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7/24
臺灣的技職教育,特別是與工業相關的高等技職教育,在過去20 年的改制浪潮中,有著結構上根本的變化。原本所強調與產業結合的實作精神,在競逐升格、競逐學生、競逐排名與競逐經費的雜務中逐漸消磨。技職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畢業後能與職場立即接軌,因此臺灣現有及未來的產業型態,都會直接衝擊著技職教育的成敗;臺灣的技職教育能否重新茁壯,與臺灣的產業發展是否能再度蓬勃,有著絕對相依相附的關係。因此不管是教育部在體制變革上的努力,或是學校端在教學規劃上的巧思付出,都必須要扣緊未來產業發展的需求。在工業技術以跳躍狀發展的今日,新的創業型態與新的就業模式會是什麼樣的面貌?而適合臺灣發展的又是什麼樣性質的產業?是持續發展像電子代工業這種可以收納大量就業人口的類別?還是高額資金與高階人才集中的生技產業?抑或是力求創新突圍的個別中小企業?。今年的張昭鼎紀念研討會,討論的主題就是聚焦在未來工業發展下的就業與創業浪潮中,臺灣的技職教育要如何進行變革以因應。
・2016/12/14
你還認為運動歸運動,數學歸數學嗎?其實運動的戰術、訓練等等,都蘊含了大量的計算在裡面,因此科技與運動的結合只會愈來愈普遍,在未來誰能掌握、善用科技,便能在該運動殿堂稱霸。
・2016/05/17
以前甘迺迪總統曾說「登陸月球的計畫將整合、考驗我們的能力及技術」。台灣從以前需要從國外購入衛星,到現在能夠自己 MIT 福衛五號,甚至與 NASA 合作福衛七號,這中間有需多科學家的努力,工程師的結晶與領導階層的整合。在他們默默地將台灣的驕傲送上太空的過程中,需要的將是我們科技與精神的支持,已完成台灣的太空夢。
・2016/01/22
過去,在楊教授的引路之下,我大概已看過本書裡面半數以上的電影,看完這本書之後,讓我對於機器人的研究及未來有更為深入及完整的輪廓。我一直認為,電影是一個引介科學知識的極佳媒介,這是一本科宅必讀、電影迷需讀、養兒育女的父母非得讀的好書,它聯繫了人、機器與機器人之間的關係,我誠懇且熱切地推薦給大家。
・2015/11/11
有個著名的笑話是降的,埃及人、以色列人和中國人吹牛自己老祖宗有多厲害,埃及人就說在埃及挖到了千年以上的電話線,證明他們老早就用電話了;以色列人就說,他們在耶路撒冷挖到光纖,證明他們老早就用網際網路了;中國人就說在中原啥也沒挖到,正當埃及人和以色列人露出鄙視的表情時,老中就說那證明中國人老早就用衛星通訊了XD
・2015/09/14
今日的可攜式科技產品已不再像是身體的延伸,而是自身的一部分。「穿戴式裝置」是可以穿戴在身上的電子產品,功能包括追蹤、生物感應和行動傳輸。未來,這類產品只會越來越多。例如近來最火紅的穿戴式裝置──Apple Watch,只要搭上iPhone,你就可以在手腕上打電話、傳訊息和瀏覽網頁。它還附有許多感應器,可以監控你的健康與健身狀況;經過指紋識別後,也可以授權Apple Pay付款系統來買東西。
・2015/08/31
史蒂芬.霍金二十一歲的時候被診斷出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ALS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會導致控制肌肉的神經逐漸壞死。絕大多數患者會在五年內死亡,但幸運的是,霍金教授病情惡化的速度相當緩慢。即使如此,霍金也僅能做出極少數肌肉運動,而且主要集中在臉部肌肉。他與世界連結的方式,所仰賴的是他輪椅裡的電腦科技。不可置信的是,霍金教授只須用一個按鈕,就能操作他輪椅上平板電腦的所有功能!
・2015/08/03
儘管許多人到現在還無法使用4G行動網路,研發5G的競賽卻已經開始了。大眾對行動數據的需求年年倍增,因此就會需要第五代行動網路技術,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讓我們可以在行動裝置上盡情瀏覽網路,或在線上串流服務中即時觀看影片。我們更須利用5G來連結未來的新科技,例如無人駕駛的汽車、智慧城市,以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這種網路可以連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電子物件,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2015/03/18
「要能與人建立感情,一個寵物機器人至少需要有什麼條件?」日本AIST的科學家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並就此研發出療育機器人Paro,陪伴那些孤單、受傷的脆弱靈魂打開心房走進社會。療育機器人Paro誕生自科學家對人性的了解,但人性究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