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4/06/11
每個人都可以用通信衛星?這樣天上的衛星不會太多嗎?來看看現今太空通訊的發展以及接下來會遇到的問題!
・2021/08/17
在路上,我們能透過雙眼,辨識顯著的地標來分辨方向,那遙測衛星在高空中高速飛行時,該如何避免迷失方向呢? 其實衛星也使用與人類相似的方法,在離地遙遠的軌道上,宇宙中的各顆恆星就是可靠的地標,而恆星追蹤儀能就像衛星的眼睛,他是如何辨別各顆恆星的呢?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2019/08/13
褔衛七號計畫為臺美大型科技合作計畫,他能接收全球定位衛星的資料,分析大氣層垂直結構的溫度、氣壓、濕度及電子密度等,中央氣象局將結合學界建立本地掩星資料應用系統,落實氣象數值模式的應用效益,提升劇烈天氣的預報能力、降低災害預警的不確定性。
・2019/07/02
火箭要離開時,不能像汽車一樣說走就走,要完成既定的程序,才能點火啟動火箭發射升空。因為火箭一旦點火升空,就不能回頭或是說停就停。火箭發射前,最耳熟能詳是倒數以秒計時 10, 9, 8, 7……, 3, 2, 1, 發射。 發射倒數的程序通常有那些呢?主要可分成以下幾個主要步驟:點名、確認火箭狀況、確認衛星狀況、確認天氣狀況、衛星停止充電、確認衛星地面控制站狀況、確認發射場狀況、火箭開始填充燃料、啟動自動程序。
・2019/06/21
今年適逢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後的五十周年,現代發展可攜載任務酬載執行太空任務的載運火箭亦稱之為發射載具,具有更龐大的推力與更高的攜載能力,除了可以精準地將不同高低軌道的人造衛星放在不同型態的任務軌道之外,還能載人登陸月球與攜載探測器到火星執行科學任務。那麼讓我們一窺秘人造衛星在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吧!
・2016/05/17
以前甘迺迪總統曾說「登陸月球的計畫將整合、考驗我們的能力及技術」。台灣從以前需要從國外購入衛星,到現在能夠自己 MIT 福衛五號,甚至與 NASA 合作福衛七號,這中間有需多科學家的努力,工程師的結晶與領導階層的整合。在他們默默地將台灣的驕傲送上太空的過程中,需要的將是我們科技與精神的支持,已完成台灣的太空夢。
・2015/06/08
在地球周圍繞行的太空垃圾日益增多,對運行中的太空艙及人造衛星來說都是一大威脅。科學家發現,可以結合偵測宇宙線的望遠鏡及雷射技術,以清除過量的太空垃圾。
・2012/10/08
人類心理,遇到與自己認知或經驗範圍之外的事務,頭一個反應也許是好奇,在好奇探索之際,若遇到難處,沒能突破,則易生放棄心,傾向於迴避,敬而遠之了,人們對於太空科技的遙不可及,大概是這樣的情懷吧。其實,太空科技並非遠在天邊,而是時時跟在我們身邊的,太空科技已經應用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地方,對社會經濟和人文發展已經有許多貢獻,此話怎講?聽我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