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到了東京就是要玩科學──《數感日本參訪團》(下)

活躍星系核_96
・2019/09/03 ・301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94 ・六年級

  • 文/陳俊宇

到了東京就是要玩數學──《數感日本參訪團景點介紹》(上)中,我介紹了三個 2019 數感日本參訪團行程中的數學景點,都是由日本企業、教授所建立的。而這篇文章將會介紹兩個日本的科學博物館「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科學未來館」。

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科學與生物的歷史

圖/wikipedia

館內保存約400萬件以上的珍貴展品,藉由科學原理的模擬操作,體驗手作的重要實踐精神。館內豐富的模型及展示品,可加深加廣學習的視角,對科學標本或展品進行數學聯想、討論與應用。

生物模型與化石

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有大量的生物模型與化石,我想肯定是生物愛好者的天堂。光是動物模型我想就超過1000個,這邊我放上幾個我認為比較有意思的模型。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我們去的當天還有恐龍特展,展示的都是些無比巨大的恐龍化石。我想恐龍迷一定十分興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技展示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除了動物模型、化石之外,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也有展示許多古代的科技。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將高中理科課本知識做成實體模型,能讓學生在上高中前先對這些知識有初步的了解。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小結:適合國高中生的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

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有一區在展示日本研究者們的研究成果。我認為這是很好的措施,研究者能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大眾看到,大眾也能接收到第一手的研究資訊,形成一個正向的學術環境。

而且,日本科學博物館有大量在課本上出現的生物、科學模型,就學中的學生能透過具體的模型加深課程上的觀念。如果你是恐龍迷,擁有大量恐龍化石的日本科學博物館更是你的寶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景點資訊

  • 景點名稱: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
  • 地址:東京都台東區上野公園7–20110–0007
  • 官網: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

日本科學未來館

圖/wikipedia

展館分為地球環境、生命構造、資訊科學及機械人4個主題展覽區,透過淺顯易懂的解說和介紹,讓遊客都可立即學到最新的科學知識。

地球Geo-Cosmos

Source:MiraikanChannel截圖

這顆地球Geo-Cosmos 是日本科学未来馆的標誌性展品,1000 萬像素以上的高分辨率生動地再现了閃耀在太空的地球形象。同時也能顯示超過 20 種的觀測數據。

仿真機器人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科學未來館有許多機器人,在圖片中央的是能夠與人類一起生活為前提所研發出的擬人機械人「ASIMO」,親自表演的 10 分鐘內,它將介紹其身體各部位的結構,及表演踢球等。

至於右側的和服少女機器人,不得不說因為恐怖谷理論,動起來超詭異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療設施體驗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館內有一區展示許醫療科技。其中有兩個設施比較有意思,一個可以拆解的人體器官模型,以及一個能實際體驗、操作的醫療用機械手臂。

100億人的生存挑戰

Source:100億人的生存挑戰影片截圖

未來科學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設施,是一個很像台北科教館門口的滾球設施,名為「100億人的生存挑戰」。雖然整體設計比較簡單,但卻蘊含對於環境破壞的反思。

大家可以先看2分鐘的介紹影片,簡單了解「100億人的生存挑戰」所蘊含的含義。

「100億人的生存挑戰」這個模型代表著地球,環境中有陸地、海洋、大氣層。隨著物質與能量的轉變,地球的變化(地震、火山等)生生不息,帶來了各種威脅生命的潛在危機(以紅球表示),當潛在危機入侵社會時,就有可能帶來災害(紅球撞倒人類牌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100億人的生存挑戰影片截圖

值得深思的,有些潛在危機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比如二氧化碳(銀色鋼珠)引起的全球暖化,進而導致超級颱風頻發;又或著是便利的交通工具為傳染病提供擴散的管道。

在設施的周圍有架設許多看板,告訴我們這些危害發生的原因,以及我們面對這些潛在危機時能做的事情。

具有特色的午餐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當天的午餐是吃猛瑪象咖哩飯以及地球冰淇淋,味道都不錯。

科學未來館商品店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不得不說科學未來館的商品都很科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數學公式的墊板(還有物理、化學公式)、物理公式紙膠帶、黑洞拼圖、科學偉人撲克牌等等。只可惜我已經畢業了,不然我一定會買有機化學的墊板,在考試時正大光明的使用(笑)。

小結:適合所有人的科學未來館

科學未來館有許多很酷的高科技,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展出。

不需要有太深的科學基底,也能從中感受到那種高科技的酷炫感。不管是大人、小孩都能在科學未來館中好好享受設施所帶來的樂趣。

景點資訊

  • 景點名稱:日本未來科學館
  • 地址:東京都江東區青海2–3–6
  • 官網:Miraikan

心得:擁有出色的科學教育環境,日本的科學發展自然出色

這次的日本教育旅行大大地打開了我的視野,同時我也能理解為什麼日本的科學會如此厲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在理數館中,透過體驗遊戲展示科學知識,讓學生能在玩樂之餘建立數學的概念。
  • 在數學體驗館中,透過自製教具來呈現不同的數學定理,讓抽象的數學得以具體化。
  • 在科學未來館中,透過模型來呈現災害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提升國人環境關懷的意識。
  • 在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中,透過展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促進最前線的學術交流。
  • 在 Sony ExploraScience 中,利用公司內部的技術製作互動裝置,在提升學生對於科學的興趣之餘,也為企業達到宣傳的效果。

有這麼棒的科學教育環境,日本的科學發展自然出色,我想這些正是台灣缺乏的。

雖然這些環境台灣不是完全沒有,但台灣還是太過注重紙本上的學習,純理論的知識反而降低學生對於科學的興趣。校外教學大多也只是去遊樂園,教學的含義遠遠低於那些前往這五個數學景點的日本學生。學生對科學缺乏興趣,只用來應付考試,科學發展自然受限。

如果有機會去東京玩,除了原本就規劃好的景點,不妨安排上述設施,在體會不同行程的同時,也在旅程中學到一些東西。沒有預定要去日本的讀者,也歡迎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喜歡旅行的朋友,讓他有更多能選擇的景點。

以上,就是我2019數感日本參訪團的五個數理旅遊景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78 篇文章 ・ 127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3

104
8

文字

分享

3
104
8
為何有些人會「不獸控制」?——探討獸迷的演化心理學意義
森地內拉_96
・2021/08/15 ・7759字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根據生物多樣性之父 Wilson 的親生命假說(biophilia hypothesis)[71],人類一直有著親近動物的本能,且也有研究指出即使在人類幼兒時期就已反應出這種傾向[18, 38, 49],至於為什麼動物對人類構成如此誘人的刺激,目前尚未完全闡明。

與物體相比,生物的確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據推測這種反應背後的演化學原因,可能源自於關注其他生物之於個體適合度(fitnesss)的重要性[48, 50]

雖然還未有準確的定義,但獸迷/獸控(furries)被廣泛認為是一群喜歡擬人化[註1]動物(anthropomorphic animals)或擬獸化(zoomorphic)的人類與非生物創作的粉絲,而獸圈(furry fandom / furry community)就是由這些粉絲所組成的社群[23, 58, 61]。許多關於獸文化(furry culture)的學術文章都在討論獸迷族群內的自我認同、社交情況或是獸圈汙名化等議題[23, 29, 45, 60, 61, 62],甚少提及喜歡擬人化動物這類行為的成因。這回,我們將用文獻回顧的方式,帶大家釐清獸迷背後可能會涉及到的演化心理學機制。

獸迷被廣泛認為是一群喜歡擬人化動物或擬獸化的人類與非生物創作的粉絲。圖/Julia Wolf

一、可愛是什麼?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比起養小孩,人們越來越偏好於養貓貓狗狗這些寵物?而擬人化動物的卡通形象更是充斥著各類媒體與商品中,他們究竟是擁有怎樣獨特魅力?

1. 可愛就是正義?可愛與生物生存的關係

一個生物之所以會擁有「可愛」的特徵,其目的不外乎是促進其親本或其他生物個體對自己的保護行為及降低被傷害的可能性[1, 15, 24, 51, 66]。在幼年時完全依靠照料者的維持和保護的物種中,這種反應具有明顯的適合度價值,有助於增加後代的生存機會[39],並幫助母親專注於新生兒和依戀調節[6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可愛吸引人的原因——幼態延續現象

雖然獸迷常被描述成喜歡擬人化動物的族群,但一定程度上,某些現實物種早已經被我們當成是擬人化動物了,例如最常見的寵物物種(即狗和貓等),同時具有形態與行為上的人類嬰兒特徵,因此,可愛某方面也與擬人化脫不了關係。

幼年期的可愛特徵保留至成年期被認為是的馴化副產品[10, 14, 21],而這個過程稱為幼態延續現象(neoteny),它被認為是由於人類對非攻擊性行為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選育所造成的[10]

而據推測,終生幼年特徵(長不大或是嬰兒臉)的存在可能是構成我們對動物特別是寵物的吸引力的基礎[3, 13]

幼年期的可愛特徵保留至成年期,這個過程稱作「幼態延續現象」。圖/GIPHY

3.可愛的標準——嬰兒圖式

那有沒有一種標準樣貌,是所有物種都認為可愛的呢?答案是有的!

嬰兒圖式(kindchenschema)由動物行為學家 Lorenz 首次提出[39],是指一組常見於人類和動物嬰兒的面部特徵(如大頭和圓臉額頭高且突出大眼睛小鼻子和嘴巴),在動物行為學中,這種特定的特徵配置被描述為一種能夠觸發用於照顧和對嬰兒情感定向的先天釋放機制,並且在神經生理學上藉由神經成像也證明了其在促進人類養育行為中的作用[2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 Lorenz 表示嬰兒圖式反應不僅限於人類[39],但幾乎目前所有的研究及調查都還是在探討人類對於人類或其他動物的嬰兒圖式反應[4, 36, 37, 66],果然可愛的標準似乎還滿主觀的,最終就算是只是對於動物的關注也難以逃離人類中心主義的影響[30]

4.只要可愛,無論真假都可以

前面討論了關於人們喜歡可愛生物的理論,但這距離解釋獸迷為什麼喜歡獸圖還有一段距離,畢竟前面討論的,多半是指自然狀態下的生物,而非人為加工後的獸圖。為了能更好解釋獸控對獸圖的喜愛,我們可以用超常刺激(supernormal stimuli)的概念,來解釋自然生物與人造物的效果差異。

超常刺激首次由動物行為學家 Tinbergen 所提出[68],是指能夠引發生物產生出比自然狀態下更強烈回饋的一種刺激,而這種刺激多為人為製造,其中提到蠣鷸(Oystercatcher)、鳴禽(Songbird)及灰雁(Greylag goose)等鳥類都有偏好去孵育比起自己更大更醒目的假蛋的現象。參照 Barrett 所提到的[6, 7],超常刺激的型式與載體其實是非常多元的,而其中僅次於「性」的「可愛」,就是最常被各類媒體與商業利用的元素,雖然其文中未提及原因,但可愛確實往往與非人動物連結在一起,而根據許多文獻,人類的確會傾向於偏愛他們認為主觀上具有吸引力或可愛的真實或非真實動物[4, 26, 28, 34, 72]

Sailor Moon Love GIF
根據許多文獻,人類的確會傾向於偏愛他們認為主觀上具有吸引力或可愛的真實或非真實動物 。圖/GIPHY

5.「人類喜歡擬人化動物」與「人類喜歡動物」要怎麼類比?

Barrett 表示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充斥各種超常刺激[7],例如:垃圾食物、電玩、電視、色情創作及網路等,除此以外 Barrett 舉出一款叫做 Cow Clickers 的社群遊戲做例子,裡面就有各式各樣擁有超出常態可愛特徵的卡通乳牛,並且認為這類超常刺激有足夠魅力去吸引人們去遊玩,以及擁有悠久歷史的泰迪熊玩偶,因為相較於真實物種擁有更大的前額及更短的鼻口部等嬰兒特徵,它們才得以流行至今[6]。綜上所述,以獸迷的角度,擁有上述特徵的擬人化動物,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基於觸發親生命假說裡親近動物的本能及嬰兒圖示反應的超常刺激那麼「人類喜歡擬人化動物」與「人類喜歡動物」是具有行為同源性[註2]behavioral homology)的可能性的確是值得被探討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 人們對動物的態度

除了可不可愛外,當然還有許多複雜的機制也會影響人類對非人動物的態度,而且耐人尋味的,在某些方面獸圈裡似乎也能看得到人類對其他動物態度的縮影。

1.人類或獸迷喜歡某些物種的前提

根據 Roberts 等人的研究[61],在獸圈這個社群裡,成員與動物的連結也存在多樣的面向,他們認為有三大因素:(1)對一個物種的欣賞或好感(2)與此物種有精神或神秘聯系的感覺,以及(3)與這物種的認同感。事實上人類對動物態度的研究的確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它涉及到演化、心理和文化等方面[65]。但是即使不考慮這些,人們對動物的物種傾向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動物本身固有的某些屬性,如各種物種的身體和行為特徵很大程度上地影響著人類對動物的感知,並可以解釋道為什麼人們喜歡某些動物或討厭某些動物[65]

2.影響物種偏好差異的因素

看到這裡必需承認的是,不管是ㄧ般人或是獸迷,現實上對所有動物的態度不可能都一致,如 Kellert 提到有許多因素決定了人類對於其他物種的偏好,如自然價值、人文價值、實用價值、美學價值……等[33]。關於對於某些物種的人類態度和相似性的大量文獻表明,在親緣關係上與人類接近,或在生理、行為或認知上與人類相似的動物往往是首選,且因為牠們會對人們產生更多正向的影響,所以牠們在動物福利和保育方面上往往就會獲得更多的關注[8, 28, 34, 44, 56, 69]。相比之下,人類對親緣關係距離遙遠的動物表現出消極態度(例如:爬蟲類、魚類、無脊椎動物等[11, 32, 57])。類似的現象也反映在獸迷在獸設[註3](fursona)上面的選擇,例如根據Plante等人調查到的樣態可以發現,去除掉非現實物種,相比於親緣關係較遠的爬蟲類及昆蟲等,有更大比例的獸迷都比較偏好選擇哺乳類(尤其是有長遠馴化史的貓科及犬科)做為獸設[53, 54](表1)。

(表1)各物種在獸迷中做為獸設的比例。
由左至右分別是:混種、狼、狐狸、狗、大型貓、龍、神話生物、貓、其他、囓齒動物、兔子、浣熊、爬蟲類、水獺、鳥類、熊、馬、水生動物、鬣狗、臭鼬、有袋動物、恐龍、鹿、其他貓科、松鼠、雪貂、其他犬科及昆蟲 。圖/ 參考文獻 53 

3.其他不同的觀點

所以照上面所述,照理來講特徵越接近人類的物種或虛擬形象會獲得人類喜愛,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例如根據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47]過於擬人化恐怕產生反效果[46, 64],而其中可能的演化學機制也有很多研究在探討,例如避免病原體[63]、死亡凸顯性[註4](mortality salience)[41]及面部認知失調[40]等。音樂劇— Cats 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劇中的角色造型常常被詬病落於恐怖谷中[5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格林奇 GIF
根據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過於擬人化恐怕產生反效果 。圖/GIPHY

Borgi 和 Cirulli 對幼兒園兒童對多種不同動物種類的偏好進行的分析後,確實符合 “相似性原則”(Similarity Principle)[69],其中顯示出兒童對親緣較近的哺乳類偏好的確顯著大於親緣較遠的無脊椎動物[12](表2)。但在此研究中發現到另一個有趣的例外,與恐怖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其中與人親緣最近的猴子反而顯示出非常低的偏好水準,此外 Gerbasi 也在文中提到[23],在獸圈也有很少人使用非人靈長類做為獸設的現象。因為事實上人類對於靈長類的負面態度更多會來自於固有的文化、社會及生態等因素的影響[2, 43],這點身為臺灣人的我們也應該感同身受,想想看臺灣獼猴與遊客居民的衝突到底有多嚴重就好。

除此之外,因為型態與行為上與人類相似,在一些文化中猴子常常被象徵著人類的獸性或劣根性[35],Beatson & Halloran 的研究也發現由死亡凸顯性造成的一種相反於相似性原則的現象,尤其是當人類面對於非人靈長類時[9]。就像有些人或有些團體總是宣稱自己喜歡動物、愛護動物,但是還是會下意識地將動物分門別類,這是本能使然不置可否,但關乎到公共利益時還是需要多點理性。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tdJhnR-fpKTuDpjmjLXAjheSY4ZQDzHy64bh42mBCkxs85ho0_G-di8ZsT-gDPy6BfOflkOcJkDNVSVaj2HpwGvNUCZ0C16lM_VmXCh-EsCTC8c_a1tCOr3zYUq3DX2GFCjZCFd6
(表2)兒童對各種分類群的偏好程度分度。
X軸: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蟲類、無脊椎動物。Y軸:偏好水準。 圖/參考文獻12

三、結語

雖然「人類喜歡擬人化動物」與「人類喜歡動物」這兩種行為的關聯性在學術上尚未有具體的研究,但是人類對於動物的態度本就屬於人 – 動物交互作用,涉及演化學、心理學甚至是動物福利或生物保育學等領域,所以「人類喜歡擬人化動物」也算是種間接的人 – 動物交互作用(human-animal interaction)。雖然在獸迷研究中很少被提到[55],但是學界對於擬人化為動物福利所帶來的利弊一直以來都有討論,且爭議不斷[16, 17, 22],總之無論是擬人化或是超常刺激等,究竟對社會帶來了什麼影響,這裡暫且不會評斷,只希望能理性地討論人類對動物的態度。

總結來說,人類喜歡擬人化動物是一種複雜的行為模式,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種理論與概念,相信還有更多機制參與其中,但這部分就有待學界研究了。就如同性戀行為或更準確的同性求愛(same-sex courtship),在演化與行為學上的意義已被學界廣泛地研究,並且在諸多物種內都有發現[5, 42, 59],藉由這些科學依據,社會也應該開始常態化地看待同為少數族群的獸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四、註解

  1. 擬人化是一種將人類心理特徵歸因於其他個體的自然態度[18]
  2. 一個分類群或物種內,所觀察到的行為具有功能上的相似性,並且來自於共同的祖先,例如人類所有語言都具有行為同源性[70]
  3. 一種代表自己的擬人化動物形象,而且獸設的選擇與個人對於物種的偏好具有顯著的關聯性[61]
  4. 以所有人類行為都是出於對自己死亡的恐懼為前提,一種人類的心理防禦機制,用來抑制自己不可避免死亡意識所產生的焦慮[27]

五、參考資料

1. Alley, T. (1983). Infantile head shape as an elicitor of adult protection.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9(4), 411-427.

2. Anand, S., Binoy, V. V., & Radhakrishna, S. (2018). The monkey is not always a god: Attitudinal differences toward crop-raiding Pet Face: Mechanisms Underlying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s. macaques and why it matters for conflict mitigation. Ambio, 47(6), 711-720.  doi: 10.1007/s13280-017-1008-5

3. Archer, J. (1997). Why do people love their pet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18(4), 237-259, doi: 10.1016/S0162-3095(99)80001-4

4. Archer, J., & Monton, S. (2011). Preferences for infant facial features in pet dogs and cats. Ethology, 117(3), 217-226. doi: 10.1111/j.1439-0310.2010.01863.x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 Bailey, N. W., & Zuk, M. (2009).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and evolution.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4(8), 439-446. doi: 10.1016/j.tree.2009.03.014

6. Barrett, D. (2010). Supernormal stimuli: How primal urges overran their evolutionary purpos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7. Barrett, D. (2020). Supernormal Stimuli in the Media.  In L. Workman, W. Reader &  J. Barkow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on Human Behavior. (pp. 527-5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Batt, S. (2009). Human attitudes towards animals in relation to species similarity to humans: a multivariate approach. Bioscience Horizons, 2(2), 180-190. doi: 10.1093/BIOHORIZONS/HZP02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9. Beatson, R. M., & Halloran, M. J. (2007). Humans rule! The effects of creatureliness reminders, mortality salience and self-esteem on attitudes towards animal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6(3), 619-632. doi: 10.1348/014466606X147753

10. Belyaev, D. K. (1979). Destabilizing selection as a factor in domestication. Journal of Heredity, 70(5), 301-308. doi: 10.1093/oxfordjournals.jhered.a109263

11. Bjerke, T., Odegardstuen, T., & Kaltenborn, B. (1998). Attitudes toward animals among Norweg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pecies preferences. Anthrozoös 11(4), 227-235. doi: 10.2752/089279398787000544

12. Borgi, M., & Cirulli, F. (2015). Attitudes toward animals among kindergarten children: species preferences. Anthrozoös, 28(1), 45-59. doi: 10.2752/089279315X14129350721939

13. Borgi, M., & Cirulli, F. (2016). Pet Face: Mechanisms Underlying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298. doi: 10.3389/fpsyg.2016.00298

14. Borgi, M., Cogliati-Dezza, I., Brelsford, V., Meints K, & Cirulli F. (2014). Baby schema in human and animal faces induces cuteness perception and gaze allocation in childre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 411. doi: 10.3389/fpsyg.2014.00411

15. Brosch, T., Sander, D., & Scherer, K. R. (2007). That baby caught my eye…attention capture by infant faces. Emotion 7(3), 685-689. doi: 10.1037/1528-3542.7.3.685

16. Brown, C. M., & McLean, J. L. (2015). Anthropomorphizing Dogs: Projecting One’s Own Personality and Consequences for Supporting Animal Rights. Anthrozoös, 28(1), 73-86. doi: 10.2752/089279315×14129350721975

17. Bruni, D., Perconti, P., & Plebe, A. (2018). Anti-anthropomorphism and Its Limit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2205. doi: 10.3389/fpsyg.2018.02205

18. Butterfield, M. E., Hill, S. E., & Lord, C. G. (2012). Mangy mutt or furry friend? Anthropomorphism promotes animal welfa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4), 957-960. doi: 10.1016/j.jesp.2012.02.010

19. DeLoache, J. S., Pickard, M. B., & LoBue, V. (2011). How very young children think about animals.  In P. McCardle, S. McCune, J. A. Griffin, & V. Maholmes (Eds.), How animals affect us: Examining the influences of human–animal interaction on child development and human health. (pp. 85-99).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oi: 10.1037/12301-004

20. Effie. (2007). Izabela Bujniewicz as Jennyanydots and Wojciech Socha as Skimbleshanks in the musical “Cats” in Roma Musical Theatre in Warsaw, December 2007 r. URL available at: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oty_IzaBujniewicz_WojtekSocha.jpg

 [accessed 15 June 2021]

21. Frank, H., & Frank, M.G. (1982). On the effects of domestication on canin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Applied Animal Ethology, 8(6), 507-525. doi: 10.1016/0304-3762(82)90215-2

22. Ganea, P. A., Canfield, C. F., Simons-Ghafari, K., & Chou, T. (2014). Do cavies talk? The effect of anthropomorphic picture books on children’s knowledge about animal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 doi: 10.3389/fpsyg.2014.00283

23. Gerbasi, K. C., Paolone, N., Higner, J., Scaletta, L. L., Bernstein, P. L., Conway, S., & Privitera, A. (2008). Furries from A to Z (anthropomorphism to zoomorphism). Society & Animals: Journal of Human-Animal Studies, 16(3), 197-222. doi: 10.1163/156853008X323376

24. Glocker, M. L., Langleben, D. D., Ruparel, K., Loughead, J. W., Gur, R. C., and Sachser, N. (2009a). Baby schema in infant faces induces cuteness perception and motivation for caretaking in adults. Ethology, 115(3), 257-263. doi: 10.1111/j.1439-0310.2008.01603.x

25. Glocker, M. L., Langleben, D. D., Ruparel, K., Loughead, J. W., Valdez, J. N., Griffin, M. D., … Gur, R. C. (2009b). Baby schema modulates the brain reward system in nulliparous wome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22), 9115-9119. doi: 10.1073/pnas.0811620106

26. Gould, S. J. (1979). Mickey mouse meets Konrad Lorenz. Natural History Magazine, 88(5), 30-36.

27. Greenberg, J., Pyszczynski, T., & Solomon, S. (1986).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need for self-esteem: A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In R. F. Baumeister (Ed.), Public self and private self (pp. 189-212). New York, NY, USA.

28. Gunnthorsdottir, A. (2001).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f an animal species as a decision factor for its preservation. Anthrozoös, 14(4), 204-215. doi: 10.2752/089279301786999355

29. Hsu, K. J., Bailey, J. M. (2019). The “Furry” Phenomenon: Characterizing Sexual Orientation, Sexual Motivation, and Erotic Target Identity Inversions in Male Furrie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48(5), 1349-1369. doi: 10.1007/s10508-018-1303-7

30. Jenkins, L. (2015). The Touch of Nature Has Made the Whole World Kin: Interspecies Kin Selection in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doi: 10.1016/s0378-777x(78)80028-6

31. Julia, W. (2014). Anthrocon 2014. URL available at: https://www.flickr.com/photos/foxgrrl/14843099909 [accessed 17 June 2021]

32. Kellert, S. R. (1993). Values and perceptions of invertebrates. Conservation Biology, 7(4), 845-855. doi: 10.1046/j.1523-1739.1993.740845.x

33. Kellert, S. R. (1997). The Value of Life: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Human Society. Washington: Island Press.

34. Knight, A. (2008). “Bats, snakes and spiders, Oh my!” How aesthetic and negativistic attitudes, and other concepts predict support for species protec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8(1), 94-103. doi: 10.1016/j.jenvp.2007.10.001

35. Knight, J. (1999). Monkeys of the move: the natural symbolism of people-macaque conflict in Japa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8(3), 622-647. doi: 10.2307/2659114

36. Lehmann, V., Huis in‘t Veld, E. M. J., & Vingerhoets, A. J. J. M. (2013). The human and animal baby schema effect: Correlat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havioural Processes, 94, 99-108. doi: 10.1016/j.beproc.2013.01.001

37. Little, A. C. (2012). Manipulation of infant-like traits affects perceived cuteness of infant, adult and cat faces. Ethology 118(8), 775-782. doi: 10.1111/j.1439-0310.2012.02068.x

38. Lobue, V., Bloom Pickard, M., Sherman, K., Axford, C., and DeLoache, J. S. (2013). Young children’s interest in live animal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1), 57-69. doi: 10.1111/j.2044-835X.2012.02078.x

39. Lorenz, K. (1943). Die angeborenen Formen möglicher Erfahrung. Zeitschrift Für Tierpsychologie, 5(2), 233-519. doi: 10.1111/j.1439-0310.1943.tb00655.x

40. MacDorman, K. F. (2005). Mortality salience and the uncanny valley. 5th IEEE-R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oid Robots, 2005., 399-405. doi: 10.1109/ICHR.2005.1573600

41. MacDorman, K., Green, R., Ho, C., Koch, C. (2009). Too real for comfort? Uncanny

responses to computer-generated fac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5(3),

695-710. doi: 10.1016/j.chb.2008.12.026

42. Mann, J. (2006). Establishing trust: socio-sexual behaviou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le-male bonds among Indian Ocean bottlenose dolphins. In  V. Sommer &  P. L. Vasey (Eds.), Homosexual Behaviour in Animals (pp. 107-13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3. Margulies, J. D., & Karanth, K. K. (2018). The production of human-wildlife conflict: A political animal geography of encounter. Geoforum, 95, 153-164. doi: 10.1016/j.geoforum.2018.06.011

44. Martín-López, B., Montes, C., and Benayes, J. (2007). The non-economic motives behind th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39(1-2), 67-82. doi: 10.1016/j.biocon.2007.06.005

45. Mock, S.E., Plante, C., Reysen, S., & Gerbasi, K. (2013). Deeper leisure involvement as a coping resource in a stigmatized leisure context. Leisure/Loisir 37(2), 111-126. doi: 10.1080/14927713.2013.801152

46. Moosa, M. M., & Ud-Dean, S. M. M. (2010). Danger Avoidance: An Evolutionary Explanation of Uncanny Valley. Biological Theory, 5(1), 12-14. doi: 10.1162/biot_a_00016

47. Mori, M. (1970). The uncanny valley. Energy, 7(4), 33-35.

48. Mormann, F., Dubois, J., Kornblith, S., Milosavljevic, M., Cerf, M., Ison, M., et al. (2011). A category-specific response to animals in the right human amygdala. Nature neuroscience, 14(10), 1247-1249. doi: 10.1038/nn.2899

49. Muszkat, M., de Mello, C. B., Muñoz, P., Lucci, T. K., David, V. F., Siqueira, J., & Otta, E. (2015). Face scanning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human versus dog face scanning.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6, 150. doi: 10.3389/fpsyt.2015.00150

50. New, J., Cosmides, L., & Tooby, J. (2007). Category-specific attention for animals reflects ancestral priorities, not expertis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4(42), 16598-16603. doi: 10.1073/pnas.0703913104

51. Nittono, H., Fukushima, M., Yano, A., & Moriya, H. (2012). The Power of Kawaii: Viewing Cute Images Promotes a Careful Behavior and Narrows Attentional Focus. PLoS ONE, 7(9), e46362. doi: 10.1371/journal.pone.0046362

52. Nolan, M. (2019). The problem with Cats, The Lion King & the uncanny valley. URL available at: https://www.rte.ie/culture/2019/0730/1065967-the-problem-with-cats-the-lion-king-the-uncanny-valley/

[accessed 20 May 2021]

53. Plante, C. N., Mock, S., Reysen, S., & Gerbasi, K. C. (2011). International Anthropomorphic Research Project: Winter 2011 Online Survey Summary. URL available at: https://sites.google.com/site/anthropomorphicresearch/past-results/international-online-furry-survey-2011 [accessed 20 May 2021]

54. Plante, C. N., Reysen, S., Roberts, S. E., & Gerbasi, K. C. (2016). FurScience! A summary of five years of research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nthropomorphic Research Project. Waterloo, Ontario: FurScience. URL available at: https://sites.google.com/site/anthropomorphicresearch/past-results/international-online-furry-survey-2011 [accessed 20 May 2021]

55. Plante, C. N., Reysen, S., Roberts, S. E., & Gerbasi, K. C. (2018). “Animals Like Us”: Identifying with Nonhuman Animals and Support for Nonhuman Animal Rights. Anthrozoös, 31(2), 165-177. doi: 10.1080/08927936.2018.1434045

56. Plous, S. (1993).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in the human use of animal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9(1), 11-52. doi: 10.1111/j.1540-4560.1993.tb00907.x

57. Prokop, P., Tolarovićová, A., Camerik, A., & Peterková, V. (2010).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spiders: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2(12), 1665-1688. doi: 10.1080/09500690903253908

58. Půtová, B. (2013). Prehistoric sorcerers and postmodern furries: Anthropological point of 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5(7), 243-248. doi: 10.5897/IJSA12.052

59. Rahman, Q., & Hull, M. S. (2005).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kin selection hypothesis for male homosexuality.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4(4), 461-467. doi: 10.1007/s10508-005-4345-6

60. Reysen, S., Plante, C. N., Roberts, S. E., & Gerbasi, K. C. (2015). Ingroup bias and ingroup projection in the furry fand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 7(4): 49-58. doi: 10.5539/ijps.v7n4p49

61. Roberts, S. E., Plante, C. N., Gerbasi, K. C., & Reysen, S. (2015a). The Anthropomorphic Identity: Furry Fandom Members’ Connections to Nonhuman Animals. Anthrozoos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of The Interactions of People & Animals, 28(4), 533-548. doi: 10.1080/08927936.2015.1069993

62. Roberts, S. E., Plante, C. N., Gerbasi, K. C., & Reysen, S. (2015b). Clinical interaction with anthropomorphic phenomenon: Note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about interacting with clients who possess this unusual identity. Health and Social Work, 40(2), e42-e50. doi: 10.1093/hsw/hlv020

63. Rozin, P., & Fallon, A. E. (1987). A perspective on disgust. Psychological Review, 94(1), 23-41.

64. Schwind, V., Leicht, K., Jäger, S., Wolf, K., & Henze, N. (2018). Is there an uncanny valley of virtual animals?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111, 49-61. doi: 10.1016/j.ijhcs.2017.11.003

65. Serpell, J. A. (2004). Factors influencing human attitudes to animals and their welfare. Animal Welfare, 13, 145-151. 

66. Sherman, G. D., Haidt, J., & Coan, J. A. (2009). Viewing cute images increases behavioral carefulness. Emotion, 9(2), 282-286. doi: 10.1037/a0014904

67. Sprengelmeyer, R., Perrett, D. I., Fagan, E. C., Cornwell, R. E., Lobmaier, J. S., Sprengelmeyer, A., … Young, A. W. (2009). The Cutest Little Baby Fa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2), 149-154. doi: 10.1111/j.1467-9280.2009.02272.x.

68. Tinbergen, N. (1953). The Herring Gull’s World. London: Collins.

69. Tisdell, C., Wilson, C., & Swarna Nantha, H. (2006). Public choice of species for the ‘Ark’: phylogenetic similarity and preferred wildlife species for survival. 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14(3-4), 266-267. doi: 10.1016/j.jnc.2006.07.001

70. Wenzel, J. W. (1992). Behavioral Homology and Phylogeny.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23(1), 361-381. doi: 10.1146/annurev.es.23.110192.002045

71. Wilson, E. (1984). Biophilia: The Human Bond with Other Species. Harvard,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2. Woods, B. (2000). Beauty and the beast: preferences for animals in Australia.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11(2), 25-35. doi: 10.3316/ielapa.20011091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3
森地內拉_96
4 篇文章 ・ 13 位粉絲
總覺得自己是理組中的文科生,一枚資工念一半就轉去生科的傻白甜。 關注於生態、演化生物學、生物多樣性及動物行為等議題,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與接受到的新知傳達給大家,所以就開始嘗試寫科普......

0

20
3

文字

分享

0
20
3
激似人類的機器人,為何笑得你心底發寒?火紅半世紀的「恐怖谷理論」
Te-Yi Hsieh_96
・2020/09/05 ・5110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66 ・九年級

  • 文/Te-Yi Hsieh現為英國 University of Glasgow 博士生,主修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研究領域介於心理學、機器人學、神經科學的交界處。

科技日新月異,我們或多或少都在新聞、報章雜誌中看過外貌激似真人的人型機器人。

例如,日本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教授建造與自己如同雙胞胎的機器人、第一個獲得公民權的阿拉伯機器人蘇菲亞(Sophia) ,以及日本長崎奇怪飯店(Henn na Hotel)的人型機器人房務

石黑浩教授,以及他創造的雙胞胎機器人。(圖/Flickr,Ars Electronica)

現今科技之進步確實讓人瞠目結舌,有一些機器人甚至擁有柔軟的矽膠皮膚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也許很多人跟我一樣,在看到這些人型機器人時有種詭異、不寒而慄的感覺,尤其是那些越接近真人的機器人,越令人毛骨悚然!

事實上,這樣的不舒服感受有個專有名詞可以解釋,叫做「恐怖谷理論」(亦稱詭異谷,Uncanny Valley)。

什麼是恐怖谷理論?

「恐怖谷」最早由日本機器人學教授 Masahiro Mori 於 1970 年提出1。該理論以一曲線(下圖)說明,人們面對越像自己(人類)的對象,好感度會越高。

恐怖谷理論(翻譯自Piwek、McKay ,與Pollick 之期刊論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當對方的樣貌是幾乎和自己(人類)一樣,卻又出現幾個意外的「非人」特徵時(像是,關節處顯露的機械構造),好感度就會驟降,掉到曲線圖中的谷底。

只有當對象是跟我們完全一樣、是活生生的人類時,好感度才會攀升至最高點。

我們看著機器人幾乎和真人無異的外貌,以及難免顯露的非人特徵,像是機器人僵硬的表情、顯露的機械構造,或是空洞的眼神,內在觀感極為容易被帶入恐怖谷中,抗拒感油然而生。

看著蘇菲亞做出各式各樣的表情,你是覺得親切,還是「有點怪怪的」呢?(圖/Giph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對於靜態、動態的對象,此理論也做出不同假定:動態的對象會比靜態的帶來更強烈的恐懼感。

顯而易見地,會動的殭屍比靜止的屍體恐怖好幾百倍啊!

我們的恐懼,究竟從何而來?

自 1970 年以來,學者也試著對恐怖谷提出不同解釋。

首先,Mori 本人認為這樣「恐怖」的感覺來自於一種生存的本能,因為這些似人非人的訊息通常透露著生存上的「危險」,像是看見屍體、殘缺的人體軀幹等等,大腦會反射性地產生恐怖的感受、讓自身避開此情境。

提出恐怖谷理論的 Mori 認為,這是人類感知到危險的心理反應。(圖/Giph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artneck 與同事3則是用「框架理論」(Framing theory)來解釋此曲線,他們認為這樣令人反感的情緒來自於與自身「基模」(schema)相衝突的刺激物。

也就是說,當我們第一眼看到一個極似真人的人型機器人,腦中關於「人類」的基模會被促發,此基模包含我們對於人類此概念的豐富的知識,因此一旦察覺到任何「非人」的訊息,都會造成認知上的強烈衝突、預期落空,進而產生反感。

此解釋更近一步得到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證據4,以及貝氏數學模型(Bayesian model)的結果5支持。

然而時至今日,研究人員對於恐怖谷產生的真正原因、甚至恐怖谷是否存在,都尚未達成共識。

除了恐怖谷,還有恐怖懸崖!

事實上,Mori當初是根據自身研究經驗、個人觀點提出這個恐怖谷「假說」,並非根據實證資料推論出的結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有些研究者在親自進行實驗、數據分析後,竟得到完全不一樣的曲線!

例如,Bartneck與其團隊3為了驗證恐怖谷理論的正確性,採用一系列不同對象的照片,包含:

  • 取自ELLE時尚雜誌的真人模特兒照
  • 修圖後皮膚顏色變綠的真人照片
  • 電繪人像
  • 擬人機器人(android):如ActroidEveRRepliee Q1
  • 人形機器人(humanoid):如QRIOASIMO
  • 動物型機器人:如AIBOPaReRoiCat

他們讓 58 位受試者分別觀看這些圖片,並回答「它有多像人」、「我對它的喜好程度」等等的問題。

你覺得它們像人嗎?你喜歡它們嗎?(圖/擷取自原始論文3

研究團隊原先預期,受試者應該最不喜歡綠皮膚真人、擬人機器人的照片,因為這兩種照片跟真人照片幾乎沒有差別,僅有少數非人的特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殊不知,統計數據的結果顯示,雖然動物型機器人的擬人程度最低,卻是最受喜愛的對象;人形機器人雖擬人程度位居倒數第二位,受喜愛程度僅次於動物機器人。

完整的喜好排名為:動物型機器人、人形機器人、電繪人像、綠皮膚真人、擬人機器人,最後才是真人

在這個排名中,最令他們驚訝的是,人們對綠皮膚真人與擬人機器人的好感度,不但沒有比較低,甚至還高於真人模特兒的照片!而且對人形機器人的照片的喜好同樣也高於真人照片。

這樣的數據,與Mori的理論大相徑庭。

基於這樣的數據結果,他們推測真實的曲線可能並非恐怖谷,而是恐怖懸崖(Uncanny cliff),並且建議機器人設計者不應一味追求高度擬人化外觀,而應注重外型與功能間的平衡。

Bartneck與研究團隊的「恐怖懸崖」(圖/翻譯自原始論文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 Bartneck 研究中令人較為存疑的是,受試者評定真人照片的擬人化程度竟比其他照片都還要低!究竟 58 人的評分是否具代表性? Bartneck 團隊從 ELLE 時尚雜誌選用的真人照片是否偏誤?都有待商討釐清。

此外,也因為人類擁有豐富的社交經歷,對「真人」的喜好較明確,也受個人經歷、文化等因素影響。因此,單一、特定的人類照片或許無法代表概括性的「人類」此一種類。

細數那些「背叛」恐怖谷理論的研究

比起「恐怖」的情緒,也有研究團隊提出了幾乎相反的結果。

Cheetham、Suter,和 Jancke6發現,當我們無法用肉眼判斷這張圖到底是真人,還是電繪人像(avatar)時,這些越似人非人的臉,越與人們的正向情緒連結,因此,該研究團隊認為恐怖谷實際上應該是「快樂谷」(Happy valley)

會動的,一定比較可怕嗎?(圖/Giphy

最後,雖然有研究利用「靜態圖片」驗證了恐怖谷的曲線,但是當刺激物改成「動態短片」呈現時,曲線反而趨於平坦,與 Mori 原先假定的「動態物體將帶來更為極端的恐怖谷現象」完全相反2

然而我們在解釋單一研究結果時,仍不能忘了:不同實驗素材(例如,研究者選用的圖片、影片)、不同受測對象(例如,受試者是大學生?西方人?)都會對結果產生影響。

另外不可忽略的是, Mori 教授在 1970 提出恐怖谷理論時是以日文撰寫,他當時用「親合感」 (shinwa-kan)來描述本文中的「好感度」,英文裡較適切的翻譯為「affinity」或是「likability」。

但有許多研究中都選用「familiarity」,而 familiarity 一字強調的是過去經驗,而非情感連結,使測量的效度受到質疑1,3

哼哼,咱人類可不只是外貌協會!

雖然要統一總結個別研究的結果並不容易,但研究者目前仍普遍認同:要打造能自然與人社交的機器人,一味追求外觀的擬人化並非一個明智的解法,反而更需著重在外觀與功能上的平衡1,3,7

因為似人的外貌,會讓使用者期待能以似人的社交方式與之互動,然而要模擬人類社交互動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例如,機器人的細微表情、情感表達、語言理解、表達、認知歷程、身體律動等等都須加以控制、設計。

除了外貌以外,機器人的運動方式、語言表達等等功能,也都需要經過精心的設計和考量。(圖/Giphy

從我們目前有的人型機器人來看,此項挑戰似乎尚未成功過,即使是那些乍看下與真人無異的機器人,一但開口、與人互動,不自然與漏洞百出的應對便顯而易見。

在人機互動中,我們能探討的面向仍相當多,像是機器人的語言能力、情緒表達、行為模式、互動者人格特質、個人經歷,絕非是「外觀擬人化程度」一項因素能決定整體互動品質的8,9

當機器人總是被貼上「毀滅世界」的標籤

此外,我們對機器人的態度、好感度也受到媒體文化制約著,許多人不喜歡機器人可能是因為電影經常把機器人塑造成「人類物種的威脅」。


曾在訪談中開玩笑要毀滅人類的蘇菲亞,被全球媒體熱烈的報導。

然而,運用科技本身無善惡之分,好與壞終究在於使用者。

更何況,我們目前現有的機器人跟科幻電影中的、一般人期待的都差距非常、非常多。

像是在日本長崎的奇怪飯店(Henn na Hotel),雖在四年前目標成為世界上第一家由機器人組成的飯店,卻在2019年因為大多數機器人無法妥善回應房客期待、錯誤百出,而決定逐漸轉回聘用人類員工

怪奇飯店曾以「世界上第一家由機器人組成的酒店」而聲名大噪。(圖/Flickr,MIKI Yoshihito)

即使現有的社交機器人大多只能做為輔助工具,無法全取代人力,但是研發機器人對人們生活品質的益處,仍是顯而易見的。

例如,在人口老化社會中,機器人能補足長照資源不足的問題,取代大部分勞力工作,減輕照顧者的負擔10

想讓機器人更貼近人類?千萬不可只注重外表

回到本文所探討的問題中心,人型機器人是否會無一避免地掉入恐怖谷中?就目前的研究證據來看,我們似乎尚未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如同大多研究問題,正反方的證據同時存在於文獻中。

再者,恐怖谷曲線很可能會因個人偏好、生活經歷而有所不同。

如 Mori 將「日本人形木偶」(bunraku puppet)放在相當靠近真人親合度的位置。雖然在 Mori 的理論原文中,他也承認這樣的木偶其實說不上是高度擬人化的,但是當在看木偶戲時,會不自覺忘卻木偶非人的外觀特徵,深深融入故事情境與人物情感中。

對於日本人、愛看木偶戲的人而言,可能會對日本的木偶更親切。(圖/Flickr,Leonardo Boiko)

相對地,我們每個人會覺得親近、懼怕的對象、特徵,也與我們人生經歷緊緊連結,這為探討擬人化外表與互動者好感度關聯的議題上,增添了許多變項與困難。

然而,不管恐怖谷存在與否,都提醒了機器人設計者,不該一味追求高度擬人但可能造成反效果的外貌。

皮克斯動畫「瓦力」(WALL-E)裡的瓦力跟伊芙、迪士尼「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裡的杯麵,它們長得都完全不像人類,卻仍深得觀眾的喜愛。

明明杯麵(左)和瓦力(右)都很不像人類,卻得到非常多觀眾的喜愛。(圖/Wikipedia)

要打造良好人機關係、提高大眾對機器人的接受度,或許該更強調於情緒表達9、互動模式11、社交技能7,以及使用者在長期人機互動中的心理歷程12,13,畢竟,人類在社交互動中也不是單看外表的膚淺生物吧!

備註

humanoid 和 android 雖然時常混用,用來指稱似人的機器人,但事實上兩詞定義有些微不同。

  • humanoid:泛指擁有部分人類外型特徵、受人型啟發設計的機器人,不管擬人程度高或低都能稱為humanoid。
  • android:特指完全模仿真人外觀的機器人,會擁有似人的皮膚、頭髮、身材比例,與互動方式等等,如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與 Kokoro 公司製造的 Actroid 機器人。

參考文獻

  1. 1Mori, M., MacDorman, K. F. & Kageki, N. The uncanny valley. IEEE Robot. Autom. Mag. (2012) doi:10.1109/MRA.2012.2192811.
  2.  Piwek, L., McKay, L. S. & Pollick, F. E.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uncanny valley hypothesis fails to confirm the predicted effect of motion. Cognition 130, 271–277 (2014).
  3.  Bartneck, C., Kanda, T., Ishiguro, H. & Hagita, N. Is The Uncanny Valley An Uncanny Cliff? in RO-MAN 2007 – The 16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bot and Huma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368–373 (2007). doi:10.1109/ROMAN.2007.4415111.
  4.  Saygin, A. P., Chaminade, T., Ishiguro, H., Driver, J. & Frith, C. The thing that should not be: predictive coding and the uncanny valley in perceiving human and humanoid robot actions. Soc. Cogn. Affect. Neurosci. 7, 413–422 (2012).
  5.  Moore, R. K. A Bayesian explanation of the ‘Uncanny Valley’ effect and related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Sci. Rep. 2, 864 (2012).
  6.  Cheetham, M. Perceptual discrimination difficulty and familiarity in the Uncanny Valley: more like a “Happy Valley”. Front. Psychol. 15.
  7.  Dautenhahn, K. Socially intelligent robots: dimensions of human-robot interaction. Philos. Trans. R. Soc. B Biol. Sci. 362, 679–704 (2007).
  8.  Hortensius, R. & Cross, E. S. From automata to animate beings: the scope and limits of attributing socialness to artificial agents: Socialness attribution and artificial agents. Ann. N. Y. Acad. Sci. 1426, 93–110 (2018).
  9.  Hortensius, R., Hekele, F. & Cross, E. S. The Perception of Emotion in Artificial Agents. IEEE Trans. Cogn. Dev. Syst. 10, 852–864 (2018).
  10.  Zsiga, K. et al. Home care robot for socially supporting the elderly: Focus group studies in three European countries to screen user attitudes and requirements. Int. J. Rehabil. Res. (2013) doi:10.1097/MRR.0b013e3283643d26.
  11.  Feil-Seifer, D. & Matarić, M. J. Socially assistive robotics. Robot. Autom. Mag. IEEE 18, 24–31 (2011).
  12.  Hortensius, R. & Cross, E. S. From automata to animate beings: The scope and limits of attributing socialness to artificial agents. Ann. N. Y. Acad. Sci. (2018) doi:10.1111/nyas.13727.
  13.  Henschel, A., Hortensius, R. & Cross, E. S. Social Cognition in the Age of Human–Robot Interaction. Trends Neurosci. S0166223620300734 (2020) doi:10.1016/j.tins.2020.03.013.

作者資訊

Te-Yi Hsieh|現為英國University of Glasgow 博士生,主修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研究領域介於心理學、機器人學、神經科學的交界處。

欲知更多作者的研究相關資訊可關注:http://www.so-bots.com/
Twitter: @TeYiHsieh

  • 責任編輯|儀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e-Yi Hsieh_96
6 篇文章 ・ 8 位粉絲
PhD in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Social Robotics (University of Glasgow, 🇬🇧)。寫心理🧠、寫機器人🤖、寫跟你我生活有關的🙋‍♀️ 。 發表詳見 👉 https://hsadeline.wixsite.com/teyihsieh (Twitter: @TeYiHsieh)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到了東京就是要玩科學──《數感日本參訪團》(下)
活躍星系核_96
・2019/09/03 ・301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94 ・六年級

  • 文/陳俊宇

到了東京就是要玩數學──《數感日本參訪團景點介紹》(上)中,我介紹了三個 2019 數感日本參訪團行程中的數學景點,都是由日本企業、教授所建立的。而這篇文章將會介紹兩個日本的科學博物館「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科學未來館」。

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科學與生物的歷史

圖/wikipedia

館內保存約400萬件以上的珍貴展品,藉由科學原理的模擬操作,體驗手作的重要實踐精神。館內豐富的模型及展示品,可加深加廣學習的視角,對科學標本或展品進行數學聯想、討論與應用。

生物模型與化石

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有大量的生物模型與化石,我想肯定是生物愛好者的天堂。光是動物模型我想就超過1000個,這邊我放上幾個我認為比較有意思的模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我們去的當天還有恐龍特展,展示的都是些無比巨大的恐龍化石。我想恐龍迷一定十分興奮?

科技展示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除了動物模型、化石之外,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也有展示許多古代的科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將高中理科課本知識做成實體模型,能讓學生在上高中前先對這些知識有初步的了解。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小結:適合國高中生的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

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有一區在展示日本研究者們的研究成果。我認為這是很好的措施,研究者能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大眾看到,大眾也能接收到第一手的研究資訊,形成一個正向的學術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且,日本科學博物館有大量在課本上出現的生物、科學模型,就學中的學生能透過具體的模型加深課程上的觀念。如果你是恐龍迷,擁有大量恐龍化石的日本科學博物館更是你的寶庫。

景點資訊

  • 景點名稱: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
  • 地址:東京都台東區上野公園7–20110–0007
  • 官網: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

日本科學未來館

圖/wikipedia

展館分為地球環境、生命構造、資訊科學及機械人4個主題展覽區,透過淺顯易懂的解說和介紹,讓遊客都可立即學到最新的科學知識。

地球Geo-Cosmos

Source:MiraikanChannel截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顆地球Geo-Cosmos 是日本科学未来馆的標誌性展品,1000 萬像素以上的高分辨率生動地再现了閃耀在太空的地球形象。同時也能顯示超過 20 種的觀測數據。

仿真機器人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科學未來館有許多機器人,在圖片中央的是能夠與人類一起生活為前提所研發出的擬人機械人「ASIMO」,親自表演的 10 分鐘內,它將介紹其身體各部位的結構,及表演踢球等。

至於右側的和服少女機器人,不得不說因為恐怖谷理論,動起來超詭異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療設施體驗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館內有一區展示許醫療科技。其中有兩個設施比較有意思,一個可以拆解的人體器官模型,以及一個能實際體驗、操作的醫療用機械手臂。

100億人的生存挑戰

Source:100億人的生存挑戰影片截圖

未來科學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設施,是一個很像台北科教館門口的滾球設施,名為「100億人的生存挑戰」。雖然整體設計比較簡單,但卻蘊含對於環境破壞的反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家可以先看2分鐘的介紹影片,簡單了解「100億人的生存挑戰」所蘊含的含義。

「100億人的生存挑戰」這個模型代表著地球,環境中有陸地、海洋、大氣層。隨著物質與能量的轉變,地球的變化(地震、火山等)生生不息,帶來了各種威脅生命的潛在危機(以紅球表示),當潛在危機入侵社會時,就有可能帶來災害(紅球撞倒人類牌子)。

Source:100億人的生存挑戰影片截圖

值得深思的,有些潛在危機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比如二氧化碳(銀色鋼珠)引起的全球暖化,進而導致超級颱風頻發;又或著是便利的交通工具為傳染病提供擴散的管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設施的周圍有架設許多看板,告訴我們這些危害發生的原因,以及我們面對這些潛在危機時能做的事情。

具有特色的午餐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當天的午餐是吃猛瑪象咖哩飯以及地球冰淇淋,味道都不錯。

科學未來館商品店

Source:自行拍照製作

不得不說科學未來館的商品都很科學。

有數學公式的墊板(還有物理、化學公式)、物理公式紙膠帶、黑洞拼圖、科學偉人撲克牌等等。只可惜我已經畢業了,不然我一定會買有機化學的墊板,在考試時正大光明的使用(笑)。

小結:適合所有人的科學未來館

科學未來館有許多很酷的高科技,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展出。

不需要有太深的科學基底,也能從中感受到那種高科技的酷炫感。不管是大人、小孩都能在科學未來館中好好享受設施所帶來的樂趣。

景點資訊

  • 景點名稱:日本未來科學館
  • 地址:東京都江東區青海2–3–6
  • 官網:Miraikan

心得:擁有出色的科學教育環境,日本的科學發展自然出色

這次的日本教育旅行大大地打開了我的視野,同時我也能理解為什麼日本的科學會如此厲害。

  • 在理數館中,透過體驗遊戲展示科學知識,讓學生能在玩樂之餘建立數學的概念。
  • 在數學體驗館中,透過自製教具來呈現不同的數學定理,讓抽象的數學得以具體化。
  • 在科學未來館中,透過模型來呈現災害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提升國人環境關懷的意識。
  • 在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中,透過展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促進最前線的學術交流。
  • 在 Sony ExploraScience 中,利用公司內部的技術製作互動裝置,在提升學生對於科學的興趣之餘,也為企業達到宣傳的效果。

有這麼棒的科學教育環境,日本的科學發展自然出色,我想這些正是台灣缺乏的。

雖然這些環境台灣不是完全沒有,但台灣還是太過注重紙本上的學習,純理論的知識反而降低學生對於科學的興趣。校外教學大多也只是去遊樂園,教學的含義遠遠低於那些前往這五個數學景點的日本學生。學生對科學缺乏興趣,只用來應付考試,科學發展自然受限。

如果有機會去東京玩,除了原本就規劃好的景點,不妨安排上述設施,在體會不同行程的同時,也在旅程中學到一些東西。沒有預定要去日本的讀者,也歡迎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喜歡旅行的朋友,讓他有更多能選擇的景點。

以上,就是我2019數感日本參訪團的五個數理旅遊景點。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78 篇文章 ・ 127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