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2021/10/28
多數蝴蝶們視顏色為性命,但對玻璃翼蝶來說,就是不給顏色瞧瞧,幾近透明如玻璃的翅膀,即使飛行也如穿上一層隱形罩袍,讓大家都難以察覺牠的存在。
・2021/08/25
人有人權,機器人是否應該也有某種類似於人權的權力?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標準答案,但未來呢?當機器人已具備人性時,人類應該允許機器人擁有機器人權嗎?
・2014/07/04
仿生學就是一門對大自然合法抄襲的學問,就是從我們身邊的生物上找到他們古老的技巧、策略,轉化到人們生活上的科技,突破現有的困境。本文統整Janine Benyus 、李旺龍、陳柏宇、楊洵在國際仿生科技論壇的演講內容。
・2012/10/06
韓國科學家最近發表了一種高靈敏的感壓膜,能感知落下的水滴、手腕的脈搏,甚至是瓢蟲輕盈的步伐也難以躲過此「電子皮膚」的感測。
・2011/02/10
披鐵甲的深海螺─Crysomallon squamiferum外殼為硫化鐵的“三明治”層狀結構,具備耐高壓、耐溫及耐腐蝕的特性,對改善承重和防護工程材料的發展,擁有極大的潛力。
・2014/03/07
仿生產品在未來十至二十年之間將會在市場各個角落被發現,從醫藥到交通運輸無所不在。這些創新產品的影響將更深遠地改變我們對於人類環境的思維—不只是在我們如何設計居家或辦公室的物品,還有我們如何規畫整個社會(包括企業、政府以致於其他社會組織)成為生態系統。我們來看看一個帶頭做起的組織。
・2014/03/31
《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裡頭舉了許多有趣的彷生學案例,從仿擬葉子的太陽能板、魚鱗的龍鱗防彈衣、到以蜥蜴生物學為本發現的治命醫藥突破、到仿製鯊魚皮的抗菌塗料、就連魔鬼氈也是實際應用仿生學的典型例子。
・2014/04/15
早從遙遠的史前時代,人類活動就已經取之於自然;而在21世紀,人類將再一次師法自然。近15年來當紅的「仿生學」是基礎科學研究的成果之一,它應用大自然的經驗來解決問題,至今已創造數十億美元的銷售成果,也是未來人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解答之一。在微型點子對撞機第20場演講中,陳柏宇老師和闞凱宇先生將為我們介紹仿生是仿了什麼生,以及仿生與藝術對話的可能性。
・2017/11/16
尤嘯華常跟學生說:「左手掌握分子,右手掌握奈米,就可以做很多事!」生物電子技術不只存在於《攻殼機動隊》的草薙素子、《海賊王》的佛朗基體內,現今許多醫療發展,也在研究如何將電子元件植入生物體內,藉此了解神經退化疾病,或是篩選、純化癌細胞等等。 在中研院化學所尤嘯華副研究員的實驗室中,藉由模仿生物體結構,設計不同的有機導電高分子化合物。目前已合成許多仿生材料,將能因應不同領域的需求,開發出各種生物電子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