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生
177 篇文章・ 119 位粉絲

由 PanSci 泛科學 X 南一書局 X 科學月刊 聯手打造的《科學生》科普閱讀素養線上學習平台。

集結了三大教育品牌的堅實陣容,讓孩子能夠用新世代的方法,培養新世代人才所需的學習能量。

對相關內容有興趣嗎?按下「追蹤」,輕鬆掌握所有新內容!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2/27
螯蝦與蝦、螃蟹等親戚一樣,屬於十足目的旗下一員。眾多螯蝦品種中,近來有一種以強勢入侵種之姿引起關注,那就是 1995 年時,首度在德國發現的大理石紋螯蝦(marbled crayfish)。今年是 2018 年,離這種螯蝦誕生或許還不到 30 年,它們卻靠著非凡的適應能力,成為歐洲與馬達加斯加等地的淡水水域,到處都能見到的入侵種。 以生態的角度而言,四處進攻的大理石紋螯蝦嚴重破壞原本的環境,是場保育災難。以演化觀點來看,這種動物的誕生與生殖模式,卻相當有意思。反正,大理石紋螯蝦很值得研究就對了!
・2017/11/29
每個人體內的細胞皆帶有二十三對染色體,配子生成時,會透過減數分裂來隨機捨棄其中一套染色體。而理論上每對同源(姐妹)染色體都有一半的機率可以遺傳到子代中。但是現在有項新的研究指出,減數分類的過程並非對半分那麼簡單。科學家發現某些染色體會狡猾的增加自己被分配到精子或卵子中的機會,顛覆以前五五分的理論。
・2017/11/10
一個過去沒有任何病史的健康男孩突然被朋友送進急診室?原來他們玩真心話大冒險遊戲,強迫這位男孩灌 1 公升的醬油,完全超過體內能承受的氯化鈉含量,已達致死量而造成急性高鈉血症(Acute Hypernatremia),究竟體內含多少量的氯化鈉才不會造成疾病呢?
・2017/09/13
隨著人類大規模排放廢氣與污染物,海洋環境趨向高溫和高酸度,台灣周遭的海洋生態也因此逐漸變化。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曾庸哲助研究員,透過對多種台灣臨海生物的生理學、生態學研究,發現「代謝能力的演化」是適應極端化環境的關鍵。
・2017/08/18
很多科學家也是科幻故事、漫畫、小說等的粉絲。欣賞科幻作品和思考科學問題並非對立。科幻作品是科學進展的翅膀,驅動著人類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而本篇《進擊的巨人》故事重點根本就不是巨人變身,而是想透過人類打巨人去說一些道理!
・2017/07/14
「蘭花要怎麼澆水呀?」「好幾天才澆一次真的可以嗎?」,花店老闆大部分會說,2-3 天或更久澆一次就好,不過究竟為什麼姿態嬌貴的蘭花,可以不用常常澆水呢?答案就藏在它的根部構造之中!
・2017/06/03
超級抗生素.萬古黴素 3.0 (vancomycin 3.0)在今年五月發表,搭載三種殺菌絕招,效能更勝初代萬古黴素25000倍!只要通過動物和人體試驗,它就有機會成為對抗細菌感染強而有力的後盾。
・2017/04/07
2017年3月,一份有關於肺的造血功能的重大發現登上了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科學家透過小鼠實驗發現,肺不僅是維繫生命的呼吸器官,還貢獻了體內一半以上的血小板;除此之外,肺還能和骨髓在造血任務上互相合作,在骨髓的造血功能受損時派出造血先驅細胞,支援血球和血小板的合成。
・2017/03/26
傳統的電子顯微鏡雖然解像力較光學顯微鏡高出 1000 倍以上,但因為是以電子訊號成像,轉換成人眼可見的光訊號時只能輸出灰階影像,較不易辨識。為了讓電子顯微鏡兼有光學成像的高辨識度和電子成像的高解像力,科學家嘗試過許多方法。終於在 2016 年錢永健博士及研究團隊提出以鑭系重金屬替細胞「染色」的解決方法。
・2017/03/03
為什麼櫻花的葉緣有鋸齒,榕樹的就沒有?名古屋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植物科學界的小白鼠「阿拉伯芥」進行研究,發現關鍵在於名為EPFL2的多肽與它的受器,會和鼎鼎大名的植物賀爾蒙.生長素互相影響,最後生長素在葉緣累積的區域就會促進該處細胞的生長、在葉子上形成鋸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