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04/30
中研院江安世院士、應用科學研究中心陳壁彰助研究員,共同開發了「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一次解構果蠅全腦的多巴胺神經網路,並可「看見」記憶蛋白在特定神經細胞突觸上的新生,此新技術可望揭開大腦記憶機制的神秘面紗。研究論文已於去(2019)年 10 月 18 日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2018/12/08
台灣工時之高,世界有名。可是,在知識經濟主導的時代,創意比蠻幹更重要,這種拚命三郎的精神,真的有利可圖嗎?再拚,拚得過電腦嗎?現在連圍棋高手都不是電腦的對手了,在很多工作可以自動化的情況下,我們難道要加長工時、減少薪資來跟電腦或機器人對著幹嗎?
・2018/09/19
本章要談的是我最愛的腦迷思。如果要頒發「最受歡迎的腦迷思獎」的話,這則絕對是冠軍。你一定也聽說過我們只用了 10%的腦。換句話說,90%的腦閒置在那裡,等著我們去用。想像一下,我們可以一下子將腦功能提高十倍耶!
・2018/07/07
一般認為工作上會出錯,與各式各樣的原因有關,但我用腦科學的方式分析很多事項之後發現,正如本書一開頭所說的一樣,出錯的原因僅僅只有 4 個,就是「專注力不足」、「工作記憶不足」、「大腦疲勞」、「大腦老化」。沒有完全與這 4 大原因無關的出錯情況。也就是說,只要針對原因徹底對症下藥,讓出錯的情況完全歸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2017/12/12
為何我們挑選了這本書: 現代的科學研究無疑讓我們的生活進步,但 人們「反科學」的例子卻仍時有所聞:不願接種疫苗
・2017/07/15
《切開左右腦》中葛詹尼加描述他們那些研究的進行過程以及科學上的意義,讓人見識到頂尖科學家的人性層面。整本書,完全沒有談到 KPI、SCI 和期刊論文點數,只有旺盛強烈的好奇心,不像今天亞洲多國學者在政府搞不清楚狀況下,被套牢在拚論文篇數和點數的困境。
・2017/03/05
除了直球與變化球的判斷之外,好壞球的判斷也是一個成功的打者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然而,一個成功的打者到底為什麼能夠成功呢?他在打擊時會注意到投手的哪些細節?他的大腦又如何判斷好壞球呢?繼上一篇關於打者判斷直球與變化球的大腦歷程之後,這一篇文章要來聊聊,打擊者如何判斷一顆直球是否會進到好球帶。
・2016/07/15
兩週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十五年來將近四萬篇的「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相關論文可能都有問題!紅透半邊天的 fMRI 腦造影研究,真的只一種即將崩盤的「新顱像學」嗎?腦造影研究是否會全面崩盤呢?
・2016/07/13
〈fMRI 分析軟體可能有瑕疵?相關研究該怎麼辦?〉於 2016 年 7 月 13日發表後,接收到許多專家學者的專業建議。原文針對腦科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上有錯誤,未能完整、正確解釋該篇研究的真正意涵,以及研究結果的爭議。因此在與原作者討論後,決議將此文章下架,以避免不正確的內容造成讀者誤解。並另請腦科學家謝伯讓老師重新為此撰文,請見〈腦造影研究全面崩盤?〉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