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活得科學
・2014/06/19
氣候變遷的加劇同時,也推動傳染病的擴張和轉變,究竟推動傳染病空間擴散的機制為何?未來在空間分布上又呈現什麼趨勢?是世界各國面對傳染病風險管理的挑戰。台大地理系溫在弘教授是計量科學的專家,也致力於傳染疾病的空間流行病學研究,本專題以「如何驗證通勤與登革熱傳播關係」為題,看看溫在弘如何藉由一篇精彩的學術研究解答這個問題。
環境生態
・2014/06/19
嚴寒也常造成我國漁業的重大損失,尤其是養殖漁業,如虱目魚等。身為澎湖子弟的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鄭明修博士,對漁業與海洋懷有濃厚的情感,他除了介紹漁民如何防範寒害,如搭棚、鑿「越冬溝」,更從漁業永續發展的角度,提出促進海洋保育的防災治本之道。
植物王國
・2014/06/19
中國文化大學依傍在大屯山群間,陳守泓教授坐在研究室,窗外就是紗帽山、七星山和大屯山,儘管如此,作為地理系新進老師的他並不清閒,每個星期要教授集水區分析、地理資訊系統應用、航測概論、環境永續發展、氣候學、土壤學等課程,他開玩笑的說,有點懷念以前在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當助理研究員的日子,那時他專心一意的研究「作物生長環境要素」。從陳守泓的談吐與課表,散發著自然地理的魅力,本專題邀請陳守泓暢談氣象因素對農作物生長影響。
科學傳播
・2014/06/19
面對癌症應該要積極搶救還是放棄治療?自稱癌症專家的日本放射科醫生進藤誠發表了理論和著作,主張癌症的診斷和治療都是無效的,建議社會大眾不需要對癌症採取任何手段,由於一般民眾對癌症的無知和對化療的恐懼,真的有病患在發現早期罹癌後選擇放棄治療,這樣的影響讓日本醫界大老勃然大怒,紛紛跳出來反駁進藤的理論,揪出他論點的謬誤並批判他殘害國人健康的罪行,呼籲民眾不要因為不真實的言論丟了自己的性命,而媒體也有傳播真實訊息、不引起無謂恐慌的社會責任。
地球脈動
・2014/06/19
根據WMO(世界氣象組織)在2013年7月發布的《2001-2010 年全球極端氣候事件報告》,地球已進入酷暑與嚴寒的極端氣候型態,並因而造成許多損失。天氣冷熱的變化劇烈,其成因究竟是什麼?
文明足跡
・2014/06/19
《紙之路》以中國絲路為起點,循著「紙」走過的路,探索紙的古今中外的一切!一路幌到烏茲別克、義大利、法國、日本、印度、加拿大、俄羅斯、瑞典、葡萄牙、印尼、 巴西,四處遊歷。他重溫了當年木材工人如何在急淌的河流上引渡砍下的木材順河而下送到工廠、拜見了世界僅存的「人間國寶」的手工製和紙、參觀了以高科技管 理的三億公傾人造林地、見識了戒備森嚴地為各地150個央行訂製紙鈔的廠房……
泛科授權 2.0
・2014/06/19
另一篇報導中,小保方博士的指導教授則說,當初的老鼠實驗都是若山教授做的,如果這中間發生了什麼變化,若山教授應該要負責任。而若山教授發表此項資料的二天,小保方博士也提出聲明,說明所有的老鼠以及細胞都是由若山教授的實驗室提供的,沒有其他的管道。看來,這場科學羅生門依然熱烈上演中。
來自台灣
・2014/06/18
兼顧「生產」、「生活」、「生態」,社區的生態保育才更有機會能夠永續發展。各地社區與屏東縣政府共同努力下,屏東慢遊是否能夠跳脫墾丁大街和春吶的喧嘩,讓豐富的自然與人文多樣性能夠被保持?值得大家持續支持與關注。
好書搶先看
・2014/06/18
臺灣媒體是一個在政治上具有忠誠度的單位,挺藍的就一路挺藍,挺綠的就一路挺綠,打死不退。但是在科學新聞的報導上,就缺少了這種「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一致性。媒體常常不清楚科學與科技的效果及侷限,所以很難用一致的觀點來檢驗或評論科學的功過。
科學傳播
・2014/06/18
未經查證、帶有偏見、失真的科學新聞會造成社會的恐懼和混亂,讓致力於改善世界的科學家背上科學怪人的罵名。英國科學媒介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在不善表達和未深入了解的媒體間扮演著溝通的橋樑,本文為果殼網對英國科學媒介中心的採訪。1990年代末期和2010年代初期,基改作物造成社會恐慌以及環保團體和科學家的對立,經由科學媒介中心的協助,以平民化的語言解釋科學內容,讓媒體和社會解除不安,福島核災後,科學記者也受到科學媒介中心的指導,了解隱澀的核能議題。該中心的CEO鼓勵科學家積極與媒體互動,以遠離科學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