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Y. M. Huang
Y. M. Huang
95 篇文章・ 4 位粉絲
輔大心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探討情緒與認知之間的關係、老化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落實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 部落格網址:認知與情緒新聞網 (http://cogemonews.com)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8月 重設

・2015/08/1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家中有小寶寶的家長,這幾天應該注意到一則新聞:亞馬遜上有一本熱銷的童
・2015/08/12
五月的時候在美國心理學會的大會上,就看到這部電影的宣傳攤位,當時就很想看這部討論心理學的電影,無奈等到近三個月後才如願。電影宣傳中看到以情緒角色來做宣傳,再加上我的前老闆 Lisa Feldman Barrett 也在媒體上發表文章評論這電影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都讓我以為這部電影是要談論情緒是怎麼一回事,看了之後才恍然大悟,這根本是假情緒之名探討更深層的「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啊!
・2013/08/27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提到一個人失明、或是某人是視障人士時,我們大概直覺聯想到他完全看不到。但鮮少有人知道,其實看不到可以分成很多種,最粗淺的區分就是還能不能夠感受到光的存在,能夠感受到光的存在的那些視障者,他們是可以區分外在環境亮度的改變,不能感光的,則是真的活在一片黑暗中。
・2013/08/21
多運動少吃是減重的不變法則,但到底運動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吃東西又吃進了多少呢?運動的卡路里計算,理論上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高、體重、運動強度等等,但一些手機的應用程式所計算的大概只能算是推估後的卡路里消耗。食物的部分可能就更糟糕了...
・2013/08/14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經歷過一些尷尬的事情,例如拉鍊忘了拉、拿健保卡想刷進去捷運站等等。在面對這些尷尬情境的時候,你會怎麼做?有些人會選擇裝鎮定、有些人選擇遮住自己的臉、有些人快速跑走,但到底哪種方式做有效呢?
・2013/08/12
使用臉書可以算是一種全民運動,很多群眾活動也透過臉書來公告,到底臉書對人造成甚麼影響,是很多研究者想要探討的問題。一年多前,我們就曾經介紹過一些關於臉書的研究,這次要介紹的研究則是探討在臉書上的負面社交比較是否會造成憂鬱的狀態,例如我們是否會因為看到朋友的穿著比自己潮、女朋友比自己的女友正,就感到憂鬱、不開心。
・2013/08/12
這裡特別要討論數位時代的學習(之前有討論過數位時代對認知的影響),這個概念在台灣並不是太新,很多人都在談,但在正規教育體系,似乎還沒有發揮甚麼樣的影響力。
・2013/08/07
數學是很多人討厭的科目,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不需要自己運算,電腦就會自動幫我們算出答案。但很多時候我們還是需要有基本的運算能力,否則很容易吃虧。
・2013/08/02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展,一些號稱腦波控制的產品陸續問世,但這些產品需要解決那些問題呢?
・2012/08/22
在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中,Ella失智的阿嬤雖然忘了大部份的事情,但還是能夠哼唱桃太郎這首歌,顯示音樂的記憶可能較其他類型的記憶更能夠被保留下來。但究竟是音樂的旋律本身?還是歌詞?還是甚麼其他的原因造成我們對於音樂有較佳的記憶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