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MathMenu.js
陸子鈞
陸子鈞
294 篇文章・ 4 位粉絲
Z編|台灣大學昆蟲所畢業,興趣廣泛,自認和貓一樣兼具宅氣和無窮的好奇心。喜歡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別人分享生物故事的衝動,就連吃飯也會忍不住將桌上的食物作生物分類。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 由舊到新

・2014/12/20
Z編就服侍一隻橘子貓國王,而且還真沒遇過女生橘子貓。為什麼橘子貓都是男生?要回答這問題,就得來了解一下貓咪的毛色遺傳。
・2015/03/05
到底人類陰莖平均有多長?這是個千古以來的謎,要是讓男性自行測量後作答,往往在填答時內心陷入掙扎:「要是減一分則太瘦,增一分則太肥」那樣的唬爛謊報。一項英國的最新研究結果,或許是目前最精確的陰莖平均尺寸。
・2012/07/09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冥想(meditation )訓練有助於從事資訊處理的人們較不受干擾,能較長時間專注在工作上,且能增進記憶力,減少壓力。研究發表在《圖像介面論文集》(Proceedings of Graphics Interface)。
・2012/10/19
2001年的911事件中,被攻擊之後起火的紐約雙子星大樓冒出濃濃黑煙,黑煙中居然露出一張惡魔的臉!放心,當天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很可能某人烤完土司後發現上面出現耶穌的臉(哈雷路亞...)。世界各地三不五時就會有「浮現一張臉」的神蹟奇聞出現,這不表示靈界有多麼想「見見世面」......。
・2012/09/08
在我們所處的這平行空間中,可能出現喪屍疫情大流行嗎?首先我們得清楚知道是什麼病原體引發喪屍。
・2013/01/29
在離地7,000~10,000公尺的高空是對流層(troposphere)的頂端,是大氣層中生物得以存活的極限範圍,居然有一大群細菌。那群小東西可能是被氣流吹升到高空上,以溫室氣體中的碳合物為生,或許還左右著明天的天氣。
・2014/05/02
就連享譽國際的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也需要頂尖的鑑識科學發展,才能找到關鍵證據顯露真相。隨著遺傳學、生化、奈米技術、粒子物理……等領域的研究成果蓬勃發展,有些成果就被應用在鑑識技術上,甚至還能從過去難以偵破的案件中,再找出新的關鍵證據。這裡介紹5項近年來發展出了的頂尖鑑識科技。
・2011/08/31
在蛻變成蛾或是蝴蝶之前,毛蟲必須經歷幾次的蛻皮,讓身體有空間能長得更大。但它們怎麼知道何時該蛻皮呢?或許呼吸困難是個關鍵。
・2011/10/12
新的研究提出有力的證據顯示,大多人類的動亂-從戰爭到流行病到經濟衰退,可以追溯到氣候的波動。
・2011/12/24
史無前例地,美國政府要求科學期刊不要發表有關致命病毒H5N1的實驗細節,避免惡意份子使用那些資訊。這樣的管制是否明智?