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1/15
相互喜歡減低了單戀時所需要付出的資源和成本和得不到回饋的風險,而選擇了將自己的好感投射在已經對自己存在好感的人身上
・2012/11/10
(1)本文先回顧了男女之間六大禁忌話題與不敢說出口的原因(2)情侶跟曖眛的「普通朋友」擔憂的事情不同,但同樣會因為不確定彼此的關係現況,而選擇隱瞞或欺騙(3)以饅頭曲線與關係動盪模型,說明為何這種不確定感會在剛認識的時候一直增加(4)當對方淚眼汪汪地跟你說欺瞞是為兩個人好,是真的嗎?答案是要看情況!(5)在說與不說的掙扎之外,提供三個可能的思考建議。
・2012/09/25
回饋系統不僅和愛情有關,也和人們每種愉快的經歷有關,而且還是成癮的基礎,這也解釋了在一段刻骨銘心的浪漫關係走到盡頭時,人們為何會出現強烈的「戒斷症狀」。
・2012/08/23
男生真的比較喜歡保留初戀情人的照片嗎?為什麼人們總喜歡保留情人的照片呢?本研究利用網路收集了184位參與者,請每人填寫12題版本的問卷試圖回答上面的問題。結果顯示:
・2012/07/12
「你覺得我跟他,還能再當朋友嗎?」她坐在會談室問我這個問題,眼神裡充滿了一點期待,又充斥了一絲的脆弱。 桌上的薰衣草茶,已經放到涼了,冷氣卻一直不冷,像是這段浮動的關係一樣,讓人無所適從......
・2012/06/20
從那一年開始,親密關係研究者像著魔一般,在談論到愛情的時候,都不得不觸及依戀的議題。以我最喜歡的一本期刊Personal Relationships為例,2010年就有一整期在介紹並闡述未來依戀理論的發展走向,其他大的期刊如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等等,近五年來幾乎每兩個月就會有一篇以Attachment作為標題的文章,其他蝦兵蟹將的小期刊就更不用提了,依戀理論簡直是親密關係研究中的紅海。
・2012/05/29
你相信命中註定嗎?究竟是相似的還是互補人在一起比較幸福?為什麼網路上有些心理測驗看起來都很準?這篇文章試著回答上述的問題。有鑑於每次都覺得文章太長,大家常常看到眼睛脫窗心生鬱卒,所以這次簡短(?)地寫了一個摘要,讓每秒數十萬上下的你能抓到重點
・2012/05/16
線上交友的出現與普及,給予一些沒有機會相遇的人遇見彼此,但,線上交友在許多方面比起傳統方法都沒有比較好,而且在一些方面甚至比較差。
・2012/04/13
許多自助的書都有談及各種溝通技巧,但比較少指出我們思考上的盲點。語言哲學家Moser (2005)整理了十幾種常見的思考短路,這邊羅列出幾個與親密關係比較有關聯的,搭配一些例子讓大家比較好理解,並在文末提供一些可能的破解檔。
・2012/03/03
憨人都明白在一起需要兩個人同意,分手卻是一方點頭就行; 類似的邏輯是,如果兩人是協議分開,那彼此也沒有什麼好談的了; 可是如果其中有一方還依戀著這段愛,這場戲就比較有可能藕斷絲連地演下去。 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雖然我們對外總是說彼此個性不合(劉惠琴, 1995),可是事實上我們很少協議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