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12/16
兒童近視的普遍性與嚴重性已不容忽視,近期研究發現若是將影像落於周邊視網膜前方,能延緩眼軸增長,這項研究成果也運用在控制近視上。
・2021/12/07
高度近視是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而台灣高度近視的人口比例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高度近視兒童近年來大幅增加,可能讓黃斑部病變年輕化。
・2021/08/05
台灣18 歲的青少年中,近視比例高達 87%,甚至有 35% 為超過 500 度之高度近視。除了佩戴眼鏡,也可透過雷射手術方式改善視力。目前臨床上較常見的 PRK、LASIK、與 SMILE 等近視雷射手術,又有什麽差別呢?
・2020/09/21
生活中是否有遇過親朋好友買了助聽器後抱怨連連,以為戴上助聽器就能恢復以往溝通無礙的輕鬆感? 在臨床,有時會遇到家長或大眾會期待戴上聽力輔具後,能像戴上眼鏡一樣快速有效。本篇文章的目的是探討視覺與聽覺受損的差異,進一步討論輔具的相異之處。
・2019/11/18
「兒童的眼睛較脆弱,易受傷害」是個常見的論述,但限制 15 歲以下的青少兒禁用手機是合理的嗎?難道沒有比起禁用手機更好的使用原則或規範?手機與平板電腦與當代資訊、程式教育息息相關,禁用手機的主張對下一代教育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兒童醫學的觀點
・2018/06/11
戴著眼鏡不僅會讓人覺得比較聰明、可靠和勤勞,最近一項愛丁堡大學的大規模基因研究更發現:歐洲人口中,高智商的人更有可能罹患近視、必須配戴眼鏡。此外,他們也可能比較長壽、較不為心血管疾病所擾,不過,基因和智力間僅為相關、不為因果,是否能將研究結果推論到亞裔人口也尚是未知數。
・2016/02/15
現在人經常用眼過度,有關眼睛健康的相關議題也越來越受到大家重視。其中近視、老花與黃斑部病變因為都和視力下滑有關,大概是最常被混淆的三個項目了。
・2015/05/29
改善視力、擺脫眼鏡,這是很多近視的人的共同心願,在市場上,宣稱能夠恢復視力的產品和訓練方法也總是層出不窮。這種近視治療法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一百年前,眼科醫生威廉·貝茨就寫下《摘掉眼鏡完美視力》,創立了這套「鍛煉眼睛改善視力」的自然療法。然而,貝茨療法的理論與現代眼科學和視光學理論相矛盾,它的效果也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支持。
・2014/07/26
隨著行動裝置的發達,我們在生活中往往需要長時間面對「螢幕」。科學家們現在正在開發ㄧ款新型的顯示系統,能配合有近視或是其他視力問題的使用者,讓他們不用戴眼鏡也可以清晰看到螢幕畫面。
・2012/08/10
新研究建議增加兒童在戶外的時間或許能減少發展成近視的風險。近視是常見的視力問題,沒辦法看清楚較遠的物體,通常是以帶眼鏡、隱形眼鏡或眼部手術來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