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8/10
那年夏末,還在耿耿於懷考試失敗的孟德爾種了一批豌豆,這並非他首次種植豌豆。先前他已在玻璃溫室種了近三年的豌豆,他由附近的農場收集了三十四種豌豆,加以培育出「純系」(true)植株,亦即每一株豌豆植物都產生完全相同的後代植物,顏色相同,種子的質地亦相同。這些植物「保持不變,毫無例外,」他寫道。龍生龍,鳳生鳳。他已經收集到實驗的原始材料。 他發現純系豌豆植株擁有獨特的特色,既有遺傳,也有變異。如果同類自行交配,高莖的豌豆就只會生出高莖的豌豆;矮莖的則只會生出矮莖的豌豆。有些植株只會生出種皮光滑的種子,有些則只會生出帶角的皺皮種子。未成熟的豆莢不是綠色就是鮮黃,成熟的豆莢不是扁縮就是飽滿。
・2018/06/23
  充滿故事的癌症研究之路 追獵癌症的生物學成因,在科學研究史上,充滿各種峰迴路轉、曲折離奇的故事,
・2018/06/11
戴著眼鏡不僅會讓人覺得比較聰明、可靠和勤勞,最近一項愛丁堡大學的大規模基因研究更發現:歐洲人口中,高智商的人更有可能罹患近視、必須配戴眼鏡。此外,他們也可能比較長壽、較不為心血管疾病所擾,不過,基因和智力間僅為相關、不為因果,是否能將研究結果推論到亞裔人口也尚是未知數。
・2018/05/18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會因為居住環境、生活習慣而有相當大的差異。但對於同一家族裡的成員來說,相似的基因存在親戚手足之間,彼此未來健康與否,可以從家族病史中看出一些端倪。不過,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透過個人的基因資訊,直接評估患病風險,還能篩選適合自己的用藥。
・2017/09/28
本文想將你的注意力轉移到漸凍症本身,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的陳俊安助研究員,與團隊從發育生物學的角度,尋找「會退化」和「不會退化」的運動神經元在基因表現上哪裡不同,希望未來有助於漸凍症的精準醫療。
・2017/08/11
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Cas9技術,首度成功修復人類胚胎的遺傳性疾病,成功率大幅提高至72.4%,這項研究成果於今年八月二日發表在《自然》期刊,可說是基因編輯技術進展的里程碑,不過要將這項技術應用於臨床治療,還更多的實驗測試才能確定不會有罕見的錯誤發生。
・2017/07/10
多年來科學家花了許多精力想從木乃伊的 DNA 中找到古埃及的秘密,而今終於有重大突破!最新的研究不僅用新方法萃取到了 DNA,更進一步發現了古埃及人的基因有些不同。原來,古埃及人跟中東地區住民的基因比較接近,而現代埃及人則更像尼羅河以南的黑種人。
・2017/02/08
居住聖塔菲的科普作家約翰遜(George Johnson)心愛的妻子罹患癌症,為了瞭解妻子的疾病,他開始著手學習一切有關癌症的知識。詳讀了數百份文獻和書籍,訪談了癌症專科醫師、研究癌細胞的科學家,出席各種探討癌症成因與新療法的科學會議。歷經十年調查,約翰遜出版了《癌症探祕:揭開最深沉的醫學謎團》。
・2016/12/30
什麼?穿著高跟鞋真的有可能跑贏暴龍?你知道植物也跟人一樣會賭博嗎?殭屍末日要來了嗎?《科學》(Science)期刊在 2016 年末由讀者和編輯共同票選出十大最受歡迎的科學新聞,想知道答案嗎?趕快進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