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文玲|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理事長、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 總編輯、高雄科技大學 造船及海洋工程系 副教授
在台灣,很多人認同「多元」是我們的社會特性,如同台灣豐富多樣的生態,煞是動人。但在迷人的科學、科技與技術裡,有「多元」這個元素嗎?當我們嘗試打開「性別」這個眼睛,好好看看科學與科技,它夠「多元」嗎?而性別「多元」,又有什麼益處呢?
科研世界的關鍵少數:科科女性的辛酸二三事
讓我們先來關注「人」,從科學、科技領域的性別組成討論起。根據教育部的性別統計資料(如下表),女學生中就讀科學、工程的比例遠比男生群體低太多,且近年來不論科學或是工程,比例都有降低的趨勢。
高等教育就學有諸多複雜因素,這些性別統計資料都公開在教育部網站,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分析研究,這些數據呈現長期以來關於科學性別的大哉問:是女性學不會科學、科技,還是這些領域根本不吸引女性?
大專學生數 | 女學生群體中就讀的比例 | 男學生群體中就讀的比例 | |||
科學 | 工程 | 科學 | 工程 | ||
1998年 | 862,051 | 7.8% | 11.8% | 9.1% | 55% |
2018年 | 1,048,563 | 3.8% | 9.8% | 5.4% | 41.8% |
過去幾十年的科學教育研究,已經證實所有人都可以學習科學,但是需要重新檢視原有的科學教育方式與社會中的性別實踐。最新公布的PISA調查,台灣學生不論男女都是全世界最害怕數學的,女生害怕指數是男生的1.5倍。在學習階段,教學、評量方式,或是社會、家庭的期待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以及選擇。要彌平性別所造成的落差,科學知識與性別交織的呈現很重要。
近來有越來越多的繪本、書籍、報導,告訴我們許多過去被忽略的女性參與及貢獻,例如:美國女性在二戰曼哈頓計畫或是登月計畫的參與等等。在台灣也有本土女性科學、科技工作者的故事,讓當代人能引發共鳴:《女科技人的理性與感性:看見女科技人》、《產學合作的女教授們》、《女生物人》及《追夢,我的世界宇宙大》、《築夢飛翔,我的世界宇宙大》兩套繪本等。這些文本多談科技女性的故事,或是鼓勵女性參與科學活動等作為,並不是弱化或忽略男性,而是在目前科學科技類男性為大多數的情境下,讓學生們看到女性男性都有平衡地參與科學、科技的運作的一點努力。
人討論完了,接著讓我們來說說「事」:科學教育的方法與科技領域的升遷獎勵制度;和「物」,即科學、技術關注的對象:科技物與科學知識,的進一步省思。
當科學、科技領域的女性是性別極少數的狀況,許多典章制度就直接預設關注多數性別,甚至貶抑性別氣質的刻板印象。例如:工廠現場只有極少數的女工程師,所以公司就沒有提供符合女性身體的工作服;或是當女工程師穿戴起遮陽防塵服裝,卻被認為嬌弱不適任。
在升遷與獎勵制度上,則會以狹隘的「表現」做為標準認定,例如忽略年輕父母育兒的彈性工時需求,或認為女性學者孕期避免使用有毒物質進行研究是表現不佳。對男性的傷害也常被視為常態,例如假借科學之名把最毒的研究方法指定給男性學生,或是要求男性過度勞動等等。這些將女性視為「異質」的對待,還有「人味」太少的作法,也會促使很多女性離開,轉向其他領域發展。
那性別不均會不利於科學、科技發展嗎?檢視落於性別刻板套路的科學研發,確實發現了闕漏偏頗之處。在RCA年輕女工職業傷害求償案中,發現公衛領域過去研究多關注於年輕男性的職業傷害,產生「健康工人效應」的問題,意即缺少對於女性的統計數據。把男性身體的健康知識用到全體人類身上,造成對女性心臟病徵、男性骨質疏鬆、女性「雄性禿」等誤解或忽視。
消極掰!現在是撕掉性別標籤最好的時代
由於上述情形,「性別化創新」成為當今性別與科技研究領域的趨勢。所謂的「性別化創新」即是在科技研發的過程中納入生理性別(sex)與社會性別(gender)的分析視角,促成科學技術與知識的革新。為了加速擴散這項觀念,我國科技部的「促進科技領域之性別友善與知識創新規劃推動計畫(GIST)」為史丹佛大學的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進行全站翻譯,讓研究者與研發者能運用其資源,套用至實務研究中,例如:醫療、大眾交通系統、社區住宅等等。
而且,科技部自2007年起開始以「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的補助經費,鼓勵「具性別意識之研究,利用性別分析達到科技研究的創新發展」。也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培育之科學活動與出版」相關計畫,其中創刊於2008年的女科技人電子報則是華文世界裡收錄最多女性科技人相關文章的媒體,致力於常態地、多元地呈現科學與科技領域女性的經驗與故事上,也提供國際最新的「性別與科技」發展的報導。
若要將科學、科技的運作,脫離這些舊有的慣性,生長出新的做法新的價值,需要新的結盟和組織。台灣女性間的協力組織,已經運作相當一段時間,也是台灣社會價值演進的重要推手,在科學、科技組織裡呈現對女性生命情境的重視,也已經起步。
- 跨科際領域的台灣女科技人學會在2011年成立,建立科技女性間的交流、經驗傳承與相互支援網絡,並積極參與國際間對於女性與科技相關議題的交流。
- 工程領域龍頭中國工程師學會則在2019年成立女性工程師委員會,希望提高女性工程師人數,並帶來多元視野與專業提升。
- 物理學會自2002年開始與化學學會合辦的「物理與化學女性學者聯合研討會」,是目前最穩定的專業科學組織對性別議題的投入。
在專業社群中談論性別對該專業的未來發展和人員的支持等等議題,會是成長時代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較久的年長輩,對年輕一輩解開性別桎梏的善意。另外,在國際經濟組織和科技業界也有許多的倡議行動和組織,多以「女力」為號召。
值得開心的,台灣的新一代年輕人,在性別平等的社會氛圍中擺脫職業的刻板印象,自信平靜地在各領域發展,已經漸漸不需要「男」護理師、「女」船長這些性別標示了。常態化性別知識與經驗,我們從「男性可以陰柔,女性可以陽剛」,發展到讓所有人都有溫柔與堅強間的種種能力;從研發服務機器人時預設為女性助理角色,提升到縝密檢視長照2.0科技及AI機器學習所採用的性別框架。
透過運用人文社會及性別領域強大的研究與認識,性別意識與科學知識、科技發展交織,形成一個迷人的新領域;對台灣的科學、科技領域來說,現在,是一個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