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9/21
「2015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昨天落幕,高中、大專與研究生共95支隊伍參賽,自製建築模型,置於振動平台,測試各種耐震設計,勝出的模型多能和地震「一起搖擺」。
・2015/05/10
從口袋中掏出智慧型手機來滑Facebook或是點開遊戲APP目不轉睛地盯著它遊玩,在現今社會並不值得一提,而是抬頭就能看到的現象。但手上這台看來尋常的手機卻可能會在地震發生前的緊要關頭救你一命。
・2015/04/24
關於4/20花蓮外海的地震,還有很多更重要、值得關心的事啊!譬如從台北盆地的放大效應,探討台北還有多少建物不符合耐震標準?也沒有人討論已經斷了半年以上的海纜地震站,因為它是離震央很近的測站啊!少了一個站,我們也少了一次機會看看多一個海底測站對地震預警的幫助。而關於斷了線的海纜,也是幾天前就聊過的事,在此就不細談,我們就著重在目前多數關注焦點:地震的成因。
・2015/04/23
前陣子的阿帕契風雲、八萬奶頭妹、陳為廷襲胸、甚至更早的冒牌生抄襲事件等等,都有幾個很重要,卻又費解的社會現象:是什麼讓大家這麼氣?為什麼我們明知道有些話會逼死人,卻仍不停地留言抒發?言論自由與網路霸凌的界線又在哪裡?
・2015/03/31
據報導指出,氣象局的「臺灣東部海域海纜觀測系統」疑遭漁船的底拖網扯斷,從去年5月起就不再傳回訊號,而氣象局也回應,是位於海纜尾端的科學節點設備遭毀壞而失去訊號。這樣的情況也不知道要找誰求償,但重點也不該是找誰求償或是單純的禁止漁船底拖,那我們到底該怎麼看這件事?
・2014/12/20
曾是世界第一高樓的臺北101,每天都有上萬人潮在此上班、觀光,而這棟高樓蓋在鬆軟的臺北盆地上,究竟是如何抗震的呢?甘錫瀅總工程師提到,高樓的結構必須「軟硬適中」,並說明101透過高韌性接頭、巨型結構、將基樁深入岩層來強化建築結構,以及運用阻尼器來減緩搖晃的不適。101這個案例,可說是高樓防震的代表作。
・2014/12/20
在地震頻繁的臺灣,房子是否耐震極為重要。林克強研究員詳細介紹建築耐震設計的考量因素,包括地質因素、結構特性、建築高度、建築規則性、個人使用習慣,以及比較臺灣現代建築的三大結構—鋼筋混凝土(RC)、鋼骨鋼筋混凝土(SRC)以及鋼骨結構(SC)的優缺點,並強調維護建築結構的重要性。
・2014/12/15
我們必須從過去的災害經驗來思索未來的防災策略。王价巨教授認為,政府必須做好防災資訊的建置、公開與利用。另外,防災策略必須因地制宜,而且應強化公民的防災意識,落實社區防災。
・2014/12/15
從歷史文獻來進行「地震考古」,是非常有趣的工作。鄭世楠教授指出,文字史料中有關地震的描述,常流於紀錄者的主觀意識,而且多半是描述發生於人口稠密區的有感地震。另外,諸如史料保存、地名變動等問題,也是需要克服的挑戰。但不容否認的是,對於找尋活動斷層、地震預測而言,地震考古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