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7/26
那海面交織的波紋,閃閃發亮,耀眼的光線刺得讓我稍稍瞇起了眼睛。甩一甩頭,擺擺我的鰭狀前肢,乘著海流,在溫柔地包覆著我全身四周的海水中向前划行。
・2013/07/10
這份系列作品叫做《Found in Nature》,就像植物學家在製作標本一樣,只是版面上不是花花草草,而是和花草並存於自然中的人為垃圾。如果這個夏天你有淨灘的計畫,或許也可以像這樣作一份屬於台灣沿海的「採集記錄」。
・2013/07/08
研究人員發現海洋漂浮的塑膠垃圾表面有大量的細菌居住。這些細菌的多樣性高,而且和海水原本有的住民大不相同。說真的,我們成功用大量塑膠垃圾建立了一個新棲地。這又是個人定勝天的例子?或許這該是個人類做太多壞事,大自然來收拾殘局的恥辱印記。現在就從少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做起吧!
・2013/06/06
最近在蒙特利灣水族館研究所的一群科學家,想要知道究竟人類所產生的海洋垃圾能掉到多深的地方,於是他們分析了過去22年來,研究所的遙控載具帶著攝影機到深海(最深可以下到4,000公尺)去拍攝的影像(共有18,000小時,筆者覺得這真的是很累的工作)。他們看到的影像收集的範圍,北從加拿大的溫哥華島,南到加州灣,西到夏威夷。總共看到了超過1,500個海洋垃圾,其中有1,150個垃圾落到海底。
・2013/04/12
「歐羅巴的冰層下有廣袤的海洋」已成為一般性的常識,但畢竟目前還沒人「親自」鑽進歐羅巴裡面看個究竟,使得這說法雖然流行,但終究停留在假說的階段。到底科學家對歐羅巴地下海洋的存在有幾分把握?對於可能深埋在冰層下的驚人真相,又是如何推理得知的?
・2013/01/09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張雨生的名曲「大海」,情感豐沛,扣人心弦。大海的確接收了河流的一切。但你能百分百確定,大海永遠都會無私的包容嗎?Frank Schaetzing的《群》書封後的引言說道:「當大海有了智慧,第一個念頭竟是殺人……」就像一本驚悚小說一般。
・2012/12/18
《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作者保羅.葛林伯格(Paul Greenberg)僅僅談到了四種西方人較為熟知的魚-鮭魚、海鱸、鱈魚和鮪魚,用四種漁業的興衰結合生物學、歷史、採訪紀實、人物故事,一步步進入從海洋到餐桌的旅程。
・2012/12/13
你可能在上海附近見過混雜著泥沙的黃色的海;你也可能見過因為很多浮游植物而呈現綠色的海,不過我想大多數人對於「海的色彩」這個話題,第一反應還是「藍色」。為什麼是「藍色」?海真的是藍色的嗎?
・2012/12/07
海人列傳首發團來到台大的工程科學與海洋工程研究所,我們的目標是陳琪芳教授。雖然Z編先前就認識陳教授,但進入海工系暨研究所的網頁一看,這才發現在專任師資中只有陳教授一位女性。這也更讓我們好奇陳教授是如何走上這條路的。
・2012/12/03
我希望海生館成為世界一流的博物館!雖然路還很遙遠,但是期待有一天能像史密斯桑尼(Smithsonian)一樣,只要提到這個博物館,大家就馬上想到在展示、典藏及研究的傑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