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12/11
量子力學最初只是起源於把光視為不連續的粒子,有著共同的基本單位能量,但是仍遵守古典的力學原理。即使薛丁格提出波動方程式,以更簡潔優雅地方式描述波耳的氫原子模型,在薛丁格本人與認同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眼中,電子在方程式中的波函數就代表實實在在的波,就像光子也是一種波。然而,有個問題困擾著大家:波函數竟然是複數,怎麼去理解虛數的物理意義?就在大家還在議論紛紛之際,德國物理學家玻恩一人跨出決定性的一大步。正是他的詮釋讓量子力學擺脫古典力學,開創了令人目眩神迷的全新境地。
・2015/12/05
1941年9月,德軍佔領丹麥已近一年半,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特地前來哥本哈根大學拜訪波耳(Niels Bohr)。他走進熟悉的校園,心中感慨萬千,更為曾經亦師亦友的波耳將會如何待他而忐忑不安。等到會晤結束後,海森堡沮喪地向波耳道別,他心裡明白恩師與他真的從此恩斷義絕了……。
・2015/11/28
「莫非是來自外星文明的訊息?!」1967年的今天,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裏24歲的女研究生喬瑟琳·貝爾(Jocelyn Bell, 1943- )看著手上的資料怦然心動,腦中同時閃過這個念頭。眼前無線電望遠鏡所接收到的這組脈衝訊號實在太特殊了,它來自天際某個固定角落,週期相當穩定,每隔1.337秒就出現一次,但沒有任何天體會發出如此密集的規律訊號,這絕對不是自然現象。
・2015/11/27
1895年的今天,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896)在巴黎親筆預立遺囑,清楚寫下他死後財產的處理方式。這份遺囑影響深遠,在人類歷史上恐怕再也沒有比它更澤及後世、造福人類的遺囑了!
・2015/11/23
壁虎在天花板爬來爬去為什麼不會掉下來?看牠如此迅速移動就知道不可能是腳底有黏膠;而牠在玻璃上也遊走自如,可見也不是靠倒鉤;難道是吸盤?科學家後來用電子顯微鏡發現壁虎的腳底並無任何吸盤,卻有數十萬根的纖毛,而每根纖毛末端又有上百個分叉。原來支撐壁虎體重的就是這數億根細毛與壁面之間的凡得瓦力。
・2015/11/22
人類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發現磁石與磁性,而像天然磁石或人造磁鐵這種不需外力就永久保有磁性的磁鐵稱為永久磁鐵,其磁性叫鐵磁性,因為各種磁鐵材料中,以鐵最廣為人知。長久以來,磁性不外乎就是鐵磁性、受外部磁場影響產生的順磁性與反磁性這三種,然而1932年,法國一位物理博士生竟然在他的博士論文中主張還有第四種磁性──反鐵磁性。
・2015/11/12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這個看似沒那麼困難的問題,竟然難倒了很多物理大師,包括達文西、牛頓、克勞修斯、赫歇爾等人。他們都曾對此自然現象提出解釋,有的說是空氣中的塵埃反射陽光所造成,有人則認為是陽光經過水氣形成的干涉。然而越是乾淨的大氣或越是乾爽的天氣,天空看起來越藍,可見與塵埃與水氣無關。結果這個問題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才由英國物理學家瑞利男爵解決。
・2015/11/07
出生於波蘭的居禮夫人是法國第一位女性教授,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而且是首位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而兩次獎項分屬物理與化學不同學科,她更是史上唯一。雖然她擁有如此多項榮耀,然而她所留下來的許多相片卻都未見愉悅滿足的笑容,反而多是嚴肅專注的凝重表情。或許這多少反映了她命運多舛的一生。
・2015/11/04
今天網路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部分,我們瀏覽網頁、聊天、上傳相片、購物、聽音樂、看影片、……等等,而不會留意到這些內容都是化作0與1的數位訊號,經由以光纖為骨幹的基礎網路傳遞。沒有光纖,就沒有如此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與各種應用,而發明光纖技術,讓這一切成為可能的就是被稱為「光纖之父」的華裔科學家高錕。
・2015/10/23
玻璃瓶內一小塊鈾鹽泡在清澈透明的液體中。契忍可夫(Pavel Cherenkov, 1904-1990;或譯切侖科夫)關上燈,只見黑暗中玻璃瓶內的液體泛著藍色的光芒;待眼睛完全適應黑暗後,契忍可夫記下光芒的範圍,打開燈,換上別種液體繼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