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11/24
研究團隊分析葉片的葉脈密度,並與由白堊紀早期到古新世時期的壓紋化石中的葉片的葉脈密度作比較。發現同一株植物的葉片,在樹冠的的葉脈密度,較樹底的為高。而且,樹底的葉片的葉脈密度,與來自古新世的壓紋化石中的葉脈密度相同。由此,研究團隊認為,地球上的原始森林,最晚在五千八百萬年前的古新世,就已經有開花植物加入了。
・2014/06/12
當我們想到長毛象,我們想像的是3米高、6噸重的野獸成群地漫遊歐洲北部,用他們的危險的獠牙來抵抗人類的獵人;我們會不想到一群畸形的龐大生物跌跌撞撞地通過一片荒涼的大地,為了生存在一個迅速變化的世界。最近從北海出土挖去一些長毛象化石的不同尋常的特點表明,近親繁殖可能在一萬年前催生了長毛象的滅絕。
・2014/04/09
喵星人和汪星人的共同祖先到底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最早憑藉比利時 Dormmaal 地區發現的兩顆臼齒來描述這種動物——小古貓(' Miacis' latouri)。這個名字略萌的動物是目前人類發現最早的哺乳型動物之一。食肉形的動物可能早在古新世晚期就已經變得非常多元化。
・2014/01/05
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發現迄今最完美的開花植物琥珀標本,保存了白堊紀中期開花植物授粉的一瞬間,跟現在的開花植物一樣會有花粉管。
・2013/12/30
近來一則新聞:三葉蟲化石,虎頭山現蹤。在各大媒體都有類似的報導篇章,也引起不少討論。有人說:台灣本來就是受板塊作用擠壓隆起的,古老的海洋生物三葉蟲當然也有可能在陸上找到;也有人說:台灣島的地史十分年輕,與三葉蟲扯不上關係;當然還有種說法:科學是隨時都會有新發現的!揪竟,這當中存在著什麼樣的謎團,又有什麼的悖論存在其中?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13/10/15
俄羅斯研究人員最近宣佈令人興奮的發現:一具一萬年前的猛獁象屍體,體內含有即使在-17℃下也不會結凍的血液。
・2013/07/24
看到這個標題「暴龍真的是掠食肉動物」,或許大家會覺得很納悶。廢話,暴龍,或者叫做雷克斯龍,當然是地球上最強大的掠食者阿!巨大的頭骨和強勁的腿骨,在無數的小說、電玩或是電影中都被塑造成強大的肉食侵略者或是最終BOSS。
・2013/06/13
在 2010 年 3 月我再度探訪該地,除了恐龍胚胎骨頭和找到其層位之外,同時也在那個地方撿拾到成龍的爪子和肋骨終端,導致我認為此處是恐龍孵育場;不會飛的恐龍 (Non Avian Dinosaur) 和會飛的恐龍 (Avian Dinosaur,亦即鳥類) 有共同的特性,到了繁殖期間,大家會回到相同的地點交配、下蛋、孵蛋、育幼,因此,我同時找到恐龍胚胎骨頭和成龍骨頭,不得不讓我有此「孵育場 (Hatching Ground)」的推論
・2013/04/15
古生物學家在中國出土了一系列最古老的恐龍胚胎化石。這批珍貴的化石保留了許多個體不同的發育階段,提供了研究史前物種胚胎發育的難得機會。古生物學家羅伯特瑞茲及研究夥伴,包括黃大一教授等五位台灣學者,在中國雲南省祿豐縣的化石場發現了許多恐龍形狀的化石。
・2013/03/29
第一批到達太平洋群島的人類(筆者按:應為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也造成了許多鳥類的絕種。究竟有多少種鳥在那段時間絕種?因為沒有化石紀錄,因此數量變得難以估計。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的研究結果估計,我們的老祖宗們大約造成了1000種鳥類的滅絕,這個數字約佔全世界鳥類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