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細菌
116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二次世界大戰
專利
抗藥性
盤尼西林
科學研究
細菌
青黴素
COVID-19
公民科學
口罩
病毒
防護
傳染病
唾液
寄生蟲
排泄物
病原體
糞便
舔傷口
breeding ground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所有文章
文明足跡
賴昭正
・2020/12/23
忘了收培養皿就去度假,回來後發現世上第一個抗生素!
事實上科學上的許多大發現可以說大都是「意外」的,像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就是靠機緣巧合及運氣而發現第一個抗生素——盤尼西林。不僅因此獲得諾貝爾獎,還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舉足輕重的貢獻。
二次世界大戰
專利
抗藥性
盤尼西林
科學研究
細菌
青黴素
29
2
活得科學
活躍星系核
・2020/10/07
檢驗口罩不測阻擋病毒效率有搞錯些什麼嗎?關於醫用口罩規範的迷思
近日社群上出現了違法進口中國製口罩,和台灣製口罩的送檢報告,引起了一番「 CNS14775 不是醫療級口罩的標準!」、「為什麼不測阻擋病毒的效率?」的論戰。但這其中的觀點充滿了迷思,恐怕只會越吵越混亂。那麼,這些爭論中有那些迷思呢?本文將從過往的研究及法規整理回顧,打破關於口罩的迷思。
COVID-19
公民科學
口罩
病毒
細菌
防護
0
0
動物世界
活躍星系核
・2020/07/17
沒有醫藥箱,野生動物自舔傷口防傳染?——《寄生大腦》
有鑑於絕大多數寄生蟲體型微小到肉眼難以察覺,野生動物的復原能力著實不可思議。野生動物既沒有顯微鏡也沒有醫藥箱,牠們為何能成功預防傳染病呢?野生動物擁有許多工具和技巧,其中之一是運用哈特所謂「嘴巴裡的醫藥箱」。一旦被咬傷、割傷或抓傷時,相當多數的物種會「把舌頭當作抗菌濕紙巾來清潔傷口」。
傳染病
唾液
寄生蟲
排泄物
病原體
糞便
細菌
舔傷口
0
0
動物世界
Lea Tang
・2020/05/14
來匆匆、去匆匆!虎鯨橫跨大海的「換膚旅行」
鯨的季節性遷移除了育兒外,還有「換膚」。
breeding ground
feeding ground
南極
去角質
季節性
抗菌
換膚
攝食場
極圈
海域
細菌
育幼場
虎鯨
蛻皮
遷徙
鬚鯨
鯨魚
齒鯨
10
1
動物世界
臉譜出版
・2020/04/08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嘛?那些微生物透過氣味洩漏的小秘密——《我擁群像》
如果列出某個微生物群落中的所有物種,就可以知道它們是誰;如果列出這些微生物的所有基因,就可以知道它們有什麼能力。但如果列出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物,你就可以知道這些物種實際上在做什麼。
味道
嗅覺
微生物
斑點鬣狗
氣味
細菌
0
0
地球脈動
寒波
・2020/01/26
十年養一菌!普羅米修斯古生菌,加入洛基、索爾的阿斯嘉殿堂
一隊日本科學家經歷 12 年嘗試以後,順利培養出一種古生菌,不僅是微生物學的突破,對於追溯生命的演化史也很關鍵。因為此一新問世的「普羅米修斯古生菌」,與 20 億年前我們祖先的細胞,應該頗有相似之處。
Prometheoarchaeum
內共生
原核生物
古生菌
太古生物
奧丁
日本
普羅米修斯
普羅米修斯古生菌
洛基
海姆達爾
真核生物
粒線體
索爾
細菌
總體基因體學
阿斯嘉
電子傳遞鏈
0
0
化學物語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2019/10/26
廚房與食品工廠如何確保食品安全?認識傳統食品加工
蔬菜與生鮮魚肉等食物,會經過各種生化反應,同時微生物業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必須進行適度加工以便保存,許多食品加工技術都是因此發展出來的。
保存期限
冷凍
微生物
殺菌
滅菌
瞬間冷凍
細菌
食品加工
0
1
人體解析
活躍星系核
・2019/09/04
「無敵星星」抗生素為什麼會失效?細菌的抗藥性是如何發生的?
抗生素是一種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當身體裡的細菌被殺掉,身體的發炎反應自然也會減緩。但是,抗生素的使用還是有風險,這個風險就是所謂的「抗生素抗藥性」(antibiotic resistance),而為了避免風險,你肯定聽過醫生苦口婆心的叮嚀──「這幾天份的藥一定要全部吃完」。
微生物
抗生素
抗藥性
生態平衡
細菌
0
0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19/07/31
抗生素的扶龍命格?越戰越強大的超級細菌是怎麼出現的?——《下一個物種》
曾幾何時,可怕的傳染病在世界各處肆虐,直到抗生素的誕生,人類才得以擁有對抗疾病的強大武器,讓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均壽命顯著提高。然而,在大自然規則下,演化出具有抗藥性的細菌似乎是必然的歷史預言,後抗生素時代的來臨,可能使得超級細菌在世界上橫行無忌,過往得以治療的淋病、結核病以更可怕的態勢重出江湖。對此,人類會不會只能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呢?透過《下一個物種》一書的介紹,以現代抗生素的案例,讓讀者一起從演化史的角度重新思考地球與人類的未來。
傳染病
抗生素
抗藥性
淋病
物種
病菌
細菌
結核病
0
0
Promo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
・2019/04/12
後宮淨水記:這水竟然有毒?別怕,濾個水就沒事了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我們的日常生活跟水脫不了關係,自然要注意水的品質好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目前市面上的淨水器有哪幾種類型,效果上又有何差異呢?
NSF認證
UV殺菌
傷寒桿菌
副傷寒桿菌
懸浮物質
柯薩奇病毒
水源傳染
水的雜質
水銀(Mercury)
活化
甲型肝炎病毒
痢疾桿菌
砷(Arsenic)
碳化
礦物質
細菌
組織阿米巴原蟲
脊髓灰質炎病毒
腺病毒
血吸蟲
賈第氏蟲
逆滲透
過濾
重金屬物質
鉛(Lead)
霍亂弧菌
0
0
1
2
...
12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