關係動力中應盡的責任。

或許人都有思考過「我現在是在生氣,還是害怕?」,自己知道「我生氣了」或是「我很難過」嗎?圖/Pixabay

然而,防衛機轉最有趣、也最麻煩的地方,在於它跟自動化思考一樣,大多作用在意識之外。這個特性,使得它很難被意識覺察,更不要說控制了。雖然這不是辯護之詞,但許多直男並不是自願用傷人的防衛機轉處事,甚至連知不知道自己在傷人都還是兩說。

若要克服防衛機轉的干涉,往往需要花上數以月計的時間練習,同時還得處理引發焦慮感的個人議題,並不是個簡單的任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畢竟,對沒有覺察到自身狀況的直男來說,防衛機轉營造出來的「舒適圈」確實舒適。強硬地用外力逼迫他們改變,只會誘發更強的危機感與更嚴重的防衛機轉,最終形成負面迴圈、使狀況惡化。

科技進步來自於人性,人的成長也是如此,在不造成牴觸的情況下潛移默化直男,或許會是現代性別議題的重要課題。圖/Pixabay

嚴格來說,直男們無法為自己的成長經歷負責,正如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防衛機轉,但這種免責論述賦予的受害者標籤,同樣阻礙了他們改變的動機。科技進步來自於人性,人自身的成長也是如此,如何在不造成牴觸的情況下潛移默化直男,或許會是現代性別議題的重要功課。

直男專欄系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9 篇文章 ・ 132 位粉絲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基於本人雜食屬性,最後什麼都寫、什麼都分享。歡迎至臉書搜尋「異吐司想」。

2

5
5

文字

分享

2
5
5
【直男專欄】直男與他們的產地——直男在直什麼?為什麼他們彎不起來?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022/11/02 ・4256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是一個直男嗎?」

這句話,近年來在台灣似乎變成不是那麼友善的問話。這其中的脈絡並不令人意外,隨著性別意識抬頭,過去被視作常態、甚至是鼓勵的男性框架,正慢慢被擁有自主權的女性放大檢視。

早已習慣如此生活的異性戀男性面對突如其來的批判與指責,自然會產生嚴重的剝奪感,進而產生自己權益被打壓、遭受迫害的主觀經驗。但有趣的是,這些發出異音的異性戀男性,最常使用的論點莫過於「我又不是這樣的人,為什麼要承擔連帶責任?」

誠然,隨著針對男性行為的討論熱度提升,以及「直男行為研究社」等社群的興盛,我們漸漸觀察到定義上的落差:最初作為同志族群「彎」的對照,「直男」標籤漸漸獨立,不再與「異性戀男性」的身份綁定。

這個歧異乍看之下沒什麼大不了,卻間接點出直男代表的「行為模式」與性取向沒有必然關聯,更多的,可能是來自社會、教育上的建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言之,「直男」其實是後天煉成的。

不是天生很直,而是沒有彎的機會

後天直男的論述並不新潮,早在 20 世紀晚期,心理學界已出現針對「陽剛氣質」(masculinity)與其衍生心理活動的研究,從生理面、認知面、社會面討論異性戀男性對於此一抽象概念的執念。也是在這個研究框架下,非異性戀族群開始被視為有「逆反異性戀」的特質(Chauncey, 1982-1983; Weeks, 1977),直到近年更深入的性別研究確立了 LGBTQ 內部身份認同後,才又駁斥此說法。

早在 20 世紀,心理學界就開始研究「陽剛氣質」與其衍生的心理活動。圖/Pixabay

在這數十年的研究中,心理學家們得出一個有趣的結論。「陽剛氣質」,又或者我們比較熟悉的「男子氣概」,其實是個不完整且不平衡的形象(Bem, 1974; Bem, 1983)。

在此框架的理想情境中,陽剛氣質的本質是要與陰柔氣質互補,藉此支持男女結合家庭結構之必要性的「拼圖」。此想像的矛盾之處在於,若陽剛與陰柔的結合才是完整的,那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理解,我們豈非都是被迫以「不健全」的狀態生活?如此以詭異的前提,自然是會對小孩子脆弱的心靈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是當下難以覺察的創傷。

最直觀的創傷來源之一,是陽剛氣質對「情感表達」的抑制(Bem, 1977; Bem, 1983)。如「男兒有淚不輕彈」等俗語貫穿了世界各地的父權結構,表現出驚人的跨文化、跨時空一致性。在父權社會框架下,男性被要求獨立、堅強,卻不被允許展示情感,這使得他們喪失很大一部份的心理彈性(flexibility)與適應力(adaptability)(Bem, & Lewis, 1975; Martin, cook, & Andrews, 201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得形象一點,當男孩子被喝斥「男生哭哭啼啼像什麼樣子」時,他們並不會——有悖於大人的「理所當然」——思考「為什麼我不能哭」,而是停留在「我不能哭」、「哭不好」的認知。長久下來,男孩們學會假裝自己沒有情緒,但這樣做,跟只是把所有雜物塞進衣櫃裡的「大掃除」沒什麼兩樣。問題一個都沒解決,還埋下未來會帶來更多麻煩的未爆彈。

當男孩習慣抑制情緒,就像把雜物塞進衣櫃裡,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圖/Pixabay

這,正是所謂「情感教育失敗」的起點。

因為得勇敢,所以要藏起恐懼。

因為有淚不輕彈,不能表露悲傷與難過。

因為做人要有肚量,只能把一切不滿與委屈吞下去。

但大人沒有教過我們,該怎麼處理這些無處可去的負面能量——因為很多時候,他們自己也不懂。

不是突然長歪,而是缺乏情感教育

情緒控管與調節能力都是一項需要練習的技能,並不存在「年紀到了就突然懂了」的神奇頓悟。因此,很多沒有機會學習如何與情緒相處的異性戀男性,不懂得該如何處理身體狀況衰退、人生走下坡後湧現的焦慮與恐懼,只能粗魯地把負荷不了的情緒往外丟,進而引發更強烈的人際衝突。

我們常聽聞,或親眼見證脾氣暴躁的長輩在一定歲數後突然「變圓融」,這不一定是人格發生顯著改變(當然這也是有可能的),也可能跟那位長輩直到中晚年才開始「自修」情感教育有關。

脾氣暴躁的長輩在一定歲數後突然「變圓融」,可能跟那位長輩直到中晚年才開始「自修」情感教育有關。圖/Pixabay

當然,上面提到的,是情感教育失敗的長遠結果。對現代直男們來說,他們感受到的負面後果是更立即且外顯的。但你仔細想想,針對直男的批判從小眾走向主流其實是近十年的事。在此之前,膽敢出面控訴的,不是被拱為烈士、就是被人當成偏激的瘋子。這反映出社會環境的變化,讓女性不再需要遷就社會期待,可以大聲說出自己欣賞與厭惡的行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是新一代的異性戀男性突然長歪,只是社會不再包容他們,使得情感教育匱乏的缺陷提早暴露。這是意識形態流變的陣痛期,特別是那些從小在傳統家庭長大的異性戀男性,在「小時候學的,長大才發現錯了」的衝突下,難免會陷入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的掙扎(Wagner, 2015)。

畢竟說實話,直男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無辜。因為從小到大,他們不曾真正有過選擇。

直男的世界觀如何形成?

說到直男,除了個別不討喜的社交行為,他們自成一派的「世界觀」也常讓外界感到困惑。特別是似乎總是活在另一個次元的老直男們,完全無視於當前社會變遷走向,怡然自得地對所有人主張自己早已過時的價值觀。

此現象與另一項父權社會得以延續的特性有關,亦即家長重視「權威」的管教風格,以及埋藏在「敬老尊賢」等禮節下的不對等權力關係。雖說父權結構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在細節上,我們仍然能看出不同文化與歷史的影響。

以台灣為例,我們的父權結構奠基於儒家思想、國民黨來台時引進的軍事化管理,以及長達數十年的戒嚴與恐怖統治。不只是家庭,這類威權式管教同時深植上一代的教育現場,我們多少都聽過父母是如何被學校老師用藤條「教育」,也看過一些傳統人士公開感慨禁止體罰的政策是如何失敗云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崇尚體罰?因為這樣就不需要跟被管教者講道理。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透過給予直接的懲罰,確保孩子學會服從,不敢挑戰上位者權威(Durrant, & Ensom, 2012)。

威權式管教的父母認為體罰能夠確保孩子學會服從,不敢挑戰權威。圖/Pixabay

然而,換個角度看,當上位者蠻不講理地鞏固現有權力結構,其實也變相展現出他對於自身地位的不安全感。這點可以從 Glick 與 Fiske(2001-a; 2001-b)提出的慈善歧視(benevolent discrimination)框架中得到支持,當上位者自認不會受到威脅,往往會利用帶有施捨意味的「紅利」來利誘弱勢者維持不對等權力關係。如將女性柔弱化的騎士精神與公主童話,便是將男性提供保護的義務作為獎勵,「勸導」弱勢族群照他們的遊戲規則玩。

同樣是樹立權威,大棒與胡蘿蔔給人的觀感就是不太一樣。只是後者的溫水煮青蛙,透過較為和緩、親切的包裝,能達到與前者相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效果。

異性戀男性是權威式管理的受害者

當然,不論機制、動機為何,身為表面上的既得利益者,異性戀男性其實也是權威式管理的受害者。相較於個人情感面的發育不良,重視父輩權威的社會結構則是對人際互動最壞的身教。且這個「身教」會在孩子上學後,經由來自相似背景的同異性同儕互動而放大(Green, 2005),成為一種「在社會互動過程中不斷浮現的面向」(Deutsch, 2007, p. 10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覺得危言聳聽嗎?但這確實是「傳統」之所以得以延續的主因之一。當壓迫變成理所當然的存在,它就會衍化出名為「傳統」的框架,讓已經習慣的人們不再去思考壓迫的正當性,甚至會反過來去「矯正」那些試圖改變的人。

現今還有不少長輩會「懷念」戒嚴、白色恐怖時期,抑或是男性服役時「變笨」的現象,都跟人為了維持理性而停止思考的防衛機轉有關。

人為了維持理性而停止思考,是一種防衛機轉。圖/Pexels

這也是為什麼社會運動很難突破同溫層。防衛機制之所以啟動,代表它所阻隔的事物會對當事人造成身心上的不適,因而產生「覺醒」的成本。比起為了與切身利益無關的人事物犧牲掉舒適圈(即便不一定真的舒適),人的天性更傾向自護,保住現有的一切。有趣的是,這樣的自保機制,很多時候並不外顯,更多是無意識層次的運作,使得近年來,內隱認知(implicit cognition)成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的重點之一。

換言之,如同情感教育的失敗,順從社會大勢似乎是出自於個人意願,但從環境脈絡來看,他們同樣是身不由己的被害者。

所以當我說「直男是社會問題」時,這並不是將他們視為社會亂象的病灶,而是在強調「直男現象」本質是社會議題的外顯症狀。他們是果,而不是因。緊抓著這些人往死裡打沒有太大的意義,反而會迷失焦點,忽略真正需要矯治的病原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更細節的部分,就請大家去看本專題的後續文章啦!

直男專欄系列:

參考文獻

  1. Bem, S. L.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 155–162.
  2. Bem, S. L. (1977). On the utility of alternative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5(2), 196-205.
  3. Bem, S. L. (1983). Gender schema theor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Raising gender-aschematic children in a gender-schematic society.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8(4), 598-616.
  4. Bem, S. L., & Lewis, S. A. (1975). Sex role adaptability: One consequence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4), 634-643.
  5. Chauncey, G. (1982). From sexual inversion to homosexuality: Medicine and the changing conceptualization of female deviance. Salmagundi, (58/59), 114-146.
  6. Deutsch, F. M. (2007). Undoing gender. Gender & society, 21(1), 106-127.
  7. Durrant, J., & Ensom, R. (2012). Physic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lessons from 20 years of research. CMAJ184(12), 1373-1377.
  8. Glick, P., & Fiske, S. T. (2001-a). An ambivalent alliance: Hostile and benevolent sexism as complementary justifications for gender inequal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2), 109.
  9. Glick, P., & Fiske, S. T. (2001-b). Ambivalent stereotypes as legitimizing ideologies: 
  10. Differentiating paternalistic and envious prejudice. In J. T. J. B. Major (Ed.), The psychology of legitimacy: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ideology, justice,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pp. 278-306). New York, NY, U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Green, L. (2005). Theorizing sexuality, sexual abuse and residential children’s homes: Adding gender to the equ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5(4), 453-481.
  12. Weeks, J. (1977). Coming out (p. 6). London: Quartet Books.
  13. Martin, C. L., Cook, R. E., & Andrews, N. C. (2017). Reviving androgyny: A modern day perspective on flexibility of gender identity and behavior. Sex Roles, 76(9-10), 592-603.
  14. Wagner, R. (2015). College men and masculinity: Implications for diversity education. Equity & Excellence in Education48(3), 473-48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2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9 篇文章 ・ 132 位粉絲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基於本人雜食屬性,最後什麼都寫、什麼都分享。歡迎至臉書搜尋「異吐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