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分析 / 評論
・2014/04/15
眼前的我們正處於一個很令人期盼的時代,能夠目睹科學、科技、藝術和生活的再次結合,近期國內也開始掀起了一股跨領域旋風。科技藝術的成形不只是一種流行,而有人類未來生活之必要性。
專欄
・2014/04/15
最近有個新聞,有關華盛頓雙語小學的學生發現,只要使用綠光雷射筆就可以鑑定橄欖油是否摻雜假油(1)。 新聞中提到,用綠光雷射筆照射天然橄欖油會發出紅光,而照射摻混的油品會發出黃光。這中間的原理是什麼呢?
太空天文
・2014/04/15
孿生子弔詭(Twin Paradox)理論,最早由愛因斯坦提出,根據他的相對論,一對雙胞胎,一個在地球上,另一個以高速在星際間運動,則當後者回到地球時,會顯得比留在地球上的另一位還年輕。美國航太總署(NASA)擁有全球首對也是唯一一對雙胞胎太空人 Scott Kelly 和 Mark Kelly。他們將要協助一項實驗,看看其中一位待在地球,而另一位待在太空,一年後,兩者的雙胞胎特徵是否還會相同。
科技能源
・2014/04/15
人類心智是資訊儲存的最佳工具。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類心智已經從主力退居成陪襯角色。現今幾乎所有資訊都能輕易透過快速的網路搜尋取得,或許也減低了人們想把剛學到的重要事情刻印在肉體記憶庫裡的渴望。我們稱此為「Google效應」。使用 Google 讓人們覺得,網際網路已成為自己認知能力的一部份。
精神心理
・2014/04/15
過去就有「社會規範會決定人們飲食行為」的假設,這篇發表在營養飲食協會期刊上的回顧研究就是想確認這個假設是不是真的。結果發現同儕的影響,確實會左右你對食物的選擇,還有吃下肚子的份量。比如說你本來是小鳥胃,但認識了一群大胃王,為了維持這段得來不易的友誼,你的食量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強大起來!
好書搶先看
・2014/04/15
魯汶大學採集香蕉和整理《芭蕉錄》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呈現人類食用的少數香蕉有多麼深厚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希望採集的品種有助於增加香蕉的抵抗力,經人工培育後,能夠生產更好吃、更適合種植、更能抵抗病蟲害的新品種香蕉。但目前的進展緩慢,科學家也持續找尋未知的香蕉品種。另一方面,人類消耗的香蕉逐年增加,多不勝數,但從基因上來看,這些香蕉其實都來自同一個脆弱無比的小籃子。
活動紀實
・2014/04/15
早從遙遠的史前時代,人類活動就已經取之於自然;而在21世紀,人類將再一次師法自然。近15年來當紅的「仿生學」是基礎科學研究的成果之一,它應用大自然的經驗來解決問題,至今已創造數十億美元的銷售成果,也是未來人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解答之一。在微型點子對撞機第20場演講中,陳柏宇老師和闞凱宇先生將為我們介紹仿生是仿了什麼生,以及仿生與藝術對話的可能性。
太空天文
・2014/04/14
天文學家利用歐南天文台位於智利的超大望遠鏡,巧合的捕捉到一張美麗的天際鑽戒圖,這閃亮的鑽戒巧合是因行星狀星雲Abell 33和恆星HD 83535排列在同一視線方向上而形成的。
好書搶先看
・2014/04/14
福島的反應器當初並非設計來承受規模9.0的地震和50英呎的海嘯。周圍的土地遭到汙染,必須要花上許多年才能回復。但要注意的是,核能造成的損害比起地震與海嘯還算輕微。位於日本(以及美國)的核子反應器應該要強化備用系統,以確保這樣的事故不會 再發生。我們當然應該從悲劇中汲取教訓,但應該把福島核災作為停用核能的理由嗎?
環境生態
・2014/04/13
《地獄》中有一個富有的馬爾薩斯主義者,準備實施一個末日計劃,並且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較勁。「地獄最黑暗的地方,保留給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際袖手旁觀的人」,這個陰謀卻是懷著如此的信仰。可是倘若陰謀得逞,那麼人類是否將會先面臨有如黑死病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