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Gene思書齋】烹的意義

Gene Ng_96
・2015/03/01 ・3405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20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螢幕截圖 2015-03-30 11.59.10

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很誠實地暴露出現代工業文明下的各種飲食問題,很有啟發性地讓人思考,讓我們方便地吃下去的食物,和我們、社會以及文化的關係(請參見〈飲食規則-我們該吃什麼?〉)。

這本《烹︰人類如何透過烹飪轉化自然,自然又如何藉由烹飪轉化人類》Cooked: A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formation)當然也不容錯過。

基本上,《烹》是麥可.波倫學藝之旅,他四處探尋烹飪的意義。

我們人類,究竟是和大猿一樣是素食動物,還是葷素不拘的雜食動物?可能都不是,我們人類,或者該稱為烹食動物(cookivore)XD 烹飪,是我們人類的獨門絕技。自學會用火的那一刻起,熟食使食物更容易被吸收,讓我們的消化器官變小、腦袋變大,成為今日的模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在《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Food: A History),也一再探討烹飪如何曾經帶領人類探索大自然與文明的邊界,為人類溝通往來,將自然物質轉化為滋養,為人類文明提供根基(請參見〈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但是,與其坐在書房和一堆書籍文獻打交道,身為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學教授的麥可.波倫,寧可四處奔走,走訪美國各世界各地各式各樣的廚房,實際體會烹飪在現代社會帶給人們的意義。

這趟飲食溯源之旅從人類最古老的烹飪形式—— 烤肉出發,他到美國南方去體驗正宗的燒烤。英雄所見略同,號稱老饕經濟學家的泰勒.柯文(Tyler Cowen)在他的《中午吃什麼?一個經濟學家的無星級開味指南》An Economist Gets Lunch: New Rules for Everyday Foodies),也特別詳細地介紹了美國南方的燒烤BBQ,也就是傳說中真正的BBQ(請參見〈經濟學家中午吃什麼?〉)。

那樣的道地BBQ,並不是像中秋烤肉時把肉片在炭火上隨便讓它們裝熟而已。到燒烤店廚房當學徒的麥可.波倫,更鉅細靡遺地描述了火,這個傳說中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Προμηθεύς)從天神那偷給人類的聖物,在一隻豬身上所進行的轉化。可是,麥可.波倫也好,泰勒.柯文也好,今天在BBQ燒烤店吃到的豬,和過去黑奴燒烤的豬都大為不同了,集中飼養加上品種改良,滋味已大不如前了。

燒烤,可能是最原始的食轉化,接著他用火以外的四大元素的另外三個,水、風、土,來進行他的旅程。他和他的學生學習做出穿一鍋鍋燉菜,體會食物在水之中轉化之旅;他走訪麵包師父學習烘焙麵包,學會自己養出麵種,烘培發酵篷鬆的麵包,麵團經過發酵烘焙能產生各種帶勁、鬆軟、輕盈的口感,利用了風的元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麵包在西方文明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很長的一大段時期,歐洲許多農民和工人辛勤地耕作或工作,無非就只是希望能天天吃上剛出爐、香噴噴的麵包而已;他學習製作白麵包後又嘗試學習製造全麥麵包,為此他也到訪了製粉工廠,目睹為延長麵粉保存期限,篩去含多種營養成分的小麥胚芽及麩皮,使麵粉除熱量外別無其他營養價值,一切只是口感考量。

最後,在土的元素,他回到與自然共生的乳酪坊及醃菜缸中。歐洲之所以有形形色色的乳酪,正是因為裡面長了不同的細菌和真菌!他造訪了一位有微生物學博士學位的修女,她違抗了美國愚蠢的官僚,利用未消毒的器具把未消毒的牛奶製成乳酪。他也學習製成醃菜,甚至遠至韓國學做韓國泡菜。

他指出,從微生物到人體,從史前文明到現代工業文明,發酵一直與人類共生。我們後來的食品工業把微生物視為敵人,一股勁地消滅它們!事實上,人體一直是複雜菌叢的宿主,細菌不僅寄居在體表,還居住在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提供消化、營養、防禦、免疫等重要功能。

《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The Wild Life of Our Bodies: Predators, Parasites, and Partners that Shape What We Are Today)這本好書也指出,人類自古就是和植物、動物及微生物一演化,人類對共同演化的夥伴趕盡殺絕,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當今,我們之所以過敏、發炎、免疫力低落、腸胃不適,很可能都是體內菌叢種類太少所導致(請參見〈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野生樂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獨有偶,《發酵聖經》The Art of Fermentation: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Essential Concepts and Processes from around the World)這本好書也提倡,要維持身體健康,要多方從食物補充微生物!不要僅食用超高溫殺菌的食物,並拒絕種類單一的工業化食品。食用含有豐富菌種的發酵食物,是人體平衡微生物菌落的最佳途徑。 當人為培養的菌種占據食物,便會排擠其他造成食物腐敗的細菌,抑制其生長。

發酵食物內的菌種藉由製造細菌素、酒精、乳酸和醋酸來自我保護,創造出不利於腐敗菌種生長的環境,人類則以此來保存食物。數千年來,餵飽人類的大多是發酵食物。在冷藏設備尚未問世或未及之處,要延長食物壽命並維繫人類生存,發酵就是最重要也最健康的方法。發酵的轉化作用還能讓食物的外觀、風味、香氣和口感產生特殊變化。

當然,發酵食物最有名的轉化產品,就是令人陶醉的酒。麥可.波倫嘗試自製啤酒和蜂蜜酒,他也思考了酒的社會意義以及其害。在狩獵與採集時期,葡萄、椰子、蜂蜜等存在自然界且含糖量較高的素材能夠發酵產生「釀造酒」。農耕時期所種植出的穀物,開始運用於發酵,因擁有大量釀酒的技術,也讓酒更為大眾化。有研究發現,我們嗜酒的天性,過去有利於我們尋找可食用的果子,酒還一度是西方人最安全的飲料。只是現在因為大交流期間盛行於西元九世紀伊斯蘭圈的「蒸餾器」流傳發揚至東西方,因而誕生中東亞力酒、燒酎、伏特加、威士忌、白蘭地等多種蒸餾酒,所以我們更容易買醉。關於酒的世界史,請參考《你不可不知的酒的世界史》(知っておきたい「酒」の世界史)。

在現代經濟體系下,工廠取代了廚房,美國人大多數時候吃的加工食品,甚至比新鮮的生鮮還便宜很多。美國是個很沒有烹飪傳統,對食物很不重視的國家。麥可.波倫尋覓了許久,才找出四個元素,不像飲食文化悠久的亞洲,像《舌尖上的中國》就能夠拍了叫好又叫座的兩季,還僅是點出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的冰山一角而已,可是隨便一季透露出的飲食文化深廣度和多樣性,卻不見得輸給這本好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在美國留學時,甚至還有老美嘲諷我們亞洲人對飲食的重視「很煩」,因為對他們來說平時吃東西不過就是為了果腹而已,何必庸人自擾地講究?美國人花在食物上的開支,也是全世界最低的,大概不到十分之一。所以,對嗜吃的亞洲人來說,麥可.波倫的旅程可能有點莫名其妙,可是對老美來說,卻是非常特殊的。

可是台灣自稱為美食之國,就有比老美好嗎?這幾年,食安事件曾出不窮,不僅毒奶三聚氰胺被掃到,後來還爆出一個比一個比扯鈴更扯的食安危機,嚴重的有什麼塑化劑啊、毒澱粉啊,混油啊一直到扯到爆的地溝油、餿水油,現在還又爆出致癌豆乾。寫這篇文章時,發現維基百科有〈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看了令人觸目驚心,台灣堪稱毒食王國還差不多。或者在現代工業社會,我們真正已經脫離了和真正的食物的關係,連號稱飲食文化昌盛的台灣,連名廚都一再偷吃……哦不……都一再中招。在工業化的台灣,食物是否也失了落?

我自己很少下廚,因為實在太忙了,可是麥可.波倫主張,飲食並不僅是果腹而已,還有與自然的關係、與社會的關係、與家人的關係,以及與自己的關係。他鼓勵我們,不是每天每頓飯都必須自炊自煮,但是應該更常烹飪,只要有時間,就盡量下廚。資本主義確實能帶來許許多多的便利,但是有些生活中的樂趣和意義,可能是千金也不能換的。今天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便利,其背後並不見得有理所當然的因素。雖然,我可能不會因為讀了這本《烹》就愛上烹飪,但是我會對烹飪這門藝術肅然起敬。

本文原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Gene Ng_96
295 篇文章 ・ 30 位粉絲
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暨碩士班,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遺傳學博士班,從事果蠅演化遺傳學研究。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台大科教中心CASE特約寫手Readmoo部落格【GENE思書軒】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個人部落格:The Sky of Gene;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吸引消費者的第一步:打造讓食物看起來更新鮮的「展示櫃」——《秀色可餐》
今周刊出版
・2023/08/06 ・189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間自助服務商店的出現

在 20 世紀的頭數十年,包括自助服務在內的新式雜貨店營運方式,徹底改變了食品的購物模式,這種轉變在城市中尤其明顯。1917 年,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市成立了美國的第一間自助服務商店,這間店是克拉倫斯.桑德斯(Clarence Saunders)的小豬商店(Piggly Wiggly)。

第一間商店:小豬商店。圖/wikipedia

在這之前,美國消費者買賣日常食品的流程,與 20 世紀美國人習慣的方式截然不同。店員通常會從櫃檯後的貨架上為顧客取貨。

此外,雖然雜貨店也會出售一些易腐損食品,但主要販賣的還是罐頭和其他加工產品。大部分的屠夫和農產品雜貨商,通常會在不同的商店經營特定的業務。從 1920 年代開始,越來越多大型雜貨店把鄰近的肉舖和農產品店併入他們的店裡。

雜貨店透過「合併」變身成超市

在這些「合併」的商店中,顧客只要進入一間商店就能買到許多種不同的食物,不再需要花時間前往 3 個不同的地點購物。儘管合併商店越來越普遍,但自助服務一開始只有應用在分裝好的食品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多數商店中,購買肉類的方式和傳統肉舖差不多,商店中會有一個肉舖櫃檯,由男性店員提供切肉和銷售等完整服務。顧客會在肉舖櫃檯前排隊,告訴店員他們想要買的具體部位和重量。在這種交易過程中,顧客有機會詢問屠夫哪些肉是新鮮的,烹飪方式應該是烤還是煎。

在這種交易過程中,顧客有機會詢問屠夫哪些肉是新鮮的,烹飪方式應該是烤還是煎。圖/GIPHY

屠夫會取出需要的肉塊,切下顧客想買的量再包裝好。在購買農產品時,顧客會於陳列在商店中的大量蔬果中挑選產品,拿去給農產品區的店員稱重並裝袋,接著在收銀台計算價格。

把易腐損商品整合進超市後,零售商獲得了機會,可以把整間店的品質都展現給消費者看,藉此吸引消費者並建立顧客忠誠度。相較於分裝好的食品,消費者比較常購買的是易腐損產品。

如果雜貨商能提供各種高品質的蔬果和肉類,顧客光臨這間商店的頻率就會高於其他商店。在購買罐頭食品、盒裝麥片和瓶裝商品等雜貨時,無論在哪裡購買,獲得的都是同樣的商品。單就這些產品而言,商店只能靠著較便宜的價格和較多元的品項來勝過其他店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展示櫃」展現商品多樣性吸引消費者

易腐損產品則不同,這些產品的品項會隨著季節變化,有時甚至每天都不同,這種多樣性是許多購物者對商店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由於改變之後的肉舖與農產品銷售區具有繽紛的「天然之美」,又有機會用充滿吸引力的方式展示,所以這兩個區域變成了商店的「展示櫃」。

在 1920 到 1930 年代,雜貨手冊和行業雜誌不斷強調新鮮農產品在超市企業中的重要性:易腐損產品「透過視覺對消費者產生了最大的吸引力」。

透過視覺對消費者產生了最大的吸引力。圖/Pixabay

商品的「最佳位置」能成功吸引消費者

雜貨業的主流行業雜誌《先進雜貨商》在 1935 年指出,沒有任何商品「能像新鮮蔬果一樣,如此自然地吸引顧客的注意並刺激食欲」。另一篇文章則主張「種類繁多的新鮮蔬果,以吸引人的方式展現出天然色澤和新鮮度」,消費者將會因此受到吸引,走入商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商店甚至可以用「外觀看起來特別新鮮或特別好的商品」,來合理化商品的價格為什麼比其他商店更昂貴。雜貨商認為架上蔬果的外觀是影響銷量的最重要因素,他們如何用有吸引力的方式陳列農產品,也會使整間店的氛圍產生變化。

把農產品設置在商店的「最佳位置」,通常會是入口附近。圖/Pixabay

因此,他們往往會把農產品區設置在商店的「最佳位置」,通常會是入口附近。農產品與肉類的顏色對雜貨店的營運來說之所以會這麼重要,不只是因為這些顏色能使商店內部顯得更明亮,也因為顏色是顧客判斷食物品質的關鍵指標,他們會依此決定要不要購買特定商品。

——本文摘自《秀色可餐?:所謂的新鮮和健康,都是一場精心設計》,2023 年 6 月,今周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今周刊出版
6 篇文章 ・ 1 位粉絲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讓自然變「天然」:調色魔法讓奶油看起來更天然——《秀色可餐》
今周刊出版
・2023/08/05 ・1896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4 世紀就開始調色的天然奶油

雖然酪農業一直在批評人造奶油的人工調色,但他們至少從 14 世紀就開始為天然奶油調色了。

自從人造奶油在 1870 年代出現後,酪農業製造商為天然奶油調整顏色的目的就不只是保持外觀一致,也是為了把天然奶油和人造奶油區分開來。

他們主張,因為製造商一直以來都會把天然奶油調整成黃色,而消費者也認為天然奶油一定是黃色的,所以若想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看起來像是奶油」,就必定會用到調色。

若想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看起來像是奶油」,就必定會用到調色。圖/GIPHY

酪農業也認為他們提供的天然奶油必須是亮黃色,如此一來消費者才不會把天然奶油誤認為其替代品。1902 年的法案生效後,全國酪農業聯盟的祕書立刻寄了一封通知給各個酪農業協會,主張若他們想「拯救天然奶油的消費市場」,就必須「保持天然奶油的標準顏色,讓消費者能夠區別天然奶油與人造奶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然奶油和人造奶油的競爭

他建議把天然奶油的顏色調配得更鮮豔,把顏色的標準提高到人造奶油製造商無法模仿的程度。對於許多酪農業利益團體來說,顏色就是他們的軍事要塞,既能保護天然奶油,也能用來和人造奶油競爭。

然而,酪農業領導者提倡製作天然奶油的理想狀態,和酪農業者實際上製作天然奶油時的狀態之間,往往是有差異的。在 20 世紀早期之前,乳製品幾乎全部都是在農場進行加工的。

製作天然奶油通常是女人的工作,要負責擠奶、進行乳油分離、攪乳以及替天然奶油調色。男人則主要負責餵食、放牧、為家畜製作遮蔽物,並維護牧場和草地。

製作天然奶油通常是女人的工作,要負責擠奶、進行乳油分離、攪乳以及替天然奶油調色。圖/GIPHY

天然奶油的品質取決於這些酪農業者的技術和資源。有些酪農業者缺乏知識、設備或融資方法,導致最後的成品參差不齊,有時甚至會出現品質很差的天然奶油。由於對許多酪農業者來說,製作天然奶油只是副業,所以他們通常不願意進行昂貴的投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他們不願意購買能夠防止奶油變質的冷卻設備。1860 年代早期,紐約州開始在乳油廠生產天然奶油,隨後其他州也紛紛效法。酪農業者把他們的牛奶送到乳油廠,在那裡進行攪乳,製作成天然奶油,再送到市場去。

對許多酪農業者來說,製作天然奶油只是副業,所以他們通常不願意進行昂貴的投資。圖/Pixabay

乳油廠製造的天然奶油通常品質比較一致。許多酪農業生產商和消費者認為,乳油廠生產的天然奶油比農場生產的更好。然而,乳油廠在早期的經營規模通常比較小。

直到 1910 年代晚期,乳油廠的天然奶油產量才超過了農場的產量。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官員、酪農業協會的領導人和大學的科學家都想要教導酪農業者了解,顏色在天然奶油交易中有多重要,以及製作奶油的「科學」方法。

舉例來說,美國農業部在 1905 年出版的農民公報《在農場製作天然奶油》(Butter Making on the Farm)中,向酪農業者宣傳製作天然奶油的「明確規範」。各家酪農業協會在行業雜誌和農場報紙上定期發表文章,警告農民不要「忽視顏色」,冬季時尤其如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調過色的奶油還「天然」嗎?

天然奶油在冬季的顏色會比較淺,主要是環境條件導致的。但是,「矯正」這種不受歡迎的顏色逐漸變成了天然奶油製造商的責任,他們必須調整天然奶油的顏色,符合消費者和生產商對「天然」顏色的期望。

天然奶油在冬季的顏色會比較淺。圖/Pexels

酪農業協會主管和政府官員時常抱怨,酪農業主在攪乳過程中添加食用色素時,分量都是用猜的。這種「草率的作為」使酪農業的最後成品無法達成品質一致。

他們認為在製作天然奶油的過程中,製造廠能完全控制的條件很少,調整顏色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他們建議酪農業者在天然奶油中添加更多黃色色素,使產品保持外觀一致。

——本文摘自《秀色可餐?:所謂的新鮮和健康,都是一場精心設計》,2023 年 6 月,今周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周刊出版
6 篇文章 ・ 1 位粉絲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用嘴巴以外的感覺器官「吃」東西是什麼感覺?那些被視覺化的味覺——《秀色可餐》
今周刊出版
・2023/08/04 ・183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用眼睛、耳朵「吃」食物是什麼感覺呢?

進食是一種多重感官的體驗。

雖然我聚焦在顏色與視覺上,但這並不代表視覺是食物產業和消費者唯一重視的感官,也不代表視覺會在食物買賣中完全取代其他感官。

聲音、氣味、觸感和顏色都會影響人們對食物口味的感知,無論我們想不想接受,事實都是如此。自 19 世紀以來,食品製造商和食物科學家已經對人工調味做了非常廣泛的研究。

聲音、氣味、觸感和顏色都會影響人們對食物口味的感知。圖/GIPHY

近年來,研究人員對於聽覺對食物口味的影響越來越感興趣,酥脆的聲音就是其中一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 2000 年代的一系列出版品中,心理學家查爾斯.史賓斯(Charles Spence)指出,我們在咬、咀嚼與吸吮時聽到的聲音會大幅影響我們對口味的感知。

我們不只會靠著食物的聲音來判斷質地,也會用聲音判斷品質。由於在許多蔬果中,爽脆的聲音就等同於新鮮,所以這種聲響會對人們的感知產生格外明顯的影響。

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也越來越注意飲食中各種感知的交互影響,他們不只從科學的角度做探討,也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做研究。在飲食的多重感官體驗中,針對顏色的歷史分析是失落的一角。

心理學家查爾斯.史賓斯指出,我們在咬、咀嚼與吸吮時聽到的聲音會大幅影響我們對口味的感知。圖/GIPHY

大學、公家機關和企業實驗室的食物科學家和心理學家都已經在研究顏色在食品業中的功能了,「顏色與口味之間的關係」就是研究主題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他們的研究顯示,顏色對食物的口味有生理上與心理上的影響,但他們普遍忽略了顏色與食物的歷史與文化。

控制感官因子將食物商品化

食物是最古老的原物料之一,但企業至今仍持續藉由控制感官因子(包括顏色)進行食物的商品化,在每一個新市場中,人類的決定與行動都在不斷重新塑造食物。

食品業在「視覺化口味」的過程中會使用兩種工序:創造意義,以及控制食物的物理型態。顏色不只是食物的物理特徵,更具有社會與文化上的意義。

企業至今仍持續藉由控制感官因子進行食物的商品化。圖/Pexels

社會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在 1950 年代晚期的文章中指出,人們在資本主義的系統中,是依附著「物質」創造神話的,這些物質包括相片、汽車和食物等。儘管巴特的文章主題是「法國日常生活中的神話」,但他的分析框架能讓我們更理解對物質的深層意義,而不只是了解實用功能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物的顏色是一種符號,能代表天然、優秀與人工的概念。農人、食品加工廠和雜貨商開始試著把特定食物的顏色與味道「配對」,他們的手法包括控制熟成過程、增加食用色素和使用冰箱。許多美國人視為「天然」的食品顏色逐漸占據了整個市場。

然而,所謂「不自然」的顏色(例如綠色的柳橙、偏棕色的肉和偏白色的奶油)並不一定代表食用品質下降了。

農人、食品加工廠和雜貨商開始試著把特定食物的顏色與味道「配對」。圖/Pixabay

食物的顏色會影響人們的選擇

食物的顏色,代表了另一種口味的視覺化:消費者的好惡。

從 1870 年代開始,企業製造出分裝色素和蛋糕預拌粉等「便利」原料後,色彩繽紛的食物就變成了一個人在家庭烹飪的品味體現,也象徵了理想的陰柔特質和一個人的社會性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如社會學大師皮耶.波迪爾(Pierre Bourdieu)所主張的,味道構成了「一種後天的傾向」,人們能「透過區別口味的過程建立與標記彼此之間的差異」。與康德式的普遍審美判斷不同,在如今的高消費社會中,對於特定顏色的品味和知識是一種社會標記(social marker)。

在這方面,感官知覺不僅僅是個人的生理感覺,而是一種共同的文化體驗。

——本文摘自《秀色可餐?:所謂的新鮮和健康,都是一場精心設計》,2023 年 6 月,今周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