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是誰住在深海的蝦子體內?竟然是早就禁用的多氯聯苯

Peggy Sha
・2017/02/17 ・2307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63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們想像中的海底,總是神秘而未知的,對於我們而言,海洋深處甚至比月球還要難以捉摸,然而,最近一項發表於《自然─生態學與進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的研究卻發現到:這片「地球最後的淨土」竟然也難逃人類的魔掌!潛藏於深海的汙染物逼著人們不得不重新檢視自己對於環境造成的影響。

海洋之心在哪裡?海平面下六公里

為了更理解海洋深處的情形,科學家決定探訪地球上「最後一個重要的海洋生態邊界」──超深淵帶(hadal zone),它是指海平面下 6 公里到 11 公里之間的海域,也就是所謂的海溝地帶。超深淵帶的物種數量和多樣性極低,生存方式也與地表動物大不相同,很多人認為這裡就像是外星球一樣獨特。

海溝多位於超深淵帶,深度約為海平面下 6 至 11 公里。 圖/評論圖片

人們對於深海的想像都是「原始而純粹的」,彷若世外桃源一般,但事實上,這些海溝卻像是垃圾掩埋場一樣,收集了所有落到海床的垃圾。

要如何知道深海的汙染情形呢?科學家利用裝了餌食的機器深入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和克馬德克海溝(Kermadec Trench),捕捉短腳雙眼鉤蝦(Hirondellea gigas)。這種小型的端足類甲殼動物就像海中的清道夫一樣,基本上會吃掉一切從海面上掉落的有機物質。(沒錯,汙染物也是牠們的大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家在這種鉤蝦中發現了 1970 年代就禁用的化學物質。圖/CC BY-SA 2.5, wikimedia commons.

由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會破壞生物的激素,科學家藉由分析鉤蝦身上的脂肪組織,便能推斷汙染物造成的影響。

早已被禁止,海底仍難逃汙染物魔掌

這次研究中,發現了兩種早已在多年前被禁止使用的化學物質:多溴二苯醚(PBDEs)和多氯聯苯(PCBs)。

多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的防火效果極佳,不但可以減少起火的可能,也能阻礙大火的蔓延,但它難以分解、容易在自然中不斷累積,歐盟在 2003 年所通過的《危害性物質限制指令》(RoHS)中,已明令禁止使用此項化學物質。

多氯聯苯在 20 世紀曾經被普遍而廣泛地當作電器絕緣體,然而,由於它屬於致癌物質,會引發腦部、皮膚及內臟的疾病,美國早在 1979 年便已禁止生產此物質。多氯聯苯從 1930 年代開始生產到 1970 年代被禁為止,全球產量高達 130 萬噸。這些數量龐大汙染物會經由工業事故和外洩、不完全的焚化、垃圾掩埋場洩漏等各種方法滲進自然環境,無法被分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多氯聯苯的構造 圖/By D.328 – Own work,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本研究取樣的兩個海溝彼此相距 7 千公里,深度皆達10公里,雖然遠離工業區,卻仍被偵測到這樣高劑量的汙染物質,說明人類產生的污染已經抵達地球上每個角落。在研究中,科學家更寫道這兩種汙染物簡直「無處不在」:

「在兩個海溝中,棲息於不同深度的生物樣本身上,都殘有多溴二苯醚和多氯聯苯。」

垃圾不分國界,海洋照單全收

雖然兩個海溝同樣遭到汙染,兩個海溝的汙染程度卻不大相同,研究發現:馬里亞納海溝的鉤蝦,身上所含的多氯聯苯濃度高於克馬德克海溝的鉤蝦。

為什麼兩個海溝之間存在這樣的差異,科學家目前尚不清楚,其中一個可能的推斷是:馬里亞納海溝的汙染物來自「大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這個垃圾帶的面積大約有美國德州的兩倍大,數百萬噸的塑膠和垃圾被洋流間的渦流纏住,因此形成了最大的海洋垃圾大平台。

海洋垃圾大平台,聽起來就很噁心。圖/By giogio55@Pixabay

在馬里亞納海溝中,所測到最高劑量的多氯聯苯,其濃度大約是「某隻螃蟹」的 50 倍──可別小看這隻螃蟹,牠來自一畝經由遼河灌溉的稻田,而遼河是目前中國境內汙染情形最為嚴重的河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這麼高劑量的汙染物到底有多可怕呢?

研究者認為,這些汙染物可能是透過遭汙染的塑膠碎片和沉入海床的動物屍體,來到海溝深處,而後被深海動物分食。換言之,深海就像是汙染物的秘密儲藏室一樣。根據生物累積的理論,這些汙染物在淺層海水層的濃度會高上好幾倍,對於人類的危害也相對更加顯著。

不過,來自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員 Katherine Dafforn(並未參與此研究),在一篇相關評論中則認為,雖然研究團隊量化了超深淵帶的汙染物,但這些汙染物到底從何而來?如何而來?確切原因仍然未明,而這些生物受到的污染對於食物鏈頂層的影響也仍待進一步研究。但她也強調:

這份研究清楚證明了即便深海看似遙遠,卻與表層海水有著密切關聯,也同樣會面臨人造汙染物的威脅。

原文出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Alan J. Jamieson, Tamas Malkocs, Stuart B. Piertney, Toyonobu Fujii & Zulin Zhang, “Bioaccumulation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deepest ocean fauna“,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1, Article number: 0051 (2017) doi:10.1038/s41559-016-0051
  2. 超深淵帶 維基百科
  3. 多溴二苯醚 維基百科
  4. 多氯聯苯 維基百科
  5. 大太平洋垃圾帶 維基百科
  6. Katherine Dafforn, “Ecotoxicology: Pollutants plumb the depths” ,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1, Article number: 0075 (2017) doi:10.1038/s41559-017-0075
文章難易度
Peggy Sha
69 篇文章 ・ 390 位粉絲
曾經是泛科的 S 編,來自可愛的教育系,是一位正努力成為科青的女子,永遠都想要知道更多新的事情,好奇心怎樣都不嫌多。

1

3
1

文字

分享

1
3
1
未來可能會有這個職業嗎?專門捕撈塑膠的塑膠漁夫!——《拯救地球的工作者》
和平國際
・2022/11/04 ・1290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編按:現在的生活瞬息萬變,在未來的世代,可能會出現許多你想都沒想過的職業。讓我們與孩子一起發揮想像力,你覺得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職業出現呢?

塑膠漁夫:打撈塑膠就是我們的工作!

「今天又是出海的好天氣!」亞美迪歐和其他塑膠漁夫歡聲雷動,每一天,他們都要拯救受汙染的海洋。自從人類有了石油,就發明出便宜好用的材料─塑膠。可是塑膠被丟棄後會一直在環境中漂流,不會消失。

亞美迪歐的團隊為了捕撈塑膠,會運用特殊設計的磁網,只吸引塑膠垃圾,不影響魚兒在水中的生活。

「糟糕,又來了!這星期已經發生第二次了!」亞美迪歐說完,立刻跳上救生船,原來是遠方有隻信天翁被塑膠網纏住,不斷在水裡揮動巨大的翅膀,發出淒厲的叫聲。

救援行動當然不輕鬆,耽誤了一些工作時間,還好幾分鐘之後,信天翁終於重獲自由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大型塑膠垃圾外,海裡還潛藏著肉眼看不見的危險物質─塑膠微粒。它們比髮絲更細、比沙粒更小,如果被魚吃下肚,最後會成為人類盤中的食物。

這時候就要動用塑膠漁夫的最新發明。「摩比,做得好,看看你今天能吞噬多少塑膠微粒?」亞美迪歐一邊大喊,一邊走向船尾,一臺貌似藍鯨的機器人從水中冒出來,嘴裡布滿特殊長牙,這些長牙的功能類似過濾器,專門捕撈塑膠微粒。

亞美迪歐大聲歡呼:「還不賴,這裡乾淨多了!現在大家該去睡個好覺,明天繼續往南!」

海洋裡到底有多少塑膠垃圾?

4 億噸:塑膠每年在全球被製造出來,相當於 66 座吉薩金字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000 萬噸:塑膠每年在歐洲製造出來,相當於 1,000 萬頭大象。

2,600 萬噸:歐洲每年丟棄的塑膠,其中不到 30% 被回收。

1,000 萬噸:歐盟制定目標,預計在 2025 年,每年至少要回收的塑膠重量。

700 種生物正受到海洋塑膠垃圾的傷害

  • 35% 是鳥類;
  • 27% 是魚類;
  • 20% 是無脊椎動物;
  • 13% 是哺乳類動物;
  • 5% 是爬蟲類。

塑膠漁夫要有的能力

○ 喜歡海洋

○ 對生態學有興趣

○ 會游泳

○ 大而化之

○ 有遠大的目標

○ 清楚回收流程

——本文摘自《拯救地球的工作者》,2022 年 10 月,和平國際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和平國際
3 篇文章 ・ 1 位粉絲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水獺媽媽專欄:從日常學永續】誰亂丟垃圾?飄進海裡的垃圾讓動物們吃壞肚子了!
PanSci_96
・2022/09/09 ・703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年的 6 月 8 日被訂為世界海洋日,這個節日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好好認識海洋,並且重視汙染與資源過度開發的問題,因為海洋大約佔了地球的 70%,扮演著對於地球非常重要的角色,但近年來因為過度的開發,導致海洋生態系遭受破壞。

甚至,在荒野保護協會 2020 年的調查報告中發現,海洋垃圾中佔比的前五名,分別是寶特瓶、塑膠瓶蓋、菸蒂、吸管和塑膠提袋,這五項中就有四項是塑膠製品!

前五名的海洋垃圾中,有四個都是塑膠製品。圖/水獺媽媽提供

那我們要怎麼幫助減少海洋垃圾呢?

除了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之外,我們在去海邊遊玩的時候,如果有看到沙灘上有散落的垃圾,也可以一起幫忙搜集起來丟掉,以免在漲潮時候被海浪拍打進海裡,被海洋動物誤食。

如果垃圾還是不小心掉到海裡怎麼辦呢?於是世界各國開始研究起了清理海洋垃圾的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澳洲的 Seabin 海洋垃圾桶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它將港口或者岸邊的垃圾作為主要回收目標,可以 24 小時運轉,一年可以清理掉 1.5 噸的垃圾!

淨灘活動對於減少海洋垃圾非常有幫助。圖/水獺媽媽提供

其實還有很多很有創意的發明,都可以幫我們解決海洋垃圾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從根源做起,不亂丟垃圾、確實做好回收分類,看到公共區域的垃圾可以隨手撿起來,改變自己小小的習慣,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就可以發揮無限大的效用。

隨手撿垃圾、不亂丟、要分類,就能讓海洋更乾淨!圖/水獺媽媽提供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1

24
4

文字

分享

1
24
4
獵捕、船隻撞擊,曾經或正在上演的海豚悲劇——15 萬赫茲的悲鳴(一)
About鯨豚_96
・2020/12/22 ・3910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17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警告,本文含有血腥照片,請斟酌自身觀看

編按:最近,蔡依林的《甜秘密》MV,掀起了各種討論。其中一個,便是與鯨豚保育相關的議題。鯨豚作為海洋生態的重要指標,如今被人類保護,但從古至今,鯨豚的濫殺或意外都層出不窮。

這幾天台灣知名女歌手的新 MV 引起熱烈的討論,由於影片一開始就提及「有一個神祕的傳說,發生在一個名為黑鱗的漁村小鎮,而這個漁村有著獵殺鯨豚的殘忍傳統」,讓一些網友認為這是在批判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的「海豚捕獵季」。

台灣知名女歌手的新 MV 畫面截圖。
台灣知名女歌手的新 MV 畫面截圖。影片中女主角正在簽署「反獵殺鯨豚連署書」。連署書中戶籍一欄寫著「黑鱗市海佃路」、「黑鱗市北區」;澎湖沒有黑鱗市,但台南市有海佃路和北區喔!

太地町的「海豚捕獵季」,時間為當年 9 月初至隔年 2 月底,這半年內只要海象許可便會出海尋找鯨豚,一旦發現動物便會將其趨趕至海灣內屠殺。然而如果只在乎宰殺海豚的話,那就是不夠認識這個議題。

太地町最大的問題是捕捉活體海豚的買賣行為,這裡是全世界鯨類圈養產業的最大源頭。

其實倒也不必將這 MV 裡的漁村延伸到日本,在台灣西岸的離島澎湖,曾經就如同太地町一樣有著捕獵海豚的季節。但對於澎湖而言,這已經是過去的歷史,而太地町則依然是現在進行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澎湖沙港圍捕海豚的歷史

位於澎湖北方湖西鄉的沙港村,其圍捕海豚的歷史約有一百年了,在早期物質缺乏的年代,那是他們重要的肉食來源與餽贈親友的禮物。

每年 12 月到次年 3 月常有成群海豚洄游至此,漁民們會使用「驅趕漁法」捕捉鯨豚。先召集眾多小船,並同時發出敲打聲,將追逐魚群的瓶鼻海豚和偽虎鯨等趕到岸邊使其擱淺,然後漁民將其拖行上岸宰殺,按照參與捕獵行動的程度依比例分食。

照片是民國五十年代,沙港村漁民捕獲一群海豚擱在沙灘上的場景,在動物保育觀念沒有明顯規定的時候,這可是大豐收的一天。當時澎湖每年常聽到沙港村漁民捕獲(海鼠)海豚,在市場也有看到賣海豚肉。圖/維基百科

沙港圍捕海豚,本是凝聚村民對社區集體認同的活動,但是單純的社區經濟行為漸漸的變為國際性的海豚買賣。1975 年後,沙港村圍捕海豚引起香港海洋公園的注意,透過商人接洽讓海豚因而有更高獲利的外國市場。此後,沙港漁民將驅趕圍捕的海豚區別,幼小且健康的海豚會被選出送到海洋公園馴養,剩下的則宰殺分食。

1980 年,一次 22 隻海豚的交易,以平均2萬元價格賣出;但不久全數死亡,開始引起國際鯨豚保育人士的注意。之後活海豚交易由「野柳海洋世界」接手,沙港固定供應活海豚給野柳海洋世界。賣海豚帶來的好利潤,使得這項金錢交易愈來愈重要,也造成社區分享精神的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90 年,國際動物保護團體「信任地球 (Earthtrust)」保育組織拍攝了沙港「驅趕漁法」的影片,並交付全美電視網播映,引起國際輿論譁然,沙港也被指稱為「殺港」。台灣政府遭此壓力後,同年 8 月,《野生動物保育法》增列「鯨目」,將所有鯨魚和海豚納入保育類,使得沙港漁民圍捕海豚的傳統漁法強制步入終點,史稱「沙港事件」

澎湖沙港事件資料圖片之一,圖中為偽虎鯨。圖/Earthtrust
澎湖沙港事件資料影片截圖。圖/公視「我們的島#第3集-海島新樂園(1998-11-15)

2016 年 1 月 10 日,據「香港動物報」的報導,香港海洋公園宣佈,他們園內最長壽的瓶鼻海豚「 Jessie 」於晚間 10 時半死亡,終年 44 歲。根據初步臨床及解剖結果,死因是嚴重腎功能衰竭及腹膜炎。Jessie 是於 1978 年在澎湖被捕捉,而那時她只有 5 至 6 歲。然而從 1976~1984 年,香港海洋公園一共從澎湖引入 35 隻瓶鼻海豚,Jessie 可能是最後一個倖存者。

隨著 Jessie 的死亡,澎湖的圍捕海豚漁業是徹徹底底地變成了歷史。我們不用為此過於悲傷或無視它,沙港事件無疑是台灣鯨類保育的一個重大轉捩點,應當被人們多加認識與了解;要知道現在對鯨豚的保護規範,是由這些死去的生命所換來的,必須要更加珍惜維護,以及加強現有的保育措施。因為直至現今,仍持續發生人為的鯨豚死亡,即便這些死亡案例都被歸類在意外。

與人類親密的海豚,多半死在船槳下

在 MV 中,女主角與一隻野生「單體」海豚有著密切的接觸。所謂「單體」是指脫離族群的個體海豚,這在現實世界中是時有所聞的。最著名的莫過於「丁格爾 (Dingle)」 當地非常知名的雄性瓶鼻海豚「Fungi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丁格爾是「愛爾蘭島 (Ireland)」西海岸被風吹拂的丁格爾半島上一個五彩斑斕的避風港,深受人們喜愛的海豚 Fungie 幾乎是它的代名詞。自從 40 年前牠出現在丁格爾港後,Fungie 就成為這個城市的長期居民。

牠每次消失的時間從不超過幾個小時。但是自今年 10 月 15 日以來,Fungie 一直下落不明。雖然有大批的船隻前往尋找這隻海豚,也有潛水員加入探索港口的水下角落和縫隙。但是沒有人發現 Fungie,不論是活的還是死的,最後搜索被取消了。

沒有人知道 Fungie 的確切年齡。牠於 1983 年在港口首次被發現,當地人認為牠當時已經完全長大,這樣一來,牠的年齡應該在 45 歲左右。其他估計認為牠接近 40 歲。這年紀與目前對野生瓶鼻海豚壽命的估計是一致的,因此有研究人員認為 Fungie 應是自然老死並成為了大海的一部份。

Fungie 能幾乎毫髮無傷以及被推測可能是自然老死的情況下消失在眾人眼前,這其實是萬幸並且是極度特殊的案例。因為在其他地區,更多進入人類領域並與人類有過度互動的單體海豚,牠們的最後命運是被船隻撞擊致死。

今年 10 月,英國「多塞特郡 (Dorset)」海岸,一隻據信最早是在 2018 年開始於該地區定居,並被稱為「Danny」的獨居雄性瓶鼻海豚的屍體在水中被發現,專家稱牠很可能是受到「大型螺旋槳的撞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 9 月,社群媒體上大量報導 Danny,由於牠被拍到正面跳躍的畫面,非常引人注目。然而過了一個月,於 10 月底發現牠的屍體。圖片中可見牠的周圍有水上摩拖車及許多大型船隻。圖/英國 Daily Mail

非營利組織「英國鯨類擱淺調查計劃 (UK Cetacean Strandings Investigation Programme)」在「倫敦動物園 (London Zoo)」為 Danny 進行驗屍。得出的結論是,死亡是由於「船舶撞擊造成的急性身體創傷」。

海豚 Danny 屍檢照之一。左胸鰭明顯可見骨折,尾幹以下全數不見了。圖/英國鯨類擱淺調查計劃

該組織在臉書專頁發表貼文表示,

「可悲的是,當動物習慣了人類和船隻的存在時,諸如此類的意外遭遇不幸會導致嚴重傷害或死亡。船舶撞擊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影響到各種各樣的鯨類物種,應當努力提高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海豚 Danny 屍檢照之一。位於胸鰭的身體部位有著深處的撕裂傷。圖/英國鯨類擱淺調查計劃

「許多獨居的海豚都被船隻撞擊致死。這是非常可悲的,但這絲毫不令人驚訝」

保護慈善機構「Marine Connection」的創始人 Liz Sandeman 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新聞 BBC 說。

「當這些海豚來到岸邊,毫無疑問,牠們的行為確實在幾個月內發生了變化。牠們變得習慣了,失去了對自身周圍人類和船隻的警惕與畏懼。

在野生的海豚族群中,有來自長輩或者是母親的叮嚀與拉一把。然而單體海豚就是牠自己,沒有其他海豚可以教導或者提醒牠要注意外來的威脅,例如船隻的螺旋槳。很難再有像 Fungie 這樣幸運的獨居海豚,更多的是像 Danny 這樣有著不幸的結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不與這些單體海豚保持適當的距離,我們對牠們的愛是間接導致牠們死亡的因素之一。我想,沒有人願意承受這樣的無力與懊悔。所以 MV 劇情中女主角與海豚的緊密互動,還是影片看看腦袋想想就好,好孩子千萬不能學喔!

參考資料

  1. 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un, Fungie(2020.11.25)
  2. 臺灣學校網界博覽會-沙港專題
所有討論 1
About鯨豚_96
2 篇文章 ・ 7 位粉絲
因為喜歡鯨類,所以成立了這個專頁分享鯨豚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