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6/24
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於 1932 年發現電子的反物質──正子,成為首位證實反物質存在的人,因而獲得 1936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可謂實至名歸。不過,當年還有一位物理學家與他共同獲獎,那就是今天生日的赫斯,因為他,安德森才能發現反物質,令物理學家困惑一百多年的現象也才獲得解答。
・2015/02/13
無可否認地,形塑現今這個數位時代的種種發明幾乎都是源自於矽谷,一直以來主宰著科技產業走向的也是矽谷的企業,令人不禁好奇這一切究竟是怎麼開始的?如果我們像回溯人類起源那樣追溯矽谷的源頭,會發現在演化樹的最底部是一家名為「蕭克利半導體實驗室」(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的機構,其創辦人正是物理博士蕭克利。
・2015/02/01
1931 年,狄拉克首次預言了反物質的存在,第二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果真從宇宙射線中發現它的蹤跡,並命名為「正子」。這個發現鼓舞了科學家尋找另一個反物質──質子的反粒子,然而許多年過去,卻始終沒有反質子的跡象,許多人開始懷疑也許並沒有反質子⋯⋯
・2015/01/31
1922 年,3M 公司的工程師 Richard Gurley Drew 見到汽車維修廠的工人要噴漆時,都得用漿糊將報紙黏在車體上,施作與善後都很麻煩,為了幫他們解決這困擾,於是發明了紙膠帶。但噴漆工人試用後效果不佳,還嘲諷道:「把這膠帶拿回去給你那些吝嗇的老闆,叫他們多放點黏膠上去。」Drew 花了兩年時間才研發成功,並改用玻璃紙。1925 年的今天,3M 公司推出全世界第一捲透明膠帶,名字就叫 Scotch tape。
・2015/01/27
1974 年秋,丁肇中領導的小組用同步加速器撞出的電子─正子對數據確有蹊蹺。現有已知的粒子都不可能在 31 億電子伏特處有這樣的衰變表現,他們很可能發現了一個新粒子。
・2015/01/23
1936 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與同事終於辛苦的將器材運上洛磯山脈的派克峰峰頂。四年前他才發現正子,希望這一次也能幸運地從宇宙射線留下的蹤跡發現新粒子。是的,此時粒子加速器還沒發明,物理學家只能從抵達地球的宇宙射線中尋找跡象。安德森的辛苦有了代價,他再次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新粒子,而西方也因此才終於發現了一位他們從未聽聞的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
・2015/01/13
維因於1896年從熱力學的角度推導出「維因公式」,首度賦予黑體輻射一個明確的關係式。但怎麼知道這個公式對不對呢?畢竟現實世界中又不存在理想中的黑體,供我們測量其輻射能量來加以驗證。他們建議做一個密閉的空腔,僅留一個極小的孔洞。如此一來,即使有外界的光恰巧射入小孔,也會被「鎖」在腔內不斷反彈,幾乎沒機會再從小孔逃出,就相當於不會反射任何外來輻射的黑體。將空腔加熱至一定溫度後,小孔發出的光就是空腔內壁本身的熱輻射,分析其光譜就可以得到相當於此一溫度的黑體輻射。
・2015/01/10
1965 年春季,28 歲的威爾遜望著他的同事彭齊亞斯,希望這位大他三歲、又有過兩年雷達實務經驗的夥伴還能想出新點子。他已經沒轍了,打從去年到現在,他們就是無法擺脫那神秘的雜訊,甚至連它的來源是什麼都毫無頭緒。
・2015/01/09
四面八方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這是我們在一九二○年代就已經知道的事。事實上是所有星系都在彼此遠離,因為宇宙正在膨脹。但我們更想知道的是: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