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阿樹
72 篇文章・ 13 位粉絲
+追蹤
地球科學的科普專門家,白天在需要低調的單位上班,地球人如果有需要科普時時會跑到《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擔任副總編輯撰寫地震科普與故事,並同時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著有親子天下出版《地震100問》。
常用關鍵字
卜松過程
地震
數學統計
板塊
海嘯
隱沒帶
birdflu
哺乳類
新興病原體
流感病毒
海豹
禽流感
氣象學
氣象雷達
氣象
都卜勒效應
都卜勒雷達
雙偏極化
雷達
CNN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由舊到新
地球脈動
阿樹
・2012/08/24
大地震:偶然與必然
1900年以來規模排名前六的其中兩起地震:2010年2月,發生於智利規模8.8地震,以及2011年3月,規模9.0、憾動全日本的大地震,兩起地震相距不到13個月。在1960年代前後約57個月的時間內,在環太平洋地區,也曾接連的發生四次重大的地震。是巧合嗎?或許是吧!
卜松過程
地震
數學統計
板塊
海嘯
隱沒帶
0
0
動物世界
阿樹
・2012/08/29
殺害新英格蘭小海豹的元兇:新型禽流感
2011年在新英格蘭海岸邊,有162隻的年輕斑海豹(harbor seal)不是擱淺就是死亡,美國聯邦政府公開表示,這是一起不尋常的集體死亡事件(Unusual Mortality Event, UME),對於海洋哺乳類而言,「擱淺」是件不尋常的事,可能會對族群數目造成重大影響,對於這種情況必須立即反應。
birdflu
哺乳類
新興病原體
流感病毒
海豹
禽流感
0
0
地球脈動
阿樹
・2012/08/31
氣象學之「眼」:雷達
現在不管打開電視、網路等資訊,看看颱風動態、看看天氣狀況的時候,或許大家會發現,影像的種類越來越多,有地面天氣圖、天氣雲圖(紅外線雲圖)、雷達回波圖、累積降雨圖。不少人看完了一堆「圖」,都頭昏眼花了吧?我們想知道的,不過只是「會不會下雨」這件事而已啊!當然,這時就要看天氣預報,而預報再怎麼發展,都有一定的誤差,通常是越短期的預報越為準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短期觀測的一個重要利器:雷達。
氣象學
氣象雷達
0
0
地球脈動
阿樹
・2012/09/06
拯救生命的新科技:都卜勒雷達的升級(雙偏極化技術)
你知道氣象雷達和雷達回波圖的判讀方式嗎?
氣象
都卜勒效應
都卜勒雷達
雙偏極化
雷達
0
0
分析 / 評論
阿樹
・2012/09/14
颱風耍任性?我真是猜不透你啊!
其實,該介紹這些資訊的或許是氣象局或新聞媒體,但有趣的是在上面提到那則新聞中,看到了兩邊互推責任,也推動了我寫這篇文章。氣象局發布這些資訊,但資料的詮釋如何進入人們的腦子裡,仍有待加強
CNN
報導
氣象局
走向
颱風
0
0
分析 / 評論
阿樹
・2012/09/18
恐怖的殺人工具:文字(澳洲屠夫新聞看科學寫作)
寫時事並無不妥,但「時事求是」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一樣重要,撰寫科學文章最重要的是「查證」知識,而這方面的訓練多半只有在碩士班後才開始學習,在升大學之前,頂多只有做報告的時候需要去查證後撰文,然而多數人以為,只要寫上「引用自某地」,就解決了。
打工渡假
新聞媒體
澳洲
0
0
地球脈動
阿樹
・2012/09/19
飛閱臺灣,非悅臺灣-科教館逛展心得
這篇文章原是參加活動的心得,但特展對我的震憾,遠大於活動的誘因,也藉此推擴愛護自然,愛臺灣,也愛臺灣的自然環境。「有不少人說,近幾十年來我發展的速度,快的難以想像;但是,我卻想告訴人們,幾百萬年以來,我從未衰老的這麼快過。」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飛閱台灣
齊柏林
0
0
地球脈動
阿樹
・2012/09/26
地震專家因沒有看出地震前兆而被求處4年徒刑
七位專家們的「呼籲」,導致2009年4月發生在義大利拉奎拉的地震中的嚴重傷亡,檢查官對他們以過失殺人罪求處4年的徒刑。
地震
地震前兆
正常能量釋放
預測
0
0
地球脈動
阿樹
・2012/10/03
印度-澳洲板塊即將要分道揚鑣?
今年的4月11日,發生了兩起大地震(規模8.6及8.2),震憾了印度洋,幸虧這是一個「走向滑移」斷層,與2004南亞海嘯、2011日本東北大地震的是不同的斷層型態,當然也沒有發生海嘯災害,對於印度洋的海嘯警報系統也算是提供了一次「預演」。不過,規模8.6的走向滑移斷層型態的地震,卻是前所未見的,從這兩起地震和之後的餘震,科學家們透過研究審視了地震學和地球物理的許多理論和假說。
印度-澳洲板塊
地震
地震規模
板塊邊界
0
0
地球脈動
阿樹
・2012/10/16
科學聚焦:火星隕石中的黑色玻璃質
7月18日,一道隕石帶來畫過天際的火光,墜落在摩洛哥沙漠,考察團帶回了隕石碎片。科學家分析發現,它的母岩是很久之前火星受到撞擊時帶出來的碎片。雖然人們已經收集了不少火星的隕石,但像這般從火紅色星球一路跋涉來到地球的隕石,僅僅是第五次發現。
火星
隕石
0
0
1
2
...
8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