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都市裡的人類正在為房價高漲、都更問題而頭痛時,住在屏東後灣的寄居蟹也在被迫遷跟尋找新屋的流離顛沛中掙扎著,除了非洲大蝸牛換下的殼以外,海岸散落的寶特瓶、燈泡、甚至是水龍頭…都成了寄居蟹不得已的寓所。而為了改善這個情形,一級建築士…啊,不是,是海生館研究員,身為貝類專家的邱郁文博士。他除了持續調查問題的嚴重性以外,也號召發起了「捐螺貝給寄居蟹」的活動。我們來到高雄與邱郁文博士見面,希望聽取他多年以來工作、研究過程,發現海洋垃圾不為人知的各種問題。
在海洋研究的過程,發現垃圾愈來愈多…
邱博士目前在海生館展示組負責典藏、研究的工作,內容不外乎和海洋生物有關的標本蒐集,並以蒐集貝類標本為主。因為軟體動物是背著碳酸鈣貝殼的動物,死後會留下貝殼,具有容易發現、容易保存的特性,與其他海洋研究比較起來,不論是業餘入門的海洋觀察,甚至專業學術的博物館典藏,這種有外骨骼的動物的研究都是比較容易進行的。
但是,隨著時間經過,研究人員能找到的標本卻愈來愈少。邱博士以他的實際經驗告訴我們,早期到海邊研究珊瑚、海葵或貝類,很容易就找到與研究相關的標本,可是從很多年前開始,他們慢慢發現,愈來愈難採集到活體實物與目標物種。而相反地,海岸與海面上開始累積了大量垃圾,並且有日益增加的趨勢。這個現象不只發生在個別海域,而是普遍存在台灣各地方。
又例如研究過程使用動捕網採集所需樣本,由於動捕網的間隙密集,再加上海洋充斥著許多的人為垃圾,時常撈到海洋生物以外,諸如保麗龍、飲料杯的碎屑。它們在海洋中受到摩擦撞擊而變得細碎,有些微小程度甚至需要使用顯微鏡,才有辦法知道那是塑膠碎片;當然,一整塊的保麗龍、破碎的托架也在所多有,甚至在馬祖的小島上,可以見到中國大陸漂來的飲料瓶罐、洗衣粉袋。
這些海洋垃圾從哪裡來?
台灣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資源回收、垃圾減量的確持續進步,可是海洋垃圾問題卻日益嚴重。邱博士告訴我們,其中的原因在於,雖然我們的家庭垃圾會妥善的打包處理,但海邊時常出沒的釣客,或者有些從事漁業工作、港邊工作的人,他們會習慣性地亂丟垃圾。如果去後灣可以看見漂白水的瓶罐,甚至是很新的罐子,它們來自釣客將漂白水灑在岩礁上,讓上面的環節動物吃到,再使用這些環節動物做釣餌,而漂白水使用完畢後,罐子通常是隨手一丟,接著再從包包裡拿出一罐威士忌開始釣魚,喝完往往也是丟在原地,不會順手帶走。
一般人不會意識到,隨手丟下的垃圾會造成什麼結果。一個橡皮筋,可能很不巧套在一隻魚的嘴巴上,影響牠的生長與活動;一個塑膠袋,很可能被鯨魚、海龜誤認為是水母,並且吃進肚子裡面。科學家就曾經解剖一隻擱淺的小鬚鯨,發現牠的胃中竟然有八百公斤的塑膠袋!
除此之外,過去會政策性的海拋垃圾,像在小琉球、東引這些離島地方,沒有垃圾車、焚化爐等處理機制,當地的垃圾都是從海崖上直接將垃圾丟入海中。雖然現在已經不會這樣處理,但塑膠、保麗龍這種千年不壞的廢棄物,一旦丟進海裡肯定對海洋造成長期、嚴重的傷害。
另一方面,從更廣泛的面向來看,海洋垃圾是全球性問題,它沒有國界,不是台灣人做得好就會沒事。很可能在中國大陸的海邊丟下一個垃圾,順著洋流就漂到台灣來,是很常見的現象。我們可以在太平洋裡面,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大型垃圾,所以這不只是台灣人,而是全世界的人都必須正視的問題。
人類將垃圾丟進海洋,危害的不只是海洋生物,還有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後代…
塑膠製成品含有塑化劑,經過海浪物理性的撞擊拍打之後,可能變得比浮游生物還小,是肉眼無法觀察的。而當生物覓食的時候,這些細小的塑膠就像包滿塑化劑的膠囊,一旦被魚兒吃下肚,就會在牠們體內釋放毒素,干擾內分泌系統。而且,這些物質在生物體內逐漸的累積,並跟著食物鏈一層一層散布,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環境賀爾蒙。
雖然無法直接從海洋垃圾找到證據,推論它們在人類身上造成什麼危害,但是從現代人的健康狀況,以及魚體裡面檢驗出來的有害物質,能夠間接證明人為垃圾被丟入海洋,再進到食物鏈循環所造成的影響。人類在食物鏈中屬於金字塔上層的消費者,日積月累地食用經濟性魚類之後,其結果可想而知,人體也一定會累積相當程度的有害物質。
當然,除了對人類健康會有影響,對整個海洋生態體系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曾經發現,海龜吃進了很多塑膠袋和鞋板,阻塞其消化系統,漸漸地因營養不良而死亡。如果這樣的事件大量發生在海龜,甚至其他物種身上,影響個體的生長與行為機制,最後個體的健康不佳會逐漸導致整個族群的衰敗,是一系列的影響過程。
邱博士說:「如果海洋垃圾問題持續惡化下去,很可能未來的海洋,只剩下水母和垃圾。」因為海中的營養鹽會隨著垃圾變多而增加,在營養鹽增加的情況下,生產者和第一級消費者也會增多,進而增長水母的數量。如果吃水母的高級消費者大幅減少,會導致海洋生態的平衡機制失衡。所以,邱博士這般說法乍聽之下是危言聳聽,但事實上並非不可能。
淨灘、取締、教育?我們有辦法解決海洋垃圾的問題嗎?
邱博士和我們分享一個經驗:在某一天的中午時間,開車經過海岸公路,發現有人在岸邊違法排放廢棄物。他當機立斷打電話向相關單位檢舉,結果得到的回覆是,因為距離太遠,趕到該地需要一、兩個小時,抵達後對方早就離開了,根本無濟於事,所以希望他自己蒐證。
這個實例也顯示官方面對海洋垃圾問題的無奈。即使環保署每年都在各縣市做海洋污染管制的宣導,請民間環保公司執行海洋污染相關的調查與稽查計畫;委託管理顧問公司與河川局合作,進行污染防制的機動訓練;以及各地區的污染防制措施。然而,海域的範圍太過廣泛,國家所投入的資源又很有限,因此不論有關單位如何盡力防範,仍然無法有效的解決問題。
對邱博士而言,他能做的就是在課程教育上,試著讓大家了解海洋垃圾的嚴重性。他認為,現場教育是讓民眾了解海洋污染問題最有效的方式。以前在海生館上課,他會帶學員到漂亮的萬里桐,去看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後來,他決定換個地方,去後灣的海邊,縮短看美麗生物的時間,而有機會看見充斥垃圾的海岸。很多學員對這些垃圾早就習以為常,卻不知道這些垃圾可能從某個漁船上掉下來,或者遠從菲律賓漂過來的。
如果看見有人在海邊亂丟垃圾,他當然會出言勸說,有時候卻會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例如海邊約會的情侶,把吃完的東西亂扔,博士上前勸阻,對方因為面子掛不住,不僅不理會還要動手打人。其餘狀況,通常外來遊客比較聽得進去,就真的會把東西撿起來,反而在地人最難勸說。因為他們在當地生活久了,已經很習慣這麼做,現在我們突然以外來人的身分,阻止他們長期以來的習慣,很難被他們接受。
順帶一提,博士不贊成夏天時在各地海邊舉辦音樂祭。因為夏天的晚上,是潮間帶生物的活動季節,人群在海邊來來往往行走,很可能踐踏到這些生物。再者,舞台的聲光效果對於依靠視覺、聽覺活動的生物,也會產生影響,尤其現場表演的聲量跟音頻很強,帶給聽覺生物很大的刺激。還有,音樂祭一次來了上萬個觀眾,大家上廁所的排泄物最後通通都是倒進海裡,而政府也只重視活動的宣傳與執行成果,不會管排泄物最後如何處理。
聽完這些問題突然產生一股沉重的無力感。依照人類過往的歷史經驗,一個問題往往要造成顯著的危害以後,人們才會開始深刻反省過去所做所為的缺失,接著展開亡羊補牢的行動。而海洋垃圾是個正在發生的問題,或許它還沒有嚴重到影響整體人類文明的生存,所以不被人們重視,到現在沒有獲得妥善的解決。然而,等到出現嚴重的危害,勢必已經造成犧牲,那結果會是什麼?這問題,或許唯有直視它的嚴重性,並且廣泛的讓多數人產生危機意識,才會有改變的契機吧。
最後,如果你也希望幫上寄居蟹一點忙,除了絕對不要製造海洋垃圾、不要撿拾或購買貝殼以外,也可以響應邱博士的計畫。請參考:螺貝類的清洗方式、以及怎樣的殼才是對的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