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 蘇怡安、Z編
留著一頭伶俐的短髮,一身古銅的膚色,流露一種不安於室、時常在戶外活動的氣質。談到對台灣珊瑚礁保育,只是謙虛地推辭說她自己沒有多做什麼;但訪問之中,俐落的回答卻又句句切中問題的要點。這位是關注國內環境議題重要平台-環境資訊協會的守護台灣海洋及海岸專案經理林育朱。
一個不小心,「潛」入臺灣海洋研究
長年關注臺灣珊瑚生態的林育朱,在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就讀時,因為薛攀文教授及林幸助教授所開設的水域生態學,引發她對海洋生物的興趣。畢業後到臺灣大學就讀海洋研究所,在戴昌鳳教授指導下以臺灣相當稀有的星狀軟珊瑚生態作為論文題目,從此一頭潛進臺灣海洋生態的關懷與研究中。
因為研究的星狀軟珊瑚分布範圍相當侷限,在臺灣,牠們只生存在墾丁特定海域的數公里範圍間,所以林育朱在碩士班期間學會了深潛,每一個半月就得從台北殺到墾丁深潛觀察星狀軟珊瑚的生態。她說:「每次深潛大概都要用掉四支氣瓶,一支氣瓶可以在水下待100分鐘左右。」
長時間在水下研究的經歷也使得林育朱能夠比別人看到更多不同的臺灣水下風景。當然,也看到了不少海洋垃圾。
海岸垃圾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一開始是因為環境資訊協會守護台灣海岸專案的行動項目之一,林育朱和朋友環繞了臺灣的海岸線一圈。卻發現,臺灣的海岸線真是太髒了!她提到:「臺灣雖然四面環海,可是民眾跟海很不熟,親水性很差。」
林育朱秀出照片,在桃園縣大園附近的海岸線是他們遇過最多海洋垃圾(廢棄物)的區域;不過她強調高度集中未必是被惡意丟棄,也可能是因為地形、海流的緣故,使得垃圾容易堆積在那裡。她說:「例如北海岸國聖埔四公里的海岸,垃圾也很多。我問過當地的清潔隊,當地常常在淨灘,也有由核二廠和頂寮社區認養,海岸垃圾還是很多。」台灣南北部分別有一些志工調查隊會記錄淨灘的垃圾組成,及垃圾量的動態,希望能更了解臺灣海岸垃圾的成因。
「比較常見的垃圾大概有馬桶、冰箱、玻璃瓶(年代久遠!)、針頭、針筒。我不知道為什麼耶,臺灣的海洋垃圾裡超級多牙刷的!」林育朱還補充說,「菸蒂也很多,很多民眾還不曉得污水系統沒辦法處理菸蒂,菸蒂就隨著下水道被沖進海裡。而且菸蒂是化學纖維,和我們的衣服布料一樣,都沒辦法在自然界中分解。」
好奇的z編問這位常常泡在臺灣海裡的專家,有沒有看過什麼奇怪或有趣的海洋垃圾呢?她回答:「其實也不算『垃圾』。(編輯:「哦?」)有一次我們在東海岸舉辦工作假期撿到海豚的頭骨吧,很別緻。還有有一次在桃園撿過洋娃娃的頭,實在滿嚇人的。(汗)」
海洋垃圾的危害是什麼?
其實海洋垃圾依照位置可分為兩種;被沖上來岸上的大多是比較輕、能漂浮的垃圾;反之,就是沉在水底或者不會漂浮的垃圾,像是漁網、魚線、輪胎和鐵錨等難打撈又很重的垃圾。林育朱說:「魚網很麻煩,面積很大,而且纏繞很密,有時候固著生物就直接長在上面了」,z編追問:「這些魚網怎麼來的咧?」「有些經驗不夠的漁民把網撒在礁區鉤住了,也收不回來,乾脆就棄置,反正魚網很便宜。」
對珊瑚特別有研究的林育朱補充說,廢棄衣服如果覆蓋在珊瑚上時會阻擋珊瑚共生藻類行光合作用,還有珊瑚與海水物質的交換,久了就會導致珊瑚白化甚至死亡;大型沉水垃圾像是船錨、貨櫃非常容易刮傷珊瑚,有時候像是颱風時期風浪太強,整片珊瑚可能都會被刮掉!
幫珊瑚礁作健康檢查-「珊瑚礁體檢」計畫
林育朱提及,臺灣有加入一個由世界上幾個國家共襄盛舉的「珊瑚礁體檢」計畫,挑選珊瑚礁生態系中具有指標性的物種,來檢測珊瑚礁的健康狀況。不同的指標性生物各代表著廣泛性、稀有性、經濟性還有功能性,大概分成三類:魚類、無脊椎動物和海洋底質生物三種。
珊瑚礁體檢計畫是根據「公民科學家」的概念來執行,所以調查的物種特別挑選過,稍有經驗的潛水玩家,都可以很容易辨識。所有參加「珊瑚礁體檢」計畫的地區,每年都會將調查結果回傳給位在美國加州的基金會總部,每二到四年,總部會依據收集到的資料,製作一份全球珊瑚礁體檢狀況的報告書。在許多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澳洲,都有各自獨立的基金會參與體檢的計畫,而台灣則是由環境資訊協會來執行這項計畫。
臺灣除了東海岸,珊瑚礁體檢的調查區域還包括蘭嶼、綠島。志工時常在調查的同時順便清除珊瑚礁上的垃圾。
看一個,撿一個
「我又沒丟垃圾在海邊,怪我囉?」
海洋垃圾似乎離我的生活很遙遠,有什麼是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守護海洋的呢?林育朱分享兩個作法-
第一:看到一個垃圾,就撿起來一個垃圾,不要管它是在哪裡。也許你今天參加了一場在台東的淨灘活動,看到垃圾就撿,但當你回到台北街頭時,卻沒有撿起一根菸蒂的勇氣。垃圾都是一樣的,不應該因為你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態度;順手撿起一個垃圾,就減少它被沖入大海的可能性。
第二: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就像我說的,海洋垃圾大部分都是生活用品,寶特瓶、塑膠袋、鐵鋁罐……我們為了一時方便,製造出很多垃圾。雖然有資源回收,但是回收之後能再生的產品不多;像寶特瓶回收之後就不會再製成寶特瓶,所以減少製造垃圾比資源回收更能解決垃圾問題。
林育朱挪了一下桌上的隨行鋼杯。她雖然身體力行作環保,但也很有同理心地思考到大眾對海洋垃圾的感受:「民眾可能因為沒有親身去海邊感受過,很難想像臺灣海岸的狀況,所以很難要求民眾作垃圾減量。例如說對我而言攜帶隨身杯可能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當要我身邊的朋友去做,真的很難用道德來要求大家。」
林育朱認為,比較好的方式也許不只是要求臺灣八成或九成的消費者,而是要從生產端的製造商去著手。像是現在很多國家在推行「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概念,就是希望生產者當在製造商品時,能夠一併想到最後如何由廣大市場上回收自家產品並重新製造的過程,讓垃圾不會從消費鏈上「走丟」,可以減少消費所製造的垃圾問題。不過真正能夠驅使廠商重視產品生命的動力,還是得靠消費者意識到改變現況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