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追蹤
數學妙用
380 篇文章・
3630 位粉絲
+追蹤
賴 以威
・2016/04/02
我們想最佳化數個目標函數,或是說,想找到一位情人能在各方面都最接近理型。如果有這麼一位對象,恭喜你。但現實中常常事與願違,你可能找到一位外表很相似,但現在同時有兩位男友而你只能排到星期六下午三點到五點,跟吃到飽下午茶的時段差不多;你可能找到一位很聊得來的女孩,但懊惱自己為何都三十歲了還在意外表。你可以找到許多帕累托最佳解(Pareto Optimality)。但真正的理想情人只有一位,越多「一樣好」的帕累托最佳解,只更證明了他們距離理型更遠。
賴 以威
・2016/03/25
明天有20%的降雨機率,對中統一發票的期望值是1元多,但明天終究只會晴天或下雨,發票最小獎也是200元,機率跟期望值的物理意義到底是什麼?是100個平行時空,其中20個明天會下雨,80個不會下雨?《數學教你不犯錯》的作者內在的數學家特質,讓他將文字化作數學符號,只需精準地用上幾個字,便能給出答案。
陳鍾誠
・2016/03/16
用十分鐘學會 《微積分、工程數學》及其應用
黃誠熙(Sky Huang)
・2016/03/09
我們知道維生素在環境中容易被破壞,所以當我們使用維生素藥劑的時候,可能會想要把一部分分裝到小罐子裡面,然後吃小罐子裡的維生素,等到小罐子吃完再去把一些大罐子裡的倒到小罐子裡,減少他氧化的程度。今天想研究的就是:要在小罐子裡裝多少才會有最少的氧化程度?
張瑞棋
・2015/12/29
1972年的今天,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舉辦的第139屆年會上,氣象學家勞倫茲博士(Edward N. Lorenz, 1917-2008)準備上台發表他的研究發現。其實他要報告的內容早在1963年就已經發表在一份氣象學期刊上了,但顯然數學家與物理學家們並不會讀這類冷門的期刊,所以並未引起注意。其實他的重大發現完全是個意外,他也差一點讓它溜掉了……。
張瑞棋
・2015/12/28
1946年6月,一堆機械與金屬零件陸續運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所在的福德大樓,經過一樓愛因斯坦的辦公室,搬進地下室。校園內的學者見此莫不大皺眉頭,高等研究院不應該是個安靜的地方讓愛因斯坦這類的頂尖天才們專心思考嗎?他們就只需要紙筆和黑板,搞台電腦要幹嘛?呣,這麼說也不是沒道理,只不過,要打造電腦的人可是創院時與愛因斯坦一起被延請的四位教授之一;何況,誰能拒絕馮·紐曼?!
張瑞棋
・2015/12/26
他是生錯時代的天才,腦袋裝著二十世紀的現代觀念,被困在十九世紀的蒸氣時代。他的夢想太過龐大,注定要因當時的技術限制而失敗;他的觀念太過先進,注定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與讚譽。巴貝奇,橫跨數學、天文、機械、管理等不同領域的數學家與發明家,注定要抱憾而終。
張瑞棋
・2015/12/22
1934年,已經67歲的數學大師哈代面對年輕數學家艾狄胥的提問:「您自認對數學的最大貢獻是什麼?」哈代腦海中浮現的不是任何數學公式或定理,而是一張永難忘懷的面孔,於是他毫不猶豫的回答:「發現拉馬努金!」隨即再補上:「與他的合作是我人生中的一個浪漫的意外。」哈代不禁嘴角上揚,思緒已飄向從前……。
張瑞棋
・2015/12/20
艾德溫·艾波特·艾波特並不是科學家或科普作家,他只是英國的一名數學教師。他在一百三十年前出版的這本科幻小說《平面國》(Flatland),原本是為了諷刺當時逕渭分明的社會階層與僵化的繁文縟節。艾波特用高低維度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作為隱喻,沒想到他以豐富的想像力描繪平面人眼中的世界,而成為思考不同次元的先驅,反而才是令這本書流傳至今、影響久遠的真正原因。
[DEBUG] 19:44:42:195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413.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ERROR] 19:44:42:398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19:44:42:398 [
"executeGtm error:",
{}
]
[LOG] 19:44:42:762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WARN] 19:44:42:776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19:44:42:777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