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穿山甲悲歌—來自野生動物犯罪調查小組的見聞實錄

果殼網_96
・2017/03/13 ・4479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24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Ent |古生物學博士生,科學松鼠會成員。

一隻野外的穿山甲。願它平安。 圖/ Nigel J.Dennis

愛護動物人士的不可承受之重

「我從沒有想過,第一次見到活的穿山甲會是這樣。」

她站在印尼棉蘭市郊的一座倉庫裡,背後大門鎖著,角落的穿山甲鱗片堆成了一座小山。一隻活生生的穿山甲趴在上面,正舔舐著死去同伴的甲片。

她差一點崩潰。但是她正在臥底扮演買家,收集證據。面前是侃侃而談的中間商,身邊是其他臥底的同事。她必須忍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直到那天半夜兩點,她獨自一人突然痛哭失聲。

達拉瓦蒂(Dwarawati,化名)是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印尼項目的工作人員。然而,她和她的同事卻不能像別的研究者一樣,看著研究對象在天然環境裡自由生活。這裡是戰鬥的前線,她們必須為了保衛自己所愛的動物而竭盡全力。

——但是沒有人真的知道,這種古老、溫柔又害羞的動物,還有多少時間。

溫柔的穿山甲,唯一的天敵是人類

屈原在《天問》裡寫下:「延年不死,壽何所止?鯪魚何所?鬿堆焉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楚辭補注》對此註解,「一云鯪魚,鯪鯉也,有四足,出南方。」

​鯪鯉是古人對穿山甲的稱呼,因為牠身上佈滿了鱗片,像鯉魚一樣。的確,牠是全世界唯一一種身披鱗甲的哺乳動物,連犰狳的甲都和牠截然不同。這些甲片由角蛋白組成,和人類指甲的成分一樣,只是穿山甲的甲片更厚更硬,相互疊覆成遍布全身的甲胄而已。

但披甲的牠卻並不威風凜凜。相反,牠是一隻溫柔的動物。

越南野生動物工作人員救助的一隻穿山甲。圖/Luc Forsyth

牠是獨居的,只有在交配季節才會彼此相遇。牠的雄性個體不會主動尋找另一半,而是留下氣味標記來告知雌性「我在這裡」。牠喜歡夜行,在白天多半都會縮成一團睡覺。牠挑食,每隻穿山甲會認準自己最愛的一兩種昆蟲不放,各自的口味還不相同。牠性情溫和,爪子毫無殺傷力只適合挖洞,甚至沒有牙齒。牠很近視,牠小時候會趴在媽媽的尾巴上,牠會挖出地洞或者樹洞然後躲在裡面,牠感覺到威脅就蜷縮起來,把臉埋在尾巴下面,等威脅自己離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多意義上,穿山甲就像一個害羞的宅宅。

​作為一個至少延續了 4000 萬年的物種,穿山甲在野外原本過得很好。全世界 8 種穿山甲被分在單獨的一個目,野生分佈範圍遍達東南亞、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可以算是(過得)相當不錯的物種了。

長尾巴的樹穿山甲。圖/Keith & Liz Laidler

​南朝道士陶弘景在他的書中想像,穿山甲捕捉螞蟻的方式是張開甲片裝死,等螞蟻爬進鱗片中,然後沉到水里把螞蟻淹死,再慢慢吃掉。但實際上穿山甲吃昆蟲的方式十分簡單:挖開牠們的洞穴,用靈活的舌頭把蟲子舔出來。大部分穿山甲吃的是不同物種的螞蟻和白蟻,甲片可以閉合阻止蟲子爬進去,小眼睛和厚眼瞼也有這個效果。

而當敵人來臨時,穿山甲就縮成一個球,有力的腹肌讓捕食者極難把牠掰開,更無處下口。獅子和豹等捕食者面對這個甲球,大多數時候只能徒勞地撥拉幾下,象徵性地咬幾口。幼年穿山甲的甲片尚未硬化時,母親會一直留在洞裡陪伴,如有威脅就會捲成球把寶寶裹在裡面。成年穿山甲並沒有真正的天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除了人類。

穿山甲是全世界走私最多的哺乳動物

​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上,中華穿山甲這個物種被列為「極危」,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換句話說,基本上是找不到了。唯一的野生穩定族群在台灣,剩下的地方穿山甲即便還存在,也已沒有任何成規模的族群。而這一切,都只是因為一種純為滿足口腹之欲的野味,和一種成分與豬蹄甲無異的藥材。

圖/nationalgeographic.com/voc.com.cn

在 2016 年 9 月 28 日華盛頓公約(CITES)全面禁止穿山甲一切國際貿易之前,也有一定量的合法甲片進出口。但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保育監測中心的數據表明, 2001 – 2014 年間,中國的年均合法甲片進口額僅 446 公斤,而中國官方公佈的年均消耗量,是這個數字的 60 倍。

官方說法會宣稱這個差額是因為有庫存。然而過去 10 年間,僅中國查獲的涉及穿山甲案件,就意味著每年 9000 隻穿山甲的走私量。根據估計,近年來非法販賣的穿山甲真實交易數據,應該在 11.6 萬到 23 萬隻之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走私入境的穿山甲。圖/中新網
走私的穿山甲。圖/上海日報

在這樣的壓力下,不只中國境內的穿山甲族群已經崩潰,東南亞國家的種群也在遭受嚴重的摧殘。達拉瓦蒂告訴我們 ,她和許多盜獵者有過交談,過去他們很容易一周之內捕捉十幾隻穿山甲,但現在通常只能抓到五隻左右了。

這個趨勢當然不會因為亞洲穿山甲的消失而終結。 「由於亞洲穿山甲種群衰退,而今非洲的穿山甲正在成為國際貿易的對象,」 WCS 的資深研究員馬杜.饒(Madhu Rao)博士說。 「而中國和越南,是主要的消費國。」

樹穿山甲的鱗片。圖/Leeds Museums and Galleries

牠們堅硬的甲片有種種據說的神奇藥效,卻正因如此,牠們連保護自己也做不到。

更何況,穿山甲目前沒有也無法指望開展商業化繁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世界唯一可算成功的飼養保育是在台北動物園,但牠依賴於極端細緻的照顧,毫無商業前景。 「許多動物園在穿山甲身上投入了大量經費,提供了最好的照料,但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穿山甲的少量飼養和人工繁育依然極端困難。」馬杜說。

穿山甲的繁殖很慢。馬杜告訴我,中華穿山甲的孕期在 318 至 372 天之間,一次只產一胎。而且,圈養穿山甲的死亡率非常高。 「人工飼育不但在生物學上是極端困難的,在經濟上也是不可行的。」她說。

再說,要怎樣的人工飼養規模,才能填補每年數十萬隻的市場呢?

圖/Paul Hilton for WCS

盜獵與走私活動已經演變成大規模的組織犯罪

馬杜認為,就算實現了商業化的養殖,「對野生族群的壓力還是會繼續,甚至可能會增長——因為商業性飼育機構反而有可能為『洗白』野生穿山甲提供了途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樣的背景下,穿山甲盜獵與走私已經成長為可怕的大規模犯罪。

​「野生動物走私,和毒品、武器、人口販賣乃至恐怖主義,都共享著同樣的渠道,只是具體貨物不同罷了。」WCS 印尼項目參與成立的野生動物犯罪調查小組(WCU)調查員彼斯瑪(Bisma,化名)告訴我。

​因此,和盜獵者的戰鬥,激烈程度也毫不遜色。

所有調查起點都依賴線人。在眾多非政府組織十餘年的努力下,印尼已經擁有規模可觀的線人網路。調查員會透過該網路尋找盜獵者,然後假扮買家聯繫中間商(對於穿山甲而言,中間商幾乎都是印尼華人),尋找證據,判斷關鍵人物,最終和警方合作,一網打盡。彼斯瑪說,WCU 平均每年會參與四五十起案件。 2008 年,小組取得了建立以來最大的成就:幫助警方一次查獲了 13.8 噸穿山甲;而 2015 年,又成功查獲了 5 噸穿山甲,總價值高達 182.6 萬美元。

盜獵者擁有槍械和砍刀,而調查員卻是平民研究者。他們不但要臥底調查,還要在最終的抓捕過程裡協助警方。彼斯瑪沒有多談他曾經遇到怎樣的危險,但是他說,能夠依賴的只有經驗和訓練,以及兩條腿。達拉瓦蒂則告訴我,她的同事在亞齊特區幾次協助警方的行動中,都遇到了警方與犯罪分子交火的情況。

但是比肉體風險更加可怕的,也許是精神壓力。是一個深愛著動物的人必須每天面對悲劇,但又必須每天戰鬥下去的難以想像的壓力。

就在倉庫見到穿山甲的第二天,達拉瓦蒂和同事一起驅車前往另一個盜獵者的家。「他們告訴我,那個人家裡有一張新鮮的虎皮正在晾乾。於是 8 個小時的車程,我腦子裡別的什麼都想不了,全都是這張虎皮。」

​最終抵達時,那個盜獵者不在家。

​「如果見到了,我可能真的會當場崩潰。」她說。

這一行動告一段落之後,她暫時離開了該地區,轉而參加了一個蝠魟的野生族群研究。

「看到牠在游動的時候,我的傷好了百分之八十。」從語氣裡就幾乎能想像出她在那一瞬間的治癒感。

但是並非所有的調查員都能像她這樣幸運。達拉瓦蒂告訴我,WCU 的很多成員需要隱姓埋名長期臥底,幾乎完全犧牲了正常社交,居住地點也不能暴露。彼斯瑪就是這樣一位成員,平常神出鬼沒,甚至參加學術會議也往往是當天毫無預兆地突然現身。對於他們而言,面臨的心理壓力甚至無法向同事之外的人吐露。

「前一段時間,我們有一個工作了七八年的同事感到身心俱疲,回家休養了三個月。然而三個月後他說,不行,我不能離開這項工作,於是又回來了。」她說。她曾開玩笑跟上司說,像他們這樣的工作,最需要的福利是心理創傷輔導。

在她講述這些經歷的時候,我想起了幾年前讀到過的一個故事。故事說,一次森林火災過後,人們在灰燼裡發現了一隻蜷成一團的穿山甲屍體,無論如何也不鬆開。當人們終於撬開之後,發現這是一隻母穿山甲,她緊緊抱成團,保護了自己懷裡的幼兒。

對於這個看起來很心靈雞湯的故事,我一直抱有謹慎的懷疑。母穿山甲有類似的行為,只是面對火災很可能沒有什麼作用。然而那一刻我覺得,也許達拉瓦蒂和她的同事心中,都有一隻這樣的母穿山甲吧。敏感、害羞、溫柔,然而為了保護自己所愛的東西,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的一隻穿山甲。但是,牠何時會醒來呢?

穿山甲在中國

​我的第一隻穿山甲,是在中國北京市立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看到的。

​牠的飼養員陳月龍——大家都叫他「陳老濕」——為牠搭建了一個極其複雜的籠舍,裡面有水池、樹幹、土壤、落葉、人工洞穴,為了有效分解穿山甲糞便還加入了昆蟲、蟾蜍和有益細菌。

北京市立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中華穿山甲,和正要帶它做檢查的陳老濕。圖:花蝕

陳老濕把牠從一根管道裡拎了出來,上體重計稱重,看看牠的身體有無異常。 「就知道牠會躲在這裡面。」牠害羞,但是並不膽小。被拎出來的時候牠蜷縮了一會兒,但是很快就開始謹慎地四處嗅探地板上的幾隻陌生的腳。

當牠來到我腳邊時,我想像著不是在瓷磚的地板上,而是在華南的亞熱帶森林裡看到牠。我想像著牠帶著新鮮泥土的氣息探過頭來,伸出粉紅的長舌頭舔舐葉子上的一滴露水,尾巴掃過我的腳邊。我想像著林間所有的聲音、所有的形狀和所有的色彩匯成一首歌,這隻穿山甲也加入其中。我想像著第一次見到牠的眼睛,和第一次見到牠眼中的世界。

還有每一雙陌生眼睛的每一個世界。

圖/花蝕

誰不願意生活在一個充滿可能性與驚奇的世界呢?

又有誰願意生活在一個那麼單調、那麼無趣、那麼貧乏、那麼不能提供科學與藝術靈感的世界裡呢?

穿山甲只是 4000 萬年歷史中的一目八種,在億年計的生命史中只是一小段。然而我只是一個人類, 20 萬年歷史是瞬間中的一瞬間。這隻腳邊的小動物是先於我而存在的世界的一部分,這一點和日月星辰並無分別。我擁有一腳把牠踢開的能力,但是我無法想像,以這樣的態度對待這世界,意味著什麼。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鬿堆焉處,鯪魚何所。」

於是我問它:穿山甲,你要去哪裡啊?

我始終會在這地球上,生在這裡,死在這裡,穿山甲說。你呢?


本文來源於果殼網(微信公眾號:Guokr42),編輯:花蝕。本文禁止二次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 sns@guokr.com

文章難易度
果殼網_96
108 篇文章 ・ 8 位粉絲
果殼傳媒是一家致力於面向公眾倡導科技理念、傳播科技內容的企業。2010年11月,公司推出果殼網(Guokr.com) 。在創始人兼CEO姬十三帶領的專業團隊努力下,果殼傳媒已成為中國領先的科技傳媒機構,還致力於為企業量身打造面向公眾的科技品牌傳播方案。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人體吸收新突破:SEDDS 的魔力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5/03 ・1194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紐崔萊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營養品的吸收率如何?

藥物和營養補充品,似乎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關鍵分子,可能無法全部被人體吸收?那該怎麼辦呢?答案或許就在於吸收率!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謎團吧!

你吃下去的營養品,可以有效地被吸收嗎?圖/envato

當我們吞下一顆膠囊時,這個小小的丸子就開始了一場奇妙的旅程。從口進入消化道,與胃液混合,然後被推送到小腸,最後透過腸道被吸收進入血液。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其實充滿了挑戰。

首先,我們要面對的挑戰是藥物的溶解度。有些成分很難在水中溶解,這意味著它們在進入人體後可能無法被有效吸收。特別是對於脂溶性成分,它們需要透過油脂的介入才能被吸收,而這個過程相對複雜,吸收率也較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有聽過「藥物遞送系統」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開發了許多藥物遞送系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自乳化藥物遞送系統(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簡稱 SEDDS),也被稱作吸收提升科技。這項科技的核心概念是利用遞送系統中的油脂、界面活性劑和輔助界面活性劑,讓藥物與營養補充品一進到腸道,就形成微細的乳糜微粒,從而提高藥物的吸收率。

自乳化藥物遞送系統,也被稱作吸收提升科技。 圖/envato

還有一點,這些經過 SEDDS 科技處理過的脂溶性藥物,在腸道中形成乳糜微粒之後,會經由腸道的淋巴系統吸收,因此可以繞過肝臟的首渡效應,減少損耗,同時保留了更多的藥物活性。這使得原本難以吸收的藥物,如用於愛滋病或新冠病毒療程的抗反轉錄病毒藥利托那韋(Ritonavir),以及緩解心絞痛的硝苯地平(Nifedipine),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除了在藥物治療中的應用,SEDDS 科技還廣泛運用於營養補充品領域。許多脂溶性營養素,如維生素 A、D、E、K 和魚油中的 EPA、DHA,都可以通過 SEDDS 科技提高其吸收效率,從而更好地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藥品能打破過往的限制,發揮更大的療效,也就相當於有更高的 CP 值。SEDDS 科技的出現,便是增加藥物和營養補充品吸收率的解決方案之一。未來,隨著科學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會有更多藥物遞送系統 DDS(Drug Delivery System)問世,為人類健康帶來更多的好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7 篇文章 ・ 303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經濟重要還是環境重要?明朝末年發生了什麼事?氣候如何影響國家?——《價崩》導讀
衛城出版_96
・2024/05/07 ・4105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眼皮底下的事實:環境史研究者看《價崩》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著名的漢學家卜正民以如下段落為《價崩:氣候危機與大明王朝的終結》一書定調:

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彷彿逃不出莫測變幻的手掌心。變化讓人這麼痛苦、氣餒,為了安慰自我,我們便告訴自己:當代的生活特徵就是接連不斷的變化,正是這種不穩定,讓世界變得比以往更複雜。

他告訴我們,作為一個「長壽之人」,「過去十年來,氣候變遷、物價通膨,以及政治豪奪的速度與規模」,他認為也是前所未見。只是,作為一個歷史學者,他還是想問,若我們放大時空的尺度,當代人在過去十年來經歷的變化,真的是前所未見嗎?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在一六四○年代早期的中國,也就是明朝末期的中國,是一個連「生存條件都被剝奪,平安度日的尊嚴都被否定的時代」,因為「大規模的氣候寒化、疫情與軍事入侵,奪走數以百萬計的人命」。

在一六四○年代早期的中國,也就是明朝末期的中國,是一個連「生存條件都被剝奪,平安度日的尊嚴都被否定的時代」,因為「大規模的氣候寒化、疫情與軍事入侵,奪走數以百萬計的人命」。
圖/unsplash

藏在眼皮下的事實是什麼?小冰期如何發生?

一六四○年代初期的中國發生什麼事?這便是卜正民試圖回答的問題。他反對傳統史學的兩大見解:一者是訴諸人禍,即訴諸當時宮廷內的派系鬥爭,統治階層道德淪喪,導致民不聊生;二者是訴諸十六至十七全球的白銀貿易,即當時從美洲與日本湧入中國的白銀,造成物價波動與社會不安。卜正民認為,訴諸人禍與貿易會讓我們看不見「藏在眼皮底下的事實」:小冰河時期(簡稱小冰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義地說,小冰期是從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初期的地球寒化現象,氣溫平均掉了攝氏兩度。乍看之下,攝氏兩度的溫差或許微小,但對作物而言,這樣的溫差已經足夠讓作物減少一次收成,或根本無法收成。再者,必須注意,兩度的溫差是「平均」,即可能是極熱與極寒的氣溫交錯變化造就此兩度溫差。這確實也是在小冰期中發生的事。

地球科學家推測,寒冷的氣候讓兩極的冰山範圍擴張,讓海水變得更鹹,也就是變得更重,影響洋流的流動方式,從而牽引了大氣與洋流間的循環。影響所及,所謂「聖嬰-南方震盪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即傳統上所說的「聖嬰現象」加「反聖嬰現象」)變得格外激烈,乾旱、水災等極端氣候頻傳。不僅如此,地球科學家也指出,小冰河期也是火山活動格外頻繁的時期。火山噴出的煙塵,遮蔽了太陽輻射,更加速了地球的寒化。

地球科學家推測,寒冷的氣候讓兩極的冰山範圍擴張,讓海水變得更鹹,也就是變得更重,影響洋流的流動方式,從而牽引了大氣與洋流間的循環。
圖/unsplash

小冰期的起因為何?目前普遍接受的見解是太陽活動改變。此外,也有研究者指出,這與所謂歐洲人「發現」新大陸有關。受到所謂「哥倫布大交換」的衝擊,美洲原住民大量消失,森林擴張,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濃度的減低,讓大氣保溫的能力下降,與前述太陽活動與火山噴發的效果耦合,讓寒化成為不可逆的過程。總之,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地球是個混沌系統,牽一髮不只動全身,甚至整個身體都會分崩離析。

回到《價崩》這本書。卜正民指出,明朝的存續時間(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即落在小冰期,並成為明朝覆亡的主因。他將小冰期之於明朝的影響分為六個泥沼期:一、永樂泥淖期(一四○三年至一四○六年)。二、景泰泥淖期(一四五○年至一四五六年)。三、嘉靖泥淖期(一五四四年至一五四五年)。四、萬曆一號泥淖期(一五八六年至一五八九年)。五、萬曆二號泥淖期(一六一五年至一六二○年)。六、崇禎泥淖期(一六三八年至一六四四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永樂泥淖期欠缺災荒記載,景泰泥淖期以饑荒收尾,嘉靖泥淖期氣候異常乾冷,萬曆一號泥淖期爆發饑荒、洪水、蝗災與大疫,「人民相食,枕籍死亡」;萬曆二號泥淖期的乾旱與水災頻繁,饑荒再度爆發,「朝廷賑濟的請願如潮水湧來」。崇禎泥淖期是明代乃至於「整個千年期間最慘痛的七年」,「米粟踊貴,餓殍載道」。一六四四年四月末,闖王李自成兵臨北京,致書要求崇禎帝歸順。崇禎不從,在命皇后、貴妃與女兒自盡後,他爬上皇居後的煤山,自縊身亡。李自成稱帝後,滿人入關,將中國納入大清國版圖。

不可忽視的幽靈?拔除合理征服者的解釋,明朝滅亡原因還有哪些?

如此的歷史解釋是否會流於環境決定論?卜正民的回答是:「如果環境決定論的幽靈就在門外徘徊,我也不會在分析時將其拒於門外。」那麼,是什麼讓寫出《縱樂的困惑》、《維梅爾的帽子》等名著的歷史學者相信環境的決定作用?答案就是糧價。

卜正民先生像。
圖/wikipedia

以他的話來說,「太陽能與人類需求的關係,是透過糧價調節的。從景泰年間到崇禎年間,糧價在五次環境泥淖其中激增,每一次都把價格多往上推一截,這樣的事實也說服我必須採用氣候史的大框架。」卜正民表示,「一旦經濟體仰賴太陽輻射為能源來源,那麼無論大自然是幽而不顯還是顯而易見,都必然是社會或國家生命力的決定因素。」

在結語「氣候與歷史」中,卜正民再次反駁那些把明朝覆滅推給「失德」的見解。他認為,這種論調是「合理化明清兩朝遞嬗的過程」,且「編出這種敘事並為之背書的,就是征服者」。他強調,「明朝的滅亡固然不能推給災荒糧價,但講述崇禎末年重大危機時不把氣候因素納入考慮,那簡直就像莎士比亞所言,宛如癡人說夢,充滿著喧譁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不至於將環境決定論「拒於門外」是一回事,認為社會變遷就此被環境「決定」,又是另一回事。卜正民並不認為,面對氣候因素帶來的種種挑戰,明朝各級官員只能雙手一攤,感嘆天要亡我,不做任何努力。就如其他生活在小冰期的人們一般,卜正民認為,明朝人建設基礎設施、育種、建立制度、開發新科技與控制生育力等;但問題是,一六三○年代晚期的種種災害,並未催出社會的適應力,反倒是摧毀其適應力。

拜此時勃發的火山活動與激烈的聖嬰-南方震盪現象「之賜」,不論是政府還是市場,都變不出糧食。卜正民認為,至少在前五個泥淖期,明朝人還是表現出相當的韌性,努力予以調適。然而,進入崇禎泥淖期後,春夏乾冷,田地龜裂,運河無水。當每公斤的米得需要兩千五百公升的水,而老天爺就是不願意降下一滴雨時,糧食供應體系就此崩潰,連帶把物價與政治體系拖下去陪葬。

是誰忽略了眼皮底下的事實?這段歷史帶給我們什麼警訊?

回到卜正民所稱的「眼皮底下的事實」。我們要問,是誰忽略了這項事實?誰是這對眼皮的擁有者?卜正民的答案有二。一則是以研究社會、政治與環境變遷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以小冰期的相關研究為例,他表示,當他開始研究明代中國糧價變異與氣候變化之關係時,驚訝地發現,「其他地方的環境史對糧價幾乎不提」。與之對照,精通糧價的歷史研究者,如不是太快地把糧價理解為「公平交易」的指標,便是視之為社會關係的一環,忽略了糧食必得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孕育出來的。

另一個忽略氣候或環境此事實者便是卜正民的同代人,也就是在閱讀這本書的你我。現代人對物價飛漲的關注程度遠比全球暖化、極端氣候與環境破壞來得高;畢竟,前者是切身之痛,後者則相當遙遠,是北極熊與紅毛猩猩的事。
圖/unsplash

另一個忽略氣候或環境此事實者便是卜正民的同代人,也就是在閱讀這本書的你我。現代人對物價飛漲的關注程度遠比全球暖化、極端氣候與環境破壞來得高;畢竟,前者是切身之痛,後者則相當遙遠,是北極熊與紅毛猩猩的事。然而,卜正民的分析告訴我們,即便明代中國離現在相當遙遠,所謂的小冰期至少也是一百五十年以上的事,但物價恐怕還是可作為某種氣候指標。換言之,若人們以關心物價的熱誠來關心環境,面對當代的環境危機,說不定人們多少可找出個解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讓人心生警惕的是,卜正民告訴我們,小冰期多少是個漫長的地球系統變化。小冰期本身並未造成明朝衰亡,是相伴的極端氣候摧毀了明代社會的韌性與調適。他也認為,面對小冰期、火山噴發與聖嬰-南方震盪現象誘發的極端氣候,從後見之明來看,明朝人也做了他們可以做的,但也只多苟延殘喘了七年,且還是生存條件都被剝奪、生活尊嚴都被否定的七年。

那麼,當人類誘發的氣候變遷可能已加劇了聖嬰-南方震盪現象,讓去年(二○二三年)夏天成為有紀錄以來地球最熱的夏天,而極端氣候彷彿成為日常,人類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調適?如果說明朝多少是被地球系統的正常運作摧毀,當今地球系統的異常,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數百年後的歷史學家,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恐怕無法如卜正民對待明朝人一樣地寬厚,只能說這是咎由自取。諸如此類的思考,都讓《價崩》有了跨越時代的現實意義。

畢竟,明朝人不是外星人,他們跟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本文摘自《價崩:氣候危機與大明王朝的終結》,2024 年 05 月,城出版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衛城出版_96
1 篇文章 ・ 4 位粉絲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每個人在心裡攜帶著文明的種子。 守衛讀者心中之城,與文明的生命力。"

1

0
0

文字

分享

1
0
0
追求中醫本真性與科學化是衝突的嗎?中西醫交融有哪些可能性?——《非驢非馬》
左岸文化_96
・2024/04/28 ・316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對於低估中醫的人而言,以不加思索的方式追逐中醫科學化當然不難。如同我在第九章解釋過的,由於西醫師最關心的就是防止這兩種醫學的交流互動,因此在中醫科學化的爭議中,他們只支持一種研究計畫,就是遵循「一二三四五」的程序而進行的國產藥物科學研究計畫。這個研究程序是中西醫之爭的一種政治策略,它建立在一種價值評估與風險的體制之上,又在實踐時重新強化了這種體制。

具體而言,就是認定中藥僅是自然界的原料,因此科學家應該把中藥視為可能造成性命威脅的「新」藥。藉著把常山乃至所有中藥貶低為只不過是自然原料,這種研究程序體現了華威.安德森(Warwick Anderson)所描述的「可能是殖民科學最具殖民色彩的特徵」:也就是「其歷史看起來彷彿純粹只是萃取和挪用,只是把先前毫無價值的物品納入科學體系裡,而抹去在地社會與政治的混亂影響。」(字體強調在原文即有)。

「可能是殖民科學最具殖民色彩的特徵」:也就是「其歷史看起來彷彿純粹只是萃取和挪用,只是把先前毫無價值的物品納入科學體系裡,而抹去在地社會與政治的混亂影響。」
圖/pexels

所幸,常山研究是一個能夠挑戰這種常識性研究程序的「異常案例」,證實常山抗瘧效果的過程不但將其中涉及的知識政治揭露無遺,更證明了任何以「萃取和挪用」方式進行的研究,都絕不是實現中醫潛在價值時,成本效益最高或最有效的研究取徑。

就連陸淵雷這位最激進的改革者,也對中醫科學化的破壞性後果感到疑慮。參與了自己所主張的整理中醫案所引發的激烈辯論之後,陸淵雷卻感到後悔,語重心長地指出:「今世科學程度,尚未能澈底瞭解自然界之對象。國醫固有方法,實驗有效而不得科學上理解者甚多。今之整理,欲醫藥利用科學,非以醫藥供科學之犧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令陸淵雷痛心的是,在科學化的名義之下,中醫付出了許多不必要的「犧牲」。是以改革派中醫師努力與中醫科學化方案折衝協商,希望能從這項中醫界正式支持的方案中,拯救出他們所珍惜的中醫。更重要的是,為了回應雙重背叛的指控,他們必須同時協商何謂「科學化」以及什麼是中醫的本真。

以科學與西醫補足傳統中醫限制?新中醫的誕生?

正因此,當中醫師被迫擁抱中醫科學化方案並投入推動時,他們致力於強調科學內部的不統一性以及異質性。他們拒絕將科學本質化為一個同質的實體,雖然那正是「科學化」一詞的預設。相反地,他們極力探索醫療科學內部的異質性,以便創造條件讓中醫與科學能夠進行有正面價值的跨種雜交。

現代醫療科學中,他們特別感興趣的領域包含神經系統、免疫學與抵抗力、淋巴系統,以及荷爾蒙,因為這些領域探討的現象都像「氣化」一樣無形而不可見。
圖/ unsplash

現代醫療科學中,他們特別感興趣的領域包含神經系統、免疫學與抵抗力、淋巴系統,以及荷爾蒙,因為這些領域探討的現象都像「氣化」一樣無形而不可見。本書的一個重要發現,就是許多中醫師都不相信中醫之於科學與現代性,必然是水火不容、全然對立。深切體認到中醫的各種缺陷與限制,他們積極地由科學與西醫中選取若干元素納入中醫,以實現心中的宏大目標──創造新中醫。

這些中醫師不僅拒絕把科學本質化為一種同質的實體,也同時拒絕把中醫保存為一種永恆不變的、同質的傳統。相反地,他們致力於由中醫內部相互競爭的「學派」中找出有價值的次傳統,從而重組出一個現代的中醫。舉例而言,我在第四與第八章曾指出,他們利用經驗的概念而抬高宋朝之前那種比較「經驗性」的醫學傳統,相對地貶抑金元時期的醫學,更把《傷寒論》視為一部以經驗為導向、因此較為重要的經典,從而將其地位提升至《黃帝內經》之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中醫師都深切體認到,想要讓中醫延續長存,就一定要重新組合、甚至重新發明中醫的傳統。他們把中醫裡一些不合時宜的實作排除在外,但也把一些在近代歷史中遭到邊緣化的實作重新納入其中,例如針灸。如同在本書裡已數度闡述的,日本的學術研究為現代中醫的重組提供了關鍵性的資源與啟發。

許多中醫師都深切體認到,想要讓中醫延續長存,就一定要重新組合、甚至重新發明中醫的傳統。他們把中醫裡一些不合時宜的實作排除在外,但也把一些在近代歷史中遭到邊緣化的實作重新納入其中,例如針灸。
圖/ unsplash

細菌理論納入中醫歷史?發展有效療法重於理解疾病肇因?

選擇性地借用科學以及重組中醫,是兩項交引互動的歷史過程。最明白顯示這一點的,莫過於將細菌理論納入中醫的歷史。如同第八章詳述過的,中醫師雖然認識到細菌理論對於中醫的病因學構成了重大的挑戰,卻還是致力於將其納入中醫,為的就是改進中醫預防以及控制急性傳染病的能力。依據蘭安生的分析,急性傳染病是中國每年比美國多出六百萬死亡人口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為了保存中醫的「治療價值」,他們援引現代免疫學及抵抗力理論,大力主張必須保存「證」的概念與名稱。為了達成雙重的目標──一方面讓中醫納入細菌理論的新知,另一方面又保存中醫有實效的治療與診斷技術──他們發展出「辨證論治」的雛形,而這個雛形在中共建政後被提升為「傳統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決定性特徵。

中醫師不再認為自己是在同時追求本真性與科學化兩種邏輯上相互衝突的目標,而可以新的方式來思考中西醫交融的可能性,從欣賞、轉譯、犧牲,尤其最重要的是價值的角度(包含知識論的價值、臨床的價值,以及社會經濟的價值)。
圖/ unsplash

如同辨證論治這項公式所強調的,醫學理論的功能在於「介入世界」而不是「再現世界」──在於發展有效的療法,而不是理解疾病的肇因。由於辨證論治超越了再現主義的真實觀,因此它有效地拆解了將中醫與現代性視為水火不容的對立兩極的思想基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非驢非馬」醫的挑戰與貢獻

「雜種醫」的批判者斷言這種醫學難以持續成長,他們這麼說是有道理的。首先,創造價值的努力絕對沒有保證一定會成功。此外,中醫裡有價值的元素究竟為何?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免會受到特定的社會政治情境所影響,因此也會隨著時代而持續改變。

即便如此,這些努力還是為中西醫的跨種雜交開啟了一扇大門,使中醫師不再認為自己是在同時追求本真性與科學化兩種邏輯上相互衝突的目標,而可以新的方式來思考中西醫交融的可能性,從欣賞、轉譯、犧牲,尤其最重要的是價值的角度(包含知識論的價值、臨床的價值,以及社會經濟的價值)。

透過協商現代性論述以及重組中醫的具體成果,改革派人士承擔了發展「非驢非馬」醫的歷史性挑戰。雖然他們通常都被視為食古不化的保守派,但這些懷抱改革意識的中醫師卻是積極的行動者,他們致力於實現中醫的現代性,從而探索中國自身的現代性。

——本文摘自《非驢非馬:中醫、西醫與現代中國的相互形塑》,2024 年 02 月,左岸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左岸文化_96
39 篇文章 ・ 11 位粉絲
左岸的出版旨趣側重歷史(文明史、政治史、戰爭史、人物史、物質史、醫療史、科學史)、政治時事(中國因素及其周邊,以及左岸專長的獨裁者)、社會學與人類學田野(大賣場、國會、工廠、清潔隊、農漁村、部落、精神病院,哪裡都可以去)、科學普通讀物(數學和演化生物學在這裡,心理諮商和精神分析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