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05/06
情緒表達的感知能力讓動物能評估其他動物的社交意圖和動機,但這一般來說僅限於同一個物種內,狗狗能夠讀懂人類的情緒表達卻是個例外。英國林肯大學和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科學家用了17隻健康成犬,讓牠們觀看和聆聽一組表達人和狗情緒的照片和聲音,藉以了解:狗狗能搞懂你的情緒嗎?
・2016/04/30
4/13日,在今日心理學 (Psychology Today) 這個專注於心理學的科普新聞網站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退休教授史丹利科倫 (Stanley Coren) 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The Data Says "Don't Hug the Dog!"」(數據說:「別抱狗!」), 表示有充分證據顯示狗狗討厭被擁抱。但這是真的嗎?
・2015/06/09
近日一份公布於科學期刊Current Biology的研究顯示,人與狗之間的友誼大概在距今四萬前就存在了,比之前所預估的都還要再早個幾千年。
・2014/10/16
在諸多動物之中,狗狗也是以能自已找到回家的路而稱著於世的,但遲至2013年才有較嚴謹的動物行為資料指出狗狗可能亦有磁覺,完成這項研究的是來自德國及捷克的研究團隊,他們因此獲得了2014年搞笑諾貝爾生物獎的桂冠。如此正經八百的命題卻能獲得搞笑諾貝爾獎,是因為他們致力於觀察「狗狗大、小便時身體的軸向」。
・2014/09/12
為了了解以可愛的動物做為主角或主要配角的電視劇或電影,是否真的會引發飼養風潮,研究人員分析了由1927到2004年,共87部電影。動物在這些電影中,必需要至少在電影大綱中被突顯出來才列入計算;經過這樣的過濾,最後剩下59部電視劇或電影。同時,對於有續集的電視劇或電影,研究人員將它們合計為一部(除非續集在超過20年後才上映)。
・2014/08/22
最近有兩個研究團隊的發現,可能要讓「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這句話重新改寫。 維也納獸醫大學(Messerli Research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Veterinary Medicine Vienna)的兩位科學家,研究狼與狗的群體行為後發現,雖然很多人認為狗群之間存在著合作關係,而狼群之間則是下位者需要服從上位者,但研究的結果指向相反的發現。
・2014/04/12
人類的注意力隨著年齡增長而成熟,然後在過了某一年齡後逐漸衰退。那麼,狗兒的注意力又是如何變化的呢?維也納獸醫大學的聰明狗兒實驗室,針對 145 隻 6 個月~14 歲的邊境牧羊犬進行實驗,分析狗兒的注意力和年齡之間的變化。相關的研究結果刊載於學術期刊《心理學前線》(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4/04/09
喵星人和汪星人的共同祖先到底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最早憑藉比利時 Dormmaal 地區發現的兩顆臼齒來描述這種動物——小古貓(' Miacis' latouri)。這個名字略萌的動物是目前人類發現最早的哺乳型動物之一。食肉形的動物可能早在古新世晚期就已經變得非常多元化。
・2013/08/07
大家有沒有想過原來可以運用動物的社會學習能力來訓練動物模仿人類動作?現在翻譯轉載一篇出自日本的CPDT-KA認證訓練師Miki Saito老師的文章。文章介紹的意大利訓犬師Claudia Fugazza構思的一套新式訓練手法「Do As I Do」,正是運用了狗兒的社會學習能力在模仿人類動作上。
・2013/06/25
狗狗與飼主的深厚連結中的某些面向與幼童和父母間的連結非常相似。在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人狗間的其中一個特別面向是所謂的「安全堡壘效應」(secure base effect)。此種效應發生於親子關係。幼兒將他們的照護者視為安全保壘,如此他們能放心地與所處環境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