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與災共生(四):當社區成為防災前線

阿樹_96
・2013/08/17 ・212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29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內政部長李鴻源在2013年7月8號的一場演講中提到,重新規畫國土利用與都市時,應該要納入防災、減災的觀念,否則像是上個月初發生在南投規模6的地震,在台北可能會造成四千多棟大樓倒塌的災難,他並在受媒體訪問時提出「防災型都更」的概念。過去很多重大的公共建設與都市規劃,即使有納入些許防災概念,但由於當時我們對災害的研究還不夠,未有全盤規劃。台灣受地震、暴雨、颱風等災害威脅,都會區還有明顯的熱島和空氣污染,要兼顧各項災害與生活品質著實不易。是時候導入新的防災社區觀念,參考國內外各種都市更新的措施,尋求能更貼近防災需求的解決方案了。

景美溪河岸。景美溪為流經文山區主要的溪流,文山社大利用守護河岸來推動社區再造與打造防災社區。(圖片來自flickr用戶cxalekd,經由creative commons2.0授權使用)
景美溪河岸。景美溪為流經文山區主要的溪流,文山社大利用守護河岸來推動社區再造與打造防災社區。(圖片來自flickr用戶cxalekd,經由creative commons2.0授權使用)

什麼是防災社區?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的「防災社區操作手冊」,成為防災社區至少要具備下列三特性:有能力降低災害發生機會、能承受災害衝擊並降低災害損失、在災後能迅速復原重建與持續發展。所以防災社區的簡單定義就是能在平時,有防災意識地培養社區人力跟實體資源累積,災時能有面對災害進行防災減災的能力。

無論防救災的體系怎麼加強,在災害發生的當下,能提供救助的資源和時效還是有限。因此最即時的資源,其實應該擺在我們的周遭,如同地震逃難包一樣立即派上用場。在執行上,從認識社區的環境與可能的災害潛勢開始,例如如果社區位於地質敏感區,就要特別注意山崩土石流的危險,如果鄰近有許多的溪流河川,就得當心颱風暴雨帶來的災害,而海邊的村落,就得小心暴潮的威脅,或是海嘯的侵襲。

「防災社區」就是要結合社區特色,因地制宜。除了上述的社區自然環境調查,還要知道社區內可參與的人員,各司其職,也必須知道災害的弱勢族群所在(災害潛勢特別大的住家或是家中成員多為老弱者等),才能確保整體社區的安全,減低人員傷亡、運用有限資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位於南投縣北部中寮社區的龍眼林社區是早期防災社區的經典案例:在1999年台灣遭受921強震當晚,村長立即就號召了居民,挨家挨戶呼叫鄰居,自力救出當時受困在瓦礫堆的民眾,雖然受損的房屋達211戶,但不幸罹難的人數僅有7人,並在災後成立重建委員會、社區照護中心,以關注災民的安置與災後的重建。而新北市的汐止週遭山坡地眾多,只要颱風一來,便會引發洪水與土石流災害,長青社區位於汐止的偏遠山區,每逢坡地災害便會孤立無援,因而開始建置防災社區,從平時對河川、土地的巡守,到災時的應變,建立了完整的團隊。

防災社區結合氣候變遷與都市再造

從以上對防災社區的認識,或許一般人會認為防災社區多位於山區或是地質敏感帶等地,不過連都市化最高的台北市,也有一群人默默的耕耘防災社區,那就是文山區的明興社區。或許會有人想,都會區理當資源豐富,怎麼會需要推動防災社區呢?其實這正是因應不同的社區特性的最佳範例:都市巷道狹窄,防火動線不良,因此以防災觀點介入停車位規劃,保持防火巷暢通;該區位於山坡地,所以也進行了坡地的監測,以期能預警地滑或是土石流;此外,社區也針對了地震可能造成的災害進行演練(高樓垂直疏散),成立了完整的志工組織與志工訓練課程。一般住宅社區都有社區守望相助隊等組織,若仿效明興里一樣加入防災規劃,便能有良好的預防災害措施。

平時無災害的時候,該如何維繫或進行推廣呢?前述的明興社區與當地的文山社大合作,辦理相關的課程與活動,除了防災意識的推廣,也推動自然保育與人文關懷,增進志工組織與社區的緊密性,舉辦的活動包括在鄰近的木柵公園辦理水生植物與濕地保育,以及螢火蟲的觀察等。由於成效不錯,文山社區大學也將這樣的理念推廣至其它地方,以「氣候調適」為目標來改造文山區的城市面貌。

文山社大鄭秀娟校長指出,文山區除了主要的景美溪,還有許多的隱藏在市區底下的溪流,如萬盛溪、瑠公圳等等;經過適當的保育與規劃,這些行水區域便能兼具防洪與生態的功能,在平時可供民眾親近、學校教學之用,颱洪來臨時便可自然疏解水流。而在城市面貌改造上,鄭校長也期望未來羅斯福路能成為林蔭大道,而文山區也能透過適當的綠化,進行小區域的氣候改造,減低熱島效應的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可預期之災害進行調適在國際上由來已久,最近丹麥羅斯基勒市的羅羅北拉公園裡頭的滑板公園,經過建築師的巧手打造後,還兼具了防洪的效果,而奈及利亞的馬可可社區長年受水域侵襲的影響,索性將學校建立在水上,讓學童不因水患而失去受教育的權利。雖然我們無法阻止氣候變遷的大趨勢,但若我們從公民的立場出發,參與社區的改造,讓我們居住的地方,既舒適,又能因應各種可能的災害,居住安全也會更有保障。

(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阿樹_96
73 篇文章 ・ 20 位粉絲
地球科學的科普專門家,白天在需要低調的單位上班,地球人如果有需要科普時時會跑到《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擔任副總編輯撰寫地震科普與故事,並同時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著有親子天下出版《地震100問》。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搭建氣候變遷研究與實踐應用之間的橋梁——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專訪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2/07/07 ・3079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感謝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及調適知識平台 對本次專訪之協助與支持。

  • 作者|曾繁安

乾旱與豪雨成災比過去更常常出現,夏天變得更長且更熱,颱風數量變得更稀有但强度卻變大……當極端天氣事件成為常態,我們不能再逃避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想關心氣候變遷議題卻不知如何下手?那你就不能不知道「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

不只懂得「減碳」,「調適」也要跟上

臺灣為什麽需要氣候變遷為主題的知識平台?問起 TCCIP (Taiwan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 Information and Adaptation Knowledge Platform)的誕生,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組陳永明組長回應,除了近年各國更加重視氣候變遷的影響,並推動相應的政策之外,本土學者在氣候科學的研究成果,其實不在少數,但這些做為理解氣候變遷的重要資料與成果,卻散落四方,因此需要有一個系統性整合與轉譯知識的服務平台。

不僅是在研究資料與成果的整合,TCCIP 也期待與大眾溝通正確氣候變遷知識的地方,目前媒體的報導與科學客觀知識的理解上,仍存有不少落差,而 TCCIP ,正是最適合透過最新的第一手資訊,了解氣候變遷的平台。

氣候變遷議題包含三大面向:減碳、氣候科學、衝擊與調適。陳組長提到,大家對「節能減碳」已有共識,明白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對減緩全球暖化效應的必要性,但對「氣候科學」和「調適」卻相當陌生。陳組長解釋,氣候科學是學者研究與模擬氣候變遷影響的學問,與天氣預報短期内的天氣變化之預測不同,氣候科學所做的是「推估」(Projection)。推估模擬的是不同情境,如溫室氣體排放量高、中或低的三種路徑下,氣候變遷衝擊的範圍與程度輕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開始說明調適前,陳組長說:「大家常有一個誤解,認為臺灣只要做好減碳,我們災害就會變少。」

氣候變遷讓全世界成為命運共同體,即使臺灣碳排净零也無法獨善其身,需超前部署因應氣候災害的措施,也就是所謂的「調適」(Adaptation)行動。調適行動所涉及的層面包羅萬象,不再只停留在氣候科學,而是跨越不同學科如自然生態、人文社經、公共衛生等領域。

TCCIP 扮演學術研究與實踐應用之間的溝通橋梁

自 2009 年啓動的 TCCIP,以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為主,集結了四大政府機關和研究單位,以及國内二十個大學系所的成員。其宗旨在於提供本土化的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各單位互相協力合作,可謂臺灣氣候變遷抗戰陣線的大聯盟。

TCCIP 團隊組成涵蓋不同學研單位、業務機關。圖/TCCIP 官網

要擬定政策、採取有效的氣候行動,將有限的資源挹注在刀口上,背後就需要堅實的科學數據支撐。但由專家學者經過縝密的演算研究,所產製的繁複氣候科學研究數據,如果不強化與實際應用的連接,經過進一步的轉譯,便可能成為難以通曉、被束之學術高閣的學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陳組長指出, TCCIP 所肩負的責任,除了精進氣候變遷推估的技術與能力之外,也扮演著學術研究與實際應用之間的溝通橋樑,把氣候科學家的語言,轉化成政策擬定者所能明白的話語。TCCIP 團隊發展了各種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將抽象的研究數據具象化,成為能一目瞭然的圖表、圖資。

圖為臺灣 25 個中央氣象局屬測站自 1897 年到 2020 年的溫度距平值變化,距平值是各站年均溫相對於各站溫度氣候值 (1981~2010年平均) 的差值。圖/TCCIP 官網

TCCIP 所匯整的氣候變遷科學資料,從使用者的需求框架下出發,以政府、學研與產業為主要服務對象。點開線上的官網,氣候變遷資料商店中符合 IPCC[注1] 評估標準、臺灣在地降尺度的溫度、雨量等資料,可任君挑選。你也可打開調適百寶箱,去觀摩世界各地在不同領域如農林漁牧業,是如何在氣候變遷衝擊下進行調適,提高面對災害的韌性。除了線上的氣候知識大補帖,TCCIP 最近也積極推動各種線下的實務操作。

以臺灣的調適案例而言,新竹新豐鄉的「旱田直播」,便是一次良好的示範。氣候變遷影響下,未來缺水情形令原本栽種水稻的農民擔憂,因此萌生「旱田直播」——在沒有灌溉的農田上,直接播種的想法。為測試這一策略是否可行,TCCIP 團隊、農業試驗所與農民三方合作,由農民提供設置旱田試驗田和傳統插秧對照田,TCCIP 團隊和農試所則負責田間氣象資料、用水量、作物生長與品質產量等數據的量測、歷史觀測與未來氣候變遷趨勢的推估。

圖/TCCIP 農業調適示範

這一案例展現氣候變遷調適知識與科學數據,如何透過與產業利害關係人的溝通與協作,具體落實,讓氣候變遷走出學術的象牙塔。從目前階段性的成果可見,直播水稻與插秧水稻田的栽培條件差異不大,可節省前期勞力支出與大量用水,惟最後收益與插秧水稻相比仍有進步空間。這一次結合理論與實務的合作契機,有望成為氣候變遷下水稻可永續發展的調適路徑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展望長期穩定的科研團隊,成為面對氣候變遷的國家堡壘

前期臺灣仍需完全依靠國際其他氣候變遷模式所產製的資料,來生成在地的降尺度數據。但這幾年隨著研究能量的積累與提升、成熟團隊的培訓形成,臺灣也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氣候變遷模式,並以臺灣的名義參與在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之下的第六期耦合模式比對計畫(CMIP6) [注2 ]

談到臺灣的氣候科學研究進程在國際上的表現,陳組長指出,儘管臺灣比起資源豐富的國家來得慢了些,但仍在逐步趕上。陳組長表示,臺灣複雜地形地貌與劇烈天氣變化的特色,就如地球科學的試驗場,無論是氣候科學或是衝擊調適,許多國家都非常樂意與臺灣進行氣候變遷的相關研究合作。未來期許TCCIP能從計畫形式,轉型為更永續經營的運作方式,為氣候變遷長期抗戰的人才培育與措施行動做更好的應對。

對於想要加入 TCCIP 的年輕學子,陳組長建議,最重要的是能保有對不同學問的好奇心,以及願意放下對自身專業的堅持,擁有可以跨領域溝通的彈性身段,來為氣候行動貢獻一分心力,而這正是 TCCIP 團隊一直以來秉持的精神與理念。

備註

  1.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全名為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 旨在以嚴謹科學探討氣候變遷的情形,及對人類社會經濟造成的影響。`自 1988 年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是《京都議定書》及《巴黎協議》背後的重要推手,為地球氣候變遷研究所做出的貢獻在 2007 年獲諾貝爾和平獎肯定。
  2. 第六期耦合氣候模式對比計劃(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6)提供IPCC 第六份氣候評估報告的科學依據。CMIP 扮演國際公開資料平臺的角色,讓隸屬旗下的各國研究組織,可讓各自產製的氣候模式資料上線,讓全球研究者能簡便地獲取和分析這些資料。每一期 CMIP 的模式推估,皆奠基於共同制定的未來氣候推估情境。

參考資料

  1. 科技部「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
  2.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
  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節能減碳政策
  4. 進擊的全球暖化,台灣的新契機 台灣氣候模擬系統的建置
  5. 最新 IPCC 報告出爐!作爲地球公民一分子,你不可不知的氣候變遷現況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與災共生(四):當社區成為防災前線
阿樹_96
・2013/08/17 ・212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29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內政部長李鴻源在2013年7月8號的一場演講中提到,重新規畫國土利用與都市時,應該要納入防災、減災的觀念,否則像是上個月初發生在南投規模6的地震,在台北可能會造成四千多棟大樓倒塌的災難,他並在受媒體訪問時提出「防災型都更」的概念。過去很多重大的公共建設與都市規劃,即使有納入些許防災概念,但由於當時我們對災害的研究還不夠,未有全盤規劃。台灣受地震、暴雨、颱風等災害威脅,都會區還有明顯的熱島和空氣污染,要兼顧各項災害與生活品質著實不易。是時候導入新的防災社區觀念,參考國內外各種都市更新的措施,尋求能更貼近防災需求的解決方案了。

景美溪河岸。景美溪為流經文山區主要的溪流,文山社大利用守護河岸來推動社區再造與打造防災社區。(圖片來自flickr用戶cxalekd,經由creative commons2.0授權使用)
景美溪河岸。景美溪為流經文山區主要的溪流,文山社大利用守護河岸來推動社區再造與打造防災社區。(圖片來自flickr用戶cxalekd,經由creative commons2.0授權使用)

什麼是防災社區?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的「防災社區操作手冊」,成為防災社區至少要具備下列三特性:有能力降低災害發生機會、能承受災害衝擊並降低災害損失、在災後能迅速復原重建與持續發展。所以防災社區的簡單定義就是能在平時,有防災意識地培養社區人力跟實體資源累積,災時能有面對災害進行防災減災的能力。

無論防救災的體系怎麼加強,在災害發生的當下,能提供救助的資源和時效還是有限。因此最即時的資源,其實應該擺在我們的周遭,如同地震逃難包一樣立即派上用場。在執行上,從認識社區的環境與可能的災害潛勢開始,例如如果社區位於地質敏感區,就要特別注意山崩土石流的危險,如果鄰近有許多的溪流河川,就得當心颱風暴雨帶來的災害,而海邊的村落,就得小心暴潮的威脅,或是海嘯的侵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災社區」就是要結合社區特色,因地制宜。除了上述的社區自然環境調查,還要知道社區內可參與的人員,各司其職,也必須知道災害的弱勢族群所在(災害潛勢特別大的住家或是家中成員多為老弱者等),才能確保整體社區的安全,減低人員傷亡、運用有限資源。

位於南投縣北部中寮社區的龍眼林社區是早期防災社區的經典案例:在1999年台灣遭受921強震當晚,村長立即就號召了居民,挨家挨戶呼叫鄰居,自力救出當時受困在瓦礫堆的民眾,雖然受損的房屋達211戶,但不幸罹難的人數僅有7人,並在災後成立重建委員會、社區照護中心,以關注災民的安置與災後的重建。而新北市的汐止週遭山坡地眾多,只要颱風一來,便會引發洪水與土石流災害,長青社區位於汐止的偏遠山區,每逢坡地災害便會孤立無援,因而開始建置防災社區,從平時對河川、土地的巡守,到災時的應變,建立了完整的團隊。

防災社區結合氣候變遷與都市再造

從以上對防災社區的認識,或許一般人會認為防災社區多位於山區或是地質敏感帶等地,不過連都市化最高的台北市,也有一群人默默的耕耘防災社區,那就是文山區的明興社區。或許會有人想,都會區理當資源豐富,怎麼會需要推動防災社區呢?其實這正是因應不同的社區特性的最佳範例:都市巷道狹窄,防火動線不良,因此以防災觀點介入停車位規劃,保持防火巷暢通;該區位於山坡地,所以也進行了坡地的監測,以期能預警地滑或是土石流;此外,社區也針對了地震可能造成的災害進行演練(高樓垂直疏散),成立了完整的志工組織與志工訓練課程。一般住宅社區都有社區守望相助隊等組織,若仿效明興里一樣加入防災規劃,便能有良好的預防災害措施。

平時無災害的時候,該如何維繫或進行推廣呢?前述的明興社區與當地的文山社大合作,辦理相關的課程與活動,除了防災意識的推廣,也推動自然保育與人文關懷,增進志工組織與社區的緊密性,舉辦的活動包括在鄰近的木柵公園辦理水生植物與濕地保育,以及螢火蟲的觀察等。由於成效不錯,文山社區大學也將這樣的理念推廣至其它地方,以「氣候調適」為目標來改造文山區的城市面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山社大鄭秀娟校長指出,文山區除了主要的景美溪,還有許多的隱藏在市區底下的溪流,如萬盛溪、瑠公圳等等;經過適當的保育與規劃,這些行水區域便能兼具防洪與生態的功能,在平時可供民眾親近、學校教學之用,颱洪來臨時便可自然疏解水流。而在城市面貌改造上,鄭校長也期望未來羅斯福路能成為林蔭大道,而文山區也能透過適當的綠化,進行小區域的氣候改造,減低熱島效應的影響。

針對可預期之災害進行調適在國際上由來已久,最近丹麥羅斯基勒市的羅羅北拉公園裡頭的滑板公園,經過建築師的巧手打造後,還兼具了防洪的效果,而奈及利亞的馬可可社區長年受水域侵襲的影響,索性將學校建立在水上,讓學童不因水患而失去受教育的權利。雖然我們無法阻止氣候變遷的大趨勢,但若我們從公民的立場出發,參與社區的改造,讓我們居住的地方,既舒適,又能因應各種可能的災害,居住安全也會更有保障。

(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文章難易度
阿樹_96
73 篇文章 ・ 20 位粉絲
地球科學的科普專門家,白天在需要低調的單位上班,地球人如果有需要科普時時會跑到《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擔任副總編輯撰寫地震科普與故事,並同時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著有親子天下出版《地震100問》。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以震為鏡(五):想想看 防災策略怎麼做?
陳妤寧
・2014/12/15 ・263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75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採訪編輯 / 陳妤寧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泛科學獨立製作

銘傳大學建築系王价巨老師。(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銘傳大學建築系王价巨老師。(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過去,台灣社會都習慣將防救災的責任歸屬於政府,然而本次訪談銘傳大學建築系的王价巨老師對於未來防災策略的看法,老師除了釐清政府在防災資訊上應該改進的空間,也點出了近年來在「責任分擔」觀念下,「公民參與」對於防災策略的重要性。由於每個地區的「災害體質」皆有不同,如果不夠了解自家區域容易遭受的災害類型以及因應方式,就永遠無法強化自身抵禦天災、降低風險的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災的工作都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在災害真正發生之前很多人可能會有做白工的感覺。但是如果不在災前減災、整備的階段投入心力,災後的人命與財產損失、以及重建所需耗費的資源會更以數倍計。

政府防災資訊的建置、公開和利用

台灣掌管各種災害的政府機關投入防災業務已久,如水保局土石流監測、水利署水情監測、颱洪應變決策支援系統等,資訊的前期建置已臻完善,然而掌管災害的各個機關之間專業分工過細,各種災害資訊散落在不同的機關網站上,缺乏以民眾需求出發的資訊整合管道。

根據 2005 年世界銀行的一份全球風險分析研究指出,全世界約有 10% 的人口生活在兩種天災的威脅下、5% 的人口生活在至少三種的天災類型下;而在須面對「複合式災害」的台灣,就有 90% 的人口生活在兩種災害下、73% 的台灣人生活在至少三種的潛在災害下。不同的災害類型(如颱風可引起的風災、水災、土石流)之間交互併發各種水土災害,說台灣是「多災多難、韌性堅強」也不為過。

因此,除了跨部門的資訊水平整合之外,針對民眾需求設計的垂直資訊管道也須被重新思考。防災資訊須從官方網站走入民間社群,否則若民眾既不清楚有公開資料可供查閱、且需四處蒐集不同類型的資訊才能拼湊出自己家園的災害風險全貌的情況下,這些資料就無法充分發揮應有的價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地制宜的防災策略

王价巨老師認為,政府的角色在於「協調整合」,包含全台灣的災害潛勢圖資、各種防災資訊、以及跨縣市的資源合作,提供緊急應變的基礎藍圖。但各縣市和各鄉鎮需要在這些基礎資訊上納入區域特性,才能更符合各地的不同災害體質。

舉例來說,都市和鄉村的避難策略就大有不同。都市的高樓密度大,地震時受到共振和盆地效應的加持影響,高樓層居民感受到的搖晃會更為劇烈。對都市居民而言,地震發生時最重要的是就地掩護,因此室內的水晶吊燈、吊扇等懸掛式裝潢在平時就要注意維護或找尋其他較為牢固的替代品。而在地震暫停後,應疏散到附近的開放空間(例如防災公園),因此平時就應了解通往避難空間的安全路徑,避免走懸掛招牌多、狹窄的街道。

鄉村地區因為其建築材料的差異,避難的狀況可能會都市相反,例如:磚造、土埆的舊式房屋結構相對不穩,因此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向外逃生反而是上策;而因為鄉村的空地寬闊,尋找開放空間的問題反而成為其次。有些地區如有木造建築,就須擔心火災帶來的二次災害。

社區防災,公民意識最重要

社區層級須在社區營造的基礎上研擬更細緻的防災策略,並且著重在居民參與。「台灣人需要扭轉『萬能政府』的觀念,因為中央政府不會比地方社區更了解當地的災害歷史或病灶。」推動自主防災社區二十多年,王价巨老師表示二十多年前的台灣人根本無法接受「我家會被天災摧毀」的想法;但如果社區缺乏防災意識,防災成效甚至會比資源缺乏的防災社區來得更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社區為本的防災工作強調「在地化」的精神。王价巨老師從早期協助台北市的興家、明興社區到近年陸續協助新竹市三民、海山、境福、新竹縣軟橋等社區的經驗指出,目前的做法都會先找里長、並納入當地文史工作室、社區發展協會等各種團體的力量,共同為社區的防災體質把脈;訪問地方耆老並且和居民一同實地踏勘,了解當地的災害歷史和區域特性,例如曾經發生倒塌、積水容易排不出去的位置、避難弱者的家戶等細節;最後規劃適當的避難路徑、避難場所,共同擬定社區防災計畫,並進而推動家庭防災計畫。

社區防災的重點在於民眾參與,參與度比較高的社區,專家只要在旁協助引導即可,相對的,社區或災害意識較低的社區,則要尋求不同的方式,讓民眾開始關心這個切身的議題,每個社區都不同,方法都要做調整,例如:「台灣的爸爸們主導性很強,因此後來的幾場討論我們刻意把爸爸們分為一組,讓太太和小孩子比較有機會暢所欲言,或著用寫的來表達意見也可以。」王价巨老師藉由諸多社區參與的經驗一方面和我們分享實務經驗,一方面表示,透過這些過程提昇民眾對於災害警覺的意識和了解才是最重要的課題,「『可以談論災害』是個重要的起點,這比再多的計畫都重要!」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防災領域再進化

王价巨老師學建築出身,而後接連投入都市規劃、都市設計、災害及風險管理與永續發展的領域。他認為防災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上,災害管理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防災領域過去以「防災科技」為主流,無論在土木、水利等工程領域,安全和抗災都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無論在技術上有何突破性的發展,重要的是這些技術能否被充分利用並且真的挽救人命。

「災害管理」因運而生,輔以如災害社會學、災害政治學、或是研究災害發生時人的行為反應模式的災害心理學等等,這二十年來在國際間逐漸興起。在台灣社會,災害管理仍屬新的學門,無論是民間團體或是民意代表,多從工程的角度切入、間接地處理災害議題。王价巨老師認為,未來的防災課題將是如何結合「防災科技」和「災害管理」」這兩種不同性質的領域,包含最基礎的用語整合以及跨域的觀念溝通,防災科技在技術創新之餘,仍須回到「人」的根本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專題報導」。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以震為鏡系列專題:
陳妤寧
38 篇文章 ・ 0 位粉絲
熱愛將知識拆解為簡單易懂的文字,喜歡把一件事的正反觀點都挖出來思考,希望用社會科學的視角創造更宏觀的視野。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與災共生(四):當社區成為防災前線
阿樹_96
・2013/08/17 ・212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29 ・七年級

內政部長李鴻源在2013年7月8號的一場演講中提到,重新規畫國土利用與都市時,應該要納入防災、減災的觀念,否則像是上個月初發生在南投規模6的地震,在台北可能會造成四千多棟大樓倒塌的災難,他並在受媒體訪問時提出「防災型都更」的概念。過去很多重大的公共建設與都市規劃,即使有納入些許防災概念,但由於當時我們對災害的研究還不夠,未有全盤規劃。台灣受地震、暴雨、颱風等災害威脅,都會區還有明顯的熱島和空氣污染,要兼顧各項災害與生活品質著實不易。是時候導入新的防災社區觀念,參考國內外各種都市更新的措施,尋求能更貼近防災需求的解決方案了。

景美溪河岸。景美溪為流經文山區主要的溪流,文山社大利用守護河岸來推動社區再造與打造防災社區。(圖片來自flickr用戶cxalekd,經由creative commons2.0授權使用)
景美溪河岸。景美溪為流經文山區主要的溪流,文山社大利用守護河岸來推動社區再造與打造防災社區。(圖片來自flickr用戶cxalekd,經由creative commons2.0授權使用)

什麼是防災社區?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的「防災社區操作手冊」,成為防災社區至少要具備下列三特性:有能力降低災害發生機會、能承受災害衝擊並降低災害損失、在災後能迅速復原重建與持續發展。所以防災社區的簡單定義就是能在平時,有防災意識地培養社區人力跟實體資源累積,災時能有面對災害進行防災減災的能力。

無論防救災的體系怎麼加強,在災害發生的當下,能提供救助的資源和時效還是有限。因此最即時的資源,其實應該擺在我們的周遭,如同地震逃難包一樣立即派上用場。在執行上,從認識社區的環境與可能的災害潛勢開始,例如如果社區位於地質敏感區,就要特別注意山崩土石流的危險,如果鄰近有許多的溪流河川,就得當心颱風暴雨帶來的災害,而海邊的村落,就得小心暴潮的威脅,或是海嘯的侵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災社區」就是要結合社區特色,因地制宜。除了上述的社區自然環境調查,還要知道社區內可參與的人員,各司其職,也必須知道災害的弱勢族群所在(災害潛勢特別大的住家或是家中成員多為老弱者等),才能確保整體社區的安全,減低人員傷亡、運用有限資源。

位於南投縣北部中寮社區的龍眼林社區是早期防災社區的經典案例:在1999年台灣遭受921強震當晚,村長立即就號召了居民,挨家挨戶呼叫鄰居,自力救出當時受困在瓦礫堆的民眾,雖然受損的房屋達211戶,但不幸罹難的人數僅有7人,並在災後成立重建委員會、社區照護中心,以關注災民的安置與災後的重建。而新北市的汐止週遭山坡地眾多,只要颱風一來,便會引發洪水與土石流災害,長青社區位於汐止的偏遠山區,每逢坡地災害便會孤立無援,因而開始建置防災社區,從平時對河川、土地的巡守,到災時的應變,建立了完整的團隊。

防災社區結合氣候變遷與都市再造

從以上對防災社區的認識,或許一般人會認為防災社區多位於山區或是地質敏感帶等地,不過連都市化最高的台北市,也有一群人默默的耕耘防災社區,那就是文山區的明興社區。或許會有人想,都會區理當資源豐富,怎麼會需要推動防災社區呢?其實這正是因應不同的社區特性的最佳範例:都市巷道狹窄,防火動線不良,因此以防災觀點介入停車位規劃,保持防火巷暢通;該區位於山坡地,所以也進行了坡地的監測,以期能預警地滑或是土石流;此外,社區也針對了地震可能造成的災害進行演練(高樓垂直疏散),成立了完整的志工組織與志工訓練課程。一般住宅社區都有社區守望相助隊等組織,若仿效明興里一樣加入防災規劃,便能有良好的預防災害措施。

平時無災害的時候,該如何維繫或進行推廣呢?前述的明興社區與當地的文山社大合作,辦理相關的課程與活動,除了防災意識的推廣,也推動自然保育與人文關懷,增進志工組織與社區的緊密性,舉辦的活動包括在鄰近的木柵公園辦理水生植物與濕地保育,以及螢火蟲的觀察等。由於成效不錯,文山社區大學也將這樣的理念推廣至其它地方,以「氣候調適」為目標來改造文山區的城市面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山社大鄭秀娟校長指出,文山區除了主要的景美溪,還有許多的隱藏在市區底下的溪流,如萬盛溪、瑠公圳等等;經過適當的保育與規劃,這些行水區域便能兼具防洪與生態的功能,在平時可供民眾親近、學校教學之用,颱洪來臨時便可自然疏解水流。而在城市面貌改造上,鄭校長也期望未來羅斯福路能成為林蔭大道,而文山區也能透過適當的綠化,進行小區域的氣候改造,減低熱島效應的影響。

針對可預期之災害進行調適在國際上由來已久,最近丹麥羅斯基勒市的羅羅北拉公園裡頭的滑板公園,經過建築師的巧手打造後,還兼具了防洪的效果,而奈及利亞的馬可可社區長年受水域侵襲的影響,索性將學校建立在水上,讓學童不因水患而失去受教育的權利。雖然我們無法阻止氣候變遷的大趨勢,但若我們從公民的立場出發,參與社區的改造,讓我們居住的地方,既舒適,又能因應各種可能的災害,居住安全也會更有保障。

(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文章難易度
阿樹_96
73 篇文章 ・ 20 位粉絲
地球科學的科普專門家,白天在需要低調的單位上班,地球人如果有需要科普時時會跑到《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擔任副總編輯撰寫地震科普與故事,並同時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著有親子天下出版《地震10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