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當個大學生/大學老師的know-how

Gilver
・2014/06/30 ・7157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SR值 556 ・八年級

圖片1 文 / Gilver

主持人 / 鄭國威    火線卡司 / 小野、葉丙成、顏聖紘、歐秀文、簡韻真

對你來說,大學是什麼呢?它是個培育和鼓勵未來棟樑發展的空間,是一扇通往學識的大門。當然,大學對每個人的定義可能都不一樣,有人說它是「由你玩四年」,有人認為它是學術的神聖殿堂,也有人覺得它是現實社會的縮影。對學生來說,它可以是國民教育的終點,卻是人生現實的起點;對大學老師來說,它可能是開啟人生新一頁的舞台,也可能是個研究教育兩頭燒、升等評鑑找麻煩的陰陽魔界。總而言之,大學無論對學生或老師而言,毋庸置疑的就是個學習的地方。

然而,時代在走、趨勢在變,做為一名大學生/大學老師,我們該學習什麼、具備什麼樣的資格,才能在社會觀感和未來的各種挑戰中存活下來?2014年泛科學年會「蛻變吧!科學」邀請到五位各有來頭的卡司,由泛科學P編鄭國威主持,一起來把話說開,聊聊覺得大學生/大學老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資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下登場人物代號分別為: 「野」=小野 (知名作家) 「葉」=葉丙成 (台大電機系副教授) 「顏」=顏聖紘 (中山大學生科系副教授) 「歐」=歐秀文 (國立科學教育館展覽組主任) 「簡」=簡韻真 (台大化學系學生) 「P」=鄭國威 (泛科學總編輯)

Part1. P編主持時間

13768298144_259e534592_b

P:大學教授/大學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資格? 大學時期最該學習到的是什麼?

葉→我常跟我的學生講說……我其實很同情他們啦!他們未來面對的世界很不一樣:全球化的程度前所未見,人口、糧食、經濟各式各樣的問題發生,還有可能的金融危機。為了接下來瞬息萬變的十、二十年,面對歷史從未有過的挑戰,要有自信和能力去面對。可惜的是,這在我們目前的教育裡是比較欠缺的。

面對未知的問題,你不能只是當一個搜尋引擎去找相關記憶,而是要去想這些問題要怎麼解。你們曾經為了作業中的一題花了兩小時去想嗎? 我覺得現在的大學生比較欠缺去思考題目,這就是大學生第一個要學習到的。其他的之後再討論。

顏→ 你不覺得這很像是高中升大學在問的問題嗎? 其實我的想法跟葉老師差不多,但我在經歷幾年下來投入教育後,開始回歸到探討他們心靈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你要了解你是不是能夠即使老師不給你問題,你也能去探索問題。從小到大,你所獲得的知識就是別人整理給你的,它有沒有成為組成你對世界觀的元素?我希望,大學要體認到世界本來就是複雜的,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答案,你要發展的能力就是在複雜中抽絲剝繭、透過自我觀點的辯證去看到你想要看到的東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個就是你要問自己為什麼會快樂,是為了分數、獎賞還是源自你真心喜愛的滿足感。我看過太多聰明的學生在通過重重升學關卡後就失去了人生目標,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因此我覺得在大學中確立個人存在的價值、跟對未來的期待是很重要的。

歐→ 考試題目有答案,但職場沒有答案。當你在職場上接到一個任務,你就要去連結到許多的知識經驗,不是考古題中可以找到的,我覺得這就是在學校裡要先培養的。在我們科學教育館裡成員來自四方,團隊合作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另外最重要的是你要保有熱情!熱情可以讓你願意為你的任務赴湯蹈火,才會有後來的發光發熱,而老師就是肩負激發孩子熱情的角色,學生在大學裡也要盡量選擇這些願意在教學上投入熱情的老師,在他身上得到啟發。

簡→ 我就是顏老師說在大學生活裡迷失方向的人。我想我不代表在座的大學生,也沒有資格告訴各位大學生應該要學什麼東西,但我想我們作為大學生,生在一個巨變的時代,大家對大學生有個知識分子的期待。東方太學要你負社會責任,西方哲學要你追求真理,而現代社會則是要你畢業後要出去工作賺錢。這中間有不少差距,但對我來說,大學生的定義就只是18到22歲在這個體制裡,可以選擇要上課還是翹課的學生。我很希望大學是一個能讓年輕人聚集在一起、讓思考和想法激盪批判的地方,對自己的未來和對台灣的未來負責。

野→ 我覺得坐在這裡有點格格不入啊,我的時代距離各位太遙遠了。我要告訴各位,大學是用來讓你思考改行的地方,讓你知道自己走錯路了。我當年念師大生物系的同學有保送制度,畢業以後可以直接當老師,所以大家都在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3768244464_ce30a475cf_b

P:教學生涯中最感動的學生?

葉→ 畢業典禮時,有學生致詞提到自己,直叫我頭皮發麻!這種體驗只有在產房裡看到老大出生的剎那有過。對學生用心,他在畢業離開學校前的那一刻講說:你講的我們都記得,我覺得這樣就值得了。

P:教學生涯中最讓人失去理智的學生?

顏→ 其實常常都有呀,我曾收過一個研究生讓我覺得遇人不淑。其實研究生和教授相處的時間甚至比家人、親人還要久,所以你要慎選啊,星座要注意一下。我覺得科學家是很個人主義的,那時候我看他的才能就讓他進了實驗室,但沒有意識到說:其實一個研究室工作要進行得順利,人格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時我沒有注意到學生間的相處,直到有很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後來那個學生在碩士論文的謝詞竟然還表了我一下,當下我也沒有覺得怎樣……只是想宰了他。但後來也就開始理解到,當初他進研究室的時候可能是沒有受到禮遇的心情,我才開始思考對待每個學生的方法要不一樣,你還要把對方當成年人來對待、要顧他的面子,後來就比較好一些。

那如果要我說讓我感動的學生也有,有一次和中國合作的學術單位喝酒不知怎麼的醉了,還自己走回宿舍,我意識裡知道我在實驗室吐了,但我醒來以後發現我全身衣服竟然換好了…… 這樣好的學生還不只一個。(全場再次大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最讓你感激的老師?

歐→ 最讓我感激的老師是他用熱情去設計教學課程。在我記憶中的那位老師他會以身作則,會與我們分享他的待人處事和生活經驗,也帶我們了解許多領域。在這之前,他會先去做功課,但不會逼我們接受他要給予我們的東西。不管它是什麼課程,你要選擇對教學有熱情的老師。我覺得這樣的老師在日後對我的工作和為人相處上都有幫助影響,倒不是在專業領域上。

P:最讓你無法認同的老師,他做了什麼?

簡→ 有個上課只念投影片的老師,講義還是別人做的,他自己還不知道講義上的空格要填什麼。不過那個老師還年輕,我們同學也有想去幫助改變教學策略,雖然中間經歷過幾次激烈的溝通,甚至還找全班最高分的同學去跟他談判;另外一個是在課堂上嘲笑學生,把學生分化成好壞兩群,學生們只好陽奉陰違。 (P: 我們就點到為止,完全沒有畫面……)

P:覺得在大學上做過最值得的事?

野→ 我大二就開始一邊寫小說,一邊讀生物系,那時很迷惘,但生物分數還是很高的。後來開始以小野為筆名,第一篇就得罪全班的作品,叫《周的眼淚》,談到實驗課的時候許多人是參考解答來「做數據的」,直到老師發現。這篇故事刊載中央日報,是我成為作家的開始,文章發表後就被全班討厭了。其實許多科學新研究中,也是有許多作弊事件的,我真是先知先覺呀。我覺得成為作家就是在大學做過最值得的事情,因為我覺得科學總有種傲慢和不誠實。

Part2. 現場開放Q&A

13767940085_cf84bcbaef_b

Q:我是一位老學生,也是一位大學老師新手。我覺得傳授知識並不困難,但傳授熱情是件困難的事,有沒有經驗或方法能夠在課堂上分享你的熱情給學生?

葉→ 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在於動機。舉個例子,我最氣的就是在校外演講完後,別人把我的成果說是因為台大學生比較好學。其實要讓台大某些學生有動機學習也很困難啊!我覺得台大很多學生只是比較認命,並不代表他對知識的熱愛。很多私立大學反而是動機取向,老師要有動機讓學生想學,只講「以後一定會有用」沒有辦法說服他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認識一個年輕老師的例子,我鼓勵他用程式專長實際上在社會上有什麼用,對你未來求職的幫助是什麼。每個老師不但要想辦法去燃起學生的動機,還要努力去賺到(earn)得學生的尊重,看不同學生、不同科目,設計出適合的方式。做得好的話,題目作業再怎麼刁難也都是OK的。

顏→ 我覺得我們要考慮到教育的現況。雖然學生有許多習性是從國高中來的,但其實中小學的教育也有許多無奈之處,大學做的是把他們在壞得很徹底之前變好一點點。除了引起熱情,我還會多去理解他的學習經驗、了解他在乎的事情。我覺得我們在觀察學生的生活經驗變化過程中,會越來越理解他們為什麼做或不做、動力何來、為什麼沒有持續的熱情。當他們展露出興趣時,我像是在做火苗的維持,希望能夠讓他們做事有始有終,而不是做一做、謝謝老師就結束了。

Q:推廣線上課程到現在有學習到什麼新知嗎? 線上課程對大學的衝擊?

葉→ 線上課程對我而言最大的衝擊就是:光靠網路課程的影片,就可以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力,甚至讓他們願意遠赴前來聽自己演講。現在的大學老師可能要記得:學生能在網路上找到開放式線上課程的資源。你將會面臨很大的教學挑戰!以Coursera為例,全世界受邀的大學老師都變成是自己學校的門面,和我們競爭的變成全世界頂尖學校裡最好的老師,你的價值如果只有lecture層次,是很容易被取代的。要想想:什麼事情是只有你能對你學生做的、線上課程辦不到的?比如說帶課程討論、活動設計和啟發學生思考。因此線上教育我最深的感觸是未來老師的價值也會很快地重新改變,而且很快就會發生。

13768267934_13457fd23e_b

Q:你們覺得大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理想中、實際上?大學好像是要培養全人的知識,就是要”學” 習“生”命,但現在的大學好像是在培養技工、修好系上專業學科就能畢業,沒有一些像是社會責任的東西? 又,到底什麼樣的人應該要念大學?

簡→ 我是大學的逃兵,泛科學收留走投無路的我。我覺得這兩個問題都蠻大哉問的,就我認為是大學從過去演變到現在,已經成為了學歷專門產出的地方。但還是有老師除了專業科目外,也有進行全人教育,比如說今天也來參加的兩位老師都有理想,要把知識和熱情、邏輯思考的能力帶給學生。或許系所必修限縮了你,但在你理解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所要具備的能力,也會應用到日後的生活,像顏老師之前和我聊過的,「念了這個科系,你應該是要變得更能去做其他事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什麼樣的人應該要念大學,如果你是要將大學和技職體系的訓練並列比較,我覺得這倒是個人各取所需,取得平衡就好,但至於全人思考跟邏輯,那則是整個公民世代都需要的事情。

野→ 我覺得每個時代的大學意義不太一樣。過去大學門檻很高、錄取率低。我曾遇過有個對教育改革很有熱情的教授說:如果大學的入學門檻低,就把他訓練起來啊! 我曾在《蛹之生》裡比喻進入大學就好像進入一個蛹,等待著四年後蛻變成蝴蝶。我心目中的大學不是學個技術,大學可能只夠摸索而已,像是我去念電影的兒子,我很多科學知識也是我自己慢慢摸索來的。其實我對教育是很懷疑、叛逆的,後來走上電影、電視和寫作之路,工作上和學歷上也沒有什麼要求,所以我覺得念什麼大學不是那麼重要,靠自己在迷惘中摸索、找尋答案,一樣能活得好好的。

Q:現在這種環境下,先工作還是先念研究所好?做研究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顏→ 我自己對研究所碩士學習的認知是,你得把自己當成一個學術研究者,要進入學術研究者的生活模式和殿堂。當你問出先工作還是先念研究所好,那我想你就去工作好了,會猶豫就意味著你沒有那麼愛學術研究。第二個問題,其實沒有人知道你應該做什麼,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即使媒體不斷暗示我們什麼工作好、產業需求怎樣、應該要念什麼東西,沒有人知道。

你應該要先弄清楚你對人生的想像是什麼? 你所謂的完滿人生是什麼? 你想走別人走過的路或是開創新局面? 最後,當每個學術領域和你生活的關聯性不一樣、不是每個領域學習之後都能直接兌換成現金時,你要先想清楚你要的職涯是什麼,不是拋出問題讓別人的答案來為你負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葉→ 其實不只適用於研究所,大學也可通。我覺得大學的意義就是學著自主。不要被學校規定的課程規定限制了自己,去定義自己的學習吧,沒有人限制你只能當個技術人員。以程式設計來說,現在學校以外的地方有好多寫程式的課,你不必念資工系也能成為程式設計師。重點你是有沒有目的、有沒有方向,最怕四年下來還不知道自己的意義在哪裡。最重要的是自主經營自己,找不找工作又是另一回事。

13768240914_75a9b34634_b

Q:有的老師國際期刊發表篇數很多,但不會教學;有的人擅長教學,但著作或許沒那麼多,就無法在大學裡教書。而在大學裡,大學老師還要做教學和研究,那麼什麼樣的人適合當大學老師?

歐→ 我覺得這是社會對大學老師的期盼,同時也有教育制度的問題。在大學裡有些課程對老師的學術背景沒有那麼大的限制,而是連結到企業。這樣的制度應該會慢慢改變的。很多教育政策還是需要檢討。 簡→ 我覺得大學老師就是要inspiring和passion,我覺得大學老師研究和教學當然要並重,但我同意只看學術積點作為評比一名老師的價值還是太過單一。

顏→ 就我所知有些老師的教育歷程是先進入職場再回到學校,例如像是公共政策領域,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大學老師沒有經過中小學師資培育的歷程,通常是論文發表ok、運氣不差、有人投票支持就水到渠成了!我們的口才和教育方式都是用摸索的,學校通常也有一些給老師增進教學技巧的工作坊。但現在,要進入大學教書是極度競爭的,研究和教學都要並重。你要親自參與知識產出和創新的過程,不然就是科學普及了,所以我覺得大學老師一定要有研發能力。當然,有的系所還是很重視教學經驗、邏輯思維,在job talk的時候看看老師的潛力。但我的確認為產生知識創新的能力跟教學是並重的。

葉→ 什麼樣的人適合當老師? 基本的就是要雞婆、愛講話,還要有表達能力。「如果老師自己都不創新,要怎麼叫學生創新?」我也時時在創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聽別的老師的教學分享,自我進步,不然怎麼叫學生進步呢?至於論文發表,社會大眾和學生對大學老師的期望不一樣,難以說對或錯。我知道教育部有在推多元升等,樂見這樣的制度出現。

Q:請問葉老師,怎麼在翻轉教室教學過程中體受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另外有人說年輕的老師缺少經驗、年長的老師缺少熱情,葉老師是怎麼內外兼修的?

葉→ 我自己有些參與翻轉教室教學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考試成績還是有明顯進步。校外的話,像在政大和一些中小學老師也有類似回饋,當成實證。教學本身讓我得到回饋,這就是正向的回饋,讓自己覺得做這件事有意義。但另外雞婆的個性也是很重要的啦。

Q:我是一名高中生,我覺得大學以下的教育都是被某種標準限制住,我有許多同儕都有自己愛好的學科領域,但受限於考試、補習而無法伸展。老師們覺得自我定義學習的精神是不是要從更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學校也應該要給予鼓勵?

野→ 你說的沒有錯。我覺得很多人從小學畢業以後,人生就很悲慘了,進入補習跟考試的輪迴。其實我覺得人生最青春的就是國高中那六年,如果這六年被壓抑掉的話,你大學就很可能不知道要幹嘛,所以我很鼓勵中學時代少補一點習、考差一點沒關係,最糟糕的是國高中畢業以後對人生失去了熱情,因此我覺得你提出這個疑問非常好。以我的女兒為例子,當他開始對自己的學習之路產生懷疑的時候,我就鼓勵他去思考。大家都想走安全的路,但不要去阻止自己的懷疑。越早懷疑越好。 13767947145_0f79f8429e_b

Q:各位講者請問你們覺得幾十年以後,未來的大學教育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子?

野→ 你的問題我曾寫過一篇小說《第五代青春》提到的「2036年台灣現況」回答你。如果老師沒辦法整合知識,就不能當老師,會被自主學習的學生打敗,近代已經有這種現象開始產生了。而在小說裡那時候的學校已經消失,教育被網路所取代,社區中心有超強的學習夥伴,老師的任務變成去整合這些不同領域的知識。

簡→ 我覺得未來上課就是虛擬實境,只要用網路設備就可以遠端學習,甚至還可以做實驗。但大學還是會存在,但功能比較像是社區中心,畢竟年輕人還是需要社交。而未來我們可能不是在同一所大學理念四年,而是像交換學生的模式。學習計畫可能就變成專案式任務,學生以後自我介紹時將不是介紹自己來自什麼科系,而是講述自己經歷過哪些實務職位。

歐→ 網路學習在現代已經很普遍,不過我覺得學校還是要存在,但形式需要設計。某些專業學科的基礎還是要有系統性進行,再從設計的手法上去突破。另外,職場還是需要合作,也需要人際互動、交換經驗,因此我也認為像簡韻真所說的,專案任務更為務實。

顏→ 我比較會從科技發展去談對未來教學的影響,我考量到的是全球快速的環境變遷直接影響到國家富強的發展。水資源會變成其中一個影響很大的因素,屆時環北極國家就成為全球淡水主要供應國,而台灣面臨荒漠化,屆時我們該如何自處?又如果只看自己本島,我其實沒辦法想得那麼久,我們科教文的經費持續縮減,我們看待知識人才、學位的方式,以及社會階級問題是否能在未來得到反省而鬆動,讓剛剛提到的大學/技職社會階級之別動搖? 當我們都用功利的角度來評量好奇心的價值,世界將失去創意,我無法往後預測。

葉→ 我覺得現代企業興衰極快,在全球化趨勢下變動形勢將會更嚴峻,學歷主義在未來會逐漸式微,會對技術越來越要求,變成實力主義抬頭。到時候,這些技術就不一定由大學或學校來給,就變成由線上課程來給,而這未來就可以收費,好的課程就可以收取較高的費用。不過雖然大學知識會轉而從其他地方提供,但我也認同韻真說的:有些東西是不可取代的,像是哲學、社會學與教師的論辯就不能從線上課程中得到,因此以後的老師可能就會變得比較像是討論師、專案管理師,提供的是管理指導的服務。另外,提供專案執行所需的場地和資源的MAKER BAR,也正在崛起。大學未來在知識傳遞功能將會弱化,學歷追求的思維也會逐漸式微。

13767978533_8bec5ed292_b

文章難易度
Gilver
28 篇文章 ・ 3 位粉絲
畢業於人人唱衰的生科系,但堅信生命會自己找出路,走過的路都是養份,重要的是過程。

1

3
0

文字

分享

1
3
0
ADHD 學童在教育現場面臨哪些挑戰?老師、家長又面臨哪些抉擇?——專訪中研院社會學研究中心曾凡慈副研究員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4/03/08 ・5646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為什麼「特別」=不正常?

回想求學過程中,你是否曾煩惱特立獨行的行為會成為老師和同學眼中的「異類」?當社會慣用同一套標準檢視每個人,你我都可能被貼上「污名標籤」。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曾凡慈副研究員,她長期投入「醫療社會學」研究,探討社會如何建構正常性與異常性,特別在臺灣的教育現場,有一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學童,經常被貼上社會加諸的「疾病污名標籤」。一起來認識 ADHD ,聽聽成人患者、家長與老師們的親身經歷,了解他們如何面對污名?怎麼看待正常與異常的界線?

圖|iStock

ADHD 學童與教育者會遇到哪些困境?

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小曉,外表與一般小女孩無異,卻經常坐立不安、注意力難集中,甚至瞬間情緒崩潰。在班上不只被同學霸凌孤立,還被其他家長視為問題兒童,責備小曉的父母沒有善盡教養義務。

小曉的父親長年在國外工作,導致養育責任、就醫治療的重擔全落在母親薇芳身上。面對女兒一天到晚闖禍,在家又不按時吃藥,母女兩人經常爆發衝突。龐大的身心壓力讓薇芳不禁心想:「如果沒有妳,我是不是能做自己?」

從香港來的新老師保羅試圖幫助小曉融入學校生活、緩解薇芳的壓力,成為母女兩人的避風港,也背負是否因特殊原因而關照小曉的質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電影《小曉》道盡「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 )學童在臺灣教育環境經常發生的狀況,以及家長與老師面臨的教養與照護困境。

究竟 ADHD 在兒童間的盛行率有多少?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 2022 年發行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顯示, ADHD 在全球兒童中的盛行率推估為 7.2 % 。臺灣 2019 年對全國中小學生進行的抽樣調查研究則發現,符合美國精神醫學會 ADHD 診斷準則(DSM-5)的學生比例高達 10 % 。

換言之,每 100 名學生中約有 10 名有明顯的 ADHD 症狀。面對這麼高的比例,社會大眾對 ADHD 的認識卻不夠普及。究竟 ADHD 有什麼樣的表現?如何協助孩子調整身心狀況、應對治療伴隨的疾病污名標籤?家長、老師等照護者需要什麼樣的支持?

容易被污名化的「隱性障礙」!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曾凡慈副研究員
圖|之有物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曾凡慈副研究員長期投入「醫療社會學」研究,試圖理解社會如何建構正常性與異常性。近年來持續探討 ADHD 等「隱性障礙」在教育場域如何被醫療化、標籤化,以及親職角色面臨的各種教養難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謂「隱性障礙」是指:病況模糊、有爭議或不可見,需要精神藥物、心理與特殊教育介入,從而為家長帶來尋求診斷與治療的複雜挑戰。

ADHD 即是一種隱性障礙,對生活的影響通常反映在人際互動與學習表現上,詳細診斷標準可參考臺大神經部衛教說明,主要症狀整理如下:

圖|之有物(資料來源|臺大神經部衛教說明

由於 ADHD 的行為樣態多元、表現程度不一,而且可能隨著成長過程而改善或惡化,讓位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經常面對的難題是:究竟孩子只是不夠努力,還是真的無法控制自己?

這種判斷困難常出現在孩子重新分班、需適應新環境時。大部分老師會先觀察半學期至一學期,如果孩子的行為一直沒有改善,就會試著與家長溝通,評估是否帶孩子就醫檢查。因此,求學階段通常是孩子被診斷出 ADHD 的高峰期。

由於臺灣社會長期缺乏隱性障礙的觀念,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會認為是小孩天性調皮,只要嚴加管教就會慢慢改善,並不會直接想到看醫生,而且民眾普遍對看精神科有不好的觀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當老師提議帶孩子就醫,多數家長一時之間可能難以接受,再加上每個家庭具備的文化與經濟資本不同,對親職角色的焦慮程度不一,也進而影響家長選擇的回應方式。

為了深入了解隱性障礙對親職造成的挑戰,曾凡慈訪談了 50 位家中有隱性障礙學童的家長,分別具備不同教育程度、家庭型態、社經地位等條件,並藉由發展「道德工作」概念來考察這種獨特的親職任務。什麼是「道德工作」呢?

道德工作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哪些目標值得追求?怎樣的做法比較適當?又應該相信什麼、感受什麼與做什麼,才算善盡職責?

這對一般父母來說絕非易事,應該讓孩子養成乖巧懂事還是自由自在?要努力培養未來競爭力還是享受快樂童年?一道道選擇題已夠令人煩惱,如果孩子的氣質特殊,情緒行為不符合大部分孩子的常態時,將更難仰賴一套明確的價值指引行事,因此需要透過更加複雜的道德工作來幫自己和孩子應付日常難題。

對孩子有隱性障礙的家長來說,道德工作要處理的問題通常包括:該不該用「病」的框架來解釋孩子的違常行為?如果能治療,什麼才是「應該的」目的?要讓孩子擁有公開的障礙身分,還是盡量隱瞞以避免污名?面對孩子持續表現出失序的狀態,該體諒包容還是嚴格要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起來看看與 ADHD 孩童朝夕相處的家長與老師們做出什麼樣的抉擇。

家長面對 ADHD 子女時須處理的道德工作
圖|之有物

ADHD 學童與其家長面臨哪些選擇?

曾凡慈發現,從親職的角度考量,家長首先須設法釐清問題屬性:究竟孩子的行為是個性、環境或病理所致?才能決定該往什麼方向努力。

承認孩子可能患有 ADHD 是家長要克服的首要難題,尤其在臺灣想獲得特殊教育資源,或讓學校接受孩子的差異、提供相應的對待,通常得先取得醫療診斷,使得就醫並接受藥物治療成為某些家長維護孩子受教權的策略。

緊接著家長要摸索的是,怎麼教導孩子看待吃藥行為可能帶來的「污名標籤」。例如有孩子因為吃藥而被同學取笑,與同學發生紛爭時也常被問「今天是不是沒吃藥」。如果沒有妥善處理,診斷用藥將增加孩子被歧視的風險,也會降低孩子配合治療的意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某些家長則教孩子以「尋常化」的態度看待用藥。例如告訴孩子「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點病,像是阿公也每天在吃糖尿病的藥」。或者說吃的是「聰明藥」、「專心藥」,吃藥不代表「有病」,而是能在學校表現的更好。

也有部分家長採取「以醫療模式轉移污名」的策略,讓孩子相信只要「治好」就不會發生污名問題。

例如有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不足( ADHD 的一種次類型),家長引用醫生的說法向孩子強調「你是注意力不足不是過動」。每當孩子接受積極治療、在學校的表現明顯進步時,家長也會藉此培養孩子有自信的應對方式,下次再被同學取笑時可以勇敢回覆:「我只是注意力不足」、「我現在都好了」。

吃藥行為常讓 ADHD 患者被貼上「有病才吃藥」的污名標籤,如何教導孩子正向看待吃藥,是家長面臨的挑戰之一。
圖|iStock

當然也有比較特殊的案例,曾凡慈訪談的家長中,有位媽媽教孩子不要主動挑釁他人,可是一旦別人欺負到你頭上,就一定要捍衛自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有人罵孩子吃藥就是神經病,她要孩子大力反擊:「你才有病!又不是你要吃藥,關你什麼事?」雖然這麼做無法改善孩子的人際關係,但曾凡慈指出,我們的社會存在一種奇怪的權力,自以為「正常」的人能隨便對被視為「異常」的人指指點點,這種權力應該被揭露和挑戰:

教養方式沒有絕對好壞,教孩子言語反擊,看似在破壞社會互動秩序,實際上是讓孩子正面回擊污名化背後的權力關係。

環境、家庭、教育現場不同會造成什麼差異?

從事隱性障礙的道德工作時,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家長的教養方式可能因不同的文化和經濟資本而產生差異,這將影響家長與老師的溝通,以及孩子可得到的教育與醫療資源。

例如某些家長比較有能力與老師對等討論,一起摸索出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也比較有能力爭取醫療資源、進行污名管理。課餘時間還會陪孩子完成課業、調整情緒行為,甚至自費取得其他輔助資源。

其中一位有教育學博士學位的家長令曾凡慈印象深刻。這位母親為了讓患有 ADHD 的孩子得到最佳照護,自行創辦了幼兒園,過程中投入的金錢與時間精力,超乎一般家長所能想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並非每位家長都有能力為孩子做那麼多,許多家長可能因工作繁忙、手頭不寬裕,或對 ADHD 等隱性障礙缺乏認知,因而無法長期陪伴孩子、或與老師密切溝通,也沒有餘裕定期請假帶孩子回診。

如果老師跟家長的溝通卡關,又正好遇到老師的教學標準較高,可能會認為只要家長不願帶孩子就醫,就沒有立場對疑似有 ADHD 症狀的學生進行個別調整或導入特教資源,這將導致各方關係陷入惡性循環。

近期曾凡慈也開始訪問教過 ADHD 學生的老師,希望了解他們遇到的教學難題與處理經驗。

老師的壓力之大在於,既要在教學上符合全班學生對「公平性」的期待,又要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進行「彈性調整」。如果家長不願讓學生接受診斷,面對看似 ADHD 的學生,究竟要用平常標準要求還是寬容對待?如何避免其他人抱怨老師沒有一視同仁?都將陷老師於左右為難的境地。

面對教育現場因不同理念而產生的紛爭,老師非常需要家長與專家的支持,也需要額外人力幫忙分擔並改善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否則老師疲於應付、教學品質也難以維持。

曾凡慈訪談的老師們也分享了有助增進教學知能的資源,例如現在的教師研習會將 ADHD 等隱性障礙的基本知識與教學策略納入課程,參加教學互助社群也有助交流在教學現場可應用的實務技巧。

此外,老師們也希望有彈性的人力調度,能適時支援臨時狀況。例如孩子坐不住、或行為失控需要拉開距離時,可以有行政體系的老師陪孩子出去走走、緩和情緒。如何讓專業資源與輔助人力能及時支援教育現場,是日後值得關注的課題。

曾凡慈認為彈性的教學設計日趨重要,過去會要求孩子都乖乖坐著上課,字都要整齊寫在方格內,讓精力旺盛的孩子備感挫折。比較務實的做法是,透過教室管理技巧吸引孩子注意力,藉由教學設計來滿足探索與運動等需求,並依據孩子不同的能力來調整標準。
圖|iStock

「可不可以讓我們的差異變成獨特?」

未來曾凡慈也將持續訪談成人 ADHD 患者,了解他們怎麼走過求學與治療階段,怎麼看待自己的身心狀態。訪談過程中發現,雖然成長過程有其艱辛之處,但也出現正向看待 ADHD 的社群。

許多在童年時期被診斷出 ADHD 的孩子已長大成人,並開始透過聚會重新思考 ADHD 對自己的意義,致力推動社會大眾以正向心態看待 ADHD,甚至語帶自信地以「A 咖」自稱!

曾凡慈非常樂見創造正向標籤的行動能延續下去。例如「 A 咖」社群中有人認為 ADHD 就是一種個人特質,有天馬行空的創意、勇於跳脫常軌,擅長抓住大方向且不拘小節。此外,「怕無聊」的個性讓他們幾乎終其一生都在尋求新鮮挑戰,過著樂在學習的精彩人生。

然而,曾凡慈也注意到,部分 A 咖仍需要藥物及諮商資源,協助他們應付大學生活,以及工作職場上更加嚴峻的挑戰。有些人很需要心理師擔任一對一的「 ADHD 教練」,訓練人際相處應對、生活安排與工作規畫,或調適因外在刺激而累積的壓力。

然而,目前心理諮商或治療都所費不貲,如果不住在大都市,相關資源將更難取得,導致他們只能靠自助或社群互助,慢慢摸索自我調適策略,比一般同齡人更加辛苦。

因此,有些成年患者會為了使用校內免費的心理諮商服務,選擇延畢或繼續念研究所,導致出社會的時間往後拖延、影響職涯發展。

我們不能否認病症會為患者帶來應付生活的困難,但隨著隱性障礙逐漸被視為人類行為多元光譜的一環,我們也看到了改變的契機。

曾凡慈期許:「我們不該只想著指認孩子的內在缺失,甚至期待醫師將他們治癒,使他們能適應主流環境。」更該轉向思考的是:

如何支持個別差異,發展有利於所有人的教育文化與社會體系。

曾凡慈期許社會大眾能轉向思考:如何支持個別差異,發展有利於所有人的教育文化與社會體系。
圖|之有物
所有討論 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24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2

3
2

文字

分享

2
3
2
大科學人專訪|YouTuber 胡子 Huzi :科學定理不只存在課本裡,在日常中活出科學的道理
LIS_96
・2022/12/31 ・309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他是胡子 Huzi,是台灣少數以實驗型內容為主的 YouTube 創作者,更被網友戲稱爆炸系創作者,也許你會很意外,這位胡搞小子在成為百萬訂閱 Youtuber 之前曾經是一位老師!

家裡開補習班、大學成績恰恰落在師範、教育大學的胡子,走向教職似乎是老天爺為好人為師的他預備了一條安全且穩定的道路,然而當胡子進入體制內的教育現場,亦或是協助父母經營家裡的補習班,他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專注在喜歡的教學上,更多的時候他需要教的不是小孩而是孩子的家長。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胡子被 Youtuber 這個職業給吸引,他勇敢的放棄、勇敢的相信,果斷離開碩士學位的最後一哩路,突破舒適圈為自己的選擇拼搏。現在的胡子繼續把「好人為師」的精神放在影片創作裡,藉由數位傳播的影響力,把他相信的教育理念、價值觀加進去,這一回成為創作者,他可以放心胡搞各種被束縛的框架,帶著更多的大小朋友一起胡思亂搞!

胡子的人生故事和教育觀點,邀請你一起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順勢而為成為教育者

Q:胡子是怎麼樣走上教職這條路?

會往教職走完全是順勢而為,我家裡本身其實都是老師,我的爸媽有經營一家補習班,我高中沒有特別愛念書,就念著念著剛好指考分數坐落在教育學院、師範學院,我就想說未來如果可以當個老師,就可以在家裡補習班幫忙,當老師對當時的我而言最安全最穩定的道路。

自己也有一點點「好為人師」的特質,在教別人讓別人變好的過程,可以讓我感受到成就感。一個人能因為我而進而改變,會讓我感到高興,覺得當老師這途應該滿適合我的。

不過到了第一線的教學現場,才發現我是喜歡教人,但學校體制的老師除了把學生帶好,還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繁瑣和我不想處理的事情,比方說跟家長溝通,小的要教,大的也要教,還要處理學校交代的一些意義不明的行政事務,總覺得很多事有更好的做法,但常常不能盡如人意。

老師除了把學生帶好,還有很多繁瑣的事需要處理。圖/Envato Elements

後來我的心力主要放在補習班這邊,然而來到補習班的學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升課業成績,有一些教學理想又不一定能放在補習教育裡,之前在學校碰到的家長問題也還是存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方我曾經有個學生有注意不足過動症(ADHD),但因為他是長子長孫,全家對他寄予厚望,希望這個孩子未來能當醫生,當時我主要帶他數學和自然科學,從一開始的七八十分,慢慢到平均到九十、九十五分,但家長看到進步只覺得「為什麼都到九十了,還是不能到達一百分」,他的才華不應該往醫生的方向過去,在他讀書的過程中,我可以感受到他是讀得很痛苦。

因為補習班是家裡開的,除了教學我也要處理行政事務,想到未來十年、二十年如果還要過著這樣的生活,我知道自己沒辦法這樣下去,一直以來我都告訴學生要多方嘗試,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但到頭來我發現我自己才是那個不滿現狀卻又不敢跨出舒適區的人,於是我在碩三那年毅然退學離開教育研究所、離開教學前線,先去當兵再慢慢思考自己到底該何去何從,後來才在替代役服役期間發現 YouTube 這條路。

試著為自己創造工作

Q:什麼樣動機開始經營 Youtube 頻道 ?

我從研究所退學之後,在替代役服役期間花了大量的時間思考自己的各種可能性,低潮時就看一些雞湯影片來振奮自己,偶然間發現原來經營 YouTube 可以作為一個職業,而且收入可能可以很不錯! 於是我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本來是因為之前受到很多翻譯的雞湯影片鼓舞,所以想當個翻譯 YouTuber,提升語文能力的同時又可以讓我翻譯的影片發揮影響力,鼓舞更多像我這樣對人生感到徬徨的年輕人。

胡子在服替代役期間,偶然發現經營 YouTube 可以作為一個職業。圖/Pexels

但後來發現這樣很容易遇到版權問題,而且既然都要花時間了,為何不用來投資自己?於是我轉而朝向當時很喜歡的 Hajime 社長、人生肥宅 x 尊那種快節奏的「開箱&實驗」路線前進,畢竟這種內容的題材源源不絕而且永遠都會有市場,再者,只要觀眾對我的形象開始產生信任,我也一樣能發揮雞湯影片一般的影響力來改變大家,畢竟就我以前的經驗來說,學生總是在他們最喜歡的老師所教授的那個科目展現出最高的學習熱忱,因此我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從零開始學習影像剪輯、社群經營、企劃籌備、等等全新知識,慢慢地走到今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生就是需要勇敢的相信、勇敢的放棄

Q:放棄教職,家人得知胡子當初要成為 Youtuber 的反應?

從小家人都蠻放任我自由發展興趣,但他們可能有發現我並沒有真的發展出什麼興趣,如果不接補習班、不當老師,我也沒有什麼特別能工作謀生的技能,他們就覺得我好好接管家裡的補習班就好,他們也可以退休,我越長越大他們希望我當老師接補習班的期望也越來越強烈和明確。

當我做了從研究所退學的決定,家人一開始得知也很崩潰,說我都已經讀到碩三了,為什麼不咬著牙把論文寫完,當時他們對我要當 Youtuber 的想法是很不能諒解,因為在他們的認識中並沒有這樣的職業,他們會覺得很危險風險很高,也是擔心我拉,全天下的父母都是這樣的!

瘋子的定義,就是重複做一件事情卻期待得到不同的結果

Q:胡子選擇這句科學人宣言的原因?

我覺得科學很多理論定律都可以運用在現實生活中,例如自然科學很強調的是科學的再現性,如果完全重複同樣的動作,理論上都應該要得到同樣的結果。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想要得到不同樣的結果,但你又不改變你的生活,是不可能會有所改變,比方說想要減肥,但又不運動不改變飲食習慣,想要找理想伴侶,但用同樣的擇偶邏輯,也不改變自己的身心狀況和生活習慣,你永遠都只會找到一樣的人,只是換著不同的名字罷了,所以我覺得這句話放在生活其他地方也都是很好用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想要得到不同結果,就必須要做出改變。圖/Pexels

響應本次「LIS 第二季大科學計劃」,胡子 Huzi 分享給我們的大科學人宣言:
❛❛ 瘋子的定義,就是重複做一件事情卻期待得到不同的結果  ❜❜
——愛因斯坦

胡子分享的科學宣言,恰巧呼應著他的人生抉擇,因為看見體制教育、補習班教育裡的限制,他勇敢的跨出改變,為自己開創新局。科學定理不只能存在科學課本裡,我們也能活在這些道理之中!

邀請您一同成為各行各業中的大科學人,您的捐款將支持「科學公益教材」的穩定開發,一起 支持台灣科學教育,讓孩子從小開始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帶著自信長大成為各行各業中「 永保好奇」、「邏輯思辨」的大科學人!

【LIS 大科學計畫 ✦ 第二季】|暖心上線 ▸▸▸▸▸▸▸
❛ 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這是我們的任務,下一個世代的科學史,現在就得開始寫起! ❜
募資倒數 30 天,尚缺 60 萬元定期定額製作啟動金
每月 523 小額捐款,支持全台十萬名孩子都期待的科學教材 https://bit.ly/3zPe1br
#參與募資成為大科學人,#解鎖泛科學贈送的神祕好禮關注 LIS 最新消息歡迎加入 FB 社團「LIS大科學人製造所

所有討論 2
LIS_96
22 篇文章 ・ 10 位粉絲
LIS ( Learning in Science )情境科學教材,成立於2013年7月,是一個非營利組織,致力於為國中小自然教師及學生,設計有別於填鴨教育的科學教材,協助教師進行STEAM和科學素養導向的教學,讓教師更簡單地進行教學創新,幫助更多孩子找回對科學的學習動機,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 Youtube 頻道【LIS情境科學教材】上,我們會即時更新所有LIS教材的影片,而完整的教案、學習單,亦同步上傳於【LIS教材平台網】歡迎您前往瀏覽完整內容。

1

3
3

文字

分享

1
3
3
世代正義下的最終選擇——人們真能理解選擇背後的代價嗎?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2/11/20 ・376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你願意當未來世代的守護者嗎?

如何維護世代正義,正逐漸受到世界各國的矚目。臺灣也不例外,過去幾年,我們面臨核能去留、藻礁保育、淨零轉型、18 歲公民權等關乎未來環境與國家發展的議題。要不要守護未來世代?多數人都會說要!但如果守護的代價必須犧牲部分利益呢?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政治學研究所冷則剛研究員、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黃寄倫副教授,從多國設立未來委員會與相關制度的經驗,分析世代正義的政策意涵,更為臺灣找出化解問題癥結的關鍵。

「世代正義」是什麼?

誰是世代正義要守護的未來世代?
圖|iStock

什麼是「世代正義」?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於 1987 年發布的《布蘭特報告》(Brundtland Report)中,有關永續發展的定義即提出對世代正義的關懷:

人類的發展能夠滿足當代的需求,且不致危及後代子孫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換而言之,世代正義要守護的未來世代,主要是尚未出生的未來人類。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冷則剛指出關鍵的衝突點。由於未來世代尚不存在,很難為沒有主體的群體主張權利。然而未來世代的命運會受到當代人群的影響,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多數國家就此主張:我們有守護後代子孫永續長存的義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冷則剛進一步指出,如果我們用廣義的角度來看,或許將已出生、但還不具備公民權的兒少也納入未來世代,是較能說服人們的說法。

以核能去留問題為例,我們可從中體會現今政策對未來世代的深遠影響。核能發電帶來穩定的電力、低廉的電價,卻也產生核廢料處置及核電廠工程風險評估問題,成為未來世代需一肩扛起的重擔。但是未來世代無法為自己表達意見,有賴當代公民為其做出適當的選擇。

淡江大學公行系副教授黃寄倫表示,世代正義是放諸多國皆有的問題,因民主制度本身與世代權益存在根本矛盾。當代人群對於保護未來世代的「誘因」不足,雖然守護未來世代在道德上很合理,但政治人物會為了「選票」而優先處理當前問題,形成為人詬病的政治短視缺陷。

那麼,我們能否設計出因應此缺陷的監督機制?來看看其他國家如何在體制內設計守護未來世代的機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未來世代的守護者——各國的選擇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早在 1992 年就提出「未來世代監察員」(Ombudspers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與「未來世代守護者」(Guardian for future generations)的運作架構,用來監督會影響未來世代福祉的政策制定、決策及執行狀況。接著,開始有國家在體制內設立「未來委員會」(Future commission),針對相關議題提供充分且易懂的資訊,並改善民眾與政府的溝通管道,讓大眾在做決策時有參考依據。

未來世代守護者的運作架構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Göpel, 2010)

在設立未來委員會的國家當中,芬蘭、以色列是較為先進的代表,而鄰近臺灣的日本、韓國雖未設立未來委員會,但在國家政策中已開始關心未來世代的權益。

● 芬蘭未來委員會:跨部會的諮詢智庫

芬蘭議會從 1993 年開始運作未來委員會,由 17 名議員組成諮詢智庫,主要職責為與政府部門溝通協商會影響未來世代的政策,包含:能源發展、人口變遷、基因改造作物、資訊科技對高齡者影響等政策。此外,委員會需研擬新政府 4 年任期內的「未來遠景報告」,針對未來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策略提出建言,檢視與分析各項政策的合理性與正當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色列未來委員會:擁有審議權的監督機關

以色列則在 2001 年成立未來委員會,每 5 年為一屆委員會的運作週期,關注自然資源、教育、健康、科技等政策。特別的是,委員會不只是提供諮詢服務的智庫,還能提出法案、調查或調解爭議案件,對於立法者更擁有議案否決權。不過,以色列政府在 2011 年宣布,因經費因素,決議終止委員會的任務。此一委員會短短 10 年即走入歷史。

● 日本的做法:世代正義納入法律保障

日本並未設立未來委員會,而是將未來世代的權益納入法律保障。日本憲法明確規定:「憲法所保障的人民基本人權,應是賦予人民與『未來世代』擁有永恆且不可侵犯的權利。」2015 年,日本政府更通過《國民投票法》修正案,將投票年齡從 20 歲下修至 18 歲,賦予更多年輕世代參與公共事務、謀取未來福祉的權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各國世代正義監督機制的共通點為:在功能上,多是跨領域的智庫,形成超越黨派、跨部會的協商平台;在組織上,多在國會中設立,能監督政府施政、與社會大眾溝通。

臺灣的政黨鬥爭:核能公投帶給我們的反思

在討論臺灣如何守護世代正義之前,我們先來釐清臺灣的政治現況。從核四公投即可發現,政黨之爭是導致未來政策懸宕不前的原因之一。各陣營通常只從對自己有利的角度來闡釋意見,最後演變成訴諸政治意識形態的衝突。事實上,擁核或廢核各有其立論基礎,關鍵在政府應該去創造一個讓人民能理性討論的空間,充分了解選擇或放棄核能的優缺點為何?要付出什麼代價?

以南韓的核電廠公民審議為例,時任總統的文在寅於 2017 年上任後,原先承諾停建的核電廠新古里 5、6 號機組,因工程只進行三成就花費高達 1.6 兆韓元(新臺幣約 367 億),決定推動公民審議,交由全民決議是否停建核電廠。在三個月內,南韓政府在全國進行隨機電訪,最終抽出 500 位公民代表,並經歷數場諮詢委員會、公開座談會、電視討論會,以及公民代表與未來世代(高中生)的討論會等。最後,進行三天兩夜的最終綜合討論會,得出公民審議結果。

在充分討論後,最終有 59.5% 公民代表決議恢復核能機組的建設計畫,但也有 5 成民眾希望逐步降低核能發電比例。因此南韓政府決定續建核電廠,也強調未來會朝階段性減核目標邁進,並提出能源轉型路徑。

南韓沒有公投法,只能由政府發起公民審議。反觀臺灣,我們有發起公投的機制,但理性且務實地決議未來政策卻相對不足。冷則剛認為,臺灣的公投問題出在科學論述不足,優缺點未正反並陳,政黨之爭模糊了議案焦點。他提出質疑,難道年輕人真的都反核嗎?高齡者真的都擁核嗎?不同世代的意見應該是多元並進,而不是彼此敵視。如何從立場爭執、世代衝突,轉而共同為未來發展理性討論?是臺灣社會需反思的課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 年 12 月 18 日,臺灣舉辦核四商轉公投,因有效同意票未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以上,結果為不通過。
圖|Wikimedia

納入兒少意見:18歲青少年的公民權

如果將 18 歲以下、未取得公民權的兒少視為廣義的未來世代,怎麼在公民表決時納入兒少意見,成為少子化時代下尊重未來主人翁、落實世代正義的關鍵。目前已有多國選擇下修公民投票年齡,讓更多年輕世代參與公共事務。

在亞洲國家中,日本在 2015 年通過《國民投票法》修正案,南韓也在 2020 年依據《公職選舉法》,紛紛將投票年齡下修到 18 歲。尼加拉瓜、奧地利、曼島等部分國家甚至將投票年齡下修到 16 歲。

臺灣在行政院與各縣市設有青年諮詢委員會,但都著重在意見諮詢,決策上並無強制力。直到 2022 年 3 月 25 日,立法院才通過 18 歲公民權修憲案,明定國民年滿 18 歲者,有依法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參加公民投票之權。此案將在同年 11 月 26 日舉行公民複決,這也是我國史上首次交付公民複決的修憲案。

對於下修公民權年齡,冷則剛舉雙手贊成,青少年也是廣義的未來世代,他們的想法應該被重視,而這也是臺灣處理世代問題的具體展現。黃寄倫則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將世代正義的理念推廣出去,讓政治人物嗅到民意的新風向,進而提出更多有益世代正義的政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等民間團體 2022 年 3 月 23 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呼籲朝野各黨放下歧見,一同走入議場投下 18 歲公民權修憲同意票。
圖|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影

台灣的未來:公民意識的覺醒

面對世代正義問題,借鏡國外經驗,臺灣還可以怎麼做?冷則剛、黃寄倫建議在立法院內成立「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委員會」,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喚醒全民與執政者守護未來世代的意識,進而監督與協調各部會的施政,撰寫白皮書建議長遠的政策方向。同時,成立與人民共享的資訊傳遞平台,交流並觸發更多有建設性的想法。

世代正義議題不是未來式,而是當務之急,有賴觀念、文化與制度的相互配合。冷則剛認為,在實踐世代正義之前,必須先培養三項民主素養:

公民意識覺醒、科學理性討論、世代之間共學

如果公民沒有意識到問題癥結,也沒有多元且充足的參考資訊,可能會被政治力量影響判斷,演變成世代之間的意識形態衝突。世代之間如何相互學習、尊重、攜手守護未來世代?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

世代正義啟發我們反思:世代之間如何相互學習、尊重、攜手守護未來世代。
圖|Unsplash
所有討論 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24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