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群體
2356 篇文章・ 229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05/14
月亮杯是個小小的杯狀物,材質通常是矽膠、乳膠或是其他塑料,因為它相當的柔軟且富有彈性,女性朋友們可以將它捲起來推進陰道,這時候它就會在體內延展開來、承接經血。一段時間後再捏住杯底將它取出、洗淨、消毒,又可以再次使用啦,是不是既環保又耐用呢? 但是大家知道嗎?這個產品其實不是什麼新鮮物,它最早在 1867 年就出現了很類似的產品,但是卻沒法馬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這種安全、有效且環保的商品,怎麼到了現代才漸漸受到重視呢?
・2020/05/13
為了更了解米以及發酵的知識,合理化嗑飯的強烈衝動,泛科學來到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參加《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多樣性:發酵、科學、微生物》系列首場講座。這系列講座以「發酵文化」出發,邀請不同專業領域的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對談,探索其如何交織於地方自然環境條件、農作型態與飲食文化。
・2020/05/12
焦慮或者是逃避依戀的你,有想過你家的貓或狗,是哪一種依戀風格嗎?想當年 Ainsworth 利用觀察法,用了當年非常著名的 「陌生情境」,把孩子分成三種不同的風格。這次的貓貓依戀風格研究,也是採用類似的方法。
・2020/05/12
廣義來說,背叛是種人與人、家庭及社會間,應該遵循實質或心理契約,其中一方卻未履行或毀約,導致雙方的信任瓦解。以婚姻關係而言,最終不是繼續維持,就是走向結束,而被背叛者在經歷這些事件後,內心總有許多的疑惑及情緒,包含為什麼人會背叛,經歷背叛事件又會伴隨哪些情緒,而這些情緒是否會隨著時間消失等,讓我們好好認識吧!
・2020/05/11
「一覺醒來,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新冠肺炎讓全球史無前例停工封城,在我們明確意識之前,疾病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一環。但回顧醫學史,這並不是人類第一場瘟疫大戰,疾病不時大舉來襲,統一各洲;人類也不斷尋找各種抗疫手法,延續至今。「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尚仁研究員,梳理歷史切片中人類面對瘟疫的變與不變,提供當前的我們歷史縱深的省思。
・2020/05/11
人類發明機械生物,不僅展現齒輪工藝的成熟與演進,更是為後世的研究埋下伏筆。隨著時代推演,向來以神學為重的歐洲國家也底擋不住來勢洶洶的「科學革命」,科學家們運用各種研究方法,紛紛顛覆傳統概念,這種突破思維的精神,也開始在人們心中潛移默化,對於新奇的研究成果深信不疑,然而這種現象也使科學騙局隨之而來。
・2020/05/09
中至重度聽損組與聽力正常組的社交技巧沒有顯著差別,但微聽損組的社交技巧卻遠比聽力正常組差。可能的原因是微聽損組因確診時間和介入時間往往較晚,以至於開始配戴輔具的年齡往往晚於中至重度聽損組。 由此可知,微聽損兒童若能及早發現,進而及早配戴合適的聽覺輔具,將有助於促進其社交技巧發展。
1
1
・2020/05/08
冰島人口只有 36 萬多人,在世界性的 COVID-19(俗名: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大流行中也難以倖免,所幸疫情到 4 月底時已經被徹底壓制。靠著發達的科技與執行力,冰島對疫情的掌握在世界上名列前矛,4 月 19 日發表的論文報告冰島疫情前半段的狀況,深具學術與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