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7月 重設

・2021/07/25
腸道環境內有著由眾多腸道微生物所構成的複雜生態系,其中,最為大眾所知的就是腸內菌了,不過既然是生態系,那就一定有腸內菌的天敵。近期發表的研究就指出,除了腸內菌,我們的腸道還有大量專門感染細菌的病毒 – 噬菌體的存在,而且這些噬菌體大部分都是新種,或許具有醫學上的應用潛力。
・2020/07/17
有鑑於絕大多數寄生蟲體型微小到肉眼難以察覺,野生動物的復原能力著實不可思議。野生動物既沒有顯微鏡也沒有醫藥箱,牠們為何能成功預防傳染病呢?野生動物擁有許多工具和技巧,其中之一是運用哈特所謂「嘴巴裡的醫藥箱」。一旦被咬傷、割傷或抓傷時,相當多數的物種會「把舌頭當作抗菌濕紙巾來清潔傷口」。
・2019/07/31
曾幾何時,可怕的傳染病在世界各處肆虐,直到抗生素的誕生,人類才得以擁有對抗疾病的強大武器,讓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均壽命顯著提高。然而,在大自然規則下,演化出具有抗藥性的細菌似乎是必然的歷史預言,後抗生素時代的來臨,可能使得超級細菌在世界上橫行無忌,過往得以治療的淋病、結核病以更可怕的態勢重出江湖。對此,人類會不會只能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呢?透過《下一個物種》一書的介紹,以現代抗生素的案例,讓讀者一起從演化史的角度重新思考地球與人類的未來。
・2017/07/18
為什麼有些水果不能冰?為什麼肉品冰過就變得爛爛濕濕的?生鮮食品買回家,可不是通通放進冰箱這麼單純。
・2016/07/13
《工作細胞》是部難得的微科學漫畫,敘述帥氣的白血球先生,與呆萌紅血球小姐的冒險故事。儘管裡頭充滿了努力、友情、正義必勝的故事,白血球們總是能夠一次又一次殺爆入侵的微生物(其實我比較想看微生物贏 XD)。但,真實的世界又是如何呢?
・2015/07/15
燒燙傷的患者,最大的噩夢就是細菌感染所引起的敗血病。傳統的理論認為,由於失去了皮膚的保護,環境中的細菌侵入人體導致感染,然而今年的7月,美國的研究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導致敗血症的凶手,也許不是從外部入侵,而是來自體內...
・2013/07/08
研究人員發現海洋漂浮的塑膠垃圾表面有大量的細菌居住。這些細菌的多樣性高,而且和海水原本有的住民大不相同。說真的,我們成功用大量塑膠垃圾建立了一個新棲地。這又是個人定勝天的例子?或許這該是個人類做太多壞事,大自然來收拾殘局的恥辱印記。現在就從少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做起吧!
・2011/07/11
死者陳屍在一處玉米田裡。雖然警方已經鎖定了個嫌疑犯,卻没有足夠證據證明他到過犯罪現場。唯一可能成為破案關鍵的是嫌犯車上踏墊的一點點土粒。我們有没有機會用這些從嫌犯鞋上掉落的土粒證明他去過犯罪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