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12/01
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是數學史上影響最深遠的經典鉅著,全書僅以五個公設就推導出各種幾何學定理,兩千一百年來無人質疑這五個公設的真實性,頂多覺得其中第五公設的敘述不夠簡明直觀,似乎可以從其它四個公設中推導而出,但卻遲遲無法作出證明。在前人們百般嘗試推導第五公設而無功而返的情況下,數學家羅巴契夫斯基反其道而行,想利用規謬法證明第五公設,沒想到在過程中卻推導出了一個毫無矛盾的全新幾何系統:羅式幾何
・2015/11/20
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這個由波蘭裔數學家曼德博在1967年的論文中所提出,乍看之下應該去問地理學家的簡單問題,不但有個出人意表的答案,還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數學分支──碎形,它將應用在各種不同領域,挖掘出複雜表象下的共同型態。
・2015/11/06
於1660年創立的英國皇家學會,在成立之後一直人才濟濟,許多知名的科學家都在此發表重要的發現或發明。初期的虎克、哈雷、牛頓等人互動頻繁,留下許多有趣的軼事,更因諸多膾炙人口的貢獻而流芳萬世。然其中有些貢獻其實都與另一位院士息息相關,只是在他們的熠熠星光遮掩之下,如今世人多已不識這位不世出的天才了。
・2015/11/02
三種運算(and、or、not),兩種數值(0、1)。就這樣,沒別的了,這就是英國數學家布爾所建立之全新數學體系的全部,可以將邏輯轉化成可作運算的代數。啥?這不過是種無聊的數學遊戲吧!是的,這就是當時數學界的普遍看法;沒有人預見這看似無用的布爾代數(或稱布林代數)竟會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
・2015/10/27
儘管充斥錯誤,托勒密星表仍沿用一千四百多年,直到十六世紀末才由第谷耗費二十年的光陰,以裸眼觀測天體,重新繪製,為克卜勒發現行星運動三大定律鋪好道路。惟世人皆不知,在第谷星表之前一百六十年,中亞地區就有人繪製了可與之媲美的星表;而這位天文學家竟是帖木兒之孫,曾統治帖木兒帝國的兀魯伯(Ulugh Beg, 1394-1449, 或譯烏魯伯格)。
・2015/10/25
「別哭,阿弗瑞德!我需要全部的勇氣才能在二十歲死去。」1832年5月31日,伽羅瓦對身旁的弟弟說出最後的遺言後,終因傷重不治死去,結束他短短悲劇性的一生,猶如燦爛奪目的流星劃過天空,與三年前才26歲就病故的阿貝爾一樣,都是人類數學、乃至科學上的重大損失。
・2015/10/21
1956年12月的《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上刊了一篇關於摺紙與多邊形的數學文章,因為讀者反應不錯,編輯問作者葛登能這樣的題材是否足夠繼續寫下去,他答說應該可以,從此每期就都有葛登能的數學專欄,持續近四分之一世紀,每月一篇毫不間斷。
・2015/10/05
1582年的今天,教皇格理哥里十三世頒布的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自這一天起正式施行;但為了彌補原來的儒略曆(Julian calendar)一千多年來所累積的誤差,不得不做的調整。
・2015/09/29
他在美國任教期間教出許多傑出的學生,其中拿到諾貝爾獎的有七人之多(包括李政道與楊振寧)。他自己也在不同領域提出多項創見,所以以他的姓氏冠名的專有名詞將近三十種,例如費米能量、費米能階、費米氣體、費米黃金定律、……等等物理或數學的專有名詞。
・2015/09/25
在少子化被視為國安問題的台灣,今年搞笑諾貝爾數學獎的題目恰好是關於「生育」,絕對值得有關單位好好研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