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科學
1244 篇文章・ 1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8/03
拉塞福在 1927 年大聲疾呼物理學家要找出天然放射性以外的高能粒子來源。最直接的方當然是用高壓電加速帶電粒子。第二年,物理學家威德羅(Rolf Widerøe)就率先設計出直線加速器。但是要建造與運作成本皆所費不貲,還有漏電的危險;若要再往上提高電壓,這些不利因素形成的障礙將更難克服。難道別無他法嗎?不到三十歲的美國物理學家勞倫斯想出了一個方法。
・2015/08/02
1932 年的今天,在加州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的卡爾 · 安德森(Carl D. Anderson, 1905-1991)再次開著小卡車上到威爾遜山。他將車停在一個開闊的地點後,熟練地調整放在車後的雲霧室,準備拍下宇宙射線穿越雲霧室後所留下的蹤跡。
・2015/07/30
福特不是汽車大亨嗎?怎麼也出現在科學史上?其實,就像瓦特因為改良蒸汽機,為工業革命揭開序幕而名留青史,福特在汽車製造方式與管理方法上的創新,也改變了整個時代,其影響仍擴及現代。
・2015/07/28
馬克思主義、阿德勒的個人心理學、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都是當時風行的學說,也都自稱是科學,然而波普可以感覺它們與愛因斯坦的科學大不相同。但究竟是哪裡不同?自此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他心中,最後他終於在1934年出版的《科學發現的邏輯》一書中總結他的思考結果。
・2015/07/28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CSF)的神經科學家Saul Villeda與其研究團隊發現,記憶喪失和血液中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的一個免疫性蛋白質有關—— β2 microglobulin (簡稱B2M)。B2M是個辨認宿主與病原體的免疫蛋白,保護宿主不受病原體侵害,卻被發現在阿茲海默症或其他認知障礙的病患體內有較高的含量。這個蛋白質會損害新的大腦細胞的形成,並且導致和老化有關的記憶喪失現象。
・2015/07/27
牛頓提出三大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從物體運動到天體運行都可以解釋背後的原理,並做出正確的預測,成為古典力學的根基。然而,有個問題卻隱隱困擾著牛頓與當時的科學家。按照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一個物體的質量可以根據它所受的外力與產生的加速度之間的比例,計算出它的質量;這稱為慣性質量。另外根據萬有引力定律,也可計算出物體的質量,這是重力質量。問題就在於一個物體的慣性質量等於重力質量嗎?
・2015/07/25
羅莎琳·弗蘭克林於1951年初來到倫敦國王學院時,已是X光晶體繞射技術的箇中高手。她原本以為是要來研究蛋白質的結構,沒想到抵達後,主任藍道(John Randall)卻要她馬上接手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手上的DNA研究計畫。弗蘭克林聽從安排,但藍道卻未告知正在度假的威爾金斯,就此注定了兩人的不和,也為科學史上的一大憾事埋下伏筆。
・2015/07/25
人類大腦是已知宇宙中最複雜的結構,經歷了數億年演化才建構出現今樣貌,且在過去七百萬年間,增加了三倍大小。大腦的重量只有一公斤多,然而內部卻有860億個神經元以超過100兆條神經相連,形成的網絡比史上最先進的超級電腦還要強大。已知人腦最大的部分是前腦,由名為大腦皮質的厚厚一層神經元所覆蓋。人類大腦的這層神經元數量是小鼠的1000倍,且還未停止演化。隨著我們越來越了解大腦連結,與大腦互動的可能性只會變得更多。神經科學領域正以史無前例的高速向前邁進,而「人類大腦計畫」和「使用先進革新型神經技術的人腦研究」等的大型國際合作計畫,正將大量的研究數據結合在一起,創造出能徹底革新神經科學領域的資源。
・2015/07/21
光學滑鼠仰賴顯微成像技術運作。滑鼠內部的一枚超小型鏡頭會拍攝你的桌面或滑鼠墊,滑鼠背面的紅色光點就是裝設在其內部的紅色LED燈,它能將光線投射在物體表面,再反射回滑鼠內部的一個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上,如此便能傳送訊號到數位訊號處理器(DSP)。該處理器會自動追蹤並分析物體表面的移動變化,一旦偵測到任何動作,便會發送訊號給電腦,電腦再即時將這些資訊轉換成畫面上的游標動作,因此螢幕上的指標能隨著你手上的動作而移動。
0
0
・2015/07/20
孟德爾解開了遺傳之謎,但是他的論文發表之後卻未得到任何迴響,或許是因為他不在圈內(不管是就修士身分或是地理位置而言);或許是缺乏後續的系列研究(他於1868年接任修道院院長後,就被行政事務纏身);又或許是其中概念超乎當代人的理解,總之,長達三十四年的時間無人聞問,直到1900年,三位做遺傳研究的科學家因為對實驗結果感到困惑,才不約而同地從孟德爾的論文找到答案。孟德爾的研究因而被重新發現,令科學界如獲至寶,現代遺傳學也才自此正式展開;生前沒沒無聞的孟德爾終於獲得認可,被尊稱為「遺傳學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