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06/18
兼顧「生產」、「生活」、「生態」,社區的生態保育才更有機會能夠永續發展。各地社區與屏東縣政府共同努力下,屏東慢遊是否能夠跳脫墾丁大街和春吶的喧嘩,讓豐富的自然與人文多樣性能夠被保持?值得大家持續支持與關注。
・2014/06/10
重大災難發生時,最引人注目的畫面,莫過於頻繁穿梭在災區的救護車,刺耳的警笛聲令人不安。面對災難,如果連醫院的日常功能也失靈,醫療體系該如何抵禦與準備?本文邀請到台大醫院石富元主治醫師,石醫師長期致力於災難醫學的推廣與實踐工作,帶我們了解值得尊敬的白衣天使,如何在災難發生時持續守護大眾的健康安全。
・2014/05/30
氣象局擬於屏東新園建立氣象雷達,協助監控小範圍天氣變化,加強對地區型極端降雨的防災,避免莫拉克事件重演。當地居民因為顧慮氣象雷達的電磁波影響,極力反對。本文分析氣象雷達觀測氣象的原理,解釋其電磁波對地面上人體影響十分微弱,但同步舉例台南七股氣象雷達站因電磁波致癌問題與當地溝通的過程,希望讓大家更了解氣象雷達帶來的影響。
・2014/05/19
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與墨西哥邊界附近,馬里蘭州的太陽風力能源公司(Solar Wind Energy)正預計興建有史以來第二高的結構物,這些超乎想像的巨大高塔,每座將可以提供500萬千瓦的電力到電力網絡中,徹底打破你我對風力發電的既定印象!
・2014/05/19
地震在台灣多次造成重大傷亡,然而,現今的科學技術仍難以預測地震,但是藉由地震波傳遞快慢不同的特性,能夠在地震發生後快速評估地震大小,並對遠處發布警訊,爭取數秒至數十秒的黃金時間。究竟這種「強震即時警報」,如何從老天手中搶回時間?
・2014/05/12
台灣中南部每年春季,經常遭遇用水吃緊的困境。最近,日月潭水位新低已經威脅到水社碼頭的經營,然而一到夏天往往卻又暴雨成災。面對從乾旱到洪患的劇烈變化,美國NASA利用在天上追逐的兩顆雙子衛星,長時間的監測全球各地水資源的變化,有趣的觀測方式帶來至關重要的觀測結果。
・2014/05/12
重大災害發生時,往往是救災指揮體系的嚴酷考驗,有限的救難資源面對災難的瞬息萬變與爆炸性的災情回報,該如何運用一套簡潔的分工架構迎戰災難呢?
・2014/05/10
日前科普活動計畫101年度成果發表會暨活動宣傳交流會在科博館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科普推動者帶來了活動成果與經驗和大家分享。發表會有活動簡報、海報聯展以及科普工作坊三種形式,提供關心科學普及的朋友一個分享、互相觀摩與討論交流的機會與平台。
・2014/05/07
當我們看電影,見到有人左手中了一刀,你的左手相同的區域也莫名的感到痛痛的。不過這樣莫明出現的疼痛感,是怎麼出現的?
・2014/04/21
在紐約、倫敦、阿姆斯特丹或是其他任何一座現代大型城市中,數百萬棟建築聚在一塊兒,而每年總有幾千棟會被大火吞噬。消防隊有沒有可能事先預知哪一棟建築將竄出火花?有關部門又該如何決定資源的配置以因應潛在的嚴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