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o
536 篇文章・ 1 位粉絲

該內容受客戶委託,客戶在內容產製過程中,有一定程度上的參與,然而內容仍然受到廣告法規規範及泛傳媒營運團隊監督。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12/25
調理食品既方便,口味又多元,已成為現代人生活良伴。但是,許多人對於調理食品仍有各式各樣的疑問。莫急莫慌莫害怕,本文將帶你認識食品保存的秘密,並讓你更加了解如何選購食品才能兼顧健康、美味與便利。
・2018/12/19
在可預期的未來,面對氣候變遷正在帶來的危害,台灣不可能也不應該有下一座燃煤電廠。期許尚有一機組興建中,且各項技術新穎的林口電廠,能肩負降低發電成本、支持電力穩定的責任。林口電廠必然是台灣最後一座燃煤電廠,也必須是最好的一座燃煤電廠。
・2018/12/12
中研院,一個看似具有距離感的研究單位,在《研之有物》科普網站的推廣之下,讓科學變得更靠近人們的生活。到底從採訪、編輯到定稿,有什麼眉眉角角,這篇文章,就來帶你一窺究竟。
・2018/12/11
在大自然的食物鏈當中,所有生物幾乎擁有掠食者與被掠食者這兩種腳色,真菌也不例外。在顯微鏡底下,我們可以看到線蟲捕捉菌 A.oligospora 如何捕捉線蟲的畫面,即便他們無法移動,也能透過分泌特殊的化學物質,吸引線蟲上門來,成為他們的營養午餐。
・2018/12/11
上一集提到了真菌和線蟲之間獵物與獵食者之間的關係,這一篇文章則要來談談,野生型真菌與突變型真菌,並帶讀者一窺真菌研究者──薛雁冰的研究團隊。
・2018/12/10
中研院經濟所的楊子霆助理研究員,分析實際數據發現: 實質 GDP 僅能反映國內生產數量,不代表國民消費能力,特別是近 15 年來,臺灣經濟仰賴「資通訊產業」出口,其生產品價格在全球競爭下越來越低,而大眾想消費的民生物品,卻因「原油價格上漲」越來越高,這造成「實質薪資」的成長大幅落後「實質 GDP」的成長。若要突破關卡,強化發展以人才價值為主的產業,是改變現有困境的方向之一。
・2018/12/10
因為地殼變動、海水面變化或飛機船舶的沉沒,讓許多人類遺址和文物,被深深藏在廣闊的海底。水下考古就是透過專業的潛水與水中探測技術,結合歷史研究和文物保存的觀點,對這些海底的文化遺產進行研究。如同陸上考古一樣,是人類鑑古知今的重要工作。
・2018/12/05
一般所認為的「科技」,多指重大的發明、或最新的技術。而關於「科技史」,也多以強調重大發明的方式書寫。然而,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李尚仁研究員,翻譯的《老科技的全球史》一書提出不尋常的觀點: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的物品,更是科技。
・2018/12/05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助研究員陳科榮,利用電腦模擬了解超新星爆發的機制,以及超新星與宇宙學的關聯。
・2018/11/29
藝術文化視野的竹林,常享有簡練高潔的雅名。但就生態的觀點,中海拔森林中的「孟宗竹林」,卻是蠶食山林、劣化土壤的入侵外來種。而在杳無生機的月世界惡地,卻又有「刺竹林」肩負了改善土壤、為其他物種開疆拓土的重責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