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來自潮間帶的控訴–專訪海生館研究員邱郁文博士

PanSci_96
・2013/07/30 ・3916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11 ・六年級

採訪 / 王顥勳、P編

當都市裡的人類正在為房價高漲、都更問題而頭痛時,住在屏東後灣的寄居蟹也在被迫遷跟尋找新屋的流離顛沛中掙扎著,除了非洲大蝸牛換下的殼以外,海岸散落的寶特瓶、燈泡、甚至是水龍頭…都成了寄居蟹不得已的寓所。而為了改善這個情形,一級建築士…啊,不是,是海生館研究員,身為貝類專家的邱郁文博士。他除了持續調查問題的嚴重性以外,也號召發起了「捐螺貝給寄居蟹」的活動。我們來到高雄與邱郁文博士見面,希望聽取他多年以來工作、研究過程,發現海洋垃圾不為人知的各種問題。

在海洋研究的過程,發現垃圾愈來愈多…

邱老師準備到台北唸大學的時候,決定將飼養的烏龜帶到野外放生,卻發現附近的溪流已經受到汙染
邱老師準備到台北唸大學的時候,決定將飼養的烏龜帶到野外放生,卻發現附近的溪流已經受到污染

邱博士目前在海生館展示組負責典藏、研究的工作,內容不外乎和海洋生物有關的標本蒐集,並以蒐集貝類標本為主。因為軟體動物是背著碳酸鈣貝殼的動物,死後會留下貝殼,具有容易發現、容易保存的特性,與其他海洋研究比較起來,不論是業餘入門的海洋觀察,甚至專業學術的博物館典藏,這種有外骨骼的動物的研究都是比較容易進行的。

但是,隨著時間經過,研究人員能找到的標本卻愈來愈少。邱博士以他的實際經驗告訴我們,早期到海邊研究珊瑚、海葵或貝類,很容易就找到與研究相關的標本,可是從很多年前開始,他們慢慢發現,愈來愈難採集到活體實物與目標物種。而相反地,海岸與海面上開始累積了大量垃圾,並且有日益增加的趨勢。這個現象不只發生在個別海域,而是普遍存在台灣各地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垃圾氾濫,使得海洋動物以垃圾為家
垃圾氾濫,使得海洋動物以垃圾為家

又例如研究過程使用動捕網採集所需樣本,由於動捕網的間隙密集,再加上海洋充斥著許多的人為垃圾,時常撈到海洋生物以外,諸如保麗龍、飲料杯的碎屑。它們在海洋中受到摩擦撞擊而變得細碎,有些微小程度甚至需要使用顯微鏡,才有辦法知道那是塑膠碎片;當然,一整塊的保麗龍、破碎的托架也在所多有,甚至在馬祖的小島上,可以見到中國大陸漂來的飲料瓶罐、洗衣粉袋。

一個架設在海邊、不起眼的網子,卻是海洋生物的隱形殺手
一個架設在海邊、不起眼的網子,卻是海洋生物的隱形殺手

這些海洋垃圾從哪裡來?

台灣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資源回收、垃圾減量的確持續進步,可是海洋垃圾問題卻日益嚴重。邱博士告訴我們,其中的原因在於,雖然我們的家庭垃圾會妥善的打包處理,但海邊時常出沒的釣客,或者有些從事漁業工作、港邊工作的人,他們會習慣性地亂丟垃圾。如果去後灣可以看見漂白水的瓶罐,甚至是很新的罐子,它們來自釣客將漂白水灑在岩礁上,讓上面的環節動物吃到,再使用這些環節動物做釣餌,而漂白水使用完畢後,罐子通常是隨手一丟,接著再從包包裡拿出一罐威士忌開始釣魚,喝完往往也是丟在原地,不會順手帶走。

汙染物不只是廢棄物,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物質
污染物不只是廢棄物,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物質

一般人不會意識到,隨手丟下的垃圾會造成什麼結果。一個橡皮筋,可能很不巧套在一隻魚的嘴巴上,影響牠的生長與活動;一個塑膠袋,很可能被鯨魚、海龜誤認為是水母,並且吃進肚子裡面。科學家就曾經解剖一隻擱淺的小鬚鯨,發現牠的胃中竟然有八百公斤的塑膠袋!

除此之外,過去會政策性的海拋垃圾,像在小琉球、東引這些離島地方,沒有垃圾車、焚化爐等處理機制,當地的垃圾都是從海崖上直接將垃圾丟入海中。雖然現在已經不會這樣處理,但塑膠、保麗龍這種千年不壞的廢棄物,一旦丟進海裡肯定對海洋造成長期、嚴重的傷害。

廢棄的流刺網成為海洋動物的墳場
廢棄的流刺網成為海洋動物的墳場

另一方面,從更廣泛的面向來看,海洋垃圾是全球性問題,它沒有國界,不是台灣人做得好就會沒事。很可能在中國大陸的海邊丟下一個垃圾,順著洋流就漂到台灣來,是很常見的現象。我們可以在太平洋裡面,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大型垃圾,所以這不只是台灣人,而是全世界的人都必須正視的問題。

人類將垃圾丟進海洋,危害的不只是海洋生物,還有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後代…

塑膠製成品含有塑化劑,經過海浪物理性的撞擊拍打之後,可能變得比浮游生物還小,是肉眼無法觀察的。而當生物覓食的時候,這些細小的塑膠就像包滿塑化劑的膠囊,一旦被魚兒吃下肚,就會在牠們體內釋放毒素,干擾內分泌系統。而且,這些物質在生物體內逐漸的累積,並跟著食物鏈一層一層散布,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環境賀爾蒙。

雖然無法直接從海洋垃圾找到證據,推論它們在人類身上造成什麼危害,但是從現代人的健康狀況,以及魚體裡面檢驗出來的有害物質,能夠間接證明人為垃圾被丟入海洋,再進到食物鏈循環所造成的影響。人類在食物鏈中屬於金字塔上層的消費者,日積月累地食用經濟性魚類之後,其結果可想而知,人體也一定會累積相當程度的有害物質。

當然,除了對人類健康會有影響,對整個海洋生態體系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曾經發現,海龜吃進了很多塑膠袋和鞋板,阻塞其消化系統,漸漸地因營養不良而死亡。如果這樣的事件大量發生在海龜,甚至其他物種身上,影響個體的生長與行為機制,最後個體的健康不佳會逐漸導致整個族群的衰敗,是一系列的影響過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邱博士說:「如果海洋垃圾問題持續惡化下去,很可能未來的海洋,只剩下水母和垃圾。」因為海中的營養鹽會隨著垃圾變多而增加,在營養鹽增加的情況下,生產者和第一級消費者也會增多,進而增長水母的數量。如果吃水母的高級消費者大幅減少,會導致海洋生態的平衡機制失衡。所以,邱博士這般說法乍聽之下是危言聳聽,但事實上並非不可能。

淨灘、取締、教育?我們有辦法解決海洋垃圾的問題嗎?

邱博士和我們分享一個經驗:在某一天的中午時間,開車經過海岸公路,發現有人在岸邊違法排放廢棄物。他當機立斷打電話向相關單位檢舉,結果得到的回覆是,因為距離太遠,趕到該地需要一、兩個小時,抵達後對方早就離開了,根本無濟於事,所以希望他自己蒐證。

這個實例也顯示官方面對海洋垃圾問題的無奈。即使環保署每年都在各縣市做海洋污染管制的宣導,請民間環保公司執行海洋污染相關的調查與稽查計畫;委託管理顧問公司與河川局合作,進行污染防制的機動訓練;以及各地區的污染防制措施。然而,海域的範圍太過廣泛,國家所投入的資源又很有限,因此不論有關單位如何盡力防範,仍然無法有效的解決問題。

對邱博士而言,他能做的就是在課程教育上,試著讓大家了解海洋垃圾的嚴重性。他認為,現場教育是讓民眾了解海洋污染問題最有效的方式。以前在海生館上課,他會帶學員到漂亮的萬里桐,去看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後來,他決定換個地方,去後灣的海邊,縮短看美麗生物的時間,而有機會看見充斥垃圾的海岸。很多學員對這些垃圾早就習以為常,卻不知道這些垃圾可能從某個漁船上掉下來,或者遠從菲律賓漂過來的。

如果看見有人在海邊亂丟垃圾,他當然會出言勸說,有時候卻會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例如海邊約會的情侶,把吃完的東西亂扔,博士上前勸阻,對方因為面子掛不住,不僅不理會還要動手打人。其餘狀況,通常外來遊客比較聽得進去,就真的會把東西撿起來,反而在地人最難勸說。因為他們在當地生活久了,已經很習慣這麼做,現在我們突然以外來人的身分,阻止他們長期以來的習慣,很難被他們接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順帶一提,博士不贊成夏天時在各地海邊舉辦音樂祭。因為夏天的晚上,是潮間帶生物的活動季節,人群在海邊來來往往行走,很可能踐踏到這些生物。再者,舞台的聲光效果對於依靠視覺、聽覺活動的生物,也會產生影響,尤其現場表演的聲量跟音頻很強,帶給聽覺生物很大的刺激。還有,音樂祭一次來了上萬個觀眾,大家上廁所的排泄物最後通通都是倒進海裡,而政府也只重視活動的宣傳與執行成果,不會管排泄物最後如何處理。

聽完這些問題突然產生一股沉重的無力感。依照人類過往的歷史經驗,一個問題往往要造成顯著的危害以後,人們才會開始深刻反省過去所做所為的缺失,接著展開亡羊補牢的行動。而海洋垃圾是個正在發生的問題,或許它還沒有嚴重到影響整體人類文明的生存,所以不被人們重視,到現在沒有獲得妥善的解決。然而,等到出現嚴重的危害,勢必已經造成犧牲,那結果會是什麼?這問題,或許唯有直視它的嚴重性,並且廣泛的讓多數人產生危機意識,才會有改變的契機吧。

最後,如果你也希望幫上寄居蟹一點忙,除了絕對不要製造海洋垃圾、不要撿拾或購買貝殼以外,也可以響應邱博士的計畫。請參考:螺貝類的清洗方式、以及怎樣的殼才是對的殼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17 篇文章 ・ 2148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3
2

文字

分享

0
3
2
海洋盛宴——抹香鯨落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_96
・2023/11/05 ・3099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 胡潔曦|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鯨豚保育研究員
  • 本文轉載自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海洋盛宴——抹香鯨落》,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黑潮喔!
圖一、抹香鯨舉尾下潛

編按:本文主要內容與圖片摘錄、翻譯自文獻Three-year investigations into sperm whale-fall ecosystems in Japan,期望在頻繁目擊抹香鯨的 7 月,跟大家分享抹香鯨落的研究。

生存在深海中並非容易的事,由於深海裡缺乏陽光與有機物質,許多生物是藉著海水表層落入深海的有機物質維生。當鯨豚死亡後沉入海底,這段過程、遺體以及過程中所形成的生態系均可被稱為「鯨落」。鯨落可以說是生命的延續之源,而這些殞落至海底的鯨豚有如「金山銀山」,不僅能提供大量的有機物,同時也將許多硫化物帶入海底,造福許多海洋生命,因此也有一句話說:「鯨落,萬物生」。這篇文章透過閱讀國外文獻與整理,希望跟大家分享抹香鯨死亡之後的貢獻!

圖二、世界目前已知的鯨落位置,Implant=人工鯨落  Fossil=鯨落化石  Natural=自然鯨落(Li et al. 2022

故事的開始——集體擱淺在日本的抹香鯨

在 2002 年 1 月,日本的西南海岸發生了一起集體擱淺,共發現了 14 隻抹香鯨,而其中 12 隻抹香鯨被綁上水泥塊後,被當地政府沉入了 Nomamisaki 岬角周邊深度大約兩、三百公尺的海裡,形成了多座人工鯨落。當時有許多學者對於抹香鯨落感到好奇,究竟牠們會吸引來哪些生物?而抹香鯨龐大的遺體會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分解呢?透過這項研究,或許能讓人們對大型齒鯨落的分解過程更加瞭解。

圖三、編號 12 之抹香鯨在 2003 年之手繪插圖(Fujiwara et al. 2007

事實上,在 2002 年以前,多數的鯨落研究出自於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外海,並以鬚鯨為主要研究對象,而這些鯨落的深度幾乎都落在一、兩千公尺深,比起這次抹香鯨落群的深度深了非常多。而這次大量出現在日本西南海域的多座人工鯨落有著種種獨特性,包含了:深度淺、是大型齒鯨的鯨落等等,也讓學者們充滿好奇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究竟要如何長期觀察抹香鯨落呢?

閱讀至此,不知道讀者們是否有一項疑問?在兩三百公尺深的海裡,既缺乏可見光,同時也承受著數十倍的大氣壓,在這樣的條件下到底要如何觀察抹香鯨落呢?「ROV——水下探測載具」即是這個研究的一大助手,能夠幫助科學家們突破這些困難,不僅能在深海中蒐集珍貴的影像,也可以完成採集的工作。而在團隊耗費了 3 年運用水下載具追蹤其中的五隻抹香鯨後,他們也有了些有趣的收穫,透過圖四可以看到這段時間抹香鯨的外觀變化。

圖四、編號 12 之抹香鯨 a. 2003 年 7 月  b. 2004 年 7 月  c. 2005 年 7 月利用水下探測載具拍攝影像(Fujiwara et al. 2007

經過數年的追蹤後,研究團隊發現,抹香鯨落歷經分解的速度堪稱飛快!根據 2003 年的鯨落研究,學者將鯨豚分解的過程定義為下述四個階段(Smith and Baco 2003),而第一個階段到最後階段可能會歷時數年甚至到數十年,當鯨豚的遺體越大,可能耗時越長:

  1. 移動清道夫階段(Mobile-scavenger):生物會快速消耗掉鯨豚體表上的肉與脂肪。
  2. 機會主義者階段(Enrichment opportunist):生物開始進駐鯨豚裸露的骨頭及周邊富含營養的底層泥沙上。
  3. 化能自養階段(Sulphophilic):骨骼釋放硫化物,供養海洋中依靠硫化物維生的生物。
  4. 骨礁階段(Reef):在所有有機物質被消耗之後,即會進入骨礁的階段。

註解:上述中文名詞翻譯參考自國家地理頻道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鯨落展區。

鯨落最快被消耗掉的部分是身上的肉跟脂肪,而這份文獻研究的 5 座抹香鯨落,肉跟脂肪在經過 1 年之後已幾乎被消耗殆盡;經過 1.5 年之後,抹香鯨落已進入化能自養階段,骨骼開始釋放硫化物質;有些大型鯨落從化能自養階段轉為骨礁期要歷經數十年,根據這項研究發現,部分抹香鯨落竟在 3 年後就能夠進入骨礁期,身上所有的有機質都被消耗殆盡,而這樣的進度相較於過去鬚鯨落的研究是非常快的!研究人員初步推測,可能是因為此處的平均水溫相較其他鯨落研究的海域高,生物分解的速度比較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抹香鯨落上意想不到的生物多樣性

這次的研究共有發現超過百種生物聚集在抹香鯨落周邊,包含軟體動物門、多毛綱與甲殼綱的生物等,在 1.5 年後,貽貝是抹香鯨骨骼上最為豐富的生物類群(圖五)。而抹香鯨落整體的生物多樣性在到達 3.5 年時來到高峰,紀錄中共有八十多種生物出現。

圖五、位在抹香鯨脊椎骨的貽貝(Fujiwara et al. 2007

除了確認抹香鯨的腐化速度之外,研究人員也會在探測載具每次下海時採集底部的泥沙,經分析發現,抹香鯨身體下方泥沙中的硫化物濃度,隨著鯨落分解的時間越久,濃度也會逐漸提高,並吸引來大量仰賴硫化物生存的生物。為了進一步確認周遭環境的生物是否與抹香鯨身上的有差異,研究人員也將抹香鯨 10 米以內與外的生物做了比較,發現鯨落 10 米以外的物種與鯨落上的生物完全沒有重疊,也證明了鯨落的出現確實吸引來許多的生物。

鯨落,萬物生

鯨落的各個分解階段吸引了許多生物造訪,肉與脂肪等在幾個月內快速地被消耗掉,有機碎屑也能讓周邊海底的富含養分,而抹香鯨骨能釋放硫化物數年,部分大型鯨甚至可能長達數十年。「鯨落,萬物生」,在鯨豚生命的最後一章,牠們的身體緩緩沉入海底,成為了大量生物的食物來源。至 2022 年為止,目前世界已知鯨落共有約 160 座,也希望隨科技進步,人們能更深入認識鯨落為環境帶來的影響。

影片分享:美國於2019年在NOAA保護區發現的深海鯨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Fujiwara, Y., Kawato, M., Yamamoto, T., Yamanaka, T., Sato-Okoshi, W., Noda, C., Tsuchida, S., Komai, T., Cubelio, S.S., Sasaki, T., Jacobsen, K., Kubokawa, K., Fujikura, K., Maruyama, T., Furushima, Y., Okoshi, K., Miyake, H., Miyazaki, M., Nogi, Y., Yatabe, A. and Okutani, T. (2007), Three-year investigations into sperm whale-fall ecosystems in Japan. Marine Ecology, 28: 219-232.
    https://doi.org/10.1111/j.1439-0485.2007.00150.x
  2. Li Q, Liu Y, Li G, Wang Z, Zheng Z, Sun Y, Lei N, Li Q and Zhang W (2022)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Whale Fall on Biodiversity in Deep-Sea Ecosystems. Front. Ecol. Evol. 10:885572. doi: 10.3389/fevo.2022.885572
  3. https://oceanservice.noaa.gov/facts/whale-fall.html
  4. https://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6001.html
  5. https://www.soest.hawaii.edu/oceanography/faculty/csmith/Files/Smith%20and%20Baco%202003.pdf
  6. http://hi.people.com.cn/BIG5/n2/2020/0409/c228872-33936490.html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_96
4 篇文章 ・ 1 位粉絲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1998年於花蓮成立,是臺灣第一個為「鯨豚與海洋」發聲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最初以鯨豚調查為開端,多年來深耕於海洋議題、環境教育與科學調查,如同一股陸地上的黑潮洋流溫暖而堅定,期許每個臺灣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洋。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環保從今天開始、從 i 開始,和家樂福一起減塑、減廢,愛地球!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9/12 ・185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陳彥諺

環保行動從源頭出發

說到「環保」,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關鍵字就是「減塑」、「限塑」,在現代社會中,大量塑膠製品、塑膠袋充斥在生活中,而一次性使用的塑膠製品就是環保行動的最大敵人。不過,你知道嗎?發明塑膠袋的初衷,其實是為了拯救地球。
在塑膠袋發明以前,紙袋、布袋是主流的包裝用品。為了讓人們能有好看、方便、低成本的包裝材料運輸物品,1959 年,瑞典工程師斯坦・圖林發明了塑膠袋,其輕便、價格低廉、耐用、可重複使用,也可以取代紙袋以減少伐木量。

圖一、1959年,瑞典工程師斯坦・圖林發明了塑膠袋,其輕便、價格低廉、耐用、可重複使用,也可以取代紙袋以減少伐木量。

卻沒想到,這麼好用又便宜的塑膠袋問世後,在20 世紀末以前,紙袋、布袋幾乎被塑膠袋取代了,但是,人們並沒有如圖林發明當時所設想的,將耐用的塑膠袋重複利用,以減少地球負擔,反而衍生出單次使用後便丟棄的習慣,時至今日,塑膠垃圾更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然而,地球是大家的,是每一個人的,也是家樂福所關心的。

家樂福十多年來,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除了推行友善農業關懷土地,也以透明系列商品支持動物福利,2019 年,更設立影響力概念店,鼓勵消費者自備購物袋,同時把家中不需要的紙袋,帶到店中分享給需要的民眾,家樂福以具體行動響應 SDG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希望改變從 i 開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家樂福響應 SDGs,改變從 i 開始

家樂福賣場實際響應環保行動

(A) 生活區:瓶身再生塑膠的環保洗護產品

日常生活中,洗澡洗髮使用的盥洗用品,是塑膠瓶罐的一大來源。家樂福攜手台鹽生技、台灣設計研究院、點睛設計,從原料到包裝,皆秉持著永續再生、環境友善、天然純淨的原則,推出Re系列永續商品。

Re代表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回收(Recycle),更代表著這項產品的永續再生(Power of Regeneration)。落實的行動包含,瓶身、瓶蓋採用 100% 再生塑料,運輸紙箱採用 FSC 森林環保紙箱等。

(B)食品區:可回收包裝減少食物浪費

食品的包裝,也是生活廢棄物的一大來源。家樂福除了停止使用保麗龍外,更在食品的包裝方法上,採用「貼體包裝」。

以往常見的食材包裝,是將食材放在保麗龍盒上,再以保鮮膜覆蓋,因為保鮮膜並無法完全密合食材本身,保鮮效果有限。而家樂福採用 APET/PE 材質的貼體包裝,結合抽真空原理與加熱技術,讓包材可以貼合食材,形成食材的第二層皮膚,減少與氧氣、微生物的接觸外,更能有效保存食材,減少食物浪費,同時減少保麗龍使用,一年可少用3百萬個保麗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 收納區:減塑收納寶物,再生塑料一級棒

在收納部分,家樂福提供了消費者環保折疊購物袋的新選擇,樣式活潑可愛的環保折疊購物袋,材質為 RPET,是回收寶特瓶材質,每 2.8 個寶特瓶可做 1 個折疊購物袋,不只可供消費者重複使用,且產品本身便已達到循環利用。

另外,居家生活不可或缺的垃圾袋,家樂福也有新實踐!家樂福環保清潔袋,是回收家樂福或各通路的PE膠膜,經過工廠處理、回收篩選、製作成 100% 再生塑膠粒子後添加美國香氛除臭精油製袋,讓以往丟棄的回收膜,經過處理後有了新生命,而且不需添加新塑膠,就能製成接近新料等級的優質產品。

圖三、家樂福賣場的實際行動,以「再生塑膠」的回收再利用達成減塑目標

從今天開始、從 i 開始,和家樂福一起減塑、減廢,愛地球!

為了地球,家樂福不遺餘力。從友善農業、動物福利開始,再從減廢減塑著力。當家樂福自有品牌取消了飲料組裝的收縮膜包裝,策略從賣場及商品包裝減塑,每年約減少 340 噸塑膠,1067 噸的碳排。

塑膠產品的誕生初衷,是為了讓地球、讓人們的生活更好。雖然在過去的消費習慣下,對地球造成了嚴重影響,但是,要愛地球,永遠不嫌晚。從今天開始、從i開始,和家樂福一起減塑、減廢,愛地球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四、從 i 開始,和家樂福一起減塑、減廢,用消費發揮影響力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