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
諾貝爾獎
63 篇文章・
1 位粉絲
+追蹤
張瑞棋
・2015/02/28
史上只有兩個人曾獲得兩個不同項目的諾貝爾獎的人,一位是眾所皆知的居禮夫人(分別獲得物理獎與化學獎),另一位就是美國化學家鮑林(Linus C. Pauling)。他先在 1954 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再於 1962 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而且兩項都是獨自獲獎,這可就是史上唯一了。
Gene Ng
・2015/01/14
晚年愛上賞鳥的杜赫提在《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指出,鳥就像哨兵,是人類健康與地球生態的預警系統,就像過去礦工會帶著金絲雀一起進到礦坑工作,因為金絲雀對有毒氣體非常敏感,周遭空氣稍不對勁便會鳴叫甚至死亡。
諾貝爾化學獎譯文
・2014/10/09
艾瑞克・貝齊格(Eric Betzig),史蒂芬・海爾(Stefan W. Hell)以及威廉・莫納(William E. Moerner)等三人得到了201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因為他們越過了一個科學上設想的限制,也就是一個光學顯微鏡永遠無法超越0.2微米的解析度規格。利用分子的螢光,科學家現在可以監看在細胞內部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們可以觀察與疾病相關的蛋白質之聚集,也可以在奈米的尺度裡追蹤細胞的分裂。
小斑
・2013/12/16
哪些科學家聖誕節還在做研究呢?來看看吳健雄、倫琴和卡蘿·格萊德的故事。
hemmings
・2013/10/19
「如同不斷追尋繽紛美麗蝴蝶的昆蟲學家一樣,我被神經灰質的後花園所深深吸引。那裡有形態精緻優雅的細胞,還有那充滿神秘的靈魂的蝴蝶,說不定它的一振翅,有天(誰知道?)就能解開精神世界的秘密。」 Cajal如是對我說。
陸子鈞
・2013/06/05
廣為流傳的錯視圖形-「旋轉的舞者」真的可以像傳說中一樣,判斷出觀察者是左腦或右腦思考嗎?
hemmings
・2013/04/07
雖然『蚊是瘧疾傳播主要途徑』在醫學界已被廣為接受,但Manson感覺到這一與大眾健康息息相關的重要理論在一般民眾之間仍然難以推行。身為該理論的重要奠基人之一,Manson肩負起他身為科學家的責任,於是起草這篇面向大眾的科學文章。
hemmings
・2013/03/06
在1890年代以前人們對瘧疾傳播方式的認識相當有限。雖然早在古文明時代的古埃及、古希臘和中國就已經記載了該病的症狀,18世紀歐洲的醫學家就對瘧疾的週期性發熱及脾腫大等典型症狀進行了詳細描述,也提出了有效的治療方案,而隨著細菌學的進步,19世紀中期醫學家也在瘧疾患者血液裡找到了致病的瘧原蟲,但醫師和醫學家們始終不了解瘧原蟲是如何在人群之間傳播的。
hemmings
・2013/02/19
第一屆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於1901年頒給了德國生理學家Emil von Behring。von Behring和Kitasato兩位科學家基於在白喉與破傷風免疫機制上的研究成果,在1890年共同發表醫學論文,為日後傳染病疫苗及血清療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科學月刊
・2013/02/02
2012年12 月,澳洲阿得雷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舉辦一場晶體學的研討會,主題是紀念布拉格父子X射線繞射研究一百週年。
[LOG] 09:22:22:814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LOG] 09:22:22:821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408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ERROR] 09:22:24:259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09:22:24:260 [
"executeGtm error:",
{}
]
[WARN] 09:22:24:317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09:22:24:318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