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12/29
過高的血糖對全身器官都會造成損傷,其中腿部神經同樣需要血液才能獲取足夠的氧氣與養分,隨著血糖升高,血管窄化阻塞,神經會出現病變,使患者感覺變遲鈍,容易出現麻木或燒灼般的痛感。若經過檢查之後,狹窄的狀況較嚴重,或出現難以癒合的傷口,就要考慮用介入性治療處理。
・2020/12/17
近年來,不到四十歲的青壯年被檢查出第二型糖尿病的數量逐漸增多,血糖剛開始偏高時症狀不明顯,發現高血糖時,胰臟功能多剩下不到一半。在早期診斷糖尿病時,若加上針劑胰島素的輔助,例如胰島素或腸泌素,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並讓胰臟獲得休息。這觀念在治療年輕型糖尿病患者時相當重要。
・2020/11/10
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是高血糖症狀,尤其體重快速下降更是胰島素不足代表。若血糖開始上升,胰島細胞會「代償」產生更多的胰島素,一開始雖能達到供需平衡,但胰島細胞容易過勞死亡,若初期及早讓胰島素介入,可以讓血糖更加平穩外,也讓減少胰島細胞負擔。
・2020/10/27
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的荷爾蒙,在我們進食消化後,胰島素能促使細胞吸收血糖,使血糖濃度下降,讓葡萄糖成為各器官的燃料。若空腹血糖值超過 126 mg/dL,口服葡萄糖測試兩小時後的血糖值大於 200 mg/dL,或抽血檢查醣化血色素數值超過 6.5%,都叫做糖尿病。糖尿病治療中,胰島素是個很重要的藥物。
・2020/10/01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手腳麻、刺痛、蟲爬感,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周邊神經病變。糖尿病患應提高警覺注意此症狀,並定期接受神經病變及足部檢測,及早接受正確診斷及治療,遠離截肢的威脅。
・2020/05/11
在台灣,糖尿病在主要死因排行榜上有名,每年有將近一萬人死於糖尿病。由於糖尿病會導致多種併發症,例如腎臟病變、心臟衰竭等,加總起來恐怕有更多患者的死因能夠與糖尿病扯上關係。而糖尿病患者最密切關注的就是自己的血糖狀態,除了控制血糖,也要注意其所帶來的併發症。血糖超標已經是極為常見的問題,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卻會悄悄侵蝕心臟、腎臟、眼睛等器官,奪走我們的健康。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在照顧血糖的同時,也應該要顧腎、護心!
・2019/11/20
現在許多衛生組織都大力疾呼,希望眾人注意血糖過高的情形,究竟是為什麼?很多患者剛知道罹病時,一定會有這種疑惑:「我又沒有不舒服,只是被驗到血糖高一點,但為什麼需要控制血糖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果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這個慢性病卻不控制,會有怎樣的後果呢?
・2019/11/12
「糖尿病」名號響亮,現代人幾乎都聽過。雖然這個疾病如此有名,但大家真的認識它的真實模樣嗎?甚至有人會懷疑,「糖尿」的意思是尿裡面含有過高的糖份,那有很嚴重嗎?接下來我們就用幾張圖,迅速但確實地了解第二型糖尿病為何是厲害的健康殺手。
・2019/06/10
儘管淚液葡萄糖濃度與血液葡萄糖濃度的關係還有待更近一步的研究,但這款智慧隱眼,仍為醫學臨床領域與物理新科技的結合譜出了新的樂章,希望能夠無線、持續、非侵入性地監測生理狀況,同時可用以偵測有關眼睛或是其他疾病的生物標誌物,也提供了應用在其他領域的可能性,像是擴增實境(AR),或是透過鏡片來投藥,避免使用者可能忘記吃藥的麻煩。
・2017/11/23
失智症的根本原因有可能因為體內能量供應異常?過去 30 年,異常的 beta 類澱粉和 Tau 蛋白質堆積被認為是失智病的元兇,然而有研究指出在早期失智症患者身上,有葡蔔糖的使用率變差的現象。脂肪酸在為大腦所用之前,得先在肝藏轉成酮體,方能穿過血腦障壁,那是不是酮體能改善失智症的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