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外星生命可能存在嗎?真的碰到又該如何面對呢?

陳柏成 (Po Cheng Chen)
・2018/06/01 ・260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95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古以來,人類對外星生命一直存有各種猜測與想像。例如史蒂芬 ‧ 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於 1982 年所執導的科幻電影《E.T. the Extra-Terrestrial》,就勾勒了一個人類對外星人的美好想像。

ET 與小男孩之間的真誠友情,是人類對外星生命的美好想像。 圖/《E.T. the Extra-Terrestrial》劇照。 via IMDb

然而,縱使有研究推論[1],外星人可能比我們所想像的更近於人類外貌,但實際上若真有外星生命,他/牠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仍是未知,科學家也還持續進行著相關研究。

首先我們須認知到,外星生命(Extraterrestrial life)並非只涵蓋擁有高度智慧的外星人;實際上任何存在於地球外的生命體,皆可稱之為外星生命。關於這方面的研究,目前天體生物學(Astrobiology)即為主要代表,該領域研究核心在於探討地球及地球外,生命的可能起源與演化。

嗜極生物與外星生命

目前學界已知,對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來說地球外皆屬極端環境,因此若存在外星生命,該生命形式定有一定程度的近似於地球的,「嗜極生物(extremophile)」。因此,目前科學家探尋外星生命的方式是,分析地球上不同種類的嗜極生物,並將其所處的環境與外星星球比較,來推測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地球上究竟有哪些嗜極生物?舉例來說,Desulforudis audaxviator 就是一種很強悍的細菌。這種生存於地底下 2.8 公里處的生物,又被稱為「無畏的旅行者」(the bold traveller),主要以周圍岩石中衰變的鈾為養分來源[2][3],並且透過溶解態二氧化碳及周圍岩石獲取碳及氮元素維生(這兩者為構成已知生命的所需物質,也可用於製造蛋白質及胺基酸)。

於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 Desulforudis audaxviator 外貌。  圖/Chivian, D. et al. 2008 via wikipedia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水熊(water bear)[4]。水熊是一種多細胞生物,且體積十分細小,是目前已知唯一可存活在太空中的動物。[5] 2007 年,瑞典的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學(Kristianstad University)為確認水熊的能耐,選擇了兩種水熊 Richtersiu coronifer  以及 Milnesium tardigradums 作為實驗對象,並將牠們放入歐洲太空總署(ESA)參與的 FOTON-M3 太空任務發射之太空梭中,觀察水熊在經歷 10 天暴露在極端環境下(低溫、真空、高輻射),究竟能否生存。

別看水熊(Water bears)肥肥短短的就覺得牠一定蠢萌蠢萌,牠可是目前已知唯一可存活在太空中的動物。 圖/New Scientist

結果顯示,有些水熊竟然可以幾乎不受影響的存活著並進行排卵。這不禁讓科學家進一步思考,生物依靠星際旅行在宇宙中不同地方存在的可能性。事實上,關於這方面的假說稱為「泛種論(Panspermia)」[6]。泛種論的核心概念為宇宙中的生命體,可透由某種運輸機制,達到不同地方,並在適宜的條件下繼續生存與繁衍。可以想見的是,能滿足該假說的生命形式,須能適應一定程度的「艱難」條件,才能在宇宙中的運輸過程裡倖存,這也是為何天體生物學家們如此重視嗜極生物的原因。因為透過對這些生物的觀察,我們才有機會更進一步了解生命存在的可能樣貌,並幫助我們探索外星生命的生存環境。

如何面對外星生命?

那麼,若外星生命真存在於這宇宙中,我們應該用何種心態面對?事實上,這仍是學界持續爭辯的熱門議題。近日離開人世的黑洞大師史帝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便曾於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提及對於人類接觸外星生命的憂慮[7],他擔心的出發點在於:回顧人類自身歷史不難發現,過去不同族群間的接觸,都曾因侵略、殖民付出慘痛代價。而我們若接觸外星生命,極有可能成為被外星人殖民的一方。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種想法錯了,例如 Scientific American 的專欄作家 Michael Shermer 即認為,高度文明的外星社會或許早已達到不需藉由剝削、殖民來獲取資源的地步[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對接觸外星生命的憂慮,來自於人類歷史上各民族間互相剝削侵略的慘痛教訓。 圖/wikipedia

然而,這些爭論都奠基於具有高度智慧的外星生命之上。如先前所述,我們目前所能發現的外星生命,較有可能類似於地球上的嗜極生物,而我們尋找外星生命的方式,也還是由我們已知生命的生存條件來搜索。事實上,有學者曾表示,這種以人類為中心來想像外星生命生存形式的思維,過度限制了我們尋找外星生命可能方向[9][10]。我們也必須坦承,目前人類確實無法驗證那些相異於地球生物的生存型態,是否確實生存於宇宙之中。

也因此,最務實的方式,或許還是先回歸最基本的問題:我們能在別的星球找到像我們一樣的生命體嗎?又或是,別的星球是否曾經存在像我們一樣的生命體?如果有,他/牠們會和我們有多像?我們是否有機會移居到那些星球?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也有助於我們探索生命最根本的起源。XGENEVE

參考資料:

  1.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7). Aliens may be more like us than we think.
  2. Chivian, D., Brodie, E. L., Alm, E. J., Culley, D. E., Dehal, P. S., DeSantis, T. Z., … & Moser, D. P. (2008). Environmental genomics reveals a single-species ecosystem deep within Earth. Science, 322(5899), 275-278.
  3. Catherine Brahic. (2008). Goldmine bug DNA may be key to alien life. New Scientist
  4. 曾文宣. (2015). 整個世界都是我的裝備庫!來看看地表最強的水熊秘訣. 泛科學
  5. Jönsson, K. I., Rabbow, E., Schill, R. O., Harms-Ringdahl, M., & Rettberg, P. (2008). Tardigrades survive exposure to space in low Earth orbit. Current biology, 18(17), R729-R731.
  6. Kamminga, H. (1982). Life from space—a history of panspermia. Vistas in Astronomy, 26, 67-86.
  7. Into the Univrse with stephen hawking. Discovery Channel.
  8. Michael Shermer.(2011) Why Stephen Hawking is wrong about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
  9. David Darling. Carbon-based life.
  10. Carbon chauvinism. Wikipedia





文章難易度
陳柏成 (Po Cheng Chen)
12 篇文章 ・ 5 位粉絲
熱愛自然科學,曾擔任PanSci實習編輯,現於美國夏威夷大學就讀博士班。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consciencecpc@gmail.com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水熊蟲真的能跟量子位元「量子糾纏」嗎?
linjunJR_96
・2022/01/20 ・213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身形嬌小的水熊號稱地表最強生物,能夠透過獨特的「隱生」能力在最極端的環境下存活。這種狀態有點類似冬眠,遇見不利生存的條件時將所有代謝活動停止。

近期,有一國際研究團隊宣稱這種生物還有另一種出乎意料的能耐:和超導量子位元進行量子糾纏。用生物體做量子糾纏可是前所未聞,讓大家都嚇壞了。不過這個實驗究竟做出了什麼結果,讓作者可以做出這種宣稱?科學家沒事又為什麼要去抓水熊來糾纏呢?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下的水熊成蟲。圖/EOL

什麼是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獨有的一種描述,至於實際上到底是在「糾纏」什麼,可以參考先前這篇文章[2]

儘管名字聽起來很神祕,但量子糾纏並不只存在於科幻電影和內容農場,現今在實驗室中造出糾纏的粒子對早已是稀鬆平常的技術。量子計算和量子傳送等應用領域就是以糾纏作為基礎發展至今。

雖然這樣說,但利用糾纏粒子將物品或人類在星際間傳送的夢想可能還得再等等。因為目前能夠成功被「糾纏」的都是個別的金屬離子、奈米大小的粒子、和鑽石結晶這類易於控制,結構簡單的微小目標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對於這些乾淨整齊的系統,生物體的結構可說是極為雜亂複雜,難以成為量子實驗的對象。

此外,為了減少物質本身熱能所帶來的振動影響,糾纏的實驗程序時常需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環境下進行。在這種溫度下不只生命無法延續,許多物質的特性也都已經改變。

因此,儘管實驗方面已經發展許久,要對活生生的生物進行量子糾纏仍是相當遙遠的目標。對量子力學來說,整個生物世界太亂又太熱,完全不會想靠近一步。正因如此,這篇拿水熊做實驗的文章才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水熊和超導量子位元的糾纏

水熊一般只有幾百微米大,算是「巨觀」生物中相對微小的種類,要做量子實驗的話較好下手;更重要的是水熊能夠以隱生狀態度過嚴苛的實驗環境,爾後再重新恢復活力,如此一來要是成功便也算是對生物體進行量子糾纏了。

實驗團隊於是將一隻水熊放到了絕對溫標 0.01 度(也就是只比絕對零度高 0.01 度),同時接近真空的環境中,在此和兩個超導量子位元進行實驗。他們將水熊放入其中一個量子位元零件中,並觀察到位元的共振頻率產生改變。接著他們用常見的量子計算程序將兩個位元進行糾纏,並測試糾纏結果。

根據測試的結果,作者宣稱水熊和兩個量子位元形成了三個位元的組合態。也就是說,水熊在這裡變成了第三個等效的量子位元,和另外兩個超導位元糾纏在一起!實驗結束後,水熊周遭的溫度和壓力被緩慢恢復至適合生存的範圍,最後重新開始代謝活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宣布他們突破了以往的實驗限制,打開了通往量子生物學的大門,並以「水熊和超導量子位元的糾纏」為題,將文章的預印版放上了 arXiv 網站,引起科學界一片譁然。

圖/GIPHY

等等,這其實不用量子力學也能解釋

雖然實驗相當有趣,媒體也爭相報導,但是許多物理學家認為這份研究的標題過為聳動,突破性恐怕也是過於誇大。

超導量子位元其實跟一般電子零件一樣,裡面有電容、電感等等基本單元所組成的電路;而接近絕對零度的水熊,基本上能當成一小團冰塊。

實驗團隊將冰塊放到電容裡面,會改變它的共振頻率等特性其實不足為奇。如果電容裡面掉進了一些灰塵,其電路性質也會受到類似的影響。

不論零件中放入冰塊,灰塵,還是螞蟻,這些影響都是「傳統」的電磁學可以描述的,並非量子現象。

也就是說,作者宣稱的「整隻水熊做為一個量子位元進入了量子糾纏態」這個解讀不只言過其實,甚至有誤導之嫌。這篇文章目前還未投稿至期刊,因此沒有經歷同行科學家的審查,還不算是夠格的科學實驗結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這份研究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目前仍是備受爭辯的有趣問題。不過有件事是大部分人都同意的,那就是這次實驗再度刷新了水熊生存能力的極限。或許將來某天,水熊的隱生能力真的能成為生物世界和量子物理之間的橋樑。不過就目前而言,好奇心滿點的物理學家得再更努力些。

編按:該如何驗證量子糾纏,可以參考〈驗證量子纏結的貝爾不等式 │ 科學史上的今天:06/28〉,此論文的主要問題是不能藉由實驗設計,來確認三者共振頻率改變是源自於量子糾纏。

參考資料

  1. 看過「水熊蟲」走路嗎?——牠的步態與 50 萬倍大的昆蟲很相似!
  2. 照出黑洞不算什麼,科學家連量子纏結都能拍到!?
  3. 水熊和超導量子位元的糾纏(原文)
linjunJR_96
33 篇文章 ・ 837 位粉絲
清大理工男。不喜歡算數學。喜歡電影、龐克、和翻譯小說。不知道該把科普當興趣還是專長,但總之先做再說。

0

6
0

文字

分享

0
6
0
人腦是個很棒的東西!它是殘酷天擇的驚奇產物——《生命之鑰:一場對生命奧祕的美麗探索 》
三采文化集團_96
・2021/12/05 ・240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作者 / 保羅.納斯爵士(Sir Paul Nurse)
  • 譯者 / 邱佳皇

編按:筆者是知名遺傳學家和細胞生物學家,致力於控制細胞複製的研究工作,也就是所有生物生長和發展的基礎。於 2001 年獲頒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同時也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拉斯克獎與皇家學會科普利獎章的獲獎者。

在本書中,保羅.納斯用優美、詼諧的語調幫讀者上了一堂生物學簡史,引領我們思考科學家長久以來追尋的生命之謎,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穿梭在各個時代的實驗室裡,感受那些科學發現過程的挫敗和欣喜。並除了學術理解,更希望帶給讀者哲學性的思考能力。

天擇殘酷的篩選過程創造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其中最令人驚奇的就是創造了人類的大腦。據我們目前所知,沒有其他生物和人類一樣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人類的自我意識一定也經過了演化,至少是部分經過演化,讓我們更懂得在這個世界發生變化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人類和蝴蝶不同,或許也和我們已知的所有生物都不同,人類能刻意去選擇和對激勵我們的目標進行深思。

人腦和所有其他生物一樣都是基於同樣的化學和物理學所演化出來的,然而,出於某些不明的原因,人腦卻能從同樣簡單的分子以及諸多常見的運作力當中,生出複雜的能力。這一切是如何從人腦的液態古典化學發展出來的?我們眼前有一堆困難的問題需要解決。我們知道人類的神經系統是基於數十億個神經細胞(也稱「神經元」)之間極為複雜的互動組成,這些神經元之間彼此有數兆的連結,稱為突觸。這些極為精密和經常變化且相互連結的神經元網絡會建立訊息傳遞路徑,傳遞和處理大量的電子訊息流。

脊椎動物腦的主要解剖結構,此處將鯊魚和人的腦相比較,基本的部分都可以一一對應,但是形狀和尺寸有巨大的不同。圖/WIKIPEDIA

就如生物界的常例,我們一樣是透過研究較為簡單的生物,像是蠕蟲、蒼蠅和老鼠才知道這些過程。透過神經系統的感覺器官,我們才知道這些系統是如何從環境中收集訊息的。研究人員追踪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信號通過神經系統的活動,同時標示出神經元的一些連結,這些連結會形成記憶、產生感情回應,並創造出像是收縮肌肉等外在行為。

果蠅Drosophila)作為基因對腦發育影響的研究對象,已經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圖/WIKIPEDIA

這些運作都很重要,但這些都只是開始。數十億個獨立神經元之間的互動是如何產生抽象的思想、自我意識和明顯的自由意志?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只觸及了皮毛,想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我們可能需要整個世紀甚至更久的時間,而我不認為只依賴傳統自然科學就能達成這個目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將必須更廣泛接受來自心理學、哲學和人文學的見解。電腦科學也能有所幫助,今天我們打造了一個最強大的人工智慧電腦程式,以高度簡化的形式模仿生物的神經網絡處理訊息的方式,這些電腦系統都有令人佩服且愈發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但卻完全無法模仿人類抽象或想像的思考模式與自我察覺的能力或自我意識,就連要定義這些心理特質都非常困難。

現在,我們可以借助小說家、詩人或藝術家的協助,請他們貢獻創意,以更清楚的方式描述人類的心理狀態,或是去質問「活著」到底是指什麼意思。如果我們能在人文學和科學上擁有更加共通的語言,或至少是更多共享的知識能討論這些現象的話,或許更能了解演化如何和為何會讓我們以化學和訊息系統發展,而這個系統又出於某種原因,變成能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實體。我們必須竭盡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才有可能了解這些力量可能帶來的結果。

宇宙之大超越我們想像,根據機率法則,似乎很難想像在這麼漫長的時間和廣大的空間中,生命─更何況是有感知能力的生命─只在地球上萌發過一次。我們是否會遇見外星生命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議題,但假如我們真的遇到,我相信外星生命肯定也像人類一樣,是能自給自足的化學和物理機器,由訊息編碼合成的聚合物打造而成,而且同樣是透過天擇演化。

银河系, 暗星云, 宇宙, 天空, 日本
銀河系裡就有一千億顆行星,這還沒算上其他更遠的星系,也許宇宙的某個角落裡,也有著生機蓬勃的生命。圖/Pixabay

地球是我們唯一確定宇宙中有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生命都非常卓越出色,這些生命經常令我們驚奇,儘管其多樣性令人困惑,科學家們還是努力理出了頭緒,我們對地球上生命的了解,也成為我們文化和文明發展的基礎。我們對生命日益增加的了解,很有可能可以改善全體人類的生活,但擁有這樣知識的助益遠不止於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生物學我們知道所有生物都是彼此相連且緊密互動的,人類與其他生物息息相關,包括本書談論到的所有生物都是,像是爬行的昆蟲、感染的細菌、發酵的酵母、擁有好奇心的大猩猩和飛舞的黃色蝴蝶,當然還包括這個生物圈的所有成員。這些物種都是生命的佼佼者,是一個龐大家族譜系所延續下來的最新後代,這個大家族透過細胞分裂綿延相連到遠古的時光裡。

就我們所知,人類是唯一了解這樣深遠的連結,並且能去思考這有什麼意義的生物,因此我們對這個地球上的生物有一個特殊的責任,雖然有些生物和我們關係近,有些關係遠,但我們都必須去關心、照顧並盡可能地了解這些生物。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生命之鑰:諾貝爾獎得主親撰 一場對生命奧祕的美麗探索》/ 保羅.納斯爵士,2021 年 12 月,三采

三采文化集團_96
25 篇文章 ・ 8 位粉絲
閱讀在生活中不曾改變, 它讓我們看見一句話的力量,足以撼動你我的人生。而產生一本書的力量,更足以改變全世界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外星生命可能存在嗎?真的碰到又該如何面對呢?
陳柏成 (Po Cheng Chen)
・2018/06/01 ・260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95 ・九年級

自古以來,人類對外星生命一直存有各種猜測與想像。例如史蒂芬 ‧ 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於 1982 年所執導的科幻電影《E.T. the Extra-Terrestrial》,就勾勒了一個人類對外星人的美好想像。

ET 與小男孩之間的真誠友情,是人類對外星生命的美好想像。 圖/《E.T. the Extra-Terrestrial》劇照。 via IMDb

然而,縱使有研究推論[1],外星人可能比我們所想像的更近於人類外貌,但實際上若真有外星生命,他/牠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仍是未知,科學家也還持續進行著相關研究。

首先我們須認知到,外星生命(Extraterrestrial life)並非只涵蓋擁有高度智慧的外星人;實際上任何存在於地球外的生命體,皆可稱之為外星生命。關於這方面的研究,目前天體生物學(Astrobiology)即為主要代表,該領域研究核心在於探討地球及地球外,生命的可能起源與演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嗜極生物與外星生命

目前學界已知,對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來說地球外皆屬極端環境,因此若存在外星生命,該生命形式定有一定程度的近似於地球的,「嗜極生物(extremophile)」。因此,目前科學家探尋外星生命的方式是,分析地球上不同種類的嗜極生物,並將其所處的環境與外星星球比較,來推測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那麼地球上究竟有哪些嗜極生物?舉例來說,Desulforudis audaxviator 就是一種很強悍的細菌。這種生存於地底下 2.8 公里處的生物,又被稱為「無畏的旅行者」(the bold traveller),主要以周圍岩石中衰變的鈾為養分來源[2][3],並且透過溶解態二氧化碳及周圍岩石獲取碳及氮元素維生(這兩者為構成已知生命的所需物質,也可用於製造蛋白質及胺基酸)。

於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 Desulforudis audaxviator 外貌。  圖/Chivian, D. et al. 2008 via wikipedia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水熊(water bear)[4]。水熊是一種多細胞生物,且體積十分細小,是目前已知唯一可存活在太空中的動物。[5] 2007 年,瑞典的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學(Kristianstad University)為確認水熊的能耐,選擇了兩種水熊 Richtersiu coronifer  以及 Milnesium tardigradums 作為實驗對象,並將牠們放入歐洲太空總署(ESA)參與的 FOTON-M3 太空任務發射之太空梭中,觀察水熊在經歷 10 天暴露在極端環境下(低溫、真空、高輻射),究竟能否生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別看水熊(Water bears)肥肥短短的就覺得牠一定蠢萌蠢萌,牠可是目前已知唯一可存活在太空中的動物。 圖/New Scientist

結果顯示,有些水熊竟然可以幾乎不受影響的存活著並進行排卵。這不禁讓科學家進一步思考,生物依靠星際旅行在宇宙中不同地方存在的可能性。事實上,關於這方面的假說稱為「泛種論(Panspermia)」[6]。泛種論的核心概念為宇宙中的生命體,可透由某種運輸機制,達到不同地方,並在適宜的條件下繼續生存與繁衍。可以想見的是,能滿足該假說的生命形式,須能適應一定程度的「艱難」條件,才能在宇宙中的運輸過程裡倖存,這也是為何天體生物學家們如此重視嗜極生物的原因。因為透過對這些生物的觀察,我們才有機會更進一步了解生命存在的可能樣貌,並幫助我們探索外星生命的生存環境。

如何面對外星生命?

那麼,若外星生命真存在於這宇宙中,我們應該用何種心態面對?事實上,這仍是學界持續爭辯的熱門議題。近日離開人世的黑洞大師史帝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便曾於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提及對於人類接觸外星生命的憂慮[7],他擔心的出發點在於:回顧人類自身歷史不難發現,過去不同族群間的接觸,都曾因侵略、殖民付出慘痛代價。而我們若接觸外星生命,極有可能成為被外星人殖民的一方。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種想法錯了,例如 Scientific American 的專欄作家 Michael Shermer 即認為,高度文明的外星社會或許早已達到不需藉由剝削、殖民來獲取資源的地步[8]。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對接觸外星生命的憂慮,來自於人類歷史上各民族間互相剝削侵略的慘痛教訓。 圖/wikipedi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這些爭論都奠基於具有高度智慧的外星生命之上。如先前所述,我們目前所能發現的外星生命,較有可能類似於地球上的嗜極生物,而我們尋找外星生命的方式,也還是由我們已知生命的生存條件來搜索。事實上,有學者曾表示,這種以人類為中心來想像外星生命生存形式的思維,過度限制了我們尋找外星生命可能方向[9][10]。我們也必須坦承,目前人類確實無法驗證那些相異於地球生物的生存型態,是否確實生存於宇宙之中。

也因此,最務實的方式,或許還是先回歸最基本的問題:我們能在別的星球找到像我們一樣的生命體嗎?又或是,別的星球是否曾經存在像我們一樣的生命體?如果有,他/牠們會和我們有多像?我們是否有機會移居到那些星球?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也有助於我們探索生命最根本的起源。XGENEVE

參考資料:

  1.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7). Aliens may be more like us than we think.
  2. Chivian, D., Brodie, E. L., Alm, E. J., Culley, D. E., Dehal, P. S., DeSantis, T. Z., … & Moser, D. P. (2008). Environmental genomics reveals a single-species ecosystem deep within Earth. Science, 322(5899), 275-278.
  3. Catherine Brahic. (2008). Goldmine bug DNA may be key to alien life. New Scientist
  4. 曾文宣. (2015). 整個世界都是我的裝備庫!來看看地表最強的水熊秘訣. 泛科學
  5. Jönsson, K. I., Rabbow, E., Schill, R. O., Harms-Ringdahl, M., & Rettberg, P. (2008). Tardigrades survive exposure to space in low Earth orbit. Current biology, 18(17), R729-R731.
  6. Kamminga, H. (1982). Life from space—a history of panspermia. Vistas in Astronomy, 26, 67-86.
  7. Into the Univrse with stephen hawking. Discovery Channel.
  8. Michael Shermer.(2011) Why Stephen Hawking is wrong about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
  9. David Darling. Carbon-based life.
  10. Carbon chauvinism. Wikipedia





文章難易度
陳柏成 (Po Cheng Chen)
12 篇文章 ・ 5 位粉絲
熱愛自然科學,曾擔任PanSci實習編輯,現於美國夏威夷大學就讀博士班。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consciencecpc@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