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3月 重設

・2021/03/24
台灣新冠疫苗施打已正式上路,但最近新聞頻傳各國接種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事件。為回應大衆對施打疫苗的疑慮不安,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三位醫療領域學者,從科學專業角度,為民衆解答有關疫苗的種種疑問與迷思。
・2021/03/22
最近在 Facebook 火紅的「便當菜」中,你可以接受(甚至很愛?!)哪一樣?常常出沒於便當中的醃漬蔬菜,雖然很下飯,其高鈉含量卻對人的健康有隱患。爲什麽吃太鹹會讓人血壓高?在不違反倫理的原則下,科學家該如何研究特定成分攝取量與人體反應的相關性?
・2021/03/16
疫苗的不良反應跟性別有關?美國公佈了約一千五百萬劑 COVID-19 疫苗的施打後,引發全身過敏反應的報告,從報告中觀察到發生嚴重過敏者,幾乎都是女士。
・2021/03/12
1952 年 11 月 1 日,美軍在太平洋中央的一座小島上,進行第一次大規模氫彈試爆,猛烈的核融合反應留下了許多難得一見的超重元素。加州的柏克萊實驗室就是在這次的爆炸殘骸中發現了第 99 號元素「鑀」(Einsteinium)。70 年後的今天,同樣來自柏克萊的實驗室團隊首次成功量測到鑀元素,發表在 Nature 期刊。
・2021/03/11
黃豆除了可以磨成香濃的豆漿,更可以製成各式各樣的豆腐,然而市面上多種豆腐,他們之間的差異在哪裡?真的全部都是黃豆製成的嗎?那之前網路上「百葉豆腐不是豆腐!?」又是怎麼回事?
・2021/03/08
曾經「元素」被認為是物質組成的「最純型態」,而所有物質組成的最小單位都是相同的「原子」,直到18世紀末兩大定律出現,才逐漸有了原子量的概念。
・2021/03/01
說到黑洞,多數人對它的印象是黑暗、神秘而難以捉摸。去年(2020)五月,歐洲南方天文台(ESO)團隊發表論文,宣稱在距離地球僅 1000 光年的 HR 6819 恆星系統中,發現了一個沉默的黑洞,同時刷新了已知離地球最近黑洞的紀錄。
・2020/03/08
俄國網紅 Katerina Didenko 在慶生時為活躍氣氛,在泳池中倒入 25 公斤的乾冰,大量乾冰瞬間昇華,在泳池表面產生高濃度二氧化碳,最終導致 3 名賓客窒息死亡。據推算,只需約 11 公斤的乾冰,就足以讓影片中的水池表面達到 30% 的二氧化碳濃度,危險性不可小覷。
・2020/03/05
「以前只會吃香蕉,不會特別關心香蕉。」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陳荷明副研究員,過去研究主題無關香蕉,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研究香蕉,但有鑑於香蕉黃葉病影響甚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她帶領團隊運用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找到鑑定台灣抗黃葉病香蕉品種的分子標誌,保障台灣香蕉的品種專利權。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2019/03/20
塑膠自問世以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生活變得更便利。時至今日放眼生活周遭,隨處都是塑膠製品。那麼廢棄的塑膠要如何回收處理呢?是否有機會再利用?科學家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首先先來理解一些關於塑膠的基本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